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人类文明 共建精神家园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发言摘要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年06月10日 10:04
(本版摘发论坛部分专家发言,由周志军、于帆根据录音整理。)
5月29日至6月1日,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成都举办。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处处长塞西尔·杜维勒分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主持了论坛开幕式。
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中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共计 69 人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框架下,分享了实践《公约》的经验,各抒己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略,并达成广泛共识。继2007年和2009年举办的前两届国际论坛形成并发表《成都宣言》、《成都共识》之后,本届论坛又发表了《成都倡议》。
作为非遗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节国际论坛一直备受关注。而此次论坛的举办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即将正式实施之际,因此其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这一鲜明的论坛主题,贯穿了本届论坛。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各位代表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进一步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影响力的强大支撑。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国政府在加强国内非遗工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家在非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履行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责任和义务,广泛参与在《公约》框架下开展的各项工作。去年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在北京成立,这对于今后在亚太地区开展非遗多边工作,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中国还将不断加深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非遗联合保护机制,人员交流、培训等模式,分享先进经验,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华筠提出了“优质基因”的观点。她认为,贯彻“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的核心是“优质基因”的提炼与传承。而优质基因应包含“形态构成要素、特定的实现方式及其文化内涵与渊源”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提出,一个民族如何对待自己民族文化中“优质基因”,是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但在保护的过程中,要警惕我们文化的优质基因发生改变,甚至变成转基因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以俄罗斯塞梅斯基人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为案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非遗保护应遵循的理念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成都论坛日益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非遗保护的国际化交流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处处长塞西尔·杜维勒着重阐述了对《公约》条文理解中要把握的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并使与会人员加深了对《公约》的理解和把握。塞西尔·杜维勒认为,在国际层面实施《公约》的近3年中,很多国家并没有完全关注于保护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将重点放在宣传遗产方面,积极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却只有极少数国家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不正确的,需要在今后做出调整。
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们各抒己见、畅谈非遗保护的经验和心得。越南陶世德、澳大利亚苏珊·奥吉和赛多吉·卡鲁巴乌为代表的学者分别介绍了越南中部高地铜锣文化空间、澳大利亚北昆士兰托雷斯海峡群岛、斐济传统知识和文化表达等独具本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状况;而保加利亚学者克里斯托·卡夫关注的课题是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遗产及其对当代西方市场营销传播的影响;印度的戈斯瓦米·拉胡尔则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综观此次论坛,我们看到,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交汇,不同的理念在这里激荡。当然,因为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反映在非遗保护工作领域必然存在多个模式、多种方法、多条路径。我们相信,只要重视这项工作,珍视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国家都会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更好地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取得非遗保护的更大成绩。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