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调查: 一个县级蒲剧团的起死回生路
29日清晨,山西运城市东古村的广播响了:“村民们,快到文化广场集合,新绛县蒲剧团的演出马上开始啦……”不一会儿,拿小板凳的、推自行车的、骑摩托的,一齐涌入文化广场,观众如织,人声鼎沸。随着一声锣响,演出开始。村民们边抽烟卷,边晃着脑袋听蒲剧,微笑写在脸上,好不自在。
这是山西新绛县蒲剧团今年受邀的第89场演出。就在去年的今天,这个团才开始当年的首场演出,而且遭遇了容纳1500人的剧场观众还不到200人的惨状。
短短一年多的巨大变化,让蒲剧团名誉团长武俊英感慨万千:“从政府到剧团,从领导到演员,从制度到思维,一切都在变,我们走过一条难忘的起死回生路。”
“剧团瘫痪了 团长逃跑了”
蒲剧发源于运城,流行于晋、陕、豫三省交会处,有近千年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剧种之一。
有着60多年历史的新绛县蒲剧团原先是国有事业院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声名显赫。九十年代后,逐渐走入低谷。
“2007年是最惨的一年,几百人的剧团,全年演出收入才21万元,有的演出竟跌到每场400元,还不到音响租借费的五分之一。”从艺40多年的蒲剧传承人武俊英说,“看着蒲剧艺术的状况,我心寒啊!”
随之而来的便是工资难以发放、矛盾日渐突出、演出难以为继、骨干严重流失,全团仅剩28人。“时任团长束手无策,连招呼都没打就弃团而逃,剧团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剧团路向何方?县政府的决策者们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中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事企分离,干脆把剧团推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另一种认为,剧团是县里的门面,不能丢掉,言外之意要政府包养起来。
“这两种做法都不可行:完全撒手、任其灭亡,文化遗产谁来保护?不管好坏、大包大揽,哪个剧团还能有生存压力和发展动力?”新绛县委宣传部部长赵顺太说,“不论怎样改革,都要从繁荣文化出发,变单纯的‘输血'为‘输血、造血'相结合,先培育扶持,再推向市场。”
“多搞些这样的‘政绩工程'”
东古村的演出进行了约1小时,淅沥的小雨打在村民们红扑扑的脸上,非但没人回家,看戏的人反而越聚越多。
对比以往的门庭冷落,武俊英说:“其实,群众的文化需求并未减少,而是我们过去的演出质量太差。”
2008年,新绛县对蒲剧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县政府把能否实现蒲剧团由“养人”变“养戏”作为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一位副县长还大胆提出将此作为“政绩工程”来抓:
--资金投入。县政府投入的300余万元启动资金,由原先的按人头支付变为按新编剧目的需求支付,做到新戏大投入,老戏小投入,以鼓励创新。
--竞争机制。“每年下乡演出100场、县政府每场补助3000元”的政策,不再由县蒲剧团独享,而是9个国有、民营院团统统参与竞争,由各村村民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出单位,避免政府搭“糊涂”台,保证百姓看精彩戏。
--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在稳定原有力量的同时,通过自愿报名和公开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从社会公开择优招聘53人,聘请包括武俊英在内的多位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组成强大的创作阵容和领导班子,并根据主要角色、中坚力量、龙套等不同档次进行按劳分配。
--政策扶持。县政府对剧团一律免所得税。同时,要求县财政为全部演职人员办理养老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政府还帮我们专门聘请了一位‘剧团外交'作为演出中介人。”武俊英说,“他和运城地区200多个村镇、煤矿、学校、企业的领导都挺熟,每次都邀请这些人观看演出,以便进行剧目推介和演出‘订货'。”
政府的切实举措,渐渐摒弃了微薄收入保底的旧思维和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艺术家寻回了灵感,经营者散发出市场锐气。新绛县蒲剧团的账本显示:当前演出收入每场五六千元,比2007年提高10倍以上;今年已受邀演出89场,收入36万多元;演出订单已安排到年底,预计年收入可突破150万元,创历史新高。
新绛县居民刘大奎说:“政府多搞些这样的‘政绩工程',老百姓求之不得。这对政府有益、对剧团有益、对群众有益、对文化遗产传承更有益。”
“我们不是到‘历史博物馆'演出”
78岁的老大爷樊建珍骑着摩托车从40多公里外的村子赶来看戏。“这是我今年第6次看这个团演出,百看不厌,唱腔、鞭子功、扇子功都比以往长进不少,每次都有新意。”
像樊建珍这样的观众还有许许多多,有从山里来的,有从陕西、河南等邻省来的,还有从城市下乡旅游的。“节目受百姓欢迎,是‘养戏'政策逼出来的。”新绛县蒲剧团负责人王艺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是到‘历史博物馆'演出,而是立足历史、面向当代观众,唯有创新剧目,老百姓才爱看,我们才有饭吃。”
这个团在调查中发现,40岁以上的老戏迷爱看古装戏,30岁左右的年轻人喜欢现代戏。“必须两条腿走路,一面抓老剧目恢复,一面抓新剧目排练。短短一年多,已创新10出大戏、8出折子戏,做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统一。”王艺华说。
一头猪、一头羊、25公斤大米、25公斤菜油……舞台边的仓库里,堆放着当地百姓自发送来的礼物,以酬谢剧团精彩的演出。
“好几次送戏下乡,老百姓握着我的手说‘还是共产党好啊'!”武俊英说到这里有些哽咽,“我知道,这些酬谢是对党的文化下乡政策的最大肯定。我们责任重大。”
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董鹏翔认为,在旧体制下,艺术作品只注重获奖,忽视了市场。很多新创剧目,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蒲剧的艺术生产只有扎根于基层,以市场为参照,才能有生命力,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得以满足,党的惠农政策才能真正实现。”
“文化体制改革,不能总想着套概念、出花样”
改革之刚,汾水之柔,蒲音之魂,转企改制让新绛县文化遗产蒲剧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新绛县从事蒲剧的专业和业余演员已超过12000人,初步形成了编剧、演艺、中介、宣传、衍生品开发等蒲剧产业化链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国有文艺表演团体近2500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市县级国有院团身子轻、包袱小,转企改制相对容易,越早动手越有利。
市场运营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创作人员委托制,演职人员聘用制……说起这些略带着“理论味”的制度,新绛县县长王志峰道出了他的理解:“文化体制改革,不能总想着套概念、出花样。转企改制的根本不在于国有还是民营,而在于心里是否贴着市场、贴着基层、贴着群众,一切从这里出发,就能干好事。”
(来源:新华网/作者:周宁 武敌 原勋)
(编辑:春心如酒)
[ 本帖最后由 王媛媛 于 2009-5-5 18: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