农安黄龙戏
□ 曹保明 文/图
《中国民族报》 2010年3月30日
黄龙戏表演
农安在东北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农安黄龙戏?许多人对这个地名和这种戏名往往很是陌生。但是当一提起岳飞的《满江红》,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一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金兵攻进南宋小朝廷临安(今杭州),掠走徽、钦二帝和赵构生母韦氏,押在当时的金国首府故都东北黄龙府隆安(今长春农安县)。岳飞极力主张出兵救徽、钦二帝,收复河山,可赵构怕徽、钦二帝回归后自己的位置不保,听信秦桧的谗言加害岳飞。岳飞率领岳家军追金兵于黄河南岸写下《满江红》,并挥鞭指着北岸发誓要“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从此“黄龙府”名声传遍天下。
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征战四方,并从中原文化中借鉴和吸收精华,融入自身的文化,使农安(隆安)黄龙府成为当时军事和文化重地,民间文化和戏曲文化也得到了快速融合与发展。
据宋代许亢宗《奉使行程录》载:“夫余古都,三朝(渤海、辽、金)重镇。杂诸国风俗,聚会处语言不能通晓,以汉语证之。”在《金史》、《宋史》等大量官方史料和野史中,都详尽地记载了黄龙府在宋金战争中成为物资转换,流人汇聚的交通要道和居集之地。特别是宋徽、钦二帝及官员、官人、工匠等3000余人被金人掳掠后,一度羁押于此。一同被掳的许多皮影艺人在黄龙府设摊传艺,戏曲艺术之根便深深地扎在东北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了。
二
黄龙戏最早的艺术之根,就是由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传来的皮影戏。
在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元代,以长江流域腹地为中心的江南,民间艺术和市井艺术得以充分地发展,民间书场、元杂剧、皮影戏非常发达。皮影戏艺人到了北方,很快便和此地的胡地文化、女真文化、满族的萨满文化、草原牧地的查玛文化进行了融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形式,当地人称“此地影”。
据《农安县志》记载:“清季河北乐亭皮影传入。”这足以说明在清中原人“闯关东”之前其实东北农安一带的“老影”(指民间皮影)已经在此流传并扎根。如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黄龙戏国家级传承人、农安黄龙戏剧团团长赵贵君的传承历程和艺术根源。
赵贵君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此地影”民间戏班子的演员。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前靠口传身授从师“老柳罐”(这是他师傅的艺名绰号,“柳罐”是指东北民间打水或盛米用的一种由柳条编织的器具,用在艺术上说能装“干货”,即指有东西,有玩艺)。老柳罐从小随老人在幕后“唱影”,后来“突破影窗”,从“后台”走上“前台”,登台唱影演故事。
在赵贵君刚刚懂事时,爷爷和父亲就教他“唱影”和“记曲”,并向他传授了诸多黄龙地方民间皮影和民间戏曲艺术家的独特戏曲知识,如华家的“张小手”,三宝的“王家江”,龙泉的“姜大嘴子”,前岗的“董大脑袋”,高家店的“吕双子”,靠山的“红半天”,前岗的“拐子刘”、“庞二乐子”,伏龙泉的“胡大舌头”,高家店的“孙大喇叭”,青山的“王矬子”等等,这些人个个都有绝活绝艺。他们把黄龙戏最突出的唱腔由“影戏”调传承继承过来,又发展成自己的特色技艺了。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赵贵君就从“在家艺”(由爷爷和父亲)那里传来和“外来艺”(由乡间和剧团的师傅)那里学来的“戏艺”注入黄龙戏,从而使黄龙戏有了艺术的真传,人们称他是黄龙戏的“原声”传承者。
三
以赵贵君为代表的黄龙戏艺术传承人主要继承了黄龙戏在表演程式和唱腔上的民族化元素,突出了黄龙戏的传统性和代表性。他们把历史戏目和民间戏目进行了筛选和恢复,如传统剧目《打碗记》、《打狗劝夫》、《光棍难》、《锔大缸》、《小天台》、《寒江关》、《二十四孝故事》、《寡妇叹》,还有反映本土生活内容的《鳇鱼圈》等,都很好地表述出来,还改编了《陈三两》、《喜荣归》、《打瓜园》等。在这些剧目中,赵贵君很好地把握住戏的程序性。突出了内容的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表演动作上夸张表述,如让动物形象意味浓厚,线条粗犷,刚柔并济。念白呈现鲜明本土地域化、生活化特征。舞台则体现出雄奇、大气的格调。
赵贵君自小精通地产音乐。在对黄龙戏的音乐创作和把握上,他既传承黄龙戏的本真性,又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黄龙戏的音乐本以“此地影”为基础,融合了东北的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萨满腔、神(香)调等多种音乐,使表演和语言都体现了黄龙戏的“原色”韵味。同时,他又把“似影非影”的特点加以创新和发展,把既高亢,又粗犷和朴实,鲜活又细腻的独特唱腔和音乐风格表述出来。
正如百姓所说:黄龙戏,黄龙戏,一条黄龙朝天去;百年古艺得传承,千年舞台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