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阮国与共国:庚子发现的最新史料(5)
(张怀群)阮国与共国:庚子发现的最新史料(5)
泾州清朝、民国诗咏及考证:共池不是共国遗迹,是因周共王游历过而得名
清朝、民国诗人传承着共池来历,共池,因周共王游历过、周共王曾下榻此地而名而生而存。
清乾隆进士张培本所作《共池涌碧》:“兼山东望海天孤,中有灵池一镜殊。激浪跳珠波断续,清风嗽玉沫沾濡。柳边曲径飞鹦鹉,花里幽村叫鹧鸪。昔日共王曾驻辇,翠烟一片遮回垆”。 (21)
任过泾州知州的贾勋《泾州八景诗.共池涌碧》云:“池在州北五里兼山下。水泉寺,方广一亩,昔周共王游此,故名,池心有亭。同治癸亥与寺俱毁。光绪初,里民募建殿宇而亭址仅存焉。乙未暮春,余为捐廉,兼命会中人募资兴筑,阅三月而落成,适河回煽氛,海城亦蠢动,因颜其亭曰:澄碧。复今补栽陂荷、岸柳。联云:荷花世界,杨柳楼台。又为亭下联云:此即湖心乡梦重寻江浙去,昔闻辇迹官游屡溯汭泾来。以志余感云。
阒寂共王辙,方池剩面山。凤泉清汩汩,龙海碧潺潺(池上有青凤泉,及元镇海碑)。濯浪金鳞活,衔波翠羽还。有亭中沚起,莲界且消闲。”
民国灵台县诗人张星南《泾川八景诗.共池涌碧》诗:“共王驻跸此山坡,凿得方池涌碧波。水浅流长萦绿藻,峰高源远漾青荷。鱣堂互绕鱼翻浪,龙脉迂迥马饮河。明月一轮双照影,果真清白鉴人多。”
民国《泾川县志》主笔萧毓清《依前八景名目续题八首.共池涌碧》:“共王幸后盛名传,上有兼山下有泉。碧水潺潺留翠辇,绿萍点点伴池莲。池中活跃鱼翻浪,亭欲逍遥客欲仙。添得弦歌声不断,钟灵毓秀世绵绵。”(22)
民国《陇右金石录》中《重修水泉上寺碑》张维按:
重修水泉上寺碑
在泾川县北今存(23)
《泾州志》:重修水泉上寺碑记华严海印寺,明弘治十四年,温应璧撰文。(24)
《史记》:周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皆即此地。碑言宋元统中立寺其上,考元统为元惠宗年号,宋无元统,或统为误字,或即元时所立寺,有华严海印寺碑为元元贞时物,似以元时所立为近是也。(25)
阮陵是怎么回事?阮陵一词出自明代及历代引用
“[疏]《释地》云:“大陆曰阜。大阜曰陵。”李巡曰:“土地独高大名阜。阜最大为陵。”(26)阮陵,自明、清至民国被泾川人广泛应用,我认为其时认为是阮国先祖之陵,又是泾州雅称。泾州古城北山名兼山、五龙山、虎山,山顶是北塬,符合“大陆曰阜。大阜曰陵”的地形。阮陵应是此种地形、地貌的概括,是泾州雅称,是阮国先祖之陵。上述我于2008年考证后发表。
清乾隆《泾州志》载:明济南府同知温应壁《重修水泉上寺记》中说:“古城之西,近阮陵,生木苯䔿,传称紫荆山,山之麓,止水莹澈,名曰青凤泉”。(27)此为阮陵一词最早出处。
民国三十三年(1943)出版的张维著《陇右金石录》一书收录了当时存在甘肃全境的金石文字,该书收录了温应壁写的《重修水泉上寺记》全文。
并称此碑“在泾川县北,今存。”1943年此碑存,今佚。(28)
清《重修东岳庙暨诸神祠记》:“ 阮陵之上,有山特起。旷如奇士,庄如贵人,左峙紫荆,右供金陵,如琴婢书奴,前列回岭,如屏帷几案,后枕高峰,州人建庙于斯,以事东岳之神,庙之后有三官、药王、白衣诸神祠,庙之前有高禖、土地、灵官诸神祠。…… 泾郡举人雷冲霄” 碑现不存。(29)
民国十九年《泾州采访新志》载:“风俗:泾为古阮陵地,风气古茂,俗尚俭朴,士则半读半耕,农则种谷植果”。(30)
阮陵书院
清宣统杨丙荣著《泾州采访志》收录有关阮陵暨阮陵书院的诗文有:进士慕维城《高峰春雨》诗:“天半一枝笔样新,盈盈春色最宜人。地高巫峡常行雨,峰接瑶池别有春。阴借彩云飞紫盖,冷随绛雪落红茵。阮陵桃李花如许,恰好及时润泽匀”。
举人张炜《重经阮陵书院故址七绝》诗:“学海堂前噪暮鸦,阮陵城外日西斜。摩挲断碣寻遗迹,犹有当年手种花。不到阮陵十五年,颓坦断堑尽堪邻。欲寻故址今何在,战垒萧萧起暮烟。禾黍离离一望平, 崦嵫山下暮云横。萧条村落无鸡犬,蔓草荒烟空月明。昔年曾此访回中,三度经游王母宫。今日重来怀往事,萧萧泾水又秋风”。
《泾州采访志》对阮陵书院如此记载:“书院旧名麓城,易名仰止,原建于治南嵩山之麓,道光初年移建于东门外,名曰阮陵,毁于兵,光绪八年署州牧胡韻兰改建于南关,学政陆廷黻题其名曰镜清,地址坐南向北,今改设高等小学堂,房舍共五层”。“孔昭佶(山东曲阜人,泾州知州)移修阮陵书院”。“陕甘学政翰林院编修豫章许振祎《泾州直隶州创建试院记》:“复阮陵之训诂……”。(31)
民国《泾川县志》文征志载有张星南(灵台人)的《辛亥送阮陵诸生赴秋围》诗:“阮陵东去路纷纭,临歧御柸劝驾殷……(是科为咸丰御极元年)”。《丙辰再至阮陵示院中诸生》:“余三主阮陵,孔昭佶、周古渔、俞孟廉皆余东。”(32)
道光初年移建于东门外,名曰阮陵书院,遗址在今县医院门诊楼一带。阮陵书院存在约60年。
民国十九年《泾川县采访新志》载:“阮陵书院,原建于治南嵩山之麓,道光初年移建于东门外,名曰阮陵,毁于兵”。“贾保业,字乐天,道光戊子科举人,性方谨,不求仕进,主讲阮陵书院十余年,洲其门者多以能文名”。“雷冲霄,道光已酉科选,固原州学正,升贵德厅教授,著有《防心集注》,主讲阮陵书院”。(33)
阮陵渠
民国《泾川县志》建设志记载:“阮陵渠,民国32年由阮陵乡人士史文郁(张怀群外祖父)、史建功、赵静齐等商请汭丰渠工程处测量设计,呈准修筑,是年二月兴工,土工由乡民担任,石工由受益田亩之民负担,至九月工峻,渠口西自杨坡村起,东至东庵村止,计长6公里231.60公尺,宽1.60公尺,共需工料费40余万元,可灌田五千余亩”。
民国34年,泾川县县长吴伯琼主笔《泾川县志》,在序中述其民国31年赴泾,任上做了三件事,一是敦劝绅士取当地羊毛办毛纺厂纺织,精制呢布,利丰;二为编志;三是“于泾河北岸开渠计长13华里,乃鸠集赴义之民,阅时九月告竣,定名为阮陵渠,计土方耗民工十余万,贷自农民者50余万,可溉农田5000亩”。
民国《泾川县志》地舆志部分记载:“阮陵渠,在阮陵乡,32年由阮陵人士史文郁等创议修筑,是年九月工竣,渠口西自阳坡村起,东至东庵村止,计长6公里231.60公尺,宽1.60公尺,灌田5000余亩”。
民国《泾川县志》金石志记载:“ 阮陵渠放水联(萧毓清):地利应兴先水利,天工可夺赖人工。渠辟阮陵充国计,泽沾畎亩裕民生。”(34)还载有吴伯琼(湖北松滋人)撰碑文《阮陵渠记》,全文略。
阮陵渠,即后来的泾丰渠,渠近年还在使用。
民国泾川县阮陵乡及辖域
民国《泾川县志》户口资料对阮陵乡的记载:“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全县14个乡镇,129保,1640甲,25234户,141333人(男81308口,女 60025口)。14个镇乡是:安定镇、丰台镇、阮陵乡、高平镇、玉都镇、飞云镇、清平乡、党原镇、窑店镇、荔堡镇、王村镇、启明乡、阳保乡、楸射乡”。(35)
由此可知,1948年泾川县内建制有阮陵乡,全乡有7保、85甲、1345户、7344口人,辖域在今县城北,今城关镇境内泾河北岸全属,成立时间应在1944年。
民国《泾川县志》地舆志在古迹部分载:“旧城基,在阮陵乡,泾河北至县城五里”。在陵墓部分载:“赠尚书闾钲暮,在县西十里阮陵乡原上”。在教育部分载:“民国(1940-1948)泾川县阮陵乡第一至第七保国民学校共7所,教员11人,11个班,学生260人”。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