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三字经”
添加日期:2009-12-10 14:03:00 作者:宋文 新闻来源:恩施日报
在宣恩贡水走廊边的侗乡风雨桥旁,苗家猴儿鼓打得欢。
越“挖”越兴奋
一人哭,一家哭,只要在场的人都不得不哭!这就是宣恩县十姊妹歌的魅力!一辈子都在从事文化工作的宣恩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培之说:“在社会高度发达和开放的今天,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结婚是幸福的事,新娘不会流泪,家人也不会流泪。但一曲十姊妹歌荡气回肠,禁不住让人泪眼婆娑。这样的歌,再高明的歌唱家也唱不出来,再流行的音乐,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的感染力。”在挖掘十姊妹歌的2008年9月,在该县的高山乡镇椿木营一个叫头棚的地方,十姊妹歌让参加婚礼的数百群众“大开眼界”。群众惊叹:“听到歌声,我们不掉眼泪都不行。”
11月17日,在该县文化馆简陋的办公室里,李培之从文化大革命时期宣恩的民族民间文化、改革开放初期的民族民间文化一直谈到现在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这位在文化战线工作了30多年的“老文化”得出一个结论:进入21世纪之后,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的空前重视,挽救了一大批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新形势下的一场“文艺复兴”。
宣恩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厚土。这里少数民族聚居,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各民族文化、习俗互存互融,从而使这里的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多样化、地域化和个性化,曾有“民间歌舞之乡”之美誉。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由于重视不够,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处于低潮。
“近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一个文化人,我为自己有机会参与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感觉荣幸。”李培之说。
到目前,该县组织的3个专班深入到全县6乡3镇的192个行政村,扎实开展田野调查,总行程突破万里,访问1500余人次。采取文字、录像、录音、摄影等手段,调查重点项目56个,收集文字资料160余万字(其中有100多年前民间缝纫世人编写的《裁剪真诀》、手抄本唱词等);发现民间吹打、山民歌重点村4个,重点传承人50人(其中年龄最长者85岁),拍摄录像资料70余盒4000多分钟;录音资料2000多分钟,拍摄照片资料1万余张。
“不漏乡镇、不漏村组院落、不漏重点项目、不漏重点线索、不漏重点艺人”的指导方针,使该县拥有了一份详尽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分布图。当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的原始资料摆放在面前时,奋战在一线的文化工作者们没有日夜奔波后的疲惫感,倒是因为拥有了这些“新鲜”的“老玩意”备感兴奋。
越“整”心越亮
宣恩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可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以及民俗等10大类。对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的整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工程量十分庞大的工作。
就拿民间文学来说,该县有中武当的传说、仙女池的传说、鸳鸯峡的传说、七姊妹山大峡谷的传说、挖断山的传说、白莲教的传说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英雄史事传说等七个主要内容构成,并流传在该县各个村落。“这些传说,基本都是我国农耕时代的产物,靠的是人们口传心授一代代往下传。但随着农耕文明逐渐弱化,农村老艺人相继谢世而濒临失传。”李培之说,“为了整理这些传说,各类文字资料就多达数十万字。在整理过程中,觉得每一个传说都是一部民族史诗,让人兴奋,让人动容。”
道教圣地“中武当”,又名大寨山、轿顶山,后来改名铜钟山、中武当。几易其名,有其来历。清朝乾隆年间,湖南南武当有范道人等二人来此,各背一口铜钟和一尊菩萨,拟在大寨山顶建庙,因未征得当地人同意,将铜钟埋在大寨山拂袖而去。尔后,当地人掘得此铜钟,铜钟山由此得名。铜钟实为编钟,由周边乡邻捐助,在铜钟山开始建观,从此更名为中武当。宽敞平整的山顶,先后建有玉皇殿、观音殿、灵观殿、地母庙等,各种神像达100多尊,雕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当初的山上,每天钟声不断,清脆悦耳,来自鄂、渝、湘、黔等地的香客络绎不绝。山上每年要举行多次盛大的香会,如正月初九上皇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会,三月初三师祖会,五月十三单刀会,八月十五中秋大香会等,会期来自上述各省的道人和香客每次多达数千人,景象十分壮观……目前所需要的是做好修复工作,改善基础设施,找回中武当的热闹。
在整理过程中,一些带有生产秘诀或者技巧类的项目,如张官合渣、传统医药秘方等,主要传承人因怕秘诀外泄,整理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与传承人进行沟通交流,讲明整理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的道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和传承的重大社会意义,从而放心大胆地讲述相关秘密,进而获取到相关民族民间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正是用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该县整理出了大批令人刮目相看的民族民间文化。2006年8月出版了民族文化研究丛书(宣恩卷);同年10月,宣恩耍耍、土家八宝铜铃舞、薅草锣鼓成功申报进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底,宣恩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年,该县沙道沟镇两河村又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
越“传”路越宽
如今,走在宣恩县城的贡水走廊,可以欣赏侗乡风雨桥、钟鼓楼景观,就连沿河道上的护栏上,也是苗家椎牛节、猴儿鼓,土家摆手舞、八宝铜铃舞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浮雕。该县致力于在县城打造民俗风情走廊,使挖掘、整理出来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一个集中展示的空间。与此同时,规划了209国道沿线各个民俗风情点的建设,其中包括庆阳老街、彭家寨吊脚楼群、小茅坡营民俗文化村等,并致力于以土(家)、苗、侗文化为主线,形成“一线串珠”的民俗旅游线。“在开放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尽管我们在传承、保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相对于该县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而言,我们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该县文体局长谢庆慧说。自2003年以来,该县有董兴林等4位民间艺人被州政府表彰为“民间艺术大师”;有彭家寨、庆阳凉亭街、小茅坡营、双龙湖等4处被列为恩施州民间生态保护区(村),宣恩县还根据挖掘整理情况,命名了10位民间优秀艺人。
通过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该县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农村文化队伍壮大了实力、农村文化阵地激发了活力、农村文化活动有了魅力。目前全县注册成立的民间艺术团队达15支,有300余名民间艺人及文艺骨干参与其中,各地每逢庆典、集会,都会有他们的身影,而李家河等乡镇甚至把民间文化艺术课开进了中小学校,小茅坡营小学开展了苗语教学……广大人民群众已成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体。
但是,该县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受到极大限制。尽管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力度,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特别是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6名演职人员参与民族民间的传承和保护,但由于财政的窘迫导致了长期以来文化基础设施、文化设备等相对滞后的局面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二是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人才匮乏。农村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导致传承出现断层现象。加上从事传统文化活动收益相对较低,一些传统艺术演出团体没有经费保障,很难发挥应有的传承和保护效力,而许多人虽然喜欢这些活动,但因为没有足够的回报,所以无法将其作为“主业”进行研究。
三是全社会都积极参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氛围没有形成。受新的经济价值观的影响,民族民间文化的潜在价值难引起人民群众的兴趣,因此受到冷落。
四是对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没有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对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单纯依靠财政支撑,显得势单力薄。
文章来源:福客民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