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殿堂

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殿堂

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殿堂

--------------------------------------------------------------------------------

http://www.gxnews.com.cn    2008年11月19日8时40分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迎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 柳州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50大庆报道 记者 甘宁

  11月14日,来自广西各地的艺术家和能工巧匠正在南宁青秀山的一座大型建筑里忙碌着,他们正为自治区50周年大庆重大公益项目——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最后的布展工作。10多天后,这座建国以来广西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将向各方宾客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繁衍生存、融合发展的文化与艺术遗存。 

  高新材料造就璀璨“铜鼓”

  这是一座将壮族古老的铜鼓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高度结合的建筑。整个博物馆沿着一条面对邕江的主轴展开,一个铜鼓造型的五层接待大厅,构成了建筑的中心;两条装饰着铜鼓鼓面的走廊,连接着大厅的两翼;建筑的后部,则是弧形的三层展示大厅。

  担任该馆设计工作的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多次调整方案,最终决定用轻盈的铝板、玻璃,来表现建筑中最耀目的三面“铜鼓”。

  两翼走廊的“铜鼓”,用银白色的铝板拼接出鼓面纹饰,配上感应灯光,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观感。

  中心大厅这一面“铜鼓”的技术难度最高。众所周知,铜鼓的鼓身是腰身细、两头圆的流线型,设计师采用了特制的玻璃来体现这一动人曲线。玻璃按照计算好的数据来订制,每一面玻璃的弧度都独一无二。

  由于新型玻璃优良的折射率,这一尊巨大的玻璃“铜鼓”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晴天,“铜鼓”上流淌着蓝天白云、悠悠江波;夜晚,古老的青山塔通体光明,与渔火、灯光、明月一起映在“铜鼓”上,熠熠生辉。建设者们说,建成后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将成为南宁新一景。

  突破“仅供展览”的局限

  这是一座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功能局限的现代博物馆。馆内除了8000平方米的展厅外,还设有高科技电影厅、多功能厅、文物标本观摩室、专题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社会收藏”等。

  中心铜鼓大厅是博物馆“多功能”的聚集点,这里可以举办国际性会议、大型酒会、小型演出。10多名馆内常年聘请的国内外著名民族学专家,也将在这里举行各种报告会,与公众交流。

  “多功能化是博物馆的趋势。”华蓝公司一位工程师熊海明说,传统博物馆以展览为主,观众进去看一圈就出来了。青少年更愿意去游乐场而不是博物馆,就是因为博物馆比较乏味。而中心铜鼓大厅就可以举办各种互动活动,比如让观众观摩绣球制作过程、学织壮锦、跟着民间艺人提笔画一幅三皮画、或者是亲手弹奏天琴、抟泥制作坭兴陶等等。展品不再是一副摆在玻璃柜里冷冰冰的面孔,而是可以带着观众畅游民族文化海洋的“扁舟”。

  虽然还没正式开馆,却已有许多单位与该馆联系参观事项,欲先睹为快。馆长覃溥表示,考虑到馆内的安全设施还有待完善,该馆完全向公众开放可能要等到明年1月中旬。另外,由于馆址距离青秀山大门还有4公里路程,有关部门正在协调增开直达该馆的公交车线路,以方便公众参观。开馆时将推出“五彩八桂”大型广西民族文化陈列。

  巨幅壁画引入八桂风光

  这是一座大胆而浪漫的艺术宝库。在两层楼的展厅内,从天花板到整幅墙壁,到处可见面积达几十平方米的巨幅壁画,画中人物与真人一般大小,所用的颜料可以使画面保持几十年不褪色。

  记者眼前所见的这一幕是如此震憾人心:多名广西杰出的艺术家们,正拿着颜料桶和刷子,沿着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在墙壁上描绘广西的山水、民风和习俗。敲着铜鼓、举着“蚂拐旗”的村民向观众走来——这幅壁画让观众仿佛身临“蚂拐节”的庆典。站在龙胜瑶寨的壁画前,则让人感觉身处梯田的顶端,沐浴着无限春光。

  最神奇的是,这些极具视觉冲击性的壁画,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与展品融为一体。南丹白裤瑶的壁画前,立着白裤瑶所用的铜锣架,似乎画中的瑶民正要敲击铜锣。在山歌对唱的壁画前,是刘三姐摇着小船的蜡像,仿佛正在与画中的乡亲们对歌。 

  多媒体技术让你身临其境

  这是一座充满趣味的现代化博物馆。除了壁画,现代的声、光、电等方式也被用来烘托展览的恢宏气势。

  比如演示广西田园风光的观看屏,游人可以通过观看屏细致地观察整个梯田模型,农耕生活中的鲜活景象会配合镜头的移动一幕幕地呈现在眼前;“广西古镇”触摸屏,通过点击地图中的光电位置就可浏览各大古镇风貌。

  为满足观众对民族服饰的热爱,展馆中的数字技术还能帮助观众在屏幕中“试穿”各种民族服饰,并打印成照片留念。

  展厅中有数个幻影成像装置,在木偶戏台上投影出真正的木偶戏,以及壮家人吃年饭的热闹场面等等,看到这些“立体化”的影像,观众更有现场感。

  博物馆中还有一个趣味游戏,即找出神秘的铜鼓纹饰。这些纹饰被单独描绘出来,体现在铜鼓展厅的每一个角落。在互动区域中,观众只需面对感应器,在空中划出一个铜鼓纹饰的形状,一旁的屏幕中就会播放其相对应的铜鼓实物及音效。据介绍,这是借助空中轨迹侦测技术来实现的,可以使观众亲身体会到铜鼓的真实形象。

  能工巧匠再现传统民居

  这是一个汇集了广西工艺大师手工技艺的殿堂。在民居展厅里见不到传统的平面图片,取而代之的是真真正正的民居。

  不用一颗铁钉,完全依靠木构件接榫而成的侗族鼓楼,如同一个金钟罩一样被吊在空中。观众可以站在下面,仰头看清鼓楼的每一个构造。建设者说,这是一个可以让建筑系的学生研究一整天的地方。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来自三江的木构建筑大师杨似玉,正带着弟子们在这里紧张地工作。这位曾经建造过闻名中外的三江程阳风雨桥的侗族技师,建造建筑物从来不需绘制图纸,看过地形便能成图于心。他们用最传统的木工器具,一斧一凿地打造出了干栏、戏台、吊脚楼等原汁原味的民居。每一处雕刻都严格依据传统的样式,手工打磨而成,他们表示,这样做是为了体现古老的工艺和材质。

  展厅中除了真实再现与原物差不多大小的木制民居模型,还有古老的夯土民居。红土墙实际上是建设者使用混凝土等材料调配而成,效果十分逼真。梧州骑楼也被搬进了展厅,传统的生榨米粉小摊、流动酸野摊车、烧卤摊等民俗气息浓厚的场景,都在展厅里变成永恒的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