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专家PK马未都:破解“他山之石”谜案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1日 14:42 来源:现代快报
考古挖掘的一些燧石工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富有哲理的成语,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它的含义。但是,他山之石,到底是什么石呢?
在大部分专家的眼里,他山之石应该是坚硬的砺石。而在收藏家马未都看来,这应该是玛瑙。但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持平却语出惊人:他山之石的“石”不应该是砺石,更不应该是玛瑙。
那么,刑侦专家刘持平的结论又是什么呢?他是怎样破解“他山之石”的迷案的呢?
刑侦专家PK马未都
“照我看来,他山之石应该是玛瑙,不过,这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而已。”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马未都显得很谦虚。他认为,因为玛瑙的硬度大,而玉经过火烧后会发软,这样就可以用玛瑙来刻划了。为了佐证这个观点,马未都还提出证据说:“良渚文化的玉大部分成鸡骨白,这是烧过以后再经长时间埋藏慢慢钙化的结果。”
另外一种学界普遍的观点是,他山之石就是普通的砺石,因为砺石的硬度相对高,而且唾手可得,很容易成为古人制玉的工具。
但现在,刘持平却对这些看似有道理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刘持平,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他是刑侦界的权威,也是考古界的名人。刘持平曾经屡破奇案,在“周老虎”谜团闹得不可开交之时,他率先对“周老虎”进行鉴定,得出了“周老虎”为假的结论。
作为刑侦局长的刘持平又特别喜欢考古,曾经在金坛三星村的“中国第一对权杖”上发现了“骨雕蚕”图腾,进而让江苏的养蚕史上推了1000多年,并发表过影响力较大的考古学论文“中国原始指纹画的发现与研究”、“青铜器饕餮纹质疑”。
《诗经》上他山之石的直接含义是什么
后来,刘持平又对《诗经》上的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诗经·小雅·鹤鸣》的全诗是赞颂皇家园林的美丽,并非意在阐释哲理。”刘持平说,而这首诗的全文也很长: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择。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于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名言的直接含义是什么?在刘持平看来,“玉,美石也。”这是我国古代先民对石器加工,尤其是玉器加工经验的高度总结。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为了生存与生活,就与各种石头打交道。
“原始旧石器尽管十分粗糙,但它是‘破石之旅’的第一批成果,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第一步。”刘持平说。
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辨别石料质地与品种的知识与各种加工经验,更培育出美轮美奂的爱美观念。“玉”开始进入先民们的审美范畴。
他为什么说“马未都错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按照字面的理解,就是一块石头,可以剖开玉,对玉进行加工切磋。”刘持平说,他曾经看过马未都在《百家讲坛》的演讲。但他认为马未都的结论明显站不住脚,“此论差矣,至少是一孔之见。”刘持平说,既然用玛瑙在加工玉,但玛瑙也算是玉的一种,硬度也很大,那么,是用什么工具来加工玛瑙这个“攻玉”的工具的呢?
而且,刘持平经过调查后发现,良渚文化的玉只有极少部分有鸡骨白钙化现象,大部分是五颜六色的,假如同样用火烧过,结果为什么不同呢?
“良渚文化中的玉有鸡骨白现象,实际上是因为太湖流域当地玉料成分复杂,和新疆等地的和田玉不同,作为北方人的马未都不知道而已。”
既然马未都的推论不成立,那么,什么样的石头才能成为“攻玉”的工具的呢?
“我们分析这个‘他山之石’,至少应该知道,能够成为玉器的加工工具,该符合哪些条件?”刘持平认为,首先它的观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应该比玉料的价值低;其次是既然是工具,肯定是易耗品,必须量大;其三是很容易得到,没有工具的年代,应不需要苦寻深挖就能得到;最后是容易成型,经过简单加工后,就应该具有工具的功能。
而玛瑙量少块小,颜色比一般的玉更美,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古人断舍不得将它作为工具用,偶尔作工具使用是可能的,但不具有作为工具材料的普遍性。所以,刘持平从根本上否定了马未都的观点。
那么,能够成为玉器加工工具的自然物,尤其是具有雕琢功能的物质有哪些呢?“动物的骨头、牙齿还有贝壳,都有这种可能。”刘持平说,如鲨鱼、老虎、野猪的牙齿等都非常坚硬,将其捆绑在带柄的物体上,可以成为得手的刻划工具。贝壳敲破后往往产生出锋利的刃口和尖锐的端,也能作刻划工具。
但这些工具显然不是石,“他山之石”到底是什么石呢?
人类250万年的历史演变多亏了“错”
在刘持平看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回到《诗经》本身。诗中涉及“他山之石”的词句有两条:一条是“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一条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刘持平找来了《辞海》,“可以为错”的“错”字,《辞海》解释为“磨刀石”,其主要的功能方式是研磨。此“错”字功莫大焉!“研磨技法大有作为,它将人类的历史,从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进化到了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这过程走了大约二百五十万年。”刘持平说。
接下来,“可以攻玉”的“攻”字又该如何理解呢?《辞海》中理解为“制造、加工”。
“很明显,这两句词正好反映了‘他山之石’在玉器加工过程中两个阶段所起的不同作用。”刘持平说,先民们先是用“他山之石”对玉器进行切割研磨,随后又进行制造加工,让玉器看上去更为完美。
句容丁沙地遗址带来的灵感
无论怎么猜测制玉的工具是什么,目前专家普遍认同的是制玉方式。刘持平遍览古籍,总结了古人的三种制玉方法:
一是以柔克刚,用动物的筋、皮条,植物纤维等编制成的绳索一类工具,粘上解玉砂,加水来回拉动进行线状切割,直至玉料被剖割分离开。
二是用竹木、骨头一类圆形工具粘上解玉砂,加水来回转动进行管状切割,良渚文化的玉琮内壁上常留有此类工具对钻加工过程中发生错位所产生的台阶痕迹。
三是以刚克刚,用砂岩石一类的圆片刃状(圆砣)、直片刃状(古人称之为砺石)、尖锐状工具边加水边在毛料上进行片切割或钻孔,使之最终成型。
“通过这三种方式分析,可以这样认为,‘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之石,至少包括了解玉砂石和砂岩石(砺石)两大类。”刘持平总结说。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古人碾玉所用的解玉砂取自何处,古籍上没有任何的明确记载。
经过调查,刘持平发现,“可以为错”的砺石,最为直接的证明,出自江苏省句容市丁沙地遗址。该遗址是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作坊,1998年7月—11 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出土玉料70件,分为玉璞及加工后的残剩料两类。残剩玉料是玉器初步加工时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多为三角形、圆条形和窄长条形。其中片切割玉料是以硬度较高的片状砂岩质石锯为工具。发掘时发现了一半成品,片状砂岩质石锯还镶嵌在未切割完的玉料中,清晰地反映了石错与玉料之间的加工关系。
用刑侦手法还原古人制玉情景
作为玉器加工的第二阶段,“他山之石”无疑仍然包括解玉砂石和砺石两大类,因为在这一阶段还有精细打磨的任务。
但是,《诗经》中竟然把“可以攻玉”之石单独提出,应该是有所特指的。根据刘持平的理解,古人对“攻玉”这一最重要工序的描述偏重于、或集中于雕刻工艺上,也就是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微雕线刻工艺上。即攻玉阶段加工的方式主要是琢。
那么,具有雕琢功能的他山之石到底是什么石呢?刘持平分析了世界各地的多个重大考古成就后认为,在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石,它能助人巧夺天工地创造出各种精美的玉器来,只能是燧石。
燧石是石英的一种变种,是非常细的含微量杂质的硅氧矿物,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许多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燧石的硬度为7级,有着均匀且细密的质地,它又硬又脆,断裂处呈贝壳状,产生锋利的断口。完全可以作为打磨玉器的工具。
燧石完全有这个能力作为“攻玉”的工具,那么,我们的先民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刘持平是个破案高手,在罪案现场,刑侦专家讲究的是“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现在,面对如此的考古话题,刘持平在大胆假设之后,也需要一个谨慎求证的过程。
北欧的史前人类也使用“他山之石”
刘持平对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做了详细的研究,希望从中能够找出答案。果然,能证明他观点的证据接踵而来。
“其实在河姆渡遗址中,我们的考古人员就发现了‘燧石’这种工具。”河姆渡遗址在浙江省余姚市,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燧石质打制石器。这些燧石器主要被河姆渡人用来制作骨器、象牙雕刻制品等。
另外,考古证明,神农架古人类使用的旧石器,就是以黑色燧石为原料的。而且,使用燧石工具并不是中国人所特有。刘持平还从《英国考古杂志》上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在这本杂志上,伦敦大学考古研究学院宣称,1900年在北欧的一个地区挖掘出2300多件史前石质工具,考古学家对其中的180件燧石工具和武器进行分析检测,发现这些工具和武器是史前穴居人所使用。
刘持平在全球数十个新石器考古文献中发现了燧石工具。“它能被大量使用,又具有坚硬的特征,是古人用来雕琢玉器的不二选择。”刘持平说, “巧夺天工的玉器,原来是用如此原始的工具制造出来的,真是人间奇迹。”
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