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科学规划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科学规划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科学规划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召开


罗微


     
    本报讯6月16~17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修复、重建及传承恢复规划,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规划。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文联、中央党校、清华大学、民族宫博物馆等机构的专家与四川、甘肃、陕西省地震灾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保护在内的重建工作十分重要。在重建的过程中更好地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既是灾区人民恢复基本生活设施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灾区人民精神家园重建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会者表示,文化部组织地震灾区文化系统的同志与相关专家共同探讨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体规划的制定,部署相关具体工作的开展,是及时的,更是务实的。
     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文化厅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介绍了所在区域震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阳市、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甘肃省天水市、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陕西省汉中市、宝鸡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工作的同志向与会者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受损的具体情况。与会者中既有强忍失去亲人悲痛心情积极参与救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也有无法顾及失去家园悲痛投身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实物资料工作的同志。
     有专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精神价值,对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重要。这次地震灾区是四川、甘肃、陕西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其中包括39项国家级项目、141项省级项目、256项市级项目、553项县级项目。四川省有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伤亡,其中遇难12人,受伤105人,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破坏,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绵竹年画传习所全部毁灭。陕西省有汉调桄桄、凤翔泥塑等28项国家级和省级名录项目受损,涉及数百件珍贵实物;甘肃省有11项国家级名录项目、33项省级名录项目及403项县区级名录项目受损,涉及65136件珍贵实物和8000份珍贵资料。这次地震使文化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震情最严重的北川、汶川、茂县三个县是羌族聚居区,地震使羌族灾区大部分城镇乡村建筑倒塌,羌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全被掩埋。羌族地区的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汶川的萝卜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理县的姚坪羌寨、北川的小寨子沟等羌族风格独特的羌寨受到毁灭性破坏。其他羌族民居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甘肃省文县的12个山寨以及藏族支系白马人聚居区独具民族风情的古宅、碉楼全部受损,95%以上成为危楼,30%已坍塌。与会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一经消失,不可再生。必须加紧组织抢救和保护,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灾区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灾区重建中的重要作用,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使地震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以有效抢救和保护。
     据悉,文化部正根据党中央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对灾区文化重建,以及灾区安置过渡期的文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根据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专家对严重受损的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羌族聚集区的文化遗产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加强对羌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的指导;完成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受损情况调查报告,为制定保护规划和方案做好工作准备。抓紧抢救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征集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档案、珍贵实物、音像资料;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将抢救、征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建立档案,妥善保存。对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抓紧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提出明确保护措施,进行整体性保护。对于能在原址上恢复的,尽可能在原址恢复;不能在原址恢复的,则选择在与原有人文生态环境相近的地区恢复,研究制定符合当地文化生态良性发展的保护措施。
     与会专家还就灾区重建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体规划编制,人口(村落)迁徙与文化空间修复,羌族文化历史、文化结构、文化圈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划定及文化系统工作的全面恢复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罗微)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7-24 13:30:5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