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楷雕传儒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
曲阜楷木雕
作为我国一项有着地方特色的手工雕刻艺术品种,曲阜楷木雕因为有与孔子相关联的特殊文化背景而成为孔家最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品,同时也是曲阜民间盛行的馈赠佳品。2008年,曲阜楷木雕以其精湛、独特的雕刻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楷树,属于漆树科,是多年生乔木。楷木也称孔木、黄连木。《说文解字》记载:“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清一统志》记载:“楷木出曲阜县孔林,文如贯线,有纵有横,可以为杖。”楷木有雌雄之分,雄树质地坚硬,纹理明显,并带有黑筋,不宜精雕细刻。而雌木则性松驰,姜黄色,性灵戒爆,是艺术家施展各种刀法技艺的良材。在雌楷木上雕刻,即使线条细如发丝也不会断裂。
然而,楷树并非源出于曲阜孔林。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时,众弟子将老师葬于鲁城北,他们从四面八方移栽各种树木于孔子墓周围,形成一片林地。楷木即子贡从卫国带来的,植于孔子墓前,即“子贡手植楷”。后来繁衍成材,成为孔林内数目众多的树种中一种名贵树木。
众弟子为孔子庐墓三年,各自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唯独子贡留下,又庐墓三年。后来传说子贡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思念,用楷木木料亲自雕刻了先师孔子、师母亓官氏两座圆雕坐像,这应该看作是楷雕的起源以及用楷木雕刻孔子像的前身。雕像造型端庄肃穆,刀法古朴浑厚,简洁传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孔子雕像,同时也是楷木雕刻的开山之作。可以说,楷雕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深深植根于儒学文化的沃土中。
二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楷雕艺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成熟,逐渐形成了曲阜独特的民间艺术门类。《孔府档案》记载:“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向康熙皇帝进贡楷雕如意、寿杖、象棋等。”楷雕艺术品成为向皇帝进贡的贡品,这说明这时的楷雕技艺已经相当成熟,艺术风格也已经具有特色了。咸丰年间,在曲阜已经出现了以 李 、徐、颜、孔等四家为代表的楷雕艺术群体。《曲阜县志》说,尤以“颜士仁、孔广义雕刻为精。”光绪十七年,慈禧寿辰,颜士仁三子颜锡忠奉命刻寿杖一支,如意两架作为山东巡抚进献慈禧的寿礼。“杖刻百龙百珠,云霞相映,玲珑细巧,跃跃欲活;如意刻有‘八仙庆寿'、‘群仙祝寿',耳目口鼻,高短肥瘦,不异生人,太后见之称为绝活。”此三件楷雕品成为曲阜向最高权位献上的珍贵礼物。1911年,曲阜楷雕艺人孔宪斌精心雕刻的“百子如意”被德国人瓦根带走,在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展出,获得金牌最高奖。1922年,“百寿如意”在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上,获得甲等奖牌。
而以楷木雕制孔子像,于曲阜亦早垂青史。宋建炎二年(1128年),曾被孔子的48代孙孔端友携往浙江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圆雕立像,珍藏于孔府。相传是子贡守墓时的雕刻品,此说虽然不足为信,但论孔子楷雕像之最早,当是无疑的。民国14年(1925年),五位老艺人用三年时间,仿照大成殿孔子像及神龛的大小,雕成一套特大型孔子像,经兖州天主教堂神甫之手,运往德国。1981年,于香港展览中,颜景新雕制的大型孔子行教像,以十万港元售出,创曲阜楷雕工艺品出口的最高价格。
三
提到曲阜楷雕,就不能不说起楷木手工雕刻艺术的传承人―――颜景新。
颜景新1935年生于曲阜楷雕世家,字摹蘧,号楷饕,是曲阜颜氏楷木雕刻第五代嫡传人。2003年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被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阜楷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颜景新性情质朴敦厚,为人谦和,敏而好学,对于楷雕艺术孜孜以求60余年。他不仅精于传统工艺的浮雕、透雕等技艺,所刻如意栩栩如生,龙头楷杖玲珑细巧,而且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雕刻技艺,大胆而和谐地将传统技法与西方圆雕形式融为一体,创作楷木圆雕作品《至圣先师―――孔子》,被称之为艺术珍品。
1955年颜景新加入曲阜县雕刻生产社,由于他的雕刻技艺突出,1957年调到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室工作,专攻木雕造型设计制作。到1962年回到曲阜,这五年时间是颜景新木雕艺术实践的一个产生质的飞跃时期。在省城他不仅见到了省里一些高水平艺术家的绘画、雕刻作品,亲耳聆听他们的创作体会与经验,而且,他接触到了以前没见过的西方绘画和雕塑,中国传统艺术的线条和传神的意蕴,西方写实的逼真与立体感,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观念与表现手法,在年轻的颜景新心里产生了碰撞,他决心把二者的优势融汇在一起,既要传统线条的简洁传神,又要西方讲究人体比例的写实与逼真,在这种创作观念的指导下,颜景新进行了大胆探索,迎来他艺术创作的第一个爆发期,楷雕作品“八仙手杖”、“九龙手杖”参加出国展览;黄杨木雕“惊艳”参加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作品展;“执灯仕女”获全省艺人作品评比展一等奖。“龙凤书挡 ”、“仙女思凡”、“红线盗盒”、“五龙手杖”、“长鼓舞”等先后参加全国第一、二、三届工艺美术展。黄杨木雕“荷花舞”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献礼省美展。
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颜景新又可以用他心爱的雕刀雕刻木雕作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厂里收来一根一米多长的楷木树根,闲置在仓库里很长时间,人们都认为那是一块无用之材。颜景新琢磨怎样利用它的形态,雕刻一件作品。后来,在一间几平方米的楼梯间里,颜景新根据树根的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技法,以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孔子行教像”为蓝本,创作出高约一米的《至圣先师―――孔子》雕像。这尊雕像大刀阔斧与细腻入微相结合,布局合理,删繁就简。颜景新对雕像头部精雕细刻,那双眼睛如深潭一般蕴含着丰富的哲思与对社会人生深刻的洞察力,宽阔的额头皱纹密布,头发如丝细密有致,整个面部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霜而又从容镇定,洞察人生、社会的智慧与坚定的信念。雕像身体与衣服的处理,颜景新则巧妙地依树根的自然形态,顺势而下,盘根错结的底部犹如纷乱嘈杂的世事。其上则站立着轩昂智慧的圣人孔子。整个形象浑然一体,自然大气,令观者止步沉思。
作为曲阜楷雕艺术的代表,颜景新出席了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8年他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称号,2006年国务院发改委授予他“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创作人员”称号。
颜景新的艺术探索,不仅丰富了楷木雕刻的形式,而且极大地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楷雕形式单一、题材狭窄的局限,为古老的楷雕艺术带来了新的生
四
过去,楷雕被称为手艺,艺人地位低,现在它被看作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鲜明的民族特色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珍爱,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但谈起楷雕的传承和发展,无论是颜景新本人还是曲阜当地的专家,都喜忧参半。
颜景新说,楷木材料非常昂贵,一棵楷树生长50年以上才能用于雕刻,一般手杖和如意的选材都在百年之上,有的精品甚至要选用三四百年的木材。而楷树在曲阜仅于孔林中生长,现早已经所剩无几,并已经作为珍稀树木编号建档,严禁砍伐。目前做楷雕已经没有机会选料了,只能是有什么材料用什么材料。
另外,楷雕技法要求高,其传承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虽然目前从谱系上看后继有人,但真正得真传怀绝技者凤毛麟角。
据悉,曲阜市文化部门已经制订了对楷雕的保护方案。除进一步整理挖掘楷雕历史、编辑出版楷雕技艺大型画册及理论专著等静态保护计划外,还将在石门山森林公园培育楷木树种,以期能改变楷雕缺乏原材料的现状。另外,准备成立楷雕艺术研究培训中心,请颜景新等老一代艺人“出山”,培养一批青年楷雕艺人,让承载着浓浓儒意的楷木雕艺术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济宁新闻网/作者:李冬梅、樊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