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杨柳青年画:四百年古老工艺的传承与坚守

杨柳青年画:四百年古老工艺的传承与坚守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2-01-31

  倪元锦

  上午9点整,68岁的王文达老先生穿上深蓝色工作服,一如既往地拿起刻刀。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作杨柳青木版年画已超过半个世纪。

  “年画”是中国百姓辞旧迎新、祈福平安的重要载体。天津杨柳青与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流传至今已逾400年,其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汲取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之精华,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勾画轮廓、用木板雕出画面线纹、用墨在宣纸上拓印出线条、套过两三次单色版、纯手工彩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勾刻印画裱”等纯手工技艺,便是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

  在刻版工作室,杨柳青年画木刻工艺第三代传人、56岁的杨晓萍告诉记者,400多年传承至今的木刻技艺精选“纹理细致而坚硬的梨木”,梨木经5至6年风干定型,书本大的木板刻制耗时一月有余,而木刻工艺的学徒期至少3年。

  “杨柳青年画几道工序中,‘刻’的难度最大,几乎都是入行30年以上的老师傅,这是再现代化的机器也无法替代的手工技艺。然而杨柳青年画木刻技师仅剩5人。”杨晓萍说。

  记者随后来到“勾”“印”“画”“裱”等工作间,戴着老花眼镜的老艺人当中,不乏80后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大多毕业于美术学院,在喧嚣的现代化社会中,宁静地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文化遗产,日复一日。

  年画中所有线条,大至轮廓、小至皱纹全部须先刀刻在梨木板上,再经拓印和彩绘。一把刻刀、十余把凿子,是王文达与杨晓萍等“木刻技师”的全部工具,“以刀代笔”传神的背后是从艺几十年的精髓。

  记者看到,杨晓萍等木刻技师在创作以“三国”“西游记”为主题的木版年画各12幅。杨晓萍正雕刻《三国演义》第34回中“蔡夫人隔屏听密语”的场景,一道眼角的细纹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蔡夫人偷听刘表与刘备谈话后焦虑的心情。

  “以刀代笔需技术,更需修养。深厚的美术功底之外,必须钻研著名绘画作品,尤其是以线条为基础的中国画。几十年来刻的每一块版,都是学习和再创作的过程。”王文达说。

  百姓最熟悉的杨柳青年画题材非“仕女娃娃”莫属,此外取材于历史故事、世俗生活、礼仪修行的年画也为民间所喜闻乐见,有些年画甚至暗藏着数十个灯谜。

  历史上,杨柳青木版年画曾在新中国成立前陷入“险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化工作者在民间进村大规模寻找、收集年画“古版”,并于1958年成立了杨柳青画社。许多已用作垫水缸、搓衣板的“古版”经抢救方保存至今,“勾刻印画裱”的技法也得以传承。

  在画社的大院里,“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于2011年7月落成,将万余张杨柳青年画与大约6400块木刻版整体保护起来。

  1960年,杨柳青画社到学校招录年轻学员,当年16岁的王文达凭借对美术的业余爱好,考进画社;半个世纪而后,这位头发花白而驼背的老人已是目前年龄最大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从业者。

  在王文达看来,民间年画对于中国而言是巨大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民俗、礼仪教化等各个方面。看画学历史,是年画在过去扮演的角色;而今年画担当着向后人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

  “传承是艰难但意义重大的事业。中国民间艺术发展到现阶段,后继无人是普遍现象。”王文达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多培养年轻人。”

  尽管从事传统艺术需安于寂寞、不奢求经济收入,所幸的是,天津美院版画系毕业生赵亮在2010年成为王文达的徒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分支,年轻人不能放弃传统,我希望将时代的元素融入创作,让下一代人能够了解并喜爱这门古老艺术。”赵亮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