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笔谈  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笔谈  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笔谈  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

论文标题:“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笔谈  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论文作者 高有鹏/冯骥才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论文单位 开封,点击次数 53,论文页数 1~15页2003年2003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paper.dic123.com/paper_51475831/ 主持人话语:“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问题,应该是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而且与我们的国家文化安全及其战略选择息息相关。世界各民族之所以把文化作为自己的基本标志,更重要的是因为文化有着独特的凝聚力、辐射力、整合力和调适力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民族文化底色的民间文化,其意义和价值更为明显,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强调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而且采取了多种措施——我国的昆曲被列为保护对象就是一个明证。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具象,包含着一个民族不可替代的情感,尤其是其中所蕴涵的记忆,与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形成极其密切的联系。古人曾讲,欲灭其国,先毁其史,就是这个道理。河南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高校,在现代民间文艺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涌现出董作宾、郭绍虞、江绍原、高亨、姜亮夫、丁乃通、张邃青、朱芳圃、孙作云、张振犁和康保成、廖奔等一批民俗学家。今天,《河南大学学报》大幅版面展开此组笔谈,是对全国范围内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活动的响应和支持,我们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应约赐稿的冯骥才、刘锡诚、叶春生、白庚胜诸先生致以敬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3)03-0001-04
  从21世纪第三年开始,我们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规模空前的、全面的普查和抢救。现在我来谈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还有做什么和怎么做——
      一、为什么做?
  我们为之自豪的博大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特别是民间文化,它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五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灿烂,并且与人民的生活情感、与人间理想深深凝结着。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 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偏见,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它们大多只是凭借着口传心授这种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所以民间文化的生存方式一直是自生自灭的。
  于是,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它必然遭受致命的冲击。
  一方面是农耕时代将要消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与消亡。这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冲击。风靡全球的商业性的强势的流行文化,正在猛烈地冲击世界各民族——也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飓风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处于消解过程的民间文化。
  然而,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以及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坚实的精神内涵。可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因而,至今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心无底数,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今民间文化到底消失了多少。
  如果我们到中华大地上跑一跑,就会看到我们的文化多么缤纷与迷人,人民多么智慧,多么心灵手巧,多么富于才华;同时还会看到它们面临着失传,受到漠视,眼看着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消失。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
  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先人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我想,我已经基本上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二、做什么?
  中国民间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由于,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民族多样,三是地域多元。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果真的走进民间,就会感觉到这个文化世界深邃莫测、变幻无穷,琳琅满目,浩无际涯。民间文化学者从整体上把它区分为三部分:
  (一)民俗
  (二)民间文学
  (三)民间艺术
  十几年前,我们通过采编《中国民间文化十套集成》对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进行过田野采风与搜集工作。那一次采风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具有“凿空”意义的,也抢救了很大一批民间文化遗产。但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那次采风的视角偏重于文艺而非着眼于文化。民俗这一大块最重要的、根本性的民间文化没有纳入其中。民间美术也在视野之外,此外,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至今尚未全部完成,尤其是民间文学(谚语、歌谣与故事传说)原生态的极其珍贵的采风实录——县卷本,由于没有整理与出版,面临重新失散的可能,它反而成了我们这次抢救的对象之一。
  我们要用十年时间,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一次地毯工的普查。我们的对象是“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尽管我们不可能将农耕文明的遗存“一网打尽”,但我们的口号是“一网打尽”。以表明我们对先人创造的文化心怀的一种虔敬、热爱与责任。
  这次抢救的是民间文化遗产。遗产是财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抢救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指农耕时代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不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新产生的民间文化。这一点很严格,不能含糊。
  它的本质是民间的。必须是民间的。比如陶瓷,我们面对的是民窑而非官窑;比如民居,我们面对的是民居及其桥梁、戏台、作坊、商家,而非皇家宫室、贵族园林和名寺宝刹。这一点也很严格,不可逾越。
  民间文化包含得很广泛。它包括农耕时代民间的文化形态、文化方式、文化产品,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遗存。
  我们在抢救和普查时,要注意:
  (一)活态的
  活态是指代代相传、流传有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比如那些按照传统规范来进行的民俗事象,正在生活其中的古老民居,仍旧操作着的工艺流程,依然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等等。这些活态的民间文化要赶紧记录下来,不能等待它濒临灭绝时再去抢救。因为它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二)现在时
  现在时是指在21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化的存在状态。这个状态包括活态、濒危状态、非活态。要准确地记录和体现这种“历史的真实”。这对于未来研究文化的兴衰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三)历史的遗物
  对于已经消亡(非活态)的民间文化,要注意收集遗物。遗物是这种文化生命的最后的载体。比如一些著名的年画制作已经完结,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年画遗存中却承载着大量的昔日的信息。至于出土的民间文化物品,应不属于这次抢救的范畴。遗存是指遗留在生活中的。
  我们这次抢救的工程依照次序分为五项,即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
  普查工作是第一位的。普查要覆盖全国,而且要深入到每一个僻远的山庄与水村,全是田野作业,非常辛苦。但是,如果没有普查,我们对民间文化的状况就没有底数,也就谈不上保护。普查的本质就是抢救。或者应该叫做抢救性普查。
  登记、分类、整理这三项工作,都是紧随普查之后的后续工作。它们的目的是将普查的结果系统化、规范化、档案化,最终使我们真正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这份巨大的遗产。因此,这些工作必须“严格,清晰,齐全”。即分类严格,记录清晰,文字(文)、图片(图)、录像(像)齐全。为此,中国民协已经制定出普查范本、分类标准、供登记使用的表格的样式和整理原则等。
  谈到出版,必需明确:我们决不是为了出版一大套书而去采风,去搜集材料。我们是为了搞清民族文化的家底。出版仅仅是整理我们文化遗产的方式之一。
  这次工程的最终成果是要完成如下目标:
  在民俗方面,最主要的工作是出版县卷本的《中国民俗志》,每县一卷,共两千余卷。这一工作的完成,将使我们拥有一部农耕时代地域民俗之大全。
  在民间文学方面,最艰巨的工作是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县卷本全部搞完,每县三卷,共六千卷。这应是中国文学中最重大、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此外,我们还将完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和《中国民间史诗集成》。
  在民间艺术方面,最终将编辑出版一套巨型的图集——《中国民间美术集成》。这一工作的完成,将使浩瀚又缤纷的中国民间美术井然有序。同时还要完成《中国手艺人名录》,以记录农耕时代终结期的一代重要的民间艺人。
  此外,我们要用《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和《中国民间美术分布地图集》展示我们抢救与普查的成果,从而使我们对祖国的文化大地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次普查中,我们不仅需要文字记录,还要动用摄影与录像的手段,将现存的民间文化遗产可视地、动态地、立体地保存下来。这种综合性的方式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手段,也是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特征与要求。
  为此,在图片和文字性的成果出版之外,还要建立以照片和磁带为主的“中国民间文化影像档案”,以及用计算机管理的“中国民间文化资料库”。
  如果十年后,把这一切都完成了,我们才能松一口气地说,我们把五千年来先人创造的文化全部拥入怀中。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后人恐怕连其中的一半也不可能再见到!
      三、怎么做?
  如此巨大、复杂又艰巨的工程,怎么来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要通过各省市的民协来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进行田野调查。普查要按照整个工程的总体规划进行,各地民协也要制定地方性的普查计划。所有计划必须在组织、队伍、人员、内容、步骤、时间、设备与经费等方面落实。必须保证在所计划的时间里完成各项工作。全国性普查工作初步拟定为五年,于2008年以前做完。登记与普查同步。后续的分类和整理工作也在各地民协完成。然后,定期报送中国民协。整个工程成果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拟定为五年,于2012年完成。
  中国民协将成立一个办公室和两个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其中,工作委员会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与推动;专家委员会负责学术指导、成果鉴定以及后期的编辑与出版等。
  尽管抢救与普查工作要全面地铺开,但还应有重点、有选择、有次序地进行。我们的方针是“三个优先”。这“三个优先”是“地区优先,项目优先,濒危优先”。
  “地区优先”是指一些地区(主要是省一级)民协的工作条件比较好,普查队伍齐整,有足够的可以依靠的骨干力量,地方政府又积极地给予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就要列入第一批优先动手普查的地区。
  “项目优先”是指一些跨地区的全国性的民间文化品种。比如民间艺术中的皮影、剪纸、年画等,可列为专项,交由全国性的艺术研究单位、组织以及大学来承担。只要这些部门与单位的各种普查条件都已具备,就可以优先进行,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启动。
  “濒危优先”是指某地区或某一种民间文化濒临消失,或者某一种民间艺术面临艺绝人亡,就要率先开始。比如民间作坊,在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各种民间作坊正在迅疾消亡,如果不在抢救前加上“紧急”二字,就会转瞬即逝。所以要把濒危的民间事物列为抢救工作的首位。
  总的说来,我们是用这些优先带动全面。希望各个省的民协也用“三个优先”来带动全面的普查工作。
  这次抢救工作时间长达十年,工作量极大,普查的面积囊括九州,涉及学科领域十分广泛,为此,中国民协及各地民协最重要的工作是制定可行的计划,统一标准,同时做好发动、组织与协调的工作。
  我们不仅要发动各个基层组织和专家学者、民间文艺家,还要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们把这次普查本身,也当做“关爱民间文化、呼唤民族情怀”的广泛的社会号召,当做一种文化行动。只有当大量的志愿者与青年学生主动投入这项工作,才能说我们的目的真正地达到了。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巩固民族的文化与弘扬民族的精神。
  当工程启动、千头万绪的工作迎面扑来,它首先考验我们的是组织和协调能力。从全面的进度,到每一个普查小组的文字学者、摄影家与摄像工作者的组成,都需要相互协调与严密组织。
  为此,中国民协已成立整个抢救工程的办公室,承担全局性的领导与协调工作。并设立专门的网站,随时交流与通报各种信息。我们要求各地民协和抢救项目的承办单位,都要成立独立的抢救办公室,并配备电脑,共同建立起严密和通畅的网络系统。在整个工程进行中,我们还将定期召开各种专门性的工作会议与经验交流会议,“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以给工程有序的不间断的推动。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已经启动。这是中华民族空前规模的文化行动。目前,中宣部已经将该工程正式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国家文化部也给予全力支持,并将其作为政府的文化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此巨型的文化行动也只有在我国、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制度中,才能这样波澜壮阔地展开。
  在这样的使命面前,我想,我们文化界的人士,再乘上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来抢救我们濒危的正在消失的民间文化,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我们的祖国太大了,我们的文化太浩大、太灿烂、太多样了!而且抢救工作全凭硬梆梆的实干,全凭辛苦,全凭责任感,全凭奉献。同时,我们还要本着对文化负责的精神,工作必须踏实、认真、细致、深入、严格,决不能草率与疏忽。因为,我们的每一笔都是写在文化史上的,而历史的本质是真实,历史的要求是翔实!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还是先离开你们的书案吧!到田野、到山坳、到民间去!那里的危亡于旦夕的珍贵文化遗产在向你们呼救。但不要以为我们是文化的救世主,我们只是文化遗产的责任人。因为任何一代文化人,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代。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我们又是幸运的一代。由于人类社会的转型与文明的发展,对农耕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整理的使命正好到了我们这一代手中。努力完成历史交给我们这神圣的使命吧。不负前人,不负后人,也为了今天的中国。
  本刊责任编辑注:“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笔谈共五篇文章,本期转载三篇。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