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民歌:地域文化的源泉和土壤
巢湖民歌:地域文化的源泉和土壤
2008年11月28日11时10分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我省巢湖流域形成的具有巢湖地域特色的巢湖民歌,是我国民歌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巢湖民歌纯真质朴、顺口自然、可吟可唱,富有浓郁的巢湖地域特色、生活情调和哲理,是巢湖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寄托思想情感的真实体现。那么在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市场全面开放、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巢湖民歌,民歌发展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巢湖民歌是巢湖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草根文化,虽来自民间,语言却生动形象、精练丰富,它并不是将简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也讲究韵律、讲究比、兴、夸张、拟人等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大众语言文化的精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巢湖民歌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以殷光兰、胡吉英等为代表的一批农民民歌手,把巢湖民歌唱进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巢湖民歌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特别是已故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率中国文联的一批艺术家们驻巢湖采风、体验生活,后来他根据巢湖民歌谱曲的《巢湖好》,至今仍然在巢湖流域传唱。
巢湖民歌就目前情况而言,还远远谈不上发展,应该说抢救是第一位的。巢湖民歌是巢湖文化的源泉和土壤,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巢湖文化就不知从何谈起。原生态的巢湖民歌是与原生态的巢湖山水环境相对应的,脱口而出,想唱就唱,有的是对着小河唱,有的是对着天空唱,原生态的巢湖民歌就是在田间、农舍这些原始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巢湖流域的各个地方都有。而现代社会在电视、互联网等主流媒体的影响下,普通老百姓的审美观和娱乐方式都在改变,渔民已经不用人力撒网,开的是机动大船,怎么唱撒网号子呢?农民开着拖拉机耕田、开着收割机割稻,机械的轰鸣声比人声还大,怎么有情趣唱田歌、喊山歌呢?牛猪羊、鸡鹅鸭都进了现代化饲养大棚,怎么去唱牧歌?普通百姓的生活观念、生活追求、生产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使原生态巢湖民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2006年5月,省艺术研究所的一位老艺术家到巢湖汤池山区来搜集民歌,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告诉他,要是在前几年准能唱几首,现在年岁大了,也记不得了,嗓子也不行了;问当地的小孩会不会唱民歌,都说会,但脱口而出的却是刘德华、周杰伦的歌。
重拾巢湖民歌的自尊,是坚守还是变通?我想应该把抢救放在第一位。
一是要深入乡村、走访群众,大量搜集、整理巢湖民歌遗产,建立民歌遗产档案,可以采取以博物馆形式建立巢湖民歌资料库,把原生态的巢湖民歌收藏保护起来。博物馆内既应有文字档案,也应有乐器、服饰、道具、资料等实物;既有民歌的词、曲,也有图片、声像;既有创作新民歌班底,也有巢湖民歌的理论研究体系。二是对一些具有很大地域性影响的民歌,可以根据其艺术特性进行开发和利用,建立一支经过专门培训、精心包装打造的民歌演唱队伍,做到听、看、演三位一体,让其产生出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既弘扬了巢湖文化,又解决了艺人谋生和民歌发展的问题。三是要把巢湖民歌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搬上舞台,结合旅游、商贸、节庆、会议等大型活动进行推介、宣传、打造巢湖民歌,通过举办各类民歌演唱大赛的形式,选拔发现和培养民歌新秀,展示巢湖民歌的风韵。建议在建立巢湖民歌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巢湖民俗歌舞团”,以创作演唱巢湖民歌为主,把巢湖流域的生活习俗等用民歌形式演唱出来,把具有巢湖地域特色的龙灯、狮子灯、虾子灯及各类花灯、民间歌舞搬上民俗艺术的舞台,走向市场。巢湖的民间艺术家们也要走出去,看看云南的纳西古乐、广西的三月街苗寨风情、陕西的信天游、东北的二人转等是怎样包装、打造民族经典的,希望每年面向全国或世界举办一次巢湖山水民歌节,在与兄弟省及国内外艺术团体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发现、培养、挖掘一些演唱民歌的好苗子,充实巢湖民俗歌舞队伍。四是巢湖民歌要适应现代社会,也应做好自身的转型,自觉自愿地去寻找巢湖文化的源头和土壤,回归原生态民歌本源,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尝试创立巢湖新民歌。有些曲调保留不变,有些曲风可以改变,多创作民歌新词、新曲来丰富巢湖民歌文化。巢湖民歌外延的扩展,还应包括作曲家模仿民歌创作的新民歌,如《巢湖好》、《摇篮曲》、《打茼蒿》、《十里长冲好风光》等民歌经过再加工,又创造出新的巢湖民歌。
巢湖民歌能否振兴不单单是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的事,更取决于地方领导有没有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是否把它当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种来加以保护,是否把它当作代表巢湖的形象、名片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来加以开发利用,是否把它当作一项文化产业来运作。只要领导重视,文化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巢湖民歌会有它发扬光大的一天。(苏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