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多方受益扎根难
2012-8-10 9:25:00 来源:大众日报
◆目前教育部门尚没有扶持“非遗进校园”的有关政策和专项经费,再加上经费受限以及与学校协调等方面原因,“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多成了类似“运动战”的公益行为,要想在校园扎根,还需要社会各界的进一步深入合作。
“非遗”难在校园扎根
冒着酷暑,曾担任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的田和灵和干事王洪波正乘车匆匆赶往长清区石麟小学。为了在少年儿童群体中普及山东梆子相关知识,省艺术研究所和济南市梆子剧团将在那里为孩子们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山东梆子进校园”活动。
据介绍,自2006年以来,山东省已开展了5000余场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遍及省内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虽然活动场次频繁,但记者也了解到,这些“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多数以“运动战”形式为主,很难在校园扎根,形不成常态化、系列化。
王洪波表示,由于经费、与学校协调等方面原因,下次梆子进校园的具体地点和时间还是未知数。
“我们是艺术研究所下设的山东梆子保护办公室,但不是山东梆子的‘保护单位’,省内非遗保护经费都是直接划拨给保护单位。”王洪波说,这次活动经费,用的是他们之前做山东梆子音配像和资料整理时结余的钱。
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姜慧表示,省艺术研究所目前组织两种“非遗进校园”活动,一是以曲艺为主的非遗进校园展演,二是梆子进课堂活动,“两个活动不完全一致,一个是作为非遗保护单位组织的活动,属《非遗法》规定的保护单位应履行的职责范围;一个是非保护单位组织的活动,属研究机构的公益行为。”
姜慧说,省艺术研究所最近在山东师范大学等院校举办了三场非遗展演,很受学校和学生的欢迎,但这样的大型活动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实现常态有一定难度。
“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目前的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我省非遗保护的现实需求。”省文化厅社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经费划拨给非遗保护单位不是只用来做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作为保护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建档,传承场所的建设维护,以及帮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都负有责任。”
“非遗”搭乘校本课程
据了解,目前全省共有417所中小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学内容,并作为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指标进行考核。省城部分中小学已通过“校本课程”开始实现非遗教育常态化。截至目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在济南市挂牌学校共有三所,分别是馆驿街小学、南上山街小学和回民中学。
馆驿街小学校长李延民说,从2002年开始,学校开始探索曲艺进校园之路,2006年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受聘担任该校名誉校长,曲艺教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李延民取来三本崭新的教材,印有《“走进曲艺”校本教材》字样,内页均为彩色印刷。“这是学校申报校本课程的结题成果,结合这套教材,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各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非遗学习课程。”
李延民说。“曲艺进校园开展以来,学校一直有经济压力,我们和济南市曲艺团合作得不错,现在他们来基本上是义务上课,我们只补贴交通费。”
前些年馆驿街小学和济南市人防商城合作,获得每年1万元的冠名赞助经费,对于每月不到1000元的赞助费,李延民表示,“已经很多了,对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帮助非常大。”
南上山街小学的“民俗进校园”课程设置更加周密,该校为教师和学生分别编写了备课教材和课本。学校每年还要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在全省小学和初中开设的课程分为国家、省市、校本课程三级,“国家级课程是基础,比如语、数、外等;省市级由教育部门制定,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环境保护、安全教育等内容;校本课程则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开设。”
“我们目前尚没有扶持非遗进校园的有关政策和专项经费。”这位负责人表示,“要进校园的不只是‘非遗’,每年各种主题活动都想要进校园,都进来了学校吃不消。目前这些活动都放在校本课程中发展,允许学校结合自身特色选择,我们不做强制规定。”
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
省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舞蹈理论教育家张荫松对于“非遗进校园”活动表示“举双手赞成”。
张荫松在烟台市群众艺术馆工作时,曾与招远市实验幼儿园合作十几年打造了舞蹈“小高跷”,并带孩子们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一定要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就拿学踩高跷来说,孩子身体协调性、音乐鉴赏能力、抗压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张荫松表示,很多非遗项目都需要动手动脑,比如剪纸、面塑、风筝,这些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非常有益,其中许多东西是家长和文化课教育给不了孩子的。
李延民说,学校每天广播体操结束后都会组织学生练习“口部操”,即曲艺中的“贯口”,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李梅海也认为,“我们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美’里面就应该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非遗进校园’是一项多方受益的活动,更好地开展还需要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深入合作。”省文化厅社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关心和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我们也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努力促成多元化的非遗保护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