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蒙古剧的“民间拯救”

蒙古剧的“民间拯救”

  蒙古剧是少数民族剧种之一,曾一度面临失传危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迎来‘第二春’,重新繁荣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广大乡村。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歌海”的美誉,曾有“三人同行,两人是道古沁(歌手),一人是胡尔沁(说书艺人)”的说法。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蒙古剧诞生在阜新这块有着深厚蒙古族文化传统的土地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娱乐和文化活动方式进入农村地区,蒙古剧这种以民族语言为基础,源自乡村,以田间、炕头为舞台的艺术受到了冲击,曾一度面临后继无人、几近失传的困境。
  如今,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各级民委和文化部门的关心扶持下,阜新开始了自发抢救蒙古剧的行动,并且见到了成效——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蒙古剧演出,如今又开始活跃于阜新县的广大乡村。
  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当地农民
  汽车驶离柏油公路,转入一条依天然河床形成的小路。笔者一行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进发。
  辽宁省民委副巡视员张国昌说:“在民间,蒙古剧一般都是在农民家里演,群众坐在炕上看。我们现在就要去看看真正的乡村蒙古剧。”
  阜新县哈达户稍乡的蒙古族人口占46%,从前经济发展在全县处于下游水平。近年来,从发展民族经济、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考虑,辽宁省民委加大了对这个乡的扶持力度,帮助当地群众选择合适的项目,拓宽致富门路。几年下来,该乡经济有了明显改善,各项经济指标提升到全县中游水平。
  群众收入增加了,倡导、推进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的工作开展得也更顺利了。乡党委书记吴志坚说:“我们都是继承发展蒙古剧的参与者。”
  哈达户稍乡领导班子中,一半以上是蒙古族,有的善唱歌,有的会拉琴,副乡长郭锦程早年还曾在一出蒙古剧中担任主角,在乡村剧团里表演。
  来到哈达户稍乡新邱村的喇嘛营子屯,车停在一户农家门前,主人白常军和妻子哈申其其格将我们迎进了庭院。
  进屋后,笔者和乡亲们一起盘腿上炕。小剧团拉开了架势,几名民间演员在另一间屋里换演出服,主人卧室就是舞台,全部乐队是一架电子琴外加一把四弦胡。
  戏开场了,全部用蒙古语演出。阜新县民委副主任陶景春告诉笔者,这是一出传统蒙古剧,名叫《达那巴拉》,讲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蒙古族青年达那巴拉与恋人金香反抗压迫、追求幸福的故事。
  《达那巴拉》是部多幕剧,当天演出的是其中一幕 《井台相会》。随着情节的深入,到了剧情的高潮部分,炕头坐着、门口挤着的观众或笑或悲,沉浸剧中,与演员表演融为一体。
  出演《达那巴拉》女主角金香的就是女主人哈申其其格。今年75岁的王桂荣老人说:“真好看!不瞒你说,早些年我也唱过。 ”
  笔者了解到,这个剧团的演员绝大多数是当地农民,平时都有一大堆农活要做,只有在农闲时才组织起来表演。哈申其其格说,田地和庄户院就是她练唱的地方,“放声歌唱让我忘记了劳动的辛苦。 ”
  “塞北蒙乡一枝花”
  笔者在阜新县沙拉镇还看到另一出蒙古剧《种蛋风波》。这是一部新编剧目,讲的是一对热恋中的青年人,双方家中饲养着不同品种的良种鸡,女方妈妈小心眼儿,不愿把好品种给对方,却想得到对方的好品种,就用煮熟的种蛋去换,被男青年发现,但他巧妙地化解了矛盾,两家和好,共同致富。
  这出剧是在食堂里演的,由4名演员及4人乐队组成的小剧团表演。群众看得如醉如痴,现场笑声不断,即使是听不懂蒙古语的笔者也深受感染。
  蒙古剧《种蛋风波》宣传了科技致富,同时讽刺了小农意识,在娱乐中传播了积极进步的精神文化。
  紧扣百姓生活是蒙古剧的传统。据介绍,1952年,在宣传《婚姻法》的热潮中,阜新地区佛寺乡中心小学文艺宣传队负责人郭振义、布合等人,将一首控诉封建包办婚姻罪恶的叙事体短调民歌《桃绕》改编成戏剧,在集市上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后来,东梁乡南梁村村长韩启龙和弟弟韩启祥及本村有文化水平的扎木苏,按《桃绕》的故事情节执笔写成了完整的蒙古文脚本《桃绕》,组织本村业余剧团排练演出。
  这出戏情节完整,表演细腻,伴奏乐器有四胡、二胡、横笛、木管,并加进了打击乐器立鼓、大钹和大锣,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得到了政府的嘉奖。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蒙古剧就此诞生。
  1984年2月,经文化部批准认定,阜新蒙古剧成为我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上世纪80年代,蒙古剧在民间很受欢迎,接连演出500多场,观众达45万余人次,阜新蒙古剧在当时被誉为 “塞北蒙乡一枝花”。
  重新焕发生命力
  然而,阜新蒙古剧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92年开始,当地经济发展较慢,同时越来越多的现代娱乐方式进入了农村,蒙古剧受到很大冲击,剧团减少、演员流失、剧本创作停滞,民间演出人员在最少时只有十来个人。
  今年51岁的白玉林经历了蒙古剧发展的困难时期,但他是一位坚守者。白玉林与其他人一起组成了 “苍狼乐队”,白玉林任队长,也是笛子手。他说:“那时我们演出全是义务的,凭的是个人爱好,最困难的时候,青年演员几乎找不到了。”
  阜新市民委主任海国兴说:“蒙古剧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蒙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应该做好传承和弘扬工作。 ”
  为此,阜新市民委以蒙古剧这一艺术形式为“龙头”,明确了抓调演、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2003年开始,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组织、扶持、发展新的蒙古剧团,调动蒙古剧创作人才和优秀演职人员的积极性,还会同文化部门投入30万元重新排演了大型蒙古剧《乌云其其格》。
  蒙古剧创始人之一的韩启祥已经故去,他的女儿韩梅成为了辽宁省的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调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族艺术团,成为专职演员。
  《种蛋风波》中男主角的扮演者叫齐志伟,浓眉大眼,是个英俊的蒙古族小伙儿,他是沙拉镇蒙古族学校的教师。他对笔者说:“现在是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了,我们这里的蒙古族小学还开设了安岱舞的课程。 ”
  沙拉镇党委书记杜德民说,鼓励、发展蒙古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该镇近年来每年都要投入5万元左右,在服装、乐器方面给民间剧团以支持,对参加调演的民间演员给予一定补助。
  蒙古剧艺人白玉林说:“现在蒙古剧的发展环境可是好多了,政府支持,外出演出有补助,农民手里也有钱了,赶上年节或结婚、贺寿等喜事,请咱们去表演也都给报酬,我们演出的机会更多了。”
  相关链接
  蒙古剧是蒙古族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综合与升华,它将各种艺术门类的特点融入到戏曲表演中,表演形式包括“歌”、“舞”、“诗”、“扮”、“武打”等。
  “歌”是指在一出蒙古剧中采用一个主旋律,根据剧情需要将民歌联缀起来;“舞”吸收了查玛舞粗犷的风格和安岱舞刚柔相济的特色,又将生产、生活、礼仪的动作舞蹈化后加入其中,如挤奶、骑马、射箭、献哈达、摔跤、绣荷包等;“诗”就是韵白,从胡尔沁说书和好来宝的丰富语汇中吸取营养,从谚语、歇后语、成语、书曲、民间绝活中摘取灵光;“扮”即扮相,蒙古剧的扮相、化妆接近话剧,剧中角色讲话不拿腔拿调,笑无假笑,哭无假哭。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郭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