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竹溪寻觅系列

竹溪寻觅系列

竹溪寻觅之一
                千年长城土关垭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中峰镇中心学校 442312 马佾

  2007年正月初三,午,携子同上关垭子。

  走上关垭子,想起很多事件。在这儿,有一站四代辉煌而后湮灭无闻的欢乐宫,有解放竹溪血泪成流的旧战场,有改道成新的人造景观,更有历时千年的楚长城。
  先说说竹溪县的来历:明成化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76年,流民涌进湖北襄阳府辖地,为安抚流民,原杰都御史上秦,申请设置州县,从而加强地方的管理安置。上谁所秦,以竹溪河为竹山县西南名河,于是割竹山县尹店社成竹溪县。1477年2月,竹溪县第一任知县曾熙到任。1949年5月30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三,解放竹溪。5月31日,新中国首任县长杨绍轩,那是竹溪县人民政府秘字第一号布告。
  解放竹溪,不得不提到关垭子。
  1949年5月。; 国民党军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在关垭子等地摆下“一”字长蛇阵。关垭子横亘鄂陕交界处,海拨850米,坡席30左右,形如马鞍,扼守要道,易守难攻。自明嘉庆初年,即设置边卡,时任总兵路超吉带兵驻防。为竹溪西咱要道。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9军发出“打出汉中草药去,锦旗全陕南”口号,5月30日,国民党军117师158师弃城奔溃。竹溪锦旗。
  
  竹溪县位于湖北省西北边缘,地处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西与陕西省平利县,即为关垭子。1939年,开通汉白公路,从关垭子脚下通过,真通陕西与湖北。1983年定为国道“316”。当然,现在已不是。此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说成语有“朝秦墓楚”之语,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时人称“朝秦暮楚”来源为: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例子: 叹~,三载依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其实不然,在我县却有另一种说法,那就,由于竹溪地处秦楚交界处,战略位置重要,于是在两交锋中,常常形成早晨被秦国抢去,晚上又为楚国收回之故。是为“朝秦暮楚”。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楚国的国君被周朝封为子爵(後自称王爵),说明在周朝的诸侯体制中属於比较低级的。通常子国与男国都是一些地域很小的国家,但是楚国的幅员却很辽阔。全盛时期,楚国的辖地涵盖了现在的湖北、湖南、江西全部、四川、安徽、江苏、浙江一部,在战国时期是地域最广大的国家。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 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竹溪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  
  在这儿,关垭子,“朝秦暮楚”的故事发生了。
  自然,楚长城也在其中的。

  
  据说,此墙为粘土混合糯米汁夯成,为公无前600年至今,高5米许,宽2米许,左右土墙间隔50余米。

  据《左传》记载,中国最早的长城筑于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年,齐攻楚,见楚有方城作城防,工事坚固,齐不战而罢兵。这里的方城,就是楚长城。此长城,南北绵延数百里。当时许多诸候国,都修有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把攻伐扩张北顾中原继而称霸中原作为立国之本,以实现先王“观中国之政”的理想,楚长城便由此应运而生。在楚长城中作为防御体系的关隘城堡多得不胜枚举,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居庸。庸,即竹溪古地名。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中记载:“山有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城”。据史料推测,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竹溪县境内。地处楚国都城的西北和东北面,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关垭正处于此处。
  楚国依托伏牛山、桐柏山及方城(楚长城)的屏障,构筑起楚国北部的坚固门户,从春秋早期直至公元前312年的三百七十余年间,虽纷争互有胜负,但中原诸侯国始终未能攻入方城;而楚国自公元前684年首次出方城塞伐蔡灭息,多次征伐诸侯都是出方城塞。齐桓公以“八国联军”伐楚,楚屈原“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阻止齐人南下,齐只能在方城外虚张声势。方城塞对于楚国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 公元前312年,趁秦、楚大战之机韩、魏得以攻入南阳盆地,但这一次还是绕道陕南而非强攻方城才得手的;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联合击楚,终于攻陷方城塞。楚国失去了北部的大片领土和方城屏障,自此一蹶不振,终被秦所灭。
  在保存较好的地段,城墙旧貌依然:墙体底宽3米,顶宽2米,高4~6米,上部外护墙还残存垛口(雉堞),城墙全为干垒构造,石块大小搭配,根据地形变化,采用平垒、斜垒或斜立垒,把未经或只简单打制过的石块整合成坚固的一体。
  
  这是古长城横断面情况,白黄间隔,各2寸许。不知何故?
  长城是中国古代诸侯国之间、封建王朝与民族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斗争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彼此为防御计,先后各在封土边疆筑起数百至数千里的长城。公元前7世纪,楚国在缯关(今河南方城)东北率先兴修方城(即楚长城),随之,齐、魏、韩、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此后,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及明等朝代,均兴筑长城,规模最大的当推秦、汉、明三代。由绵亘的城墙和关隘、敌台、烽火台、城堡等组合而成的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从春秋战国到明代的2000多年间,有 8个诸侯国、10多个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横贯中国北部的秦、汉、明长城,均超过50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   
  长城,一般指现存中国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另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为6,700公里),合14,600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在西方也常被称为中国长城。长城平均高6-7米、宽4-5米,是建于中国古代的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至于欢乐宫,不说也罢。那是竹溪解放前位处于关垭子的一处道观,在关垭子北方山尖,可见其旧址,只是,十年前,可见一门四代旧气象,只是,今日只见一堆乱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竹溪寻觅之二
               秋沟塘口话塘驿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中峰镇中心学校 442312 马佾


  走下关垭,就是秋沟塘。据说,距县城70里。
  秋沟塘,位于蒋堰镇西方12里秋沟口,因古时是兵哨,传送公文的站口,(叫做塘)又多生秋树,故名秋沟塘。
  所在县志旧载:明成化建县后,有社九个,里三十六,塘讯十八处。竹溪在明时未设兵防,康熙四年,七年,始墙设。驻兵近千,秋沟塘是仅仅次于与四川接壤的向坝三溪两站,驻兵50余名。蓁余各塘驻兵在10到20名之间。
  那么,什么叫做塘?驻兵作什么用?它与双站有什么区别?竹溪塘讯起始起什么时候?
  明清时,竹溪至郧阳府有传递军政文报的驿道,其中即有到陕西平利。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竹溪成立邮政代办所,1919年(民国八年)成立三等乙级邮政局。但邮件均为肩挑背驼。1941年,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开通竹溪至平利铜线电路,可以电话通讯。到解放时,也才一条电话线路。1942年,开通至平利邮路。1954年,邮件到平利为自行车邮路了。1962年始为汽车代运。1939年6月,修通至平利干道汉白公路,但属于陕西省管辖。1967年始属交回湖北省管辖。1983年,定为“316国道”。
  这都是通过秋沟塘的。
  那是一个驻兵防守,传递文书,等等作用的所在么?
  在这儿,我不仅仅想起这些。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与欧胜宝兄日日流连于此。因为,秋沟塘口,也是他的家乡,他生长成长的所在。当月色慢慢地流过公路时,我们也是这个日子,正月初三四里,在秋沟塘漫无边际地走着。从欧老师口中,我知道了一个故事,秋沟塘人的故事。邬姓人家,住在高高的秋沟塘上,光秃秃地山顶,那个解放后起出秋沟塘,走出一个穷山沟,到西安工作的汉子,不愿意在异地外乡宝贵荣华,回到了自已的家。
  他有三个还是四个儿子?好象还有两个还是一个女儿吧?那十多年前的谈话,早已被风吹雨打去,只知道,小儿子在欧胜宝老师的班上读书,但,学习却不甚好。
  后一代远远跟不上他们的老一辈呀!我想。在今天,在秋沟塘的今天,他们的日子可好?
  正是在这儿,走出了欧胜宝,这个竹溪县最年轻的中学特级教师,国家级名师,也正是这儿,当竹溪建县初始,书院为竹溪培育学子时,1476年的兴办儒学,1718年兴国义学,1756年重修书院,热心于竹溪教育的人们捐款捐物,献地献田,在16处助学之所中,秋沟塘居第三名,占全县助学十分之一强。
  秋沟塘,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来有自呀!

  然而,什么是塘讯呢?
  封建王朝于元明时代开始设塘讯管辖。到清末民初即建乡建镇,沿袭至今。此置塘讯,驻兵防守,在地立烽火台,以作报警。 
  这让你想起了什么?是不是“烽火戏诸候”? 
  明清军队驻防地,设驿站关卡。汛地: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都称讯,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而“塘”据《六部成语兵部·塘兵》:“比汛狭小曰塘,比塘狭小曰铺。”塘汛因此得命,又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称:“汛,假借为讯。”因此,称“塘汛”或“塘讯”都可以。
  塘讯中有水塘与旱塘之分,据水路而水塘,把旱路则旱塘。
  塘讯有传递“塘报邮讯”地之意。与十里铺、十五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地名有相似之处,古代又称驿站;旧时,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休息的地方。清朝乾隆年间,官方有“塘报”,四川早期报纸的雏形。如绵州才子李调元为避白莲教起义军逼近绵州战乱,去成都旅居月余,就是从塘报上得知“罗江万卷楼被烧了”的消息,急忙回乡,为书籍“招魂”,建书冢立石碑。 
  
  
  中国古代在交通要道处,设置驿站,供官员往来和文书邮递,用于信息传递。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于生产和贸易对话的邮驿,秦、汉设驿骑,汉代各地设有传舍供歇宿,每隔30里,设驿一所,并置邮亭。唐代形成了以京都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邮驿网络,驿路也分水、陆和水陆兼办三种。宋代每隔10里或20里设邮铺,有铺卒递送公文,大路设马递铺。元代称“站赤”,分水站、陆站,当时的交流范围已及欧亚两州。明代驿站遍及全国。清代设驿站、铺递,至光绪二十一年成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邮局,才废驿制。
  顺便说一句,汉高祖刘邦曾出任过泗上亭长,也就是说,汉高祖,也不过是一个乡镇邮电所长起家,或者说,是一个小兵站站长起家的啦。
  远距离传讯通道,除烽火台外,平时通讯往来则普设驿道,每到一处则设驿站。《汲郑》载,“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可见沿交通要道设置驿站,在汉时已连成邮递线路网络。秦统一全国后,建36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字。”正是通讯系统网络化、信息语言通用化的新开端,使信息传递更为便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在信息思想与传递方式上也是重要革命。
  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叫做站赤。中原地区的驿站由兵部管辖,蒙古地区的驿站由通政院管辖。站赤分为陆站和水站。元朝是我国古代驿站最发达的时期,驿站的普遍设立,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也便利了全国的交通。


  邮驿是我国古代国家建立的通信传递机构和制度。在全国交通要道上按一定距离设置驿站,由地方官派官兵官司理,配备驿使、人夫、车马、船等交通工具,担负传达命令、传递官府文书、接送官司员和运送物资的任务。驿站又是过往官员、驿使食宿和换车马的住所。秦以后各朝代均有邮驿法律,驿站管理制度。古代邮驿从周代到清代末延续了三千多年。
  邮路沿途,都有固定的信使进食和住宿处所。这些休憩处或称为“邮”,或称为“亭”。有的研究家认为,这些称呼,是按不同的邮递方式来决定的,比如说,步递停留之处称为“亭”,马递站称为“驿”。
  邮驿,历代都明确规定,在全国交通要道上都要按一定距离设置驿站,由地方派官兵管理,明代时设有“驿丞”,是专门管理驿站的官员。驿站除了提供食宿之外,还要配备驿使、人夫、车、马、舟船等。驿站的管理也很严格,如汉代的驿传就明确规定,到达之人必须出示“尺五寸之木”制作的信符,进行检验。所传之信需封盖御使大夫的印章,且规定“以封数多寡为缓急之等差。”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公文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并且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于有文报局的设立开始与驿站相辅而行,继而废除了驿站,同时有文报局专司其事,以后又设邮政,而文报局也逐渐废止。
  宋朝将领岳飞率领大军北上抗金,本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由于奸臣秦桧的陷害,一日之内接到十二道金字牌,只得含恨班师。这“金字牌”究竟为何物?《宋史》载:符券中有种叫檄牌,用木简制作,其制有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金字牌可日行400里,邮置之最速递也,凡赦书及军机要切则用之,由内省发遣焉。”《词源》解释道:“金字牌,宋制,分三等,即步递、马递、急脚递。又有金字牌急脚递,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闪电,望之者无不避路。”由此可见,金字牌其实就是寄递紧急公文的牌符。

  当然,国外也差不多。公元前6世纪时的波斯帝国,著名国王大流士以京城苏撒为中心,开辟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驿道通信网。驿道十分宽敞,沿途设有驿站,随时有信差备马以待,把国王的命令传达到帝国各省,各地的消息也通过这一通信网源源不断呈送到国王面前。从苏撒到小亚细亚西端的萨底斯,全程有3000公里。通过驿站信差们的日夜分段传递,只要七天信息就到达了。可见其效率之高!
  你想没想到过,马拉松的故事?   
  
  也就是说,塘讯,也为驿站,竹溪有驿路三,秋沟塘为其中之一。




  
  

TOP

竹溪寻觅之三
               龙山凹里柴火酒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中峰镇中心学校 442312 马佾


  竹溪多竹多溪而定名。两大源头河之一,则源自龙山凹。县南山中,有一条源头河,河为汇湾河,是竹溪县最大的一条河,此不细述。竹溪河为县名来源,那是发源于县西北龙坝东岱顶,箭竹丛生,两岸竹林茂密,是河名的原因。此河旧称竹溪河。县西,龙山凹河,流经阳坡,洞沟入大河,其上则有来自秋沟塘的秋沟河,名叫洞沟河。此河旧称县治河。这两河汇于廖家河处。洞沟河从欧胜宝老师家门缓缓地流过。山青水秀,林密竹翠,是不是成就了欧胜宝之一竹溪名师的原因之一呢?
  而龙山多柴火酒,却一定是这条河成就了的。
  竹溪境内有河191条,其中大河7条,中河59条,小河131条。水量是市省国贮水量的近两倍。7山2水1分地,是竹溪县最大特色。可这并没有成为竹溪人致富的资源,却成为竹溪县贫穷的关隘。
  比如说,龙山凹。龙山主峰高1394米,主峰形如龙头,伏视山凹,故名之。周围山高多为900米左右。

  欧胜宝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调动到十堰市第一高级中学后,我们就不再龙山背柴火酒啦。那些年,每年腊月二十三四号,是一定要去背柴火酒的。
  前一天赶到欧胜宝家,次日早起时,不到五点。匆匆在灶里煮些面食,吴志新,万恕,颜家海几位,由欧胜宝的带头,走了夜色迷茫的山路。沿洞沟湾而上,顺洞沟河走,只是一条白白的影子。当天色麻麻亮时,我们到了头龙洞。
  沿洞沟河,有三个大潭,俗称三龙洞。分别为头龙洞,二龙洞,三龙洞。没有路,只是一条似乎是路的茅草带。有面斜面坡,现在还散布着淡淡的香味,那是几年前,有一个龙山人,背着一桶香油,50斤啦,在这儿踩歪了脚,桶破油倒,人还好,没一点事。只是,那位长走山路的龙山人,再也不愿走出来了。
  那儿本来就是一个难得有人走出来的地方,现在更加与世隔绝了。欧胜宝有一个同学,名字叫做肖高三的,却从外面的好地方,来到这儿。烤柴火酒,成为他的主业。我们见到肖高三时,已经到下午一点多了。
  故老相传,这儿早先有一条龙,或者说说,有一个极为孝顺的孩子,与他的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他吃一颗珠子,你看,这是一个各地都有的故事,后来的结局,自然是相同的。在口渴喝水时,龙走大海,远离家乡了。只是,哪能儿是他的家呢?
  作为龙,大海才是他的家吧?可是,作为孝顺的孩子,母亲身边,才是他的家吧?在一步一回头时,那儿成为一个洼地,也就是现在的龙山凹。而那回头的片刻,在山顶留下的影子,自然成为龙山的主峰了。扭头回顾的左侧,是龙山有名的阳坡,那个一年四季可以看到太阳的所在。右侧,成为阴坡,不见一丝太阳的地方,自然,农家的作物也是难以生长的啦。
  一步一回头,那是头龙洞,二龙洞,三龙洞的所在。那条河,则是他远走它乡的路,那一条从小秋山出发,从洞沟河从出,到县治河,到竹溪河,汇集了汇湾河,走到了竹山县的堵河,最终,流了汉水,流到了长汉,他到了大海吧?
  是这个孝顺的孩子,留下了柴火烤酒的方法,还是他的妈妈,为了孩子的口渴,发明了柴火烤酒呢?又或者说,只是为了依附一个故事,一位名人,柴火酒披上了龙山的外地人衣?
  在数不清的地方,有数不清的妈妈,也有数不清的龙,那条外出到大海的龙啊!人们只想着远走它乡,走出闭塞隔绝的山,可是,为什么留下柴火酒呢?是为了故乡留下一条路么?那些为城里人所喜欢,所爱好的柴火酒?还是,只是妈妈为了吸引孩子,远走它乡的孩子,有一天回家的可以想起的念头?
  于是,有了我们来到龙山。于是,有了肖高三,这位爱好柴火酒的城里人,来到偏僻的深山。
  是肖高三是那位走出家乡的孩子,还是我们?
  如果是肖高三,那是妈妈的希望吧?孩子终于回来啦。如果是我们,那只不过是暂时一回的游子而已。那不是眼看孩子远走高飞的妈妈的希望吧?

  为什么柴火酒为人们所好?
  古人认为,火有新火、旧火之分,温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gai〔上草字头下亥〕火 (麻gai火:用麻根燃烧的火),气味各自不同。
  清人《调鼎集•火》中,就列举种种火配以种种食物烹制:用桑柴火来煮老鸭及肉等,能会极烂,能解一切毒,用稻穗火煮饭,能要人神魂到五脏六腑。用麦穗火,则能消渴润喉,利小便。用松柴火煮饭则壮筋骨,但不宜煮茶,煮茶要用炭火。用茅柴火则能明目解毒。熬补药就要用芦火和竹火。
  现在来说烤酒。
  烤:古曰用火加热物以蒸其水份 乃酒之来历 即将粮蒸热发酵后蒸馏为之烤酒。烤酒器具有大、小铁锅各一口,木制酒甑一只,酒漏一个,引酒管一根,贮酒器一个。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加火把水煮沸,使强烈的蒸气上升,把酒饭内的酒气蒸出上升到大锅底部,快速凝聚为酒液,滴落在酒漏里,再顺着引酒竹管流到贮酒器内。
  比如,家乡最多的红薯烤酒,蒸的过程中,一是注意火要均匀,不要用武火。二是注意常换甑上铁锅中的冷却水,保持锅中水的温度24℃左右。这里的火要均匀,不是文火,也不是武火的。  
  文火就是小火,火力小而缓,武火就是大火、旺火,火力大而猛。微火、慢火属于文火,“ 紧火”属于武火。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温度急速上升,很快沸腾,但也容易烧焦;而文火的火焰较小,力道比较温,通常先用武火将药液烧开,再用文火慢慢地煮。
  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有“以蒲桃多酒,富人藏万石,久者数年不败”;《博物志》中也有“西域有葡萄,积年不败,可十年饮之”记载;《旧唐书》载龟兹国“饶葡萄酒,富室数百石”;在《本草纲目》卷二十五中记载“葡萄独不用曲”,久饮“耐寒……驻颜色”。并有“葡萄酒熟红珠滴”的赞美诗句,以及“自酿葡萄不纳官”。
  将洗净的葡萄放进新的过滤袋中,将葡萄挤压之后,葡萄汁凉上一天一夜。第二天倒在锅里用文火烧煮,使之蒸发掉三分之二。再烧煮一个时期之后,等凉了之后,第二天倒进口径10到20公分的坛子密封,,四十天后就可以打开饮用了。
  这里我们看到,似乎在烤酒时,一是强调文火,如葡萄酒,二是强调均匀,如红薯酒,三是要沸腾,酒液才能形成蒸汽。而煤炭火,似乎在这三点上,不大好控制的。在柴火上,由人工调节,在烤酒师的感觉中,出好酒的机会较大。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专门有一节关于火候的论述。他认为,烹饪食物,关键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须用旺火,火力不足,炒出来的东西就会疲软;煨煮则必须用温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会干瘪,要收汤的食品,应该先用旺火,再用温火。
  更何况,煤炭火,在燃烧后,排放的废汽上,也可能对酒的品质有一些影响吧?
  
  十多年没去龙山凹啦,肖高三还在那儿烤酒么?如果还在那儿?又从哪儿找到柴木呢?现在各地可是封山了的?
  十多年没有喝柴火酒了。真想喝一口柴火酒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fngroup 宝葫芦 +50 精品文章 2011-5-8 08:07

TOP

竹溪寻觅之四
               黄河道台敖家祠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中峰镇中心学校 442312 马佾


  县西70里,是与平利接壤的关垭。下关垭是秋沟塘,经秋沟塘过洞沟河,就到了敖家神祠堂。这些都是在汉白公路的南边。敖家祠堂与洞沟河一坝相隔,河西是欧胜宝,河东有敖景余。
  认识敖景余,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办着一份校报,竹溪唯一一份民间校园旬刊,到处约稿时,知道了敖景余的大名。当然,是在认识欧胜宝之后了。听说“鄂坪四大怪”之名,他们都是在鄂坪乡工作的老师。其中最奇的一个,就是敖景余了。他把鄂坪所有教师的生平经历写成小传,据说,还配有插图什么的。但,每篇文章,都没有写出这位教师的名字。
  可,不论谁,只要看了他写的其中一段,描绘人物形态一段,就知道写的是谁啦。
  于是,就来到敖景余的家,也走进了敖家祠堂,所谓的祠堂,自然只是断墙残壁。那是一个周日,还是暑假呢?已经不大记得了。与欧胜宝一块,走一一排老屋前,最西边一间,就是敖景余的家。那是天色昏黄的时分,似乎敖景余在家整理什么资料,是敖家的家族历史么?
  敖景余不是走出敖家大院的第一个人才,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吧?这儿敖家有一祠堂,据说是明朝时一敖姓人,当上了黄河道台,回老家后修个人出资修建了这个祠堂。还续了家谱。但,在竹溪县,还有一敖家大姓,却是距此三十余里路的中峰镇青草坪,青草坪敖姓人说,他们才是敖家最早到竹溪来的,在那儿也有一敖家祠堂。
  十多年过去了,记得小报编写敖景余的专刊,是第一份教师专刊吧。那篇《奶奶的紫竹杖》,清闲优雅的笔调,淡淡迷漫的爱恋,对奶奶对家乡的思念,是因为对家乡无尽的思绪与爱么?还有那篇《无名碑》,英雄都是无名的啊!
  这与敖景余当时谈到敖家祠堂时的神情,多么相似啊?从这一点来说,敖景余多年来,一笔笔写自己的家乡,写家乡的人和事,写家乡的山山水水,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乡呢?是为了安妥家乡的灵魂还是为了安妥自己漂泊的心灵呢?
  换一句话说,为什么他念念不忘的,是黄河道台修建敖家祠堂呢?

  为什么修建祠堂呢?
  在外面取了功名的人回了乡就要修建祠堂以光耀门楣。
  祠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的影响,祠堂成为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可谓收族敬宗的宗教意义上的引力场;两一方面,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典型的汉族祠堂,多为四合院式的院落结构,根据族人繁衍人口的多少,以及权势的大小来确定祠堂的规模。祠堂内多搭有戏台和比武场,逢年过节时常有一些仪式上演。
  祠堂以宗氏家族为基础,多系一姓一族,也有一姓数族。解放前,家族主要以宗祠维系,乡民聚族而居,旺族多修建宗祠(俗称祠堂)。家族有族规,为先代祖先制订,族人须遵守。族内公推德高望重者为族长,以总理族事,并选一办事公证、有能力者为族正,辅助族长办理族事。宗祠均有宗中公产,出租以备开支。清明节办“清明酒”,冬至办祭“冬酒”,供族人聚会祭祖时享用。除祭礼外,对族中子孙入学或升迁者奖励,对不肖者处罚。家训或戒条多载于族谱,要求公众遵守。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乡邻为主。
  堂内多树立堂号,匾额等,作为族人炫耀自己,光宗耀祖的重要资本。
  清朝,国家对宗族的重视表现在国家直接支持、保护民间修建祠堂。祠堂建成后,须有族规,清朝承认族规的法律效力,承认祠堂的审判权,甚至对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处死族人,清政府也曾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此外,为了稳定宗族的经济基础,清律还禁止盗卖盗买义田祠产,并给予族田赋税方面的优待。
  封建政权一度对修建祠堂下了禁令,祠堂便以书院的名目出现,除了少数真正的书院外,大多数其实仍然行使着祠堂的功效,是当地同姓宗族活动的场所。至今仍保留着的为数不少的明清祠堂和书院。祠堂和学堂,在乡土的中国是存在诸多联系的。许多农村娃娃发蒙读书就是在一些由祠堂改作的村小里完成的。
  祠堂是村落的文化中心。祠堂和书院曾经是民间文化传承的场所,也是代表封建宗族势力的表演台。在旧时,宗族的人在这里聚族议事,将违反族法的人宣判死刑,装入猪笼活活淹死,也有的在这里设立书院,为村里能交起学费的孩子授课,为赴省城京城的考生筹措路费。  
  解放后,随着破四旧等政策的推行,这些祭祀活动被看作封建迷信,遭到无情批判。80年代以来,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农村宗族经过30年被打击、压制而销声匿迹后,又重新活动,主要表现在祭祖联宗、编撰族谱、修建祠堂、组织农村乡俗活动、控制社区秩序等等。  
  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村落家族文化的何种态度,对村落家族文化的变化,如何应变”。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村落家族文化处在消解的过程之中,但又有消解过程中的不断往复。他指出:对于巨大的中国社会来说,“如果能将人们首次纳入较小的秩序之中,社会在协调这较大的秩序,管理成本就会小得多。当然,村落共同体能否扮演这一角色还得研究,还要视社会发展水平而定。但往这个方向努力和思考问题,是合理的选择。因为村落家族共同体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可以改变的,在既存的条件下能做什么,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问题”。
  修建祠堂,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族。这是敖家用黄河道台修建祠堂为名的原因呢?

  
  道台为明朝一个时期的官级。道员的尊称。始于明代,清代沿置。又分两种。一种属布政使之左右参政;参议,分理各道粮储;屯田.驿传.水利.抚民等事的,称分守道。一种是属按察使之副使,分理各道刑名的,称分巡道。明代道员品级为从三品至从五品不等。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地方政权一般不再设道,道成为地方专门管理某类物事的官职,如黄河道,盐道,粮道等,黄河道与一般地方的粮道其品级也不相同。
  清代道员均为正四品 。
  道是省的派出行政机构,是省以下、府以上的机关 。清代道的长官,官方称为“道员”,民间尊为“道台”,因此得名道台衙门。 清朝还设立一些专业道员,如负责河务的,负责盐、茶、粮等。 负责黄河治理的,叫黄河道台。
  然细察县旧志书,无敖姓人为黄河道台记载。疑为误记。入传者仅仅三人:敖立榜,敖居广,敖然诚。
  敖立榜,道光已酉科选贡。敖居广,咸丰七年岁贡。敖然诚,以子产榜,封赠奉直大夫。
  选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明制,于岁贡之外考选学行俱优者充贡,因有此名。见《明史·选举志一》。清定拔贡、优贡之制,亦由此而来。
  岁贡:科深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一种。明、清两代,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读书,因称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参见“五贡”、“监生”。
  封赠 :皇帝赐予官员父母、神先与妻室以爵位名号,存者称封,已死称赠。封赠先世,起自晋、宋,大抵封赠一代,极少延及祖父,亦未尝至作品,唐末以后,宰相贵臣方追赠三代。明、清文武官员一品封赠三代,二、三品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八、九品只封本峰,亦按不同品级封赠其妻以不同名号,一般在有庆典时封赠。
  奉直大夫:文散官名。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置,为文官第十六阶。金为从六品上。元升为从五品。明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清从五品概授奉直大夫。

  近年来,竹溪县修家谱者日众,蒋家堰有颜家,赵家,均已修毕。水坪杨家,正修整中。可无修祠堂的。
  如敖景余,写竹溪风土人情者多,县宣传部副部长喻泉源,写《小城系列》,中国文学出版社彭兴国(笔名野莽)写《梦游古国》。十堰市一中欧胜宝写《玩家子演义》。
  
  那也是竹溪县的“黄河道台”与“祠堂”了。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TOP

竹溪寻觅之五
               岳王庙后英雄冢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秦楚交界的洞沟河畔,敖家坝的对岸,有一所学校,那所学校建设在岳王高庙里。敖家坝有敖家祠堂,洞沟河对岸有岳王庙小学,两两相对,却也是别有一翻风景的。每到腊月,就有一个小孩子,十岁左右,在河边的街头,摆一张破桌子,上面有一摞红纸,桌正中是裁定的空白纸。纸旁边,是毛笔,石墨条与一方砚。
  这位小同学是欧胜宝。
  在岳王庙小学,谁也想不到,培养出一位名扬鄂西北的著名书法家的。当他走到一户人家时,首先看到的是什么?是对联,是贴在门两边的对联,那些或好或差的字,在脑海里生了根。只是,上世纪十年代初,在那个以工分记收入的年代,农村人家,是没有钱来买收书写工具的。在洞沟河上边不远,是秋沟塘,那条古驿道边,有着数不清的破旧老青砖。欧胜宝有清水洗净后,那就是他的纸了。而笔,是一支竹管,竹管的一端,塞着一些从大队养猪场捡拾来的毛。至于墨,那是河里谁也用不完的水了。
  再后来,欧胜宝就走了捡纸烟盒的路。盯着吸烟的人,只为了那可能吸完了烟的空盒,有多少看着欧胜宝,在还没吸完时,就拿出烟支,把烟盒扔过去的呢?欧胜宝已经记不清了。然后,是整理好,用针线端正的钉好,成为一个本子,练字本。
  在纸烟盒空白一面,首先留下的,是他用铅笔一笔一划写的字,一个本子写满了,又成为钢笔练字本啦。淡淡的铅笔字上,又覆盖上一层字,最后,是毛笔在上面作总结了。常常培同欧胜宝的,有同学敖景余。
  街道在敖家坝东头,坝西南头是敖景余的家。敖景余的家与欧胜宝的家,隔着空阔的坝。当他们在放学后,在寒暑假时,常常走在一块时,会想些什么呢?
  敖景余,常常想起的,一定是学校后面的英雄冢吧?在他以后的岁月里,当他在鄂坪学校,在水坪学校,后来到文化局,到县农办时,笔下时常有《无名碑》的影子的。《无名碑》是他从读书时,构思到工作后,用十多年时间写就一部竹溪英雄史诗。
  在战争结束后,在为死去的英雄所立的碑文上,怎么也没有人能够想起他们的名字。
  那是岳王庙学校背后的那坐么?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中原突围。
  南路军进入鄂西北,第三旅,二纵队第十五旅进入竹溪。七月下旬在竹溪开展游击活动。七月二十四日,经中峰观南进。三十一日,解放镇坪。八月二日,至平利县松河街。后退回竹溪王家河。八月九日,占领蒋家堰。在这时,路过敖家坝。这是第一次。
  一九四九年五月,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九军(陕南军区)西进竹溪县。驻竹溪县地民军98军158师,117师及本县武装溃退关垭子。解放军十九军一部,于岳王庙处,开展攻击。全歼困敌。五月三十日(农历五月初三)十五时,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一七一团,进入驻竹溪县。竹溪解放。
  六月二十一日,胡宗南占据关垭子,上午八时许,逼近蒋家堰。七月六日,解放军布好的口袋阵收口,首先攻占关垭子。九日,总攻开始。十日十九时点头结束。
  在这几次战斗时,岳王庙是一个重要的地点。进攻关垭子,它是指挥部,民工支援前线时,它是后勤部,而伤兵,也是在这儿休整的。在岳五庙后面,就留下了几百名永远把自己生命留在关垭子的英雄们。据说,平利县把大多数英雄遗体都搬到它们那儿去了,这只留下几名战士的。
  岳王庙后英雄冢啊。
  十多年前去看,上面长满了杂草,后来再去年,坟头平整,泥土翻新,种上了庄稼。问附近学生娃,没有谁知道这儿是什么。
  
  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
  杭州有岳王庙,即岳飞之庙,又称岳坟或岳飞墓,是中国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墓地。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角,栖霞岭南麓。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前跪有男女各一,男的是秦桧,女的是秦桧之妻。游人常将小便放在秦桧夫妻头上,奇臭无比。据说,岳王庙之树枝都是北向的,即表示至死还要北伐之意。
  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 但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飞遇害前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岳飞遇害后,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背负岳飞遗体,越过城墙,草草地葬于九曲丛祠旁。2l年后宋孝宗下令给岳飞昭雪, 并以五百贯高价悬赏求索岳飞遗体,用隆重的仪式迁葬于栖霞岭下,就是现在岳坟的所在地。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嘉泰四年(1204年) 即岳飞死后63年朝廷追封为鄂王,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
  岳庙处处可见对岳飞的赞颂,却没有看到一点对岳飞悲剧性命运有什么反思,没有看到对宋高宗昏庸无道的指责,有的只是几个铁人跪在那里替罪。
  这与竹溪岳王庙后的庄稼地,那坐英雄冢成为农田有什么区别吗?
  这是不是敖景余十多年,才写出《无名碑》一诗的原因呢?是不是欧胜宝,一个深山沟里的穷小子,走向全国名师的动力呢?

TOP

竹溪寻觅之六
               云雾迷漫活罗汉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中峰镇中心学校 442312 马佾

  316国道早先横穿竹溪县,自县城过关垭到平利县。当然,现在不再是国道啦。从岳王庙小学出来,过河上路,即是佛台街。公路与县治河相伴而东行。有一块极大的石头。黄色,这儿石头多呈此色,却没有什么开民价值的。村名黄石头。再往东行,是石城子。据说,早先这儿有一个城堡,全是用石头垒成的。
  谢家大院坐落在公路南边。一条小路沿着树林边向南爬去,树林边的小沟常年迷漫着淡淡地雾,为这笼罩上一层神乎其神的色彩。过了雾雨沟,是一个平坦的坝地,叫做中原。再往前行,就看得到山顶处活罗汉所在的地方。
  欧胜宝家距这儿不算远,每月初一,十五多来这儿。自然,也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的。活罗汉家住在山顶,从沟底到山顶有几里路,那是青石条铺成的。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来自各地信罗汉的,前来还愿的,相信能够治好自己病的,痴迷的人们,自发自愿地出钱出力修成的路。
  民间自发修路,长达几里的石路,这在竹溪县,解放后是不是第一个呢?
  石路抱着山转了半个圈,远看如龙盘踞昴首,朝拜着的那间屋,就是活罗汉的住处了。屋是三间,外有一围墙,把三间屋和一个场子紧紧地保护着。推开大门,闪出眼帘的,是大开的中门,以及门内四墙的红色锦旗。活人生民,着手回春,神手奇医,还有一些根本就说不通的句子,总而言之,都是称赞这位罗汉能够把一些已经身处绝望的病人,治好了。
  前几天,还有一个平利县长安的老人,请了一个拖拉机,拖着一队锣鼓队,前来还愿呢。一位老人皱纹密布的脸上,写满了笑,对我和欧胜宝说。是啊,就是因为这个,我们才来拜访的,欧胜宝回答。
  走过黄石头,走过石城子,起家过雾雨沟,走过长长的石阶,不就是来看看这位据说成家生佛的活罗汉么?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活罗汉姓刘,名字叫刘春霖,是陕西镇坪县人。在民国初弟兄三个来自竹溪县,看当走到雾雨沟时,看到这神奇瑰丽的景色,再也不愿意走了。战乱,天灾,饥饿,最终只留下他一人了。一次有路人病倒,他随手从屋里给了一碗水,却治了那人所说的病,据说是几十年没有治好的病。再后来,前来请求治病的人渐渐地多了,后来,就成了活罗汉了。
  在欧胜宝口中,却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中间堂皇正中,有一个神龛,龛下是一个大桶,常常装着一桶水,那是活罗汉口中的神水,可以治病的。有几次初一,欧胜宝还是小时候刚刚读书时吧,代替母亲来这儿求水。小孩子贪近路,从山后的树丛中爬山。却看到活罗汉从屋后水沟里往回走,手里还提着桶。那是干什么呢?
  那个桶里的水,都倒进神龛前的桶了。而欧胜宝,当然把求到的神水,也倒进沟里却了。路边的另外一个沟里。到家时,从洞沟河里,装上一瓶清水。那瓶清水,在他母亲为几位病人喝了后,治好了很多病人。那些母亲看着身体极差的病人,对欧胜宝母亲感谢不已,后来也去活罗汉那儿还愿了的。
  自然,都是送了锦旗的。
  活罗汉刘春霖治病的方式极简单。就是把符化在水里。在他家还远处,有一口水井,那神龛前的桶里,常常装着的,就是那口井的水。极清冽地,当你慢慢地品尝时,还带着淡淡的甜味呢。
  
  罗汉,全称阿罗汉,或作阿罗诃,梵名(Arhat)。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获的最高果位。小乘佛学认为修到罗汉境界,就已经断尽三界烦恼,灭除见、修二惑,永远解脱轮回。因此,阿罗汉果位,又可称为“无极果”或“无学果”,表示已到达极点,所学已尽,再无可学之处。但在大乘佛教中,罗汉远非最高果位。至高无上的当然是佛,然后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十六罗汉的尊崇是从五代时发展起来,由十六罗汉演变成为十八罗汉,主要是从绘画方面造成的。最初只有16位,它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朝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于十六罗汉外第十七为庆友尊者,即《法住记》的作者。第十八为宾头卢尊者,即十六罗汉中宾度罗跋罗惰阇的重出(见《东坡文集》续集十)。西藏所传的十八罗汉,是于十六罗汉之外加上法增居士和布袋和尚,这些传说也都是从汉地传去的。由于十六罗汉住世护法的传说,引起汉地佛教徒对于罗汉的深厚崇敬,于是又有五百罗汉的传说。五百罗汉的传说在佛经中是常见的,例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佛灭度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最初结集三藏。
  一句话,罗汉度已,菩萨佛度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春霖可以说是活佛吧?而雾雨沟是不是使他显得神奇的根本原因呢?如果没有雾雨沟,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这位活罗汉呢?

  十多年不没去看活罗汉了,不知还活着吗?如果还活着,九十余岁了的。而雾雨沟,却是早就瑞也看不到的了。

TOP

付出了,辛苦了呵!
有点小意见:前篇有图无文,此文有文无图。图文并茂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1-4-16 11:55 发表
付出了,辛苦了呵!
有点小意见:前篇有图无文,此文有文无图。图文并茂好!
问好。这是五年前所写的文章。当时骑摩托车跑了半年,照片了很多照片。只是原始发照片的网站,后来关闭了。于是照片就没有了。现在我拍照片时,常常是同时在几个网站上传本地机上照片的。只为保存照片咧。

见笑。

TOP

马老师辛苦了!竹溪确是个人文荟萃的好地方!你说“当时骑摩托车跑了半年”,真是不容易!我是深有同感的。希望最好图文并茂!希望最好越具体越好!

TOP

竹溪寻觅之七
               龙堰莲花出黑龙
                


  竹溪古有四大名寺。水坪黄龙村有白云寺,水坪幻想寨有独松寺,丰坝青山村有青山寺,而名列第一的,却是莲花寺。莲花寺距离黄石头,石城子不远。
  沿316国道东行,路在县治河南。至石城子南为刘罗汉的所在,北方却是郑家沟了。再向东行,叫河口,南为河口中学,北为龙堰。这儿有一条堰,名叫龙堰。龙堰由北而南,流入县治河了。据说,这条堰是龙姓人所修,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这是龙行之路。因为在郑家沟西北方,有一条龙的。一条小小的河道,怎么能够让龙行走呢?
  第一次到这儿,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听说河口中学有一教师,带语文课,极为热心教育科研及文学写作。名字叫郑传宝。那天下着点雨,我从职业技术初级中学上行,近四十里路吧,到了河口中学。衣服都湿了,郑老师找来自己的干衣服,替我换上。他是龙堰郑家沟人。那条黑龙,就从他家门口,经过小小的溪流,来到县治河,最终到了大海的吧?
  这龙行之路,有多少奇景异观呢?又走出多少人才,如同走出岩洞的龙?
  据说,龙出自洞。这洞深不可测,洞内四壁岩石如刀劈斧削,昏暗如夜色,只听得水滴声不绝于耳。盘距于此的龙是黑色的,故名黑龙洞。一九七一年八月,动工把这儿修成一个水库,一九七二年五月完工。是竹溪六大水库之一。坝高37。5米,顶长116米,承雨14。4公里,水面1800亩,灌溉1。2万亩地。
  在黑龙曲行盘旒之途,有一大坪,左右均有来水如抱似环。坝东为龙堰河,坝西是黑龙出行之路。四围山贽起伏不定,龙形虎状,守护此地,水流盘旋于是地,如莲花绽放。在坝坪花心处的,有一水潭,深夜色静极之时,月光下可见汩汩冒出,如莲花绽放。
  唐麟德二年,一行脚和尚游走时,看到这儿地形,放声大笑,建寺名莲花。这是莲花寺的开端。明朝万历四十八年,泉水涌动不绝,莲花多日不止。官印和尚改莲花寺名为莲花袢林。清乾隆二十九年,先智和尚主持寺事时,先后整修扩大规模,立十方碑,遵照丛林规则,开坛说戒了。

  先说说十方碑及十方丛林及丛林规则,再说说开期说戒。
  丛林本来是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为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之为“丛林”,故从近代以来,丛林便被当作佛寺的代名词。根据其规模大小、财产属性和住持的传承方式,分为十方丛林和子孙丛林两类。
  立十方碑,当属性质为十方丛林了。
  十方丛林的住持,一般是六年一任,但可以连任,也有实行终身制的。住持退位以后称为退居和尚。子孙丛林的住持,除本人愿意让位外,一般都是终身任职。
  换一句话说,十方丛林是执行任人唯贤的制度,而子孙丛林是任人唯亲的,说明了佛教界正面临严重的僧伽制度危机。而立十方碑之意,寺院要在继承和健全丛林组织的基础上推行民主管理,改变‘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宗法制、任人唯亲等有碍佛教事业发展的管理模式,绝不容许十方丛林重新沦为子孙庙。]
  开坛说戒,即为受戒道土演说戒律。
  十方丛林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这种体制和方法是建立在民主和大公无私基础之上的,十方寺院住持的继承,多是师徒关系,经过传法手续而确定。由前任住持以‘法卷’写明历代传承,授与弟子,成为法徒。一代住持可以有几个或更多的法徒,继承住持时在法徒中选任。十方寺院可以开堂传戒。子孙寺院住持的继承,也就是师徒关系,是由于住持为弟子剃度,成为剃度徒。一住持可以有众多剃度徒,到继承住持时在剃度徒中选任。  
  子孙丛林是不许开堂说戒的。
  清时张忻《莲花寺》诗句,有“喜见慧上人,兀坐形枯槁。面壁二十年,禅空已了了。”可见当时莲花寺之传戒情况的。
  
  同治元年却又毁于战火。以后虽然次次重修,终不及早先之时。那天随郑传宝游走于莲花寺,仅仅只有一面墙壁了。那儿住着的人家,姓甘。他也不知什么时候,莲花寺就没了。那时郑传宝也办着一份校园小报,《绿洲》半年刊,与我所办的〈速写〉,那份每期万余字的油印月刊,一西西一东,为竹溪校园学子提供了一个写作园地吧?郑传宝后来在河口中学任校长,复任蒋堰镇中学校长,现在为竹溪组织部副部长了。
  那是黑龙洞走出来的人才。
  从龙堰,莲花寺,黑龙洞走出的还有一个名字叫张胜芳的青年人。在省城市区都有自己的一份大产业。当然,支持竹溪县发展在县内也有着一些投资。还有一个姓李的,现在似乎是省政府保护部队的负责人。
  然而,莲花寺,终究是没落了。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TOP

竹溪寻觅之八
               瘿疱贡米相牵连
                

  小时候看戏,最爱看《徐九经升官记》。
  歪脖子树下,带着书僮的徐九经悄悄地走过,到京城去升官啦。
  故事据说是明朝的,这位四肢不称,五官不美的清官徐九经,满腹文章,九年前,两榜夺魅,本得中状元,但由于相貌丑陋,被安国侯刘文秉参奏一本,贬为玉田县七品县令。徐九经怀才不遇,经常借酒浇愁,只以为此生无望。
  安国侯义子刘钰与李倩娘完婚后,出征在外。并肩王内弟尤金强娶李倩娘,正遇刘钰归来,赶至王府,将倩娘夺回。双方告到大理寺。大理寺官员畏惧王、侯两家权势,借故不肯审理。并肩王忆起玉田县令徐九经与安国侯有宿怨。九年前,徐九经应中状元,安国侯嫌其貌丑,只放了个七品县令,徐很不满。并肩王故意提升徐九经为大理寺正卿,审理此案。
  徐九官上任后,在权势的重压之下,抉择于激动的是非、恩怨和惩恶扬善的内心斗争之中。当他审明倩娘案情之后,主持正义,严断法纪,合乎人情,顺乎天理,巧借毒酒,平息风波,严惩恶人尤金,成全刘钰姻缘。自己却脱下袍冠去卖酒,做个半醒半醉的清白人。
  我一直认为,徐九经就是我们竹溪县徐成楚。徐成楚据说是个大瘿疱啦,这与徐九经差不多的。

  郧阳府旧有一句有名的传言,想吃香米到竹溪,要娶美女到郧西。那是自明宪宗成化十二年,竹溪建县伊始即有,是时竹溪属郧阳府。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到中国水都丹江口市读书时,到学校可是细细看过,郧西的女同学,少有出色的啦。但竹溪有香米,却为各县同学所称道。
  徐成楚就与香米有关。
  现在竹溪徐成楚旧墓,就在龙堰河北头,翻山而过的烂板沟。距离莲花寺不远。如果你从蒋家堰镇下街头向西走,二十余里地,也可到达。只是,对于这位生于竹溪的明朝官员,相关记载却不多,不知生于保时,也不知死于何时。现在,仅仅存此一墓矣。
  徐成楚字武岳,号衡望。于明万历十四年,丙戌榜进士。后在河南内黄任知县。后升礼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
  给事中是什么样的一个官呢?
  原意为有事殿中,在内廷服务。秦官,汉代沿置,备顾问应对,计论政事。至魏晋,始为正官。明代,采宋供事中分治六房之制,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都给事中。钞发章疏,稽察违误,其权极重。
  皇帝诏书此六科给事中仍可有封驳权。只要他们不同意,仍可原旨退还。而且给事中并无长官,可以各自单独发表意见。遇到廷推、廷议、廷鞫,他们也可出席。一般说来,他们的意见是很受尊重的。若他们表示反对,在当时谓之科参。往往六部尚书因为科参,束手无策,只有把原议搁下。
  这六科给事中不隶属于任何部门,直接向皇帝本人负责。如此一来,给事中不但掌握了参政议政的谏议权,还增加了监察弹劾权,朝廷文武百官无不受其监督。 论官秩,六科给事中虽只有六品,但就是那些爵位至重的三公九卿,部院大臣,与之见面也得行拱手之礼。
  简单的说,在明代给事中只有从七品,但地位和权利不容小视,因为他对皇帝和臣子都有直接弹劾的权力。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徐九经这样子一个官,肯定是以徐成楚为型的。他在京城为官时,刚正不阿,弹劾不避权贵,其时京城官员传言:“行行且止,且避瘿子”。

  徐成楚是时任给事中,万历年间事,我们多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得知。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只有是朱翊钧在位的时候才叫“万历年间”。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朱翊钧死去,终年58岁。葬于定陵,庙号为神宗。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后,反对改革的官僚纷纷起来攻击、诬陷张居正。朱翊钧下诏追夺张居正的封号和谥号,还查抄张家。改革被废止。
  万历六年——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 万历十二年——利玛窦绘制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图》。
  万历元年(1573)至三年,戚继光以守边功,进左都督。七年,率兵出山海关,援助辽东总兵李成梁大败蒙古插汉部首领土蛮(图们札萨克图汗),录功加少保。次年,创制自犯钢轮火,埋于沿边御敌台下,以杀伤敌军人马。在镇16年,加强边备,蓟门安然。十一年,受排挤,调镇广东。十三年,遭诬陷罢归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卒,终年61岁。
  万历十二年(1584)海瑞,朝廷召回起用,任通政司左通政,万历十三年任南京右金都御史,未到任就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后升南京都御史。万历十五年(1587)因病卒于南京。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日本天皇任命丰臣秀吉为“关白”(摄政)。万历二十年(1592 年),六月三日,丰臣秀吉下达了进攻明朝的命令。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万历十六年,亦即公元1588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一年。
  万历年间,还有一个历史上大奸臣上台了,魏忠贤(1568-1627),明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少无赖,自宫后改名李进忠。万历时入宫为宦官,后乃复姓,赐名忠贤。

  关于徐成楚与香米事,是由于竹溪米糯而粘,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虽是灿类米,本当为直链结构淀粉较多,但其却多支链结构,性近糯米。米质均呈蜡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在蒸煮时米粒发黏,食用品质比籼米好。
  大米分为粳米、籼米、糯米。其中,糯米是粘性很大的米,俗称粘米。糯米,自古就是重要的滋补食物。与粳米相比,其性偏于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把它的功效归纳为四种:一是温脾胃,二 是止腹泻,三是缩小便,四是收自汗,《本草经疏论》还分析说:糯 米是补脾胃、益肺气的谷物。
  这种近糯的米,不但口感好,且是一味药,自然受到各方喜爱的。于是,成为贡米是必然的结局。
  在民间说法中,徐成楚苦于竹溪贡米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出谋划策,让竹溪挑米进京者全部挑选瘿疱患者,再皇帝看到后发问,言说吃竹溪香米后,这是必然的后果。于是,竹溪贡米停。在志书,是徐成楚上书言说竹溪山高路远,林密坡陡,每有贡米者死于途中,于是停贡。
  当然,故事要生动鲜活得多,此不细赘述。
  竹溪在建国初期,极多瘿疱者。于七十代后,始少。现在基本上不见此病患者。
  当然,这病与香米无关。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TOP

竹溪寻觅之九
               漂石崖下露水集
                



  一九八一年夏,蒋家堰镇中学,应该说注定要记入竹溪县史册的。
  是年蒋家堰中学为县三中,完全中学。竹溪县自一九五八年县一中开始招收高中生,学生48人。一九五九年,高中三个班,学生146人。一九六零年,高中五个班,学生223人。一九六六年,县二中,却水坪镇中学开始招收高中学生一个班但未开课。一九六七年至一九六九年,全县高中停止招生。一九七零年高中开始招生,一九七一年全县有高中学校14所,32个班,学生1466人。一九七六年,高中30所。一九八零年,高中压缩至五所。县一中,二中(水坪镇中学),蒋家堰镇中学,城关镇中学,天宝中学,汇湾中学。一九八一年裁去汇湾高中。是年,蒋家堰中这命名为县第三中学。天宝中学任名为第四中学。一九八三年,城关镇中学裁去高中部。
  也就是说,在一九八一年夏,全县有四所高中。蒋家堰中学为县三中。为什么说应该载入竹溪史册呢?
  因为欧胜宝从竹溪师范毕业回校了。在这年夏天,几位县三中的教师,那些年青人,对农村乡村青年文化生活贫乏感受到一种痛苦,起定在蒋家堰镇开办一所补习学校。讲课教师为欧胜宝,主讲课程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及写作等。教学地点自然在县三中学校内,暑假中半个月全天学习。
  这是竹溪历史上,第一次民间发起的,在乡村对青年人进行的文化补习教育。然而,在新修县教育志书,并无一点记载。
  民间文化现象,是不能也不够资格记入官方史册的吧?
  

  蒋家堰镇能够走在县内各镇的前面,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这是竹溪县内最大的一个乡镇所在地,地处陕西平利镇坪相交处,三地的文化思想在此交锋。几百年来,也是三县人民每日早晨必到的地方,利用赶集的时间集中采购各类用品。
  农民需要一处交易农副产品的市集,于是在人口较多的居住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商号,亦农亦商,形成早经商、午种地的“集市”。“集”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时间上,有所谓“早集”,午集、晚集之别。有些地方隔日为集,或逢单,或逢双(每旬的1、3、5、7、9和2、4、6、8、10),有些地方则隔三、五天不等,如冀南一带有“一、六集”、“逢五排十大集”的说法。
  蒋家堰镇,每日清晨,挤满了四邻八乡前来赶集的村民。集市持续的时间也很短,大多数老百姓赶集一般都是在太阳刚刚露头的时候去赶集。那时候路边草丛里,秋夜凝结后留下的露水还没有散去,所以亦称“露水集”
  在汇集三县人们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思想也在同时碰撞着,挤擦着,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知识基础,相异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彼此吸收着对方的长处与优点,最终完善了自己。这是思想的“杂交优势”吧?在综合各方的长处后,让自己走向更优秀。

  蒋家堰镇市在漂石岩下。
  自龙堰河,河口街沿县治河东行,过踩新桥,就到了蒋家堰镇了。街长650米。由集市中部叉道南行,是颜姓人家群居地,古名颜家街。再前行,却是一处险峰绝壁,岩上有各式各样石磨,石床,石席,石制各样器具。山岩如斧削刀切,雨后岩上集水如注,飞流而下,如白绢遮屏。屏下却又有一洞,洞极大,藏石箱一口,然无法打开。相传在吴三桂乱起时,蒋家堰周围数万人集于此洞,避乱七十余天。
  查旧县志,同治本,称此地为漂水岩。文中各处均为此名。一九八二年版《竹溪县地名志》却称呼为漂石岩。且称为竹溪古八景之一“画屏烟雨”的中心部分。(见69页,444页)
  在同治本旧县志上,见“画屏:山势绝壁崇峦,争奇献秀,宛若画屏,排列红岘白云之外。昔人以’画屏烟雨‘为八景之一。去县五里。”漂水岩却距离县城四十余里路。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但在同治本县志所附舆图中,于漂水岩所在地,见画屏山字样。我们知道,在古人的舆图观念中,在遵循天圆地方及政治中心的基础上,于是出现了并不按照实际距离描绘舆图的情况。换一句话说,无论你所处的县州道府是狭长偏园的,还是依山就河曲折怪状的,它都是以四四方方的图来表现。所以,在它上面你看不出来不同方向的距离差距。比如说,如果县城是狭长的。在这图上长方所在的地名将会压缩。而宽方的距离将会拉远。于是。在竹溪县内北南向短短的距离成为与东西向长长我距离一样,表现在图上了。在今天的地图上,以实际测量距离绘图时,绝对不会出现如此局面的。
  舆图中西方四十里屏山与西方五里地的画屏烟雨,就混为一谈了。
  但,漂水岩绝不会错成漂石岩吧?这就是新修志书都的失误了。因为在老一辈人的口中,依然称呼为漂水岩的啦。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们,口口相传,于是时人都称呼为漂石岩了。根据现在浒的观点,“吾从众”咱也称呼漂石岩好了。
  只是,在称呼的变迁中,那些流失的,不仅仅是名称啊,还有对传统文化的那种眷恋与传承。
  比如说,在漂石岩下的章烈妇墓,典史张迁芝之妻,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呢?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TOP

竹溪寻觅之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漂石崖下露水集之续

              

  蒋家堰镇与水坪康家岭间,以汉白公路为线,构成一个圆形旅游带,据说,这是竹溪官方早些年的一个规划。北边线即为这一区域的公路。自康家岭南进到龙王垭,这儿有竹溪县最大的茶场,沿茶场西向绕行,经电视插转站,标湖林场,到偏头山。偏头山是竹溪一大文化景点。继续西进,到中峰镇天台山,至漂水岩北向而行,回到颜家街,最终到汉白公路的。西行可达关垭,东行可回县城,北行即到龙坝乡东岱顶,那是竹溪河发源地了。
  当然,现在仅仅是机耕路。且偏头山到天台山处,还不通路。这是一个断裂的旅游长廊。然而,却是竹溪文化景观最多的区域。
  漂水岩下有章烈妇墓。章氏及其夫张廷芝,均为会嵇人,张廷芝顺治三年间任竹溪典史到顺治六年止。见同治本县志,一县职官依次有知县,教谕,训导,典史。典史排末位。这是清时规则。明时另有主簿,排名第二位,仅仅居知县后。

  知县,县是历代朝廷设置的基层政府,负责行使辖区内的行政管理和司法职能。县的规模不一,少者如晋代小县户数不满三百,多则如汉代就有大县万户以上。县里有品级的官员有多有少,但至少有4人。如明史职官志中记载:“县。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一人,正九品其属,典史一人。”
  主簿,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魏晋以后,渐为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的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
  教谕,正式教师之意,宋代于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负责教育生员。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府学训导以及县学教谕、训导,多为举人、贡生出身,由藩司指派。学官与诉讼无关,以“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自命。《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典史,元始置,每县设典史一员,品秩为未入流。《元史.百官志七》:“上县,秩从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 为县尹属官,掌收发公文。明沿置,职掌与元同,另有县丞掌粮马,主簿掌巡捕,如无县丞或主簿,则由典史兼管。清典史掌缉捕与狱囚,俗称县尉,如无县丞或主簿,亦兼领其职。
  
  典史是一个收发公文的小官,如当年反上天庭的孙悟空一样,不入流的。在顺治三年到竹溪上任,张廷芝早走一步到县有事,章氏行至马鞍山,那是竹溪洛河高家院东北与竹山交界处,遇自四川省流患的土匪。章氏妇人带领当地居民上马鞍山,逃避不成,率众据匪多时。后被害。其墓藏于漂水岩处。时人有诗:宦海风波险,兵戈草木繁。青山埋玉骨,碧血化贞魂。伏剑心何壮,遗簪语自温。祗今闻杜宇,凭吊月黄昏。

  近年来,竹溪县多有修家谱及宗祠者,最先投入却是颜家街颜氏子孙。颜氏家人,早在解放前,即有大名。最为有名的当数竹溪四大名医中的颜铭先生。自然,那是中医药医生。顺便说一句,竹溪四大名医,均不是坐堂医生。他不是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只是在家里为前来就疹的病人看病。自然,他就没有以病人多买药以得昧良心钱的。但也不同于只看病只写药方的医生。
  用现在的话来说,如果你患一病,在常规治疗方法中,中药或者说西药,得三千元才能治好病情。颜先生将以一千五百元的开处方权,保证治好患者的病情。药钱不会超过余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五百元。换一句话说,你的病在他的治疗下,只花三分之二的钱,就可以治好。
  颜先生多用反治法。
  反治法是中医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使用与病情性质一致的治法。是指针对疾病的某些假象的性质,并顺从假象的性质所确定的一种治法。所以反治又称从治。如疾病的本质属寒,而其某些临床表现反见热象,采用顺从其热象而用热性药物去治疗,这即是反治,也即是“热因热用”法。
  治疗冻伤,不采用热水洗,反用冰水擦,直至冻伤部位发红、发热,达到治愈目的。西医用诱发咳嗽的药来治愈咳嗽,用诱发尿淋证的药治愈该病。前者是反治法,后者是顺势疗法。
  目前,颜氏家谱未修毕。补充一句,四大名医均在解放前后去世。

  欧胜宝在岳王庙读书时同学,肖宫富,蒋家堰人,县水务局工程师。县内大小发电站,四十余处中,设计六处,参与设计九处。变电站七处,其设计三处。
  上世纪九十年代,蒋家堰中学团委书记李才江,办《漂石岩》油印刊,推出两期后停刊。李才江老师为蒋家堰镇北三里处黑沟人,后任河口中学校长,某乡副乡长。现在县党校教书。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TOP

竹溪寻觅之11
               野莽——竹溪一怪
                

             



  在蒋家堰镇大街的西头,是踩新桥。古传此地修一石桥,桥成之日,有女子出嫁路过此桥,感慨修桥捐款者利民之情,或者说为修桥人辛苦的汗滴所感,走出抬轿。顺便说一句,在竹溪出嫁女子,在未至夫家时,是不能出轿也不能落地的。此女孩子出轿踩桥而行,此桥竟然比别的桥在历史上发挥服务作用的时间更长。是修桥人在此情下更加用心的原故?还是捐款修桥者感念之下出了更多的心血?又或者说,真正是此女孩子的神念在保护此桥呢?
  街东头,是蒋家堰镇的黄土岭村,紧邻着中峰镇的白样树垭村。此地却出了一位怪人怪事。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竹溪文坛有“六大怪”,排名第一者,名字叫彭兴国,笔名野莽。
  七十年代中期吧,那时,野莽一家还在苦苦地熬着日子。他父亲是大右派,此时尚在六百里开外的襄北农场劳改。他祖父拆旧屋建新房的时候,从老门楼子里居然拆出了一笔一砚,地理先儿惊呼——老彭家要出文曲星!果然,野莽的父亲从陕西安康师范毕业后,参加革命的第一步就做了县委秘书,成了县里的第一支笔,人称大笔杆子!再后来,野莽也成了笔杆子,当过知青、教师、银行信贷员、文化馆创作员、文联干部、杂志编辑、作协专业作家,走到中国首府北京城。
  去年认识了彭兄兴国的弟弟彭建国。那也是一员竹溪文坛的悍将。彭建国兄被县交通局任着办公室主任一职,这对别人来说是一掌权的要害,他却弃之若泥土,在交通局办着一份名字叫做《交通文化》的刊物。据说,这是一份全国唯一的县级正规交通刊物。彭建国主持竹溪唯一的两分刊物之一的《交通文化》是不是也沾染此气呢?

  野莽,1953年10月1日生于湖北省竹溪县一个干部家庭。
  野莽在上小学时读的,开始看连环画,《三国演义》买全了,总共是60本,还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杨家将》等等,也是几十本几十本地买来看,看了就整整齐齐地收藏起来。不愿意把书借给别人,也不喜欢和人交换,害怕把书弄脏了,弄破了,宁可都自己花钱买,这些钱多数是保姆给买吃的东西的。有一次把父亲给理发的钱拿去买书了,回家不好交代,就自己用剪子在头上整了一通,像狗啃了似的,前后一两个星期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
  看了几年连环画,后来觉得不过瘾了,就开始读大本子,读《封神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说唐》,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原著。喜欢《西游记》里的那些诗词,如“怎见得?有诗为证”之类,读到这里就用钢笔把“有诗为证”后面的诗抄在一个本子上。《水浒传》读得可谓认真了,书中的一些故事情节,甚至段落句子记得滚瓜烂熟。他的右派父亲晚上给老家的人讲书,讲到武松杀嫂的那一段时,他说“只见他手起刀落”,坐在一边的野莽及时地纠正道,还没有呢,他还有几句话没有说呢!他父亲便很不好意思地把段子推倒重来。
  野莽那时候读小说的速度十分惊人,一天一夜就能读完一本,晚上趴在煤油罩子灯下读,通宵不打瞌睡,真地叫如饥似渴,有好几次头发都被油灯苗子给燎了,第二天头上黑一绺黄一绺的,燎过的黄头发尖上每根都有一个小糊球球,梳子一碰就掉下来了。
  有一段时间没有文学书读了,就读《宇宙之谜》,还读医书,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本药书叫《药性歌括三百味》,当时能够背诵其中的许多中药性能了,什么“人参味甘,大补元气”之类,曾想长大了当中医,给人开药方治病。还有一本把中草药名作主人公,串起来进行演义的书叫《草木春秋》。
  十二岁时,野莽以最好的成绩考上了本县最好的中学,但为节省开支,母亲动员他到每月只花两元生活费、离县城百余公里的丰溪镇上学。1968年,15岁的野莽初中毕业后再也没有读书的权利了,一场知青下乡运动,使他与右派父亲一起当上了农民。此后十余年,许多知青都招工回城了,还有的光荣入伍了,但这都与野莽无缘。
  

  后来在县文化馆二楼楼梯口的一间斗室时,一边编着县文联主办的《绿野》,一边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地刨着自己的写作四边地,在土地承包责任制之际,创作《这车好碳,写的是一个用板车拉煤炭进城卖——做副业的农民,为了讨好生产队长,总要十天半月给队长家送一板车好煤炭去,图的是不要批斗他是走资本主义咱。这一次又在给队长家送好碳的途中,听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于是掉转板车,把好碳拉回了自己家里,一炮在《长江文艺》打响,后又转载于《人民文学》、〈小说月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迄今著有文学作品500多万字。著有长篇小说《纸厦》《王先生》《荒诞斯人》《陈谷新香》《云飞雨散》《禁宫画像》,中短篇小说集《野人国》《世上只有我背时》《独乳》《窥视》《死去活来》《黑梦》《乌山景色》《乌山故事》《乌山人物》《不能没有你》《人活一世》等,以及大量散文随笔。作品多次获奖,入选各种选刊选本,被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和被选为国外大学中国语教材。在国外出版有法国版中短篇小说集《开电梯的女人》《打你五十大板》《玩阿基米德飞盘的王永乐师傅》。主编大型丛书《中国当代精品文库》、《新世纪长篇小说》丛书、《中国文学宝库》、《中国当代才子》等。
  已故作家汪曾祺生前盛赞野莽的小说,说他的现代小说“写得平铺直叙,不搞突出,不搞强调,不搞波澜起伏,只是平平常常地、如实地、如数地把生活写出来”。
  
  野莽说,利用文学作品宣传一种地域文化,这是一项艰苦而又冒险的工程,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有的人毕其一生也做不到,为什么呢 并不是他没有本事,学问小了,而是他所拥有的那片地域不逢天时,不逢地利,仅有人和是苍白无力的.不说别人,就说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鲁迅写他的家乡绍兴,写绍兴的鲁镇和未庄,连他都不敢用绍兴语言,他怕写成了张南庄的《何典》.
  可他终究拿起笔,写出了竹溪历史命运的《楚游古国》,这部小说取材于有关史书、方志、野史、神话、传说,旨在以文学的手段展现一片深藏在大山之中少为人知的神奇领域。而县宣传部副部长喻泉源兄,更是走进山里山外,为野莽此文拍照配图片,哦,这也是去年我认识野莽的弟,〈交通文化〉主编彭建国兄的原因。
  那回为他们引路,配天台山照片,这是中峰镇名山,在吴三桂叛乱时竹溪县官方死守的最后一块阵地。

TOP

竹溪寻觅之12
               烟尘迷雾中峰观
                

              



  处于秦楚交界之地的关垭,距离县城西七十里地,自关垭东行,沿汉白公路顺溪河而行,就是蒋家堰镇。现在过了蒋家堰镇,到了中峰镇啦。
  第一站是中峰观。
  中峰观以道观而得名,只是现在早已不见道观的影子了。提到这个地方,一个名字无法绕过,那就是侯廷仁与三合农场。1958年5月15日至18日,竹溪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会议就组建“人民公社”,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大办钢铁”等问题作出了决议,并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学习侯廷仁,建设大山区”的号召。
  是年建三合农场,属省农垦局管辖。场长侯廷仁为襄阳地区的“三面红旗”
  湖北电台50年代中、后期,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1958年农业“大跃进”,60年代对农村广播的报道,报道了襄阳地区的侯廷仁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作了突出的、连续的宣传报道。 1959年9月15日《均县报》转载:“九月五日,中央襄阳地委关于在襄阳日报上开展讨论和学习侯廷仁、李大贵、高华堂的决定。”决定说:“竹溪侯廷仁、均县李大贵、郧阳高华堂……这三个人是改造自然,开发山区,治山、治水、治土的三面红旗……”
  1961年1版1次,陈惠明等著《侯廷仁办农场》。

  在中峰观,最有名的自然是三合学校了。当然三合中学已撤,其地现为三合小学也就是金叶小学所在。三合小学所在地已弃。
  笔者手头有《中峰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材料汇编》,那是中峰镇人民政府一九九七年九月编定的。在三合中学简介中见到:三合中学是镇办的一所初级职业中学,位于中峰镇中峰观村。学校始建于一九三七年,原校舍是尹公祠和湖南馆两座古庙。几经改建,一九八九年改办为四年制初级职业中学,一九九四年恢复三年。查三合中心小学条,见到:三合中心小学始建于四十年代,座落在中峰观村,析校舍是尹公祠和双河庙,原称竹溪县第三完全小学,1984年改为中峰镇三合中心小学。
  两者地址昀与尹公祠有关,但年月日按按我的记忆,似乎并非如此。近日为迎国家“双基检查”,看到刚刚出台的汇编;竹溪县中锋镇金叶希望小学原名中锋镇三合中学,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坐落于中峰观村,紧临305省道,与蒋家堰镇毗邻。与上述材料中三合小学基本一致!
  再查查竹溪教育志,如何呢?
  竹溪县教育志(1867年——1985年),竹溪县教育委员会教育志办公室编印,1988年9月7日出版。在32页《附二:XX23年——24年度初等学校一览表》见:国区镇立初小,教职员2,学生35,班数1,设立年月XX18年3月,校址中峰观。XX18年为公元1929年,那年3月,是三合小学创办年月啦。
  然而,在38页,见《附8:1985年全县乡镇中心,县重点小学一览表》,三合乡中心小学,地址中峰观,创办年月1919年。
  如此说来,三合小学,有1919年,1929年,四十年代三个创办年代了。
  究竟怎么回事?
  查《竹溪县志》,竹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2年版,记载了1867年(清同治六年)至1985年事。567页见:中峰区三合乡中心小学,前身为竹溪县立第三完全小学(简称三完小),位于中峰观,距县城30华里。1929年创办,为竹溪县第四区初级小学,此前全县只有初等小学一所。1937年增设高小班。本年度,我县第四短期小学教员赵秀英受到湖北省厅伟令嘉奖。建国后,1950年,县文教科定该校为竹溪县立第三完全小学,是县文教科教学改期试点学校之一。顺便补充一句,是年全县完全小学只有五所。1968年,开始增设初中班。1979年,小学部与初中部分开。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中峰镇三合小学当创办于1929年3月,《竹溪教育志》38页:1919年,当为三合小学部与中学部分开之时的1979年,或为笔误?
  三合中学明明是1968年创办的,怎么又出来一个1937年?原志中只有创办高小班,高小班,我们知道是指小学中三至五年级的。那时候小学只有五年级。这是又一次笔误?
  三合小学多次出现为四十年代创办,现在仍然坚持这个观点的。今年的“双基汇报材料”依然如此的。这就不知从何而来了!

  或者说,当错误成为习惯后,不得不坚持错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