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非遗”
□ 本报记者 王婧姝/文 王东晖/图
|
|
回族宴席曲
|
|
河北承德清音会
|
|
2月26日是今年元宵节的前一天,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场拉开帷幕。刚刚转暖的北京这一天再度降温,但是寒风并没有吹散观众的热情。离演出还有一小时,观众便陆续进场。一名观众告诉记者:“几年前看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对许多民族的文艺形式都很有兴趣,不知道这次来看少数民族‘非遗’调演又会有什么收获,我和一道来的几个朋友都对演出充满期待。”快开演时,门口还聚集了几个舞蹈学院的学生,在打听如何购票。
据悉,这次的调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以少数民族“非遗”为主体对象的演出活动。关于上述观众的问题——本次调演与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区别,调演活动的承办方,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作出解释:“国家已经搞过了3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影响不小,效果也非常好,但是‘会演’的作品主要是文艺创作,是各地舞台上的精品力作的集合,而‘调演’的内容都是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其表演者也大多数是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开幕演出(即“多彩民族——综合专场(一)”)上,来自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7个省(自治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入选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少数民族项目,包括:朝鲜族农乐舞、满族二贵摔跤、朝鲜族洞箫、蒙古族马头琴、鄂伦春族民歌、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锅庄舞、玛纳斯等14个节目,充分展现了我国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的艺术韵味与文化魅力,受到了领导、专家以及京城百姓的好评。趁热打铁,“高原奇葩——青海省专场”3月3日也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在藏、回、土、撒拉等民族的簇拥下,通过“情满雪域”、“天籁之音”、“欢歌劲舞”、“花海飘香”和“彩袖飞虹”五个色彩,青海各民族向人们炫耀着高原腹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显现出神奇多姿的民俗风情。
据张庆善介绍,接下来一个月的调演活动还有“羌魂——四川省专场”、“侗歌声声——贵州省专场”、“草原欢歌——内蒙古自治区专场”、“潇湘风情——湖南省专场”、“八桂风谣——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场”、“多彩哈达——西藏自治区专场”和“灿烂中华——综合专场(二)”,汇聚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市),20余个少数民族,近2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近2000名少数民族同胞。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机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演,张庆善说这全靠我国现在良好的文化保护氛围。“这些年来,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给予了特别关注,一是因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维护民族团结,二是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本身也弥足珍贵”,张庆善说:“这次少数民族‘非遗’调演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彰显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国家对保护少数民族‘非遗’的重视。” 当被问及对本次调演的预期时,张庆善回答:“通过调演,不仅能让大家看到少数民族‘非遗’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使全社会都来关注‘非遗’保护,提高保护认识,尤其是提高少数民族同胞本身的文化保护自觉意识。”
说到2010年的“非遗”保护工作,张庆善说:“这些年来,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普查工作、建立‘非遗’名录、评选‘非遗’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立法,这些成就举世瞩目。2010年,保护工作将进一步推向深入,比如寻找更具体的操作方法,将保护落到实处。”另据介绍,在即将到来的6月,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国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届时,又将有一场“非遗”保护的盛事到来,我们翘首企盼。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