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保护文化遗产 三坊七巷鼓浪屿积极“申遗”
2011年11月04日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11月4日电 (记者 罗钦文)在福州,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已成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烫金“名片”,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可谓功不可没。
记者4日从福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福州相继投入38亿元人民币,对三坊七巷进行保护和开发,已完成105处历史建筑以及37处更新建筑项目建设。保护修复后的三坊七巷古街区文化旅游品牌效益凸显,已引来166户商家进驻和游人络绎不绝,今年来旅游收入超1亿元。
福州三坊七巷只是福建致力保护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福建多年来统筹文化保护和开发,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有力推进。
显见的有,武夷山、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音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了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省级“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07年6月,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福建泉州、厦门、漳州启动建设。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的泉州,深入实施闽南文化保护工程,迄今已建成或正在筹建7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使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等众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植根于泉州,距今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在海内外享有“古南戏活化石”的盛誉。今年11月1日,两部被列入中国“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的梨园戏精品剧目在泉州开拍数字电影,这是泉州进一步保护和宏扬闽南文化的新举措。
目前,福建全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升格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设立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据悉,“十二五”期间,福建谋划推动闽台两地闽系红砖建筑群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争取厦门鼓浪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福州三坊七巷街区、闽系红砖建筑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实施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加强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建立国家水下文物保护福建基地;推进“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莆仙戏”、“泉州提线木偶”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