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店 武陵旧事之20
几十年前,武陵城内,最热闹的地方是哪儿?无疑是武衙门道子,原因是这儿有一家菜店。城区人口密集,却无地可种蔬菜,郊区即以种菜为业,以保证城镇居民的需求了。种菜生产队,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南的马家菜园子,其次是城东南的孙家菜园子。
即以1985年县地名志为证,武陵镇内当时居民12300人口,城镇内7510人,比例为5:3。而去年的供电公司统计,1900八户,人口近三万,城内居民当在一万左右。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这时全县74053户,341850人,城关镇居民13513人,农城比例为3.95%,当然,去除城郊区菜队农业队的人口后为5337人。建国时全县49629户,人口218178人,那么城镇居民近万人,其中自然也包括郊区人口,据传当时城区内人口三千左右。这三千人的蔬菜供应是如何保证的?
小时候,记得常常到龙王庙边菜店玩。过木板桥,经龙王井,一径小道直通县城,旁边开一小门,小队上把蔬菜由这个小门抬进,放在后院。这小道子进街,就是货场了。当街长长的一排铺板,拆下,堆放在屋内。进进出出的买菜人,才不会拌倒的。进去半人高土台子,近西墙开一口子,上盖一木板,与柜台宽窄相同,台子外面如门样也有一木板,平时常常是锁住的。当大量购买蔬菜的用户,比如说家里有红白喜事等急用时,才打开它。这个菜店是马家菜园子开的,西关街上片,武陵镇医院旧址,临近高桥处,另有一小菜店,大小只有这个店面的三分之一,也是我们队上的。换一句话说,武陵镇西方一片,是马家菜园子的地盘。
武衙门道子这个菜店,则是孙家菜园子的啦。
大小与龙王庙处菜店大小差不多,略略相当于三间正屋,后面还有一个大院落,那都是堆放蔬菜的。当天没有卖完的菜,就存在那儿。也如马家菜园子一样,他们另有一家小店,大小如同马家菜园子,只有一间正屋大小,在东门内街面东侧。
武陵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马家菜园子稳站一席之地,那就是马真发明创造无茎丝甜脆香白的卷心菜。真字也写作争字的,民间传唱的也是争字,老祖坟碑刻字亦为争字,那是武陵马家第五代先祖。当时武陵蔬菜究竟有些什么品种?所同治本县志载:蔬之属:有葱,蒜,韭,薤,有芹,芥,苋,莴苣,有大头菜,有菜苔,有青菜,白菜。茯苓白(形如茯苓),蔓菁油菜,瓢儿菜,有茹,有瓠,葫芦,萝卜,圆根刀豆,王瓜,冬瓜,丝瓜,甜瓜,苦瓜,菜瓜,番瓜,有笋,木耳,香菌,羊肚菌,猴头菌,葛花入药,根可作粉,有蕨菜,取其根为粉,可以疗饥。或谓蕨,岁凶乃出,非也。岁凶,民乃掇取,稔则无收之者。疑志书中载之茯苓白,其形如茯苓,即今日之卷心白,其形如球,紧包如团,叶叶密生,外露色绿,剥之见白,芯以叶紧故,少见阳光,则愈内愈白,嫩滑爽口,香甜无丝。
同治版武陵旧志之《风俗卷》记载:陕西之民五,江西之民四,山东之民二,土著之民二。今则,四川,江西,广东,湖南,本省武昌,黄州,安陆,荆襄之人亦多入籍。亲戚族党因缘接踵。语言称谓,仍操土音,气习风尚皆各以其俗为俗。它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口味繁杂,菜肴品种南北东西齐备,于是就有了各式各样的品种蔬菜都走进了本地。这也是城南之地马家重视创新发展,研究菜类品种的原因之一吧?
建国前,武陵其实没有专门经营蔬菜的店铺,属于自由买卖。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基本不存在,而城镇居民的蔬菜供应如何保证,于是菜店就应运而生了。划区分片包干供应,马家菜园子供应西城区,孙家菜园子供应东城区,各不相干。到了1972年元月,成立蔬菜公司门市部,属县副食品公司管理。1976年元月,改称蔬菜公司,为商业局下属专业公司。下设蔬菜购销门市部5个,有干部职工17人。1979年4月蔬菜公司撤销,1980年恢复。1985年4月,蔬菜公司更名综合公司,8月恢复蔬菜公司名称。不提。
其实,这些变化的原因,我们通过人口增加的速度,国家政策的整体推进改革的情况,可以推断出创办撤销再次恢复的原因了。
武陵旧事之一 龙王庙
武陵旧事之二 绿茵潭
武陵旧事之三 货场武陵旧事之四 交易所 武陵旧事之五 筒子面武陵旧事之六 城隍庙武陵旧事之七 小人书武陵旧事之八 幼儿园武陵旧事之九 丹凤眼 武陵旧事之10 油炸桧 武陵旧事之11 王长店 武陵旧事之12 叛逆武陵旧事之13 邵子南 武陵旧事之14 缝纫机 武陵旧事之15 画册子武陵旧事之16 特价书武陵旧事之17 武衙门 武陵旧事之18 土车站武陵旧事之19 读书室武陵旧事之20 菜店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