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竞生——最早的“李银河”》

《张竞生——最早的“李银河”》

                   文/ 阿忆(转自作者的新浪博客)
  这里说“最早的”,不是在说“李银河早年的时候”,李银河博士比我大12岁,她年轻的时候,我还是个儿童,无法亲历她的生活,窥视她和王小波有什么密闻。我要说的是张竞生博士,20世纪最活跃的革命者、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和李银河有许多共同点,都是留洋博士,只不过前者留法,后者留美,他俩都曾供职北大,前者在哲学系,后者在社会学所,最重要的是,两人都以科学态度研究性学,都为我由衷敬佩。我所感慨的是,两个人的学术命运,却是南辕北辙,天壤之别,只因为张竞生生活在“当年”,是“当年的李银河”或“最早的李银河”。
  张竞生留法归来,做潮州金山中学校长,倡导男女同校,遭体面家长激烈抨击。他恳请广东督军陈炯明推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两个孩子,超生罚款,被陈炯明暗地耻笑。他在广东报纸上写文章,呼吁避孕节育,被冠以“卖春博士”的恶名。这是张竞生第1次碰壁。
  在广东混不下去,张竞生接受蔡元培校长聘请,做北大哲学教授,开拓性地举办性心理学讲座,这让他碰了第2次壁。
  1922年4月,美国节育专家山格夫人访华,在北大做报告,蔡校长亲发消息,亲自主持,胡适当翻译。张竞生感叹,山格夫人被视为上宾,只因为她是美国女人,而自己,竟被开明的陈炯明和落后的国人同视为发神经。1923年4月,在当年的中国人看来,张竞生大发了一次神经。他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爱情定则与陈淑君女士的研究》,引发了情爱大讨论。北大生物系有一位名师,叫“谭熙鸿”,妻子是汪精卫的小姨子,得猩红热病逝,其妹陈淑君北上避乱,在北大中文系旁听,寄居亡姐家,很快跟姐夫结了婚,陈淑君的男友在《晨报》上控诉谭熙鸿夺爱,陈淑君不示弱,也在《晨报》上宣称,与谭熙鸿结婚“纯属个人自由,双方志愿”。张竞生刊发弘论,为陈淑君辩护,同时系统阐述现代婚恋观。今天回望,张竞生的“爱情四定则”,简直是天经地义,无新奇可言。可在当年,却是惊世骇俗,招致激烈反对。
  北京也不好混,但张竞生没有止步,他为北大中文系创建了“风俗调查会”,以文字记录和实物调查法,整理研究风俗,这让张竞生碰了第3次壁,碰得相当狼狈。张竞生拟定调查表时,列了30多项,“性史”是其中一项,被调查会否决,张竞生不甘心,直接上《京报》副刊征集性史,收稿300多篇。他挑选了7篇,分做编者按,结成《性史》第1集,1926年4月发行面市,立遭口诛笔伐。这一次,参与围剿的,不只是庸人,大批文化名流成了急先锋。潘光旦教授翻译过《性心理学》,却对张竞生冷嘲热讽。周建人因为《性道德之科学标准》,遭到过激烈抨击,现在却成了伐挞者,大力批判张竞生。林语堂博士说,《性史》是一本“很颓废的书”。梁实秋博士更猛烈,他发表《张竞生丑态毕露》和《性学博士》,呼吁禁止张竞生出书,查禁他的《新文化》月刊。老同学宋子文博士,怒斥他倡导“乱爱”。最终,南开校长张伯苓以“诲淫”之由,力促天津公安局查禁《性史》,被北京效法。张竞生狼狈至极,被迫停印《性史》第2集,被北大辞了,转道上海继续碰壁。他想去杭州西湖休养,浙江教育厅长蒋梦麟博士敦请浙江公安局,以“性宣传罪”,把他抓进待质所,最后驱逐出省。从此,张竞生被挖苦为“性学博士”,终以淫虫小丑形象被铭记。
  近年有传闻,说鲁迅曾说,“张竞生的主张要实现,大约当在25世纪”,仿佛是张竞生的知音。其实,遍查《鲁迅全集》,决无此话,完全是杜撰。相反,鲁迅因为张竞生开书店雇佣女店员,曾有微词。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关于张竞生的3条注释,全是“宣传色情文化”,只是到了李银河时代,新版《鲁迅全集》才改成“宣传性文化”。不过,这已无济于事,说起李银河,国人语之勇敢,怀之敬佩,提起张竞生,仍是奚落、揶揄、鄙视。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人物简介

  张竞生(1888年-1970年),原名张江流、张公室,广东饶平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是哲学家、美学家、性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昔年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南方议和团首席秘书,协助伍廷芳、汪精卫与袁世凯、唐绍仪参与南北议和谈判,促成清帝退位;。民国第一批留洋(法国)博士,也是民国“三大博士”之一;1921至192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第一个在大学课堂讲授“逻辑学”,第一个提出“美治”思想;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和确立风俗学,最早翻译卢梭的《忏悔录》,最早发表人体裸体研究论文;三四十年代在粤东山区开公路、育苗圃、办农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时有“南张北梁”(北方是梁漱溟)之称。率先提出计划生育,比马寅初还早37年,首倡爱情大讨论,征集出版《性史》,毁誉参半。生平著述与译作甚丰。
  张竞生惊世骇俗的人生际遇和浴火重生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超越世俗、超越时代、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另一种生存姿态。张竞生开创了中国有史以来的四个第一, 并且后人为其证实张竟生的思想先锋.张竞生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形成了独特的张竞生文化现象,其精神本质是一种革新、创造的文化,补充了岭南(睁眼看世界、敢为天下先)文化的内涵。具有时代价值和未来意义。


人生和思想  惊世骇俗的人生和思想
  张竞生33岁时受
蔡元培之邀到北大任哲学教授,专门开设性心理和爱情问题讲座,他的讲义《美的人生观》被印成册在北大广为流传。周作人曾在《晨报副刊》撰文称赞:“张竞生的著作上所最可佩服的是他的大胆,在中国这病理的道学社会里高揭美的衣食住以至娱乐的旗帜,大声叱咤,这是何等痛快的事。”
  1923年5月,北大国学门成立“风俗调查会”,张被推举为主席。在拟定风俗调查表时,他列出30多项,“性史”便是其中一项。在他看来,“人生哲学,孰有重大过于性学?而民族学、风俗学等,又在在(处处)与性学有关”。
  据传,
张作霖进京时曾扬言,要把这个伤风败俗的家伙拉出去枪毙。张竞生虽然没被毙掉,但他提出的“性史”一项,却被调查会否决。
  这位倔犟的教授不甘心,干脆在《京报副刊》发征稿启事,公开向社会征集“性史”。先后收稿300余篇,张择其中7篇编为《性史》第一集,1926年4月由“性育社”印行。张在序文中声称:“我们不但看性为一种学问,我们尤当看它作一种艺术。”
  这种“美的人生观”显然触怒了时人,报纸和杂志对他众口讨伐。即使是此前因发表《性道德之科学标准》而遭猛烈批评的
周建人,批判起《性史》也毫不留情。曾与张竞生同批留法的宋子文,在南京教育会议上,更是点名斥责张倡导“乱爱”和“淫乱”。
  虽然这本被
林语堂称为“很颓废的书”,出版4个月后,便因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诲淫”的罪名提请天津警方在天津查禁,张竞生本人也关照书店不再重印。但这却让这本小册子在地下更加畅销,不法书商大肆翻印,甚至盗用张的名义抛出多种《性史》续集,内容淫秽,令张名誉扫地。
  就连翻译过《性心理学》的
潘光旦,也对他冷嘲热讽。梁实秋更是撰写《张竞生丑态毕露》、《性学博士》等一系列文章,呼吁应取缔他出版的书以及他主办的《新文化》月刊。
  1926年张竞生被迫离开北大,前往
上海担任开明书店总编辑。他开办“美的书店”,继续自己的离经叛道。当时,所有商店都雇用男店员,而张却让几个美女在柜台后卖书,这又给他招致无数谩骂。鲁迅撰文讽刺道:“最露骨的是张竞生博士所开的美的书店,曾经对面呆站着两个年青脸白的女店员……”浙江教育厅长蒋梦麟,更是在张去杭州讲学时,请警方以“性宣传罪”将他拘禁于“待质所”,随后驱逐出境。
  没人记得,这个不容于世的性学家,竟是将
卢梭忏悔录》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而作为中国第一个提出逻辑学学科概念的学者,其行为却在常人眼中处处不合逻辑。这种苗头早在他年少时便已显露端倪。1909年,孙中山出于对他的赏识,安排他北上求学,但其父只希望儿子老老实实赚钱,做一个令人尊敬的乡绅。21岁的张竞生一怒之下,竟跋涉40多里山路,到县衙状告父亲,“夺子之志”。
  上世纪30年代初,已经退出“江湖”的张竞生,专程从老家广东饶平赶往上海,公开为晚景凄凉的一代名妓赛金花募捐,并在小报上刊发一封致
赛金花的信。
  然而,即便惊世骇俗如张竞生,整天头顶着“性学博士”的帽子,也终有支持不住的一天。1932年,他选择自杀,未遂后,从此转向农业调查研究和农业教育。抗战时,
汪精卫图拉他下水,遭他断然拒绝。
  1953年春,张竞生连夜写下13000字的《我的几点意见》,上书
毛泽东,为了民众的长远利益,必须科学地节制生育,同样“受诋于当时”。
  鲁迅当年曾言:“张竞生的主张要实现,大约当在25世纪。”在张离世30余年后的今天,学界已公允地将“中国第一性学家”、“中国计划生育首倡者”、“中国现代民俗学先驱”等称号冠在了他的头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竞生被选为饶平县前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县生产备荒委员会主任。1951年调广州南方大学学习,接受马列主义教育。结业后分配到广东省农林厅任技正。1953年起任广东省文史馆研究员。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自愿申请回饶平,潜心研究哲学系统的理论,并写出一批有价值的文稿。1970年6月18日,他在饶平县樟溪厂埔村患脑溢血病逝世。
  主要著作有:《美的人生观》、《美的社会组织法》、《伟大怪恶的艺术》、《与省府商榷整理省营工厂之方法》、《农村复兴实验》、《十年情场》、《浮生漫谈》等;主要译著有:《忏悔录》、《梦与放逐》、《歌德自传》等;哲学著作有:《系统与期待的异同》、《记意与意识》、《普通的逻辑》;还发表了《南北议和见闻录》、《丁未潮州黄冈革命》、《文化史》、《前后杀狼记》、《山的面面观》、《新食经》、《新饶平》等作品。
  张竞生的次子
张超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饶平县政协副主席。
编辑本段张竞生博士年表  1.1888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九)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浮演区大榕铺村。幼名江流,学名公室。后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自己改名为张竞生。
  2.1902年以前,在本村私塾就读,1903年考入由县琴峰书院改名的县立第一小学。1904年考入汕头同文学校,该校为抗日英雄丘逢甲主办。不论在那所学校,张竞生皆以聪明好学而获得师友的好评。
  3.1907年考入清朝设于广州的黄埔陆军小学,该校名虽小学,所授课程实为高等学校课程,学制三年,外文要求能翻译,每年招生100名,第一期学日文,第二期学法文,第三期为德文,第四期为英文,因为报考之人众多,考取者多为校校者。后来陆小出身的人多为军阀政客,如
陈济棠陈铭枢等,皆张竞生陆小第二期同学。
  4.1909年在陆小读书期间,如饥似渴偷看民报和其它革命读物,萌发了反清思想,遂为校方注意乃以带头剪辫子等罪名将张竞生开除。后以该校副监督、实为地下革命党人
赵声(百先)介绍往新加坡谒见孙中山先生,盘留月余,受孙中山先生教导,决定回国北上参加革命活动。
  51910年为赴京参加京津同盟会,以学生身份为掩护,乃接受其父“先结婚,后去上海读书”的条件,与15岁的女孩结婚。这对张竞生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也是他后来矢志反封建,反对性盲,坚持性教育,主张自由婚姻的一个重大原因。
  6.1910年婚礼之后,张竞生即赴上海,先进由法国天主教主办的上海复旦学校。由于革命的需要,半年后入北京法文高等学校,后又考入京师大学,以学生的身份从事京津保同盟会反清活动。时汪精卫谋刺
摄政王载件未遂被捕,张竞生受命参与营救汪精卫,遂与汪清卫、陈壁君夫妇成为莫逆之交。
  7.1911年10月17日至1912年初参加南北议和团的南方代表团,任南方议和团秘书,
伍廷芳为南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实际该团由汪精卫决策。
  8.1912年12月至1915年就读
巴黎大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为了消灭战端,实现和平,建设民国,孙中山以大局为重,宣称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他愿意推举袁为**大总统,从而打破南北议和僵局。决心与孙中山同进退的张竞生,因而于该年12月10日到达法国,在巴黎大学就读。3年后,即1915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1917年同期赴法留学成绩卓然的尚有谭熙鸿、杨杏佛、宋子文等人,皆为国民党时代要员。见台湾《民国大事日志》第一册第二十五页选派人员名单。)。
  9.1916年至1919年,在法国
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19年4月8日《关于卢梭古代教育起源理论之探讨》论文通过答辩被授予博士学位,在里昂大学攻读期间,曾先后到过英、德、荷、比、瑞士等国游历和考察。
  10.1920年春学成归国,由潮届议员兼省财政厅长
邹鲁举荐担任潮汕当时最高学府金山中学校长,在从巴黎抵达广州期间,上书陈炯明,提倡避孕节育,主张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多者受罚。陈炯明是当时广东省长兼督军,妻妾数人,有子女十多个,那里听得进,不肯任其为校长。后经地方力争,才允为金山中学代理校长。
  这是
张竞生提倡节育避孕初次受挫,是他在国内坎坷生涯的开始。
  11.1920年冬至1921年夏,任金山中学代理校长。在任期间,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张竞生深知愚昧不能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决心以金山中学为基地,将它办成知名的金山中学,而要办好学校,选聘称职教师为第一要旨。因此,他不讲情面,辞退不称职教师,聘请了几位留学生来金山中学任教,提高了该校的教师素质。第一,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男女同校。这一年,金山中学通过考试,录取了8名女学生入金山中学。第二,整顿学校纪律,培养读书风气。他认为要吸收外国文化,首先要掌握外语。他聘请了几名优秀的外语老师,而且还要求理论课的科任老师用英语授课。同时大力推广普通话,以统一祖国语言,由于他的倡导,使读书蔚然成风。第三,不畏权势,清理校产。金山中学原为地方学校,校产甚多,但多为豪绅所把持,从中渔利,如不整顿清理,金中经费将成为问题。历任校长为此头痛,但因惧怕恶势力,不敢出面清理。张竞生却不顾个人得失,立意清理,虽因此得罪豪绅,被迫到任九个月而辞职,但却为金山中学争回了校产,为金山中学保留了办学的经济基础。
  12.1921年10月至1926年,接受北**长蔡元培的聘请任北大哲学教授。
  13.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张竞生博士到达上海,先担任上海开明书店总编辑,后开办“美的书店”。
  14.1928年到1933年再度赴法从事学术研究。抵达法国后他给陆小同学、当时作广东省长的陈铭枢上书,提出由他编译介绍世界名著的计划,受陈铭枢的支持资助。在这期间,他节衣缩食,专心翻译。可惜不久陈铭枢下野,张经过自身的努力,翻译并出版了《忏悔录》、《梦放逐》、《印典娜》、《歌德自传》、《多惹情歌》著作,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9年前后版。
  著作有《烂漫派概论》、《伟大怪恶的艺术》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9年出版。
  15.1933年至1937年。
  受陈济棠之邀任广东省实业督办,兼《广东经济建设》主编,广州《群声报》编辑。在任期间,回饶平家乡集资修筑公路60余里。因被诬陷出逃
香港。后由陈济棠派人把他从港接回来,改任参议、广州经济委员等闲职。
  1933年与
中山大学法律系毕业生黄冠南结婚。
  16.1937年至1949年初。
  这是国运艰危的
抗日战争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这时期,张竞生显示出高风亮节,大义凛然,忠贞报国,共仇同忾,与人民共患难,与志士共奋斗的高贵品质。
  第一,抗战爆发,与日寇暗中勾结的汪精卫为罗置党羽,屡次函电邀请张竞生北上议事,均以拒绝。毅然携妻带子,返抵故乡,出任饶平县民众抗日饶平委员会副主任,宣传抗日救国。汪精卫公开投敌,张通电与之决绝。
  第二,1939年倡建维新学校,为家乡普及文化。
  第三,1941年创办饶平县农业职业学校任校长。办农场、办兹圃,把
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启发民智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四,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张竞生于1946至1947年间,拟组建“中华农民党”北游沪宁,东渡台湾,建党未成。先送农校师生二十余人及长子
黄嘉到台湾糖厂工作,并从台湾带回甘蔗良种。他谢绝留台工作,决心与家乡人民共进退,乃访问越南、柬埔寨鼓励华侨报效家国。
  第五,1947年当
蒋介石进一步发动内战时,张竞生打了银锄四把,上刻“休养生息”四字,分寄国民党要员,要他们住手停止内战。
  第六,游击队在其家乡出现后,他于1948便鼓励其侄之子上山参加革命毅然站到一边,并利用他的农校和社会地位,先后于1949年掩护三名被追捕的受伤游击队员脱险。同时募集粮食、衣服、药品等军需品支援游击队,在他的影响下,他所在的村就有11名青年参加游击队。
  第七,在此期间著有《饥饿的潮州》、《山的面面观》、《食经》、《前后杀狼记》等著作。
  17.1950年至1965年。
  1950年新中国成立,出任饶平县生产救灾委员会主任,第一届各界县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
  1950年进入南方大学学习,分配于省农林厅任技正。
  1953年调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任馆员。
  在任文史馆研究员期间,先后写出《南北议和见闻录》、《辛亥革命南北议和时,孙中山先生两个重要口头指示》、《回忆金山中学》、《情场十年》、《浮生漫谈》、《生活散记》、《回忆北大时的李大别烈士》等著作,同时积极参加
汤溪水库的建设。
  1960年体谅暂时经济困难,自愿申请回饶平,为省文史馆驻外馆员。
  在古稀之年遭逢
十年浩劫,先被红卫兵批判,继而于1969年作为战疏对象遣送饶平樟溪区厂埔时,高龄有病,孑然一身,深夜读书与世长逝,终年82岁。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至于张先生的伟论,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许这样说的。但事实怕很难……知道私有之念之消除,大约当在二十五世纪……
  ——鲁迅《两地书》(1923)
  张博士根本是一位具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的自由主义学者、思想家,毫无忌惮地击破了旧礼教的最后藩篱。
  ——林语堂《张竞生开风气之先》(1953)
  
常州怪人刘海粟……主张公开在教室里做人体写生……人们把他跟写性史的张竞生,唱《毛毛雨》的黎锦晖目为“三大文妖”,可是时代的潮流到底把“文妖”证明为先知者。
  ——
李敖《由一丝不挂说起》(1962.8.27)
  你会惊叹,此人怎么经常与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的“大人物”或“关键时刻”擦身而过?这不是一个声名显赫的“成功人士”,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个“失败者”,可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帮助我们串起了一部“不一样”的
中国现代史
  ——
陈平原《孤独的寻梦人》(2008)

[ 本帖最后由 山间野人 于 2012-3-9 23:27 编辑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李银河至今仍饱受非议,想起张竟生的命运也释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