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苑利:呼唤非遗学

苑利:呼唤非遗学

呼唤非遗学

苑利

  早在一百年前,随着西方教育学的传入,一门门崭新的学问――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新学,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而今天,又有一门新学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崛起。所不同的是,这门学问并不是简单的舶来品,而是在接受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产自中国本土的一门新兴学问,这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其实,中国人自古便有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春秋《诗经》、汉魏《乐府》、魏晋志怪、明清民歌的搜集、整理、出版且不用说,就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进行的十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都是很好的明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学科及时地建立起来。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五十六个民族、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文明古国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那么,在全球化呼声震天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有充足的理由去说,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门新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作为一门新学,它的开创至少需要这样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该学科产生的可能性,二是该学科产生的必要性。那么作为一门新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创建它的这两大条件是否已经具备?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首先,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门新学创建的可能性。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传统文化尚未断流的国家。我们不仅拥有诸如故宫、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这样一类非常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更为宝贵的建造这些物质财富的技术与经验――如已被中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制作技术、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琉璃烧制技艺、雕版印刷技术、景泰蓝制作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与经验,在中华文明血脉相传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创建的必要性。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提供了部分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但随着传承队伍的老化、传承环境的改变以及现代传媒的迅猛冲击,许多非常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已经濒临灭绝。对此,我国政府早有察觉,实施了不少保护工作。
  然而,由于时间仓促,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不但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的质量。实践一次次证明:仅仅凭借着我们既有的理论与经验,已经无法来指导今天这样一场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搞得不好,还会使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保护性破坏,历经磨难而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因为我们的无知而蒙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尽早建立起既具中国特色又可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一门学问,它必须具有独特的视角与视野。那么,作为一门新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否已经具备了上述两大条件呢?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首先,作为一门新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独特视野。
  众所周知,在社会科学这一庞大的学术体系中,我们试图创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既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很强的人文科学,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表演学、民间文学、建筑学等传统学科发生着相当密切的学术联系。
  但在承认这一共性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具有自己的独特视野和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所关注的,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生活知识与生产知识、传统节日、传统仪式以及文化空间,而是其中足以代表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那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视野和领域是相当独立的。
  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视角。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仅有独特的研究视野是远远不够的。除研究视野外,还必须具备独特的研究视角。这样才能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规律的研究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无人取代。与其它边缘学科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特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探索,告诉我们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准确判断,就需要人们从传承主体、传承时限、传承方式以及传承物价值等多个角度,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从而将它从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事项中钩沉出来。
  二、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度挖掘,告诉我们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菁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事物是复杂的,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所呈现出的价值都会各不相同。同时,遗产价值虽是客观存在,但同样需要人类用自己的慧眼去不断发掘。保护遗产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发现的过程。
  三、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与保护规律的探寻,告诉我们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核心问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一步,便是厘清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然后再根据国外经验与本国实践,制订出一套严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辰序)



文章来源: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226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张贺 宝葫芦 +10 2010-12-12 21:51
欢迎关注“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确实亟需加强,基层保护者面临无所适从的境地,惟笼统而无理论性的政府文件为圭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概念,同样亟需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如,“文化空间”,在基层存在各自多种不同的认识!先确立一些一致的概念,才好有更高层次的对话,才好有更高层次的理论归纳!
期待!

TOP

对呀,如“文化空间”,尽管有刘魁立、高丙中、萧放等多位老师的界定简论,但是面对基层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操作性还是不够强,确实需要更为明确具体的界定。

TOP

承认有人是非遗学的追捧者。在于引起大家讨论。

民俗学很交叉,看来非遗学更交叉,不仅仅是社会科学的,可能还要涉及到自然科学,现代管理学等等,如果学科可以成立,那么谁来驾驭这样一个学科,民俗学者没这个能力啊

如果只能对非遗的某一方面研究,那还不如不建立学科。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最大问题是,非遗的介入让我们发现了那些民俗学的新问题???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建不建立?是个问题!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非遗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动辄就“XX学”,未免好高骛远。

“非遗”保护的学科基础就是民俗学。民俗学在中国都还没弄好,至今寄人篱下,还搞什么“非遗学”?闹腾。。。
大家还是看好自己家吧。

TOP

不一定非要建立学科,本人意思有些理论性的东西还是需要做的,在民俗学学科范围内能够解决,何必非要“非遗学”?大家需要做些这方面的工作就行,规范一下下!

TOP

大佬们对这个问题有深思熟虑的观点,只是他们不好公开表态而已。

考研有这样一道题目:试论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再引申一下:
试论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了那些新的视野和问题?

第一个还比较好回答,作为保护内容之一的民间文学,作为学科意义的民间文学。(学界前辈罗永麟先生认为:民间文学应该成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首要目标~)

第二个问题比较大,民俗学和非遗的关系?(前辈乌丙安先生说,他俩是不能分离的夫妻,有小吵小闹,但是还没有出现离婚的迹象~)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严肃思考的,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1、民俗的主体性——关于“民”的研究与非遗中的主体——传承人的研究。进一步界定厘清民俗研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2、民俗的关系性——关于文化代言的话题,民众、官方、知识分子、商家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的互构。
3、民俗的产生、传承、再造——关于原生态、新民俗、伪民俗、民俗主义及本真性、“文化基质”、“母题重组”相关问题。
4、文化生态与传承空间、遗产管理与保护的时间性空间性问题。
5、学科问题,遗产保护当中的应用民俗学、公众民俗学的发展。
6、田野作业的新问题。
……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民俗学成为一级学科时,非遗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