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民族志所面临的挑战
转引自
http://www.anthropology.net.cn/b ... &extra=page%3D3
后现代民族志所面临的挑战
彭兆荣在《世界民族》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民族志作为民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地表现了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记录、描述、分析和解释。后现代展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特征,同时三者又具有互证性:(1)移动性/多样性;(2)扩容性/增值性;(3)遮蔽性/虚假性。当传统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民族志的方法和范式也要产生变革。当今的民族志挑战包括:(1)事件的短暂延续性和参与者的即时参与性。这使得哪怕是最勤勉的人类学家也只能进行有限的田野调查。考虑到研究瞬间性的局限,人类学者对大量有效数据进行采集的唯一方法就是无数次地重复观察和询问成百上千的移动者,但是这种方法必然会采集到大量的没有研究深度的定量数据。被调查对象的特殊情境中的特定心理状态:包括精神高度集中的、陷入沉思的、注意力分散的、严肃认真的、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等。这些状况必然会影响民族志者的工作,包括进行访谈、调查、填表、甚至观察时的深度和效度。(2)被调查者在特定的情况下很难表现他们的真实心理状况,或表现心理上的多变,导致调查出现不真实和混乱的状况。(3)由于民族志者对事件的短暂参与,很难期待他们将参与者置于连续的生活背景下对其作出深度的解释,致使民族志者无法贸然下结论。这意味着,以传统的民族志方式对移动人群进行研究时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文转自:新华文摘
http://www.xinhuawz.com/detail.asp?mailid=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