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黄河评论:警惕再造“传统”的数字迷失

黄河评论:警惕再造“传统”的数字迷失

黄河评论:警惕再造“传统”的数字迷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据《人民日报》)
       相关人士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他国家很难超越这个数量。也就是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规模地获得了世界认可,并且成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这是对我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遗产文化工作的肯定,但是,笔者以为,面对这个“世界第一”,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立场。一方面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止境,相比于现实的要求来说,这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另一方面,在于我们不能为了“非遗”项目申请而申请,不能陷入数字的最大化和保护的弱化境地,更要谨防陷入“非遗”项目申请的利益陷阱。
       众所周知,当下一些地方热衷于申报,其意不在保护,却在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有的为了申报文化遗产名录,强行制造“民俗”。还有的地方申遗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文化遗产开发成一个个旅游项目,以民俗风情为卖点的旅游项目遍地开花,使许多文化走形变味。“申遗热”的背后揭示了一种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而其背后的申遗困境,则是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
       不独我国,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热衷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自己地方上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高校纷纷成立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学术讨论会也经常举行。在这样的浓烈氛围下,许多地方开始热衷于通过彰显所谓的传统来凸显自己。也就是说,开始了“再造传统”的运动,无论是出于保护的名义还是功利的目的。
       就我国来说,各级政府都在热衷于寻找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认可的地方传统和文化遗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的功利追求。对此,有学者提出了批评,对所谓纳西古乐的争论就是明证。学者阮仪三曾明确指出:“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参观”。因为许多地方已经把文化遗产当作可以生财的资源进行发掘。并且,申报地方的文化遗产可以获得来自上级的重视,这也是众多地方密集“申遗”的原因所在。
       现在,传统或文化遗产已然成为重新建构地方认同的重要资源。不过,我们不要忘记了一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把认可的遗产冠于“世界”,目的就在于强调这些遗产属于全人类,它既属于某一国家又属于全世界。进一步说,就是,我们不能在“申遗热”中迷失,既要寻找传统的本原,而不是为了利益生硬地把本不属于传统的东西强加于所谓的“传统”,也要避免掉入政绩和利益的陷阱之中。
       因此,面对我国以总数26项名列世界第一的骄人成绩,应明确,文化遗产不是申请得越多越好,申遗工作应更理性、更健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更不是最终目的,否则,我们将在数字迷失的旋涡中越陷越深,也有可能让申遗越来越利益化。这是整个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




本文来源:西部商报


本文转载自:http://news.163.com/09/1013/09/5LGCTJRM000120G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