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通县感悟

大通县感悟

大通县见闻录
今天我们一行在马有福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大通县的几个老教拱北,整个青海省大多数穆斯林都属伊赫瓦尼教派,相比之下,虽然老教在数量上是少数却也别具一格,为青海伊斯兰教的传承与发扬也默默地做着他们该做的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不乏借鉴意义。
首先去的是嘎德林耶的中和堂,这个拱北建于一个回汉民族杂居的村落,依山傍水,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这里正在修葺,现任老人家不在,几个守拱北的老爷爷和老奶奶颇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负责修葺的工人全部是汉族,其中一个还正在吸烟,要知道这种事在一般的寺院里是绝不容许发生的,恰恰在这个拱北里发生了这一幕,在一个纯回族村落里长大的我看到了这一幕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心灵震撼,更为震撼的是,出了拱北的大门外的第一户人家尽然是汉族家庭,两种文化在这么短的距离里却没有发生彼此的跌跌撞撞,负有两种文化的载体们却能相安无事,实在是平生第一次看见,从修葺拱北的汉族工人们、从回汉杂居的村落格局中,可以看出文化是能够和谐共存的,负有不同文化的主体们也能够和平共处。这个现象的背后隐含着一个人类学理论,不论是何种文化,其最根本的意义都是为了人心指向,回答着人类现世和后世的各种困惑,文化从根上讲都是和谐的,不论是佛道的还是伊斯兰的,都是一个“一”之下的众多表现形式,来于一而归于一,这是文化形而上的终极解释,也是和谐的体现,宗教文化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积极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中和堂的时空坐落似乎是主有意识的安排,和谐社会在这里早已经诞生了,又到何处寻寻觅觅?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库布林耶的一个小拱北,这个拱北坐落于一个纯回族村落,其中老教只有20几户人,其余全是伊赫瓦尼教派。很有意思的是这里也在修葺,从修葺的规模上可以看出这是个小教派,财力也有限,一些正殿还没有落成,接待我们的是一个从巴基斯坦留学归来的年轻阿訇,他主持着这20几户人家的宗教事务,对于道统的继承与延续他却不怎么明了。库布林耶以往只有在甘肃的康乐地区分布,本来就不怎么大的教派却没想到在大通县这个伊赫瓦尼占据绝大多数的村落里也能扎根生存。从年轻阿訇的口中可以隐隐地听到一些力不从心的话语,他透露,在这个伊赫瓦尼教派占绝对大多数的村落里想进一步发展是很困难的,伊赫瓦尼教徒经常欺负他们,在这里很受气。听到了这番话后,我觉得和谐社会必须先从内部的和谐开始,前面的现象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都可以和谐相处,这里的矛盾却从文化内部诞生,更何况是发生在一切从《古兰经》出发、返本开新的伊赫瓦尼派身上,实在是不应该,隐隐地感受到在大和谐中存在着小的不和谐,要知道内斗是衰落的前奏,兄弟间的不和睦最终是不会致和谐的,要达到真正的和谐必须从内部做起,由里而外层层推进似乎是正确的渠道。
第三站到了属于老教虎夫耶的峡门拱北,老人家殷勤地招待了我们,并提供了午餐,他是一个学者型的老人家,新近出版的穆斯林读物在他的书架上都可以看的到。在这里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虎夫耶的教统传承,他们有专门绘制的教主传教分布与谱系图,还有关于虎夫耶的文字解说,源远流长却不乏明晰。这个拱北位于一个多教派的纯回族村落,其中虎夫耶教众占了大多数,还有少数库布林耶与伊赫瓦尼教徒,这个村落却是出奇地和谐,以往我们看到的回族村落都是清真寺一个接着一个,这是穆斯林内部不同教派多样化的体现,然而这个村落却是一反常态,全村共用一个清真寺,搬请一个阿訇来共享宗教资源,这在所有穆斯林地区都是绝无仅有的。老人家告诉我们,每当过圣纪的时候都是全村“哈万提”共同商量办理,从没有发生争吵与内斗的情况,每当老教们举行老人家诞辰与继任的“耳麦里”时都会请其他教派的教徒,往往其他教派的教徒们都会来的。这个现象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以往四分五裂的教派其实都可以在“六大信仰”的基础上聚合起来,都可以在一个圣地上不分你我而共享资源,因为大家都是一个信仰,在认主独一的原则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伊斯兰教的精髓正在这里,只有教众明白了这个道理,致和谐是不会成难题的,集细流才能成大洪,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才是整体和谐的基础。要提高教众的认识度首先得有一个胸怀百川与高素质的伊玛目,我想这个村落的和谐不会与这个学者型的伊玛目无关吧!
最后一站是桥头清真寺,位于大通县老爷山脚下,老爷山是大通县的旅游景点,在一马平川的县城旁边拔地而起、拾级而上,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更为可贵的是这个山是多种文明的汇集点,在河湟谷地众多民族、文明交互的常态下也很少有集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于一体的名山大川,往往我们会看到在名山大川里只有道教与佛教的踪影,绝不会发现有伊斯兰文明,这与几大宗教的教义与修持原则有一定的关系,佛道一般考究远离红尘,注重心灵的清静,往往会建立于山顶或深山里,因为这些地方是修行与超然物外的最佳去处,而清真寺是穆斯林日常生活的中心,不能远离人群有关系,恰恰在这里发现了几大文明的交汇点,由下而上依次是清真寺、汉传佛教寺院、观音洞和藏传佛教寺院,与其说是偶然现象还不如说是一种特定的安排,只要有心的人都会发现这一不同寻常的安排,诗人们更会从他们的法眼里看透这里的玄机,似乎是一种预兆,向世人们展示着一种和谐的预兆,多少年来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处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近距离的对话与感触,也是第一次见证了在离开“一脉”很久以后的“三弦”重聚首的缩影,对于我们这个多元文明与多民族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不无启发吧,宗教是文明的核心,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让宗教因素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份子!

TOP

顶,写的好!归纳出集中不同形式,很有见地很有启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