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民间记忆的宏伟史诗
———《中国民俗史》评介
●黄景春 郑 艳
民俗是民间记忆的载体,它扎根于社会生活,以心口相传的形式绵延至今,反映了普通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生活情境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精神与情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珍宝。 由我国已故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担任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任副主编的六卷本《中国民俗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出版)便是一部以史为线,对我国历代民俗生活详加描绘与阐释的大部头著作,因其结构恢宏,内容翔实,完全可称之为一部凝固民间记忆的宏伟史诗。
一部开拓性的民俗通史
钟敬文先生曾说:“一个民族应该有一部像样的民俗史。”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民俗史一直是民俗学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点。 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民俗史的研究尚囿于资料的描述或是专项民俗的讨论,诸如婚俗史、 丧俗史、 服饰史、 岁时节令习俗史等等,鲜见一部对中国民俗发展脉络进行总体把握的史著。 张亮采编著的《中国风俗史》(1910年)出现最早,可谓前驱,但篇幅过于简约;齐涛编撰的《中国民俗史论》(1992年出版)对很多民俗事项也只是点到为止,不能详述;陈高华、 徐吉军主编的《中国风俗通史》(2001年出版)有12册之多,篇幅甚巨,内容丰厚,但理论高度稍显不够,常给人见木不见林的感觉。而这部《中国民俗史》, 正好弥补了以上著作之不足, 可以说是一部较好地把理论概述与翔实资料结合起来的民俗通史, 也正是钟老所期待的“一部像样的民俗史”。
《中国民俗史》共分六卷, 分别按先秦、汉魏、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民国六个时期描述我国以汉民族为主的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语言、信仰、工艺、娱乐等各方面的民俗。就以晁福林的《先秦卷》为例, 对我国上古时期的农作、畜牧、养蚕、植麻、果树栽培、建筑、手工制作、编织与纺织、经商、度量衡制度、货币制度、城市生活、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物质生产、生活民俗, 以及氏族与家族、人生礼俗、信仰民俗、民间工艺、歌舞艺术等人生和社会民俗进行了详细概述, 有些地方还做了细致描述, 分类得当, 理据充分, 显示了作者很高的理论水平。中国历史绵延千年, 但在所见的历代史学著录中, 多讲帝王将相, 较少对老百姓生活的记录, 民俗文献分散保留在诸子文赋、文人笔记、小说戏曲、绘画雕塑等当中, 因此全面占有民俗史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尤其是先秦民俗, 距今时代久远, 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难度也最大。但晁福林先生长期攻治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 占有的先秦文献和出土文物资料都很充足, 而且将两者相互印证, 得心应手, 并能充分吸收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因此该卷描述的民俗事项全面完备, 结论公允,
显示了很高的研究水平。以前民俗通史较粗糙, 缺乏统一的编撰思路, 体系性、理论性较欠缺。《中国民俗史》显然是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憾, 因此我们有理由称之为一部开拓性著作。
两代民俗学家的心血结晶
《中国民俗史》是钟老生前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0 年) , 后由萧放教授接手, 在十几位作者几易寒暑、通力合作下完成的, 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作为民俗学界的先驱和泰斗, 钟老始终保有对民俗学学科的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 他把《中国民俗史》的撰写比作“文化长城”, 号召大家齐心协力, 完成这一学术大业。“当时为了搭建研究班子, 拟订协作体例, 钟先生煞费苦心。钟先生觉得中国是一个文献大国, 历史上有关民俗记述的文献不少, 但没有一部完整的大部头的民俗史, 是一件憾事。他主持这一课题就是要填补这一缺憾。” (萧放《中国民俗史·跋》) 为了将课题项目做好, 钟老亲自组织清华、北大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落实方案, 撰写体例等规定和要求。不幸的是, 2002年初, 钟老宏愿未竟, 因病辞世。钟老去世后,《中国民俗史》写作进程一度停滞, 后来由萧放教授接手项目的具体工作。在刘魁立、王宁、童庆炳、董晓萍等学者的支持下, 萧放克服重重困难, 组织各地知名民俗学者, 包括晁福林、韩养民、万建中、李少兵、郭必恒、郭兴文等, 按照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确定的方法和框架继续研究、编撰, 前后历时八年, 最终完成了这部宏伟巨著。
三类民俗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该书的总序“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中, 钟老提到,“治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首先要熟悉民俗学本身的知识。”钟老所提到的民俗学本身的知识大致包括以下三类: 一
是民俗现象,即对于民俗本身熟知,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更好地从事学术研究;二是理论知识,即掌握学科的整体理论信息,了解研究的侧重点和忽略点;三是历史知识,即掌握用文字记录的民俗文献,由于正史所载的民俗资料相对较少,这便要充分利用地方志、笔记、 杂谈、 野史等资料。 《中国民俗史》 的作者们较好地将这三类民俗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生动、 深刻的关于民俗史的描绘与讨论。 以《明清卷》 关于明清时代的 “冠礼” 为例,作者先是通过分析宗法势力在宋朝后的扩张,揭示了冠礼在明清时期复兴的文化背景,然后以史为线,通过地方志以及礼书中的记载,详细描绘了明代复兴中的冠礼形式及清代衰变中的冠礼情形,最后阐释了冠礼所体现的成人之道,从更深层次上发掘冠礼的文化意义,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资料丰富,理论分析精到,概述全面。除此之外,与民俗知识息息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诸如宗教学、 人类学、 社会学、 文学等也在书中一一呈现,体现了作者们的深厚功底以及民俗学有容乃大的学科特点 。时下,作为民俗研究主流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的同时,需要大量的资料文献研究作为基础。《中国民俗史》 的出版既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民俗研究资料,也为研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地位提供了参考和指南。“民俗史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的现在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把什么东西遗传到我们身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你脑子里的很多信息都来自民族文化历史的遗传。” ① 所以,该书的出版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中国民俗史》 作为一部作者众多、 篇幅宏巨的史诗性著作,也难免存在着一些值得进一步推敲和完善的地方,比如各卷在风格和水平上存在一些差距,也有学者提出不应该按时代而应该按民俗事项进行分卷,等等。 虽然还存在某些问题,但是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我们不能因此否认该书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民俗史》 的出版无疑是中国民俗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通过此书,我们清晰地认识了数千年来普通百姓的生活模式及其转变历程,也更好地了解了他们生活中所蕴藏的情感与思想。 可以说,《中国民俗史》 不愧为一部承载民间记忆的宏伟史诗。
①萧放. 《中国民俗史》留下民间记忆 [N]. 人民日报, 2008 - 06 - 27. 16.
[作者简介] 黄景春 (1965~ ) ,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444
郑 艳 (1982~ ) , 上海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生。上海 200444
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总第59期)
[
本帖最后由 大高 于 2010-5-10 09:2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