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也须打假
——写在“3·15”即将来临之际
沈仲亮 殷小庄
近些年,文化遗产申报热席卷大江南北,各地都在忙着深挖资源。一些古人也因出现多个户籍而实际上成了“黑户”,老子之争、姜子牙之争、诸葛亮之争、曹雪芹之争……不仅如此,“女娲”、“织女”、“七仙女”等神话人物也无奈地被拉回人间,重新安排了不止一个“户籍”。
当然,不少文化遗产确实存在史料记载不明或者多种描述的情况,而神话传说的模糊性更是自不必说,这样会带来一些争议也不可避免。但还有一些恐怕就不尽然了。
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文化遗产”,我们能有的,只是三个疑问。
象牙塔内的专家还能耐得住寂寞吗
1996年,某位地方史专家突然爆料称,哈尔滨市属的阿城发现“金十三陵”,并声称“金十三陵”可以带动哈尔滨的旅游业,应当加紧开发利用。如今,阿城那几座荒丘还在,经考证与“金十三陵” 完全无关,那名热心地方经济的专家只给人们带来些笑料而已。
无疑,文化遗产的鉴定和识别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这就必须借助一些饱学之士。当各种利益集团和机构纷纷把眼光投向了书斋里的专家学者时,这些象牙塔内的人物顿时成了“香饽饽”。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景爱表示,某地方官亲自到北京找他,请他组织专家到该地去认定某文化遗产。但景爱后来发现可供认定的依据仅仅是几个传说,缺乏足够的证据,他只好婉言谢绝了邀请。
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不是每一个学者都能坚守学术良知和道德底线。于是乎,竟然出现了几位专家用喝茶的功夫就敲定了一处文化遗产的事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甚至,一些专家早已按捺不住性子,赤膊上阵,去各地转悠晃荡。他们金手一指,一处“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的文化遗产就被“发现”,接着再主动给地方政府呈个调查报告,或明或暗地点出振兴旅游业的价值。一时竟也能引得舆论的重视以及地方政府的欢迎。而地方上的一些专家更是在“小城视野”中自我感觉良好,抱着所谓的地区荣誉感任意歪曲历史,再掺杂点地方或有的野闻传说,千方百计地想折腾点东西出来。
地方政府热情如此高涨为哪般
一些文化遗产的真伪问题,如果仅是专家之间的学术争鸣,也仅是打打笔架而已,讨论也会随着更多材料的发掘而走向深入,但有关部门一旦介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学术行为变成行政策略,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造势,一些早有定论的东西往往又会越搅越浑。显然,谁都想在文化资源的争夺中分一杯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告诉记者,他不赞成没有历史依据和历史细节,仅靠历史故事敷衍的文化遗产,这不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2007年春节期间,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古建筑群里又“适时”开发了福兴昌烟馆等特色旅游景点。不断添进“特色”的洪江古商城被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得不质疑,它戴得起这顶“帽子”吗?1952年就被封掉的大烟馆重新“开张”到底说明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不深深地打上一个问号。难道这就是他们理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在短视的经济利益蛊惑下,哗众取宠的商业开发最终只能是破坏了文化遗产,留给后人的只能是笑柄。
文化遗产既要保护,也要打假,这不仅是为使当今的人们能触摸和了解到真实的“血脉之根”,也是为后世的子孙留下一部值得称信的历史,让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得以世代传承。某些地方一手操持争议性很大的“文化遗产”,并进行宣扬造势,甚至仅仅根据一两个或有的传说“捕风捉影”,无疑是一种极不严肃的行为。
理性的文化消费我们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文化热,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兴起,也是一种好现象,说明我们正在重视历史传统,也在虔诚地梳理我们民族的根。季羡林等学者在本世纪初已经发出了“21世纪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的宣言。
接踵而至的是,普通民众对中华文化遗产的关心程度也在增强,但这种风向也有吹偏的时候。渐渐地,我们发现大批量的假文物、假古董充斥大街小巷。
如果这个市场浮躁,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就不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中来。造假,正是因为有庞大的需求市场。在大师离开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人工造出形形色色的“大师 ”。在一个个泥塑的“大师”轰然倒塌后,我们就只能发思古之幽情。也许我们还不死心:人已去,物还在,神还存。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时,我们是兴奋的,也是真诚的,或许也有猎奇的成分。
然而,祖先们真正留下的东西数量有限,当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时,而相关监督管理机制又不健全,“造假”在所难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甚至是一种灾难。伪文化就像伪大师一样走俏于市场。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消费者的这种新奇心理,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想找点文化遗产出来,好发展旅游业。在这种心态下,他们翻找出来的文化遗产,我们能不怀疑吗?
2009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交流时表示:“我们这个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也正为此,我们拿出的文化遗产如若造了假、掺了水,我们何以面对历史、面对民族、面对后世的子孙?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9-3-12 15: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