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益]昆曲是怎样唱到越南的

[陈益]昆曲是怎样唱到越南的

昆曲是怎样唱到越南的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2009/12/01 00:00
   
◆无声戏

◎陈益




  清初学者潘耒是顾炎武先生的高足,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是由他刊刻的。他的《救狂砭语》中,有一段关于昆曲祥雪班送到安南(今越南)演出的描述,这是昆曲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

  
“漂洋贸易,本商贾之事,未闻禅师而通洋。且汝之通洋非特私出禁物而已也……且汝先以优伶一队号‘祥雪班’者送彼国,复将歌童二人送彼住。彼主嫌价重遣还,现在汝方丈内唱曲侑酒。今复遣汝徒至苏州买优童十二人送往。”


  文中所说的禅师,是吴县人石濂,即大汕和尚。大约中年以后,大汕去往广州,自称觉浪和尚(名道盛)法嗣。

  康熙三十四年(1695),安南阮福周政权遣使广州,请大汕前往顺化主持佛事。大汕不顾渡海之艰险远赴安南。在顺化,他被尊封为国师,授戒传法。大汕所传扬的并不限于禅宗佛学,而是佛道儒三教的杂糅,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以中国之纪纲,变殊方之习俗”,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第二年秋天,大汕携带获赐的珍宝财物回到广州。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刊印《海外纪事》六卷,为后世留下了一部17世纪越南中部地理历史、风俗人情及海上交通等珍贵而生动的史料。大汕回广州后,用所得的财宝修建广州长寿寺、白云山麓弥勒寺、清远峡山寺,并扩建澳门普济禅院。

  大汕“既不落发,亦不剃头,不侍虏廷,亦不拘泥佛诫,诗文不避绮语,且曾游历海外,操习贸易经营”。广东闹粮荒时,他又把安南的谷米运来救急。他冲出藩篱约束,擅长市场运作,的确是一个另类的和尚。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具有聪明才干的反清复明的志士,不过隐迹佛门而已。满清朝廷忌恨于他,却又拿不出证据,只能设法以别的罪名将他惩治。

  潘耒的《救狂砭语》记载了康熙三十一年(1692)冬天长寿寺上演戏曲的情况:“公(大汕和尚)于壬申冬集众演戏,席半忽谓众曰:上将召我矣。众问何以知之?公云:顷得朝报,索大人、明大人奉命为诸王采选妃女,兼访山林隐逸,并谕广东有僧石濂,诗词书画无不精通,闻其著作甚多,可觅一二种追觅云云。”潘耒还说:“演剧酬愿,惟神庙有之。戏台在大殿后,所演多《西厢》、《牡丹亭》诸艳本,师徒相酬,动十数日。其谁不知?”

  大汕在寺庙里演昆曲,受到了潘耒毫不客气的攻讦。难以想象,这竟酿成了大汕的杀身之祸。一是皇帝于康熙十六年下旨,明令禁止在寺院演戏、敛钱,举行酬神赛会。二是大汕热衷于和京官尤其是掌管关税的宦官交结,成为朝廷怀疑为反清志士的依据,他很快被捕,并死于押解途中。

  事实上,大汕和尚在17世纪末驾船从广东去往越南,是顺应了清代海禁初开的潮流,为发展交通和贸易作出了贡献的,同时也坚守了中国文化——这正是昆曲向越南传播的缘由。

  广东省与越南接壤,海道相通。郑和七次下西洋,航船所到之处,每次都可能流落不少部卒,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是第一站,流落者当更多一些。而明清时期,大批商人和市民或怀着发财致富的意愿外出谋生,或为了逃避清朝统治,离开故土,迁移越南。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华人一方面保存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一方面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越南的民情风俗,融入当地社会,成为越南民众的一分子,推动越南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越南各地民间婚丧嫁娶、节庆典礼,诸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都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

  越南南方阮氏政权为了增强国力,扩张疆土,也采取了“广招流民”的政策,对外国流民来者不拒,给予定居、经商等多种方便。不仅允许设立特殊的华人村社——明香社,华人甚至可以在政府当官。所谓“明香”,有人解释为“清朝入主中国时迁移到安南的明朝遗臣”,也有人解释为17世纪末“逃难到交趾支那之明朝遗民与当地妇女通婚而生下的混血儿”,均含有继承明朝香火之意。

  “祥雪班”属昆曲伶人,因为大汕和尚,得以被送往越南,为定居在那里的华人唱曲侑酒,以慰藉思乡之情,同时也使昆曲艺术为越南人士所认识。这从一个侧面显现了昆曲繁盛时期的状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