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困境: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
乔同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人民网 2005年09月26日10:10
摘要:通过对三种文化形态的考察,论文指出民间文化在传媒时代面临着边缘化困境,大众传媒利用其生产机制为大众生产而取代了大众的生产,通过忽视和误读,造成了民间文化的整体失语;而民间文化的被边缘化,也与流行文化对民间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功能替代”有关;民间文化应该正视大众传媒的影响和存在,积极利用大众传媒传达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精英文化 民间文化 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 边缘化
一 民间文化的一种历时考察
民间文化不是以自身的存在而定义的,它从来都是和精英文化相对的一个概念。根据生产方式,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三个类别,即精英文化、流行文化、民间文化,它们共同组成了当代文化的完整系统。⑴
鉴于国外学者对民间文化的理解有别于中国,而国内学者对此也缺乏一个明确的概念,⑵为了更好的展开论述,笔者尝试做如下界定。
笔者以为,在大众传媒所生产的流行文化出现之前,传统社会的文化系统主要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构成。所谓精英文化,一般指由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直接或在其监督下生产的文化,是上层社会的和官方的文化,一般有专门的作者和正规的生产机构,代表着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主流和正统,具有意识形态性。与之相对应,民间文化则是非官方的下层社会的文化,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作者和专门的生产机构,其生产方式带有一定的自发性、随意性和流动性,具有个人化、独立化和多元化色彩,作为精英文化的有机补充,它构成了文化系统的外围和底层。与精英文化通过典籍的形式加以传承不同,民间文化一般通过神话或曲艺、歌谣、礼仪、石刻等艺术形式得以流传,口耳相传是最主要的形式。
在“五四”运动以前,民间文化一直都处于文化系统的边缘。但是,由于民间文化地处底层,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具有极强的原创性、时代感和多样化,一直以来都是精英文化的源泉和土壤。在传统社会里,精英文化一方面通过强制性的宣传和教育,保持其正统地位;同时设立专门的机构定期对民间文化进行选择性的采集、加工、和吸收,以增强其生命力,诗经、元曲、宋元话本等,无不借此成为经典。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五千年而不衰,就得益于这种文化机制。
“五四”及其以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可以持续到文革后),民间文化曾一度大放异彩,成为主流文化。“翻开‘五四’以来的文献,传统时期为厚重的历史所淹没的弱小者、边缘者的声音,被社会的精英们挖掘出来,加以放大,一度成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声音。”⑶尽管当时的报纸也参与了这一“振兴民间文化”的运动⑷,但显然还不是今天意义上所谓的大众传媒。
在流行文化产生后,民间文化再度回归边缘,而程度尤甚于从前。流行文化是大众传媒生产出来的文化,⑸是一种为大众生产的文化,大量的同质复制、技术性、通俗性、时尚化、商业化是其主要的特点。很显然,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归入精英文化或民间文化中去,一方面,它是和精英文化之高雅相对的通俗文化;另一方面,与民间文化相区别,它在社会中处于主流地位,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和传染性。可以说,在传媒时代,流行文化的出现使得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退向了边缘。
如果说精英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本尚能在国家的资助下得以延续的话,⑹民间文化则没有那么幸运。大众传媒以通俗文化、平民路线的形式,为大众生产而取代了大众的生产;用它们的文化产品填补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从而消解了他们原有的创作冲动,不但使新的民间文化难以产生,连旧的传统民间文化也在这种取代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边缘,为社会大众所遗忘,这就是民间文化在传媒时代的生存状态。
二 大众传媒边缘民间文化的过程
民间文化是如何被边缘化的呢?笔者以为,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实际上就是边缘化民间文化的过程。
㈠ 传媒的忽视:造成社会遗忘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众舆论的代表,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它的每日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和“媒体联动”,对一些问题或现象进行集中的或经常性的报道,而对另一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有意的忽略和掩盖,向受众暗示应该关注和学习并且首先应该关注和学习什么。研究表明,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公众中受重视程度构成一种突出的正比关系。⑺今天的传媒,受商业化浪潮和功利主义心态影响,不断向消费者灌输各种时尚和消费文化,这些以现时为关注中心,以个人享受为主导,以消费为基本内容的流行文化被授予了特殊地位。正所谓“敞开即遮蔽”,由于在传媒上看不到或者不被传媒认可,民间文化被逐渐的遗忘。
㈡ 传媒的误读:形成社会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概念。它原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⑻在这里,我借用它来说明传媒造成人们对民间文化的社会认知偏差。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从小就生活在传媒营造的环境中,对于很多民间文化现象,我们大多数人无法亲临或经历,对此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媒体的描述。媒体出于制造新的流行的需要,也会暂时对于个别民间文化进行关注甚至炒作,也正因为是为了制造流行,这种关注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关注的同时,也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误读,或片面化,或简单化,或夸张,改变了民间文化的原貌,只剩下一个形式的外壳,有时甚至连形式也没有了,只有一个名字。在这个抽绎的过程中,民间文化渐渐成了“土”、“落后”、“保守”、“神秘”、“怪异”等的代名词,它更多地以传媒启蒙对象的面孔而出现。这一认知态度逐渐为广大受众所接受,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社会判断,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比如,传媒在进行旅游宣传时,一些地方的民俗总会被化约和“神秘化”,仅保留一点简单的识别特征和符号,以满足游者的猎奇心理;川剧中的“变脸”至今还可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它的神奇和搞笑正好可以哗众取宠,它已经完全被从“川剧”之母体中剥离,大多数人对于川剧的了解仅至于“变脸”。而事实上,“变脸”只是川剧中的一个很小的技巧而已,⑼这种对民间文化的“误读”式的关注,只会加剧人们对民间文化的疏离和隔膜,大众也许会以之取乐,但决不会模仿和学习,更谈不上尊重和保护。
㈢ “沉默的螺旋”效应:民间文化“集体无意识”
传媒的这种忽视和误读,必然造成“民间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集体失语。长期来看,则会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大众传媒形成的这种话语环境,给原来处在民间文化系统中的个人造成一种严重的心里压力,为了获取社会身份的认同,他们会渐渐地由被迫到自觉地认同传媒对自身角色的设定,并开始向传媒提倡的内容靠拢。事实上,在今天,很多传统民间文化主要依靠一些老年人勉强得以坚持,年轻一代几乎无人愿意“为此牺牲”;还有一些,则是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遗产的形式得以保护和抢救,但“抢救”和“保护”也意味着该种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样式的死亡。对于一些新的民间文化,基本上是一些人凭着兴趣和爱好坚持,但当其中的中坚分子去世或面临生存问题时,也很快瓦解。⑽
三 “功能替代”与“被动参与”:民间文化被边缘化的原因
民间文化为什么会被边缘化?具体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大众传媒所产生的流行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功能替代”。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具有通俗性、大众趣味性等共同属性,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许多相同之处。过去,民间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各种各样的民间文化形式,以此为谋生手段的民间艺人也应时而生。但在传媒时代,这一功能被职业化传播的大众媒体用更先进的手段取代了。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无论是声音画面的逼真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观看的随意性,都是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形式所无法比肩的。原本属于民间艺术的受众转而投靠了大众传媒,没有了受众和市场,民间文化的生存便成了问题。京剧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是因为它已经从民间文化上升为精英文化,成了国粹。但事实上,今天看京剧的人远没有过去普遍,一旦成为精英文化的代表,它必然是少数人的享受。
需要提及的是,流行文化的这种“功能替代”,只是对民间文化“显性功能”的替代。与流行文化的“同质化”、“标准化”相比,民间文化的原创性、多样性使它具有了与流行文化不同的“隐性功能”。这些“隐性功能”,诸如对社会成员的塑造力,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为精英文化和流行文化提供源泉,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等,却是流行文化根本无法替代的。
民间文化的被边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被动参与。在传媒的文化选择中,民间文化采取了一种不作为的态度,完全被动地排斥或机械参与,任传媒对自己进行随意地篡改和误读。这与民间文化长期处于社会底层、自发状态、缺乏组织性有关,关键一点,则是没有意识到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
四 “借壳上市”:民间文化的现实出路
民间文化的隐性功能决定了民间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了民间文化,就没有了民族根基。民间文化不能没落。
大众传媒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我无意于因它对民间文化的边缘化而横加指责,传媒不是伯乐,也不是菩萨,传媒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会考虑商业效应。民间文化不应再固步自封,等着传媒发现自己,更不应无视传媒的影响,孤芳自赏。与其被动地被传媒利用和误读,不如积极地参与其中,要善于利用传媒的话筒,传达自己的声音,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这才是民间文化在传媒时代的唯一出路。
当然,由于时代变易,民间文化也应该在形式或内容上做适当的“革新”和“改良”,以适应传媒的技术要求和大众品味,不仅为流行提供源头,也要借此壮大自己,我把这个喻为“借壳上市”。赵本山之于“二人转”,李伯清之于“散打评书”,吴文之于“重庆言子儿”,魏明伦对川剧的改造,均是转型的成功典范。而网络的兴起和发展,更为民间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对于民间文化自身而言,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