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适用于文化 ——忆从张卓元先生一个论断中的受惠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适用于文化 ——忆从张卓元先生一个论断中的受惠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适用于文化
——忆从张卓元先生一个论断中的受惠
伊增埙

被国家授予“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的张卓元先生,做的是时代要求的大学问,但我想从一个具体的论断着手,说一点曲艺撰文受惠于他的经历。
2013年,我在中国艺术报上发表了“公共文化服务与鼓曲的价值、前途”一文,论述了文化资源,即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不应交由市场来决定配置。市场的本性是逐利,由逐利的本性支配一切,只会增加、扩大资源配置的差距和不公,而且潜伏着“文化自由化”的危险。但如何从理论上把这一观点说得准确透彻,很幸运,我在“党建网”上,看到了张卓元先生发表的《三中全会﹙决定﹚走到了改革理论的前面》一文,对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有重要的辅导作用,而且其中的一个论断,正好解决了我行文中的困惑疑难。于是,我以附注的形式,将这个论断摘录在正文中【注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适用于经济领域,并不像适用于经济领域那样适用于文化、社会等领域。虽然在文化、社会等领域中产业的部分也需要很好地运用市场机制,但是,文化、社会等领域有不少公共服务的部分在里面。比如,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的基础养老、廉租房建设等等,这些资源的建设是不能够完全由市场来起决定性作用的。过去曾经一度出现过上述领域也搞市场化的趋向,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没有很好到位。所以这次《决定》明确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没有说还要涉及到其他领域,改革也是按照决定性作用的提法。”
我在“公共”一文中论述到,由于文化资源的配置调动不公平、不合理,文化市场负面作用、乱像迭出,一味趋利的娱乐时尚低级趣味,掩盖削减了精神文明建设;弱势的地方戏曲和曲艺受到不公正的挤压,而真正体现文化精髓的高雅艺术,长期享受政府补贴仍却不能惠及普通群众,等等。这个附注,对于正文所指的文化痼疾一针见血。它提醒人们,政府主导的整体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承,终极目的是为了培育民族精神,道德信仰,推动国家社会的文明进步,亦即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居其次,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在实际生活中,社会效益必将与利润法则强烈碰撞,往往在“市场经济”的盾牌上反弹回来。因而,根本问题是正确认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适用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不适用于文化等领域。
我的“公共”一文刊载于2013年和2023年两本个人文集【注2】,对照那时的批评,现在文化建设已有了突飞猛进的的进步,但当时的问责,从本质上说并未过时,只是新形势下的表现形态有所变化,正如“公共”一文所论,“对于市场作用的某种曲解误读,仍在诸多原因中有可能带有根本性质。”当前,在欢庆建国75周年的难忘时刻,文化领域展示出令人欢欣鼓舞的一片辉煌,但又不容讳言,辉煌的灯影下,还有或明或暗的为经济利益,滥用权力,追名逐利,扭曲文化规律,操纵文化市场的现象,需要警觉和纠正,以保证社会主义各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沿著社会效益第一的准则健康发展、推向前进。
我的随笔不足为训,但如果有朋友看了,着意于从张先生等杰出人士的著作中,汲取与文化密切联系的经济学问,研讨公共文化特别是曲艺问题,那是我始终踮脚期望的。
=========================================================
【注1】这个附录的原文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起草者之一张卓元,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的发言,之后写入《三中全会﹙决定﹚走到了改革理论的前面》一文,并在“党建网”发表。
【注2】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年12月出版我的曲艺评论集《不绝如缕》,其中收入了“公共文化服务及鼓曲的价值与前途”一文,时隔9年,即2023年6月,我的另一本曲艺评论集《伏枥探新声》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再次收入了“公共”一文。两次收入均包括附注的张卓元文,前者见110页,后者见34页。但“公共”一文,最早发表在2014年10月31日中国艺术报第三版,发表时标题被改为“今天,鼓曲仍大有可为”,原文附注的张卓元的论断也被删除。
 
                                        ( 作者  东城二所 伊增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