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原生态——概念背后的文化诉求
原生态——概念背后的文化诉求
[ 来源:光明日报 | 更新日期:2010-03-09]
李松
接收回传近几年,随着各种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主流文化生活中的不断凸现,包括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的演唱形式在内的一些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常被冠以“原生态”之名,在舞台、剧场、媒体上展演与宣传。而当“原生态”这一源自自然生态保护的字眼,成为界定文化的一种特征或标记来使用时,随之而来的争论从未中断过。可以说,这场争论到中央电视台在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将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演唱方法,与美声、民族、通俗、组合并列纳入比赛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感性的、理性的,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抛开哗众取宠之举或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我们对“原生态”受到如此关注这一现象有必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原生态”概念产生于“全球化”越来越直接地作用于社会文化生活
“原生态”是一个被挤出来的概念。民歌——民间歌曲,无论是在以往的社会文化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并无强烈的规范化需求。历史上,民歌也好、民谣也好,沿用了千百年的概念,内涵还是比较清晰的。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收集、编纂、出版工作为例,该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民间歌曲——目前所说的原生态民歌——40万首,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从未对“民间歌曲”的概念产生疑问,也就没有人会说哪首是原生态民歌,哪首不是原生态民歌。“原生态”这一新概念的出现,是由于近年来全球化、现代化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作用于我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文化生活,在时尚、快餐文化流行的社会背景的挤压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艺术从概念到生产过程,从流通到大众文化消费都发生了质的变异。个性、独创性、地方性越来越多的被标榜着规范、统一的科学体系和无所不在的市场所异化或整肃,传统处于不断的边缘化的过程之中(虽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的文化母体(从歌而论的“原生态”民歌),因为不适应所谓的科学体系和评价标准,已经难以进行良性的文化传承,无法进入主流文化的评价、传播体系。更令人难堪的是,面对众多的“晚辈”,我们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连用以标明身份的名称也无以为继了。于是,产生了带有强烈文化诉求的“原生态”概念。归纳起来,这一概念的文化诉求主要是:1、原生性的各种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是文化记忆、更是文化基因,是需要保护的文化种质资源,最理想的保护方法是活态传承。2、强调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从技术层面上讲,民歌主要表现在唱法上),批判艺术表现上的同质化现象,强调民族声乐发展在演唱方法上的百花齐放。3、表达出对主流文化、时尚文化以及文化市场中传统因素或自我意识严重缺失状况的担忧。
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排除在“原生态”旗帜下的各种利益诉求(包括经济利益)。面对这样一个话题,关注、关心、质疑、讨论、争论都是好事,都将对明晰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无论身处教育、理论、媒体、行政任何体系中,无论有着怎样的知识背景,只要是从事文化工作,似乎都承担着文化责任,都应着眼于文化问题,唯此才能使我们更接近事情的本质。为此,有必要归纳一下表示质疑的观点:有人认为,文化是自然发展的,原生态民歌应任其自生自灭,根本没有保护的必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概遵循和追求适者生存的法则,市场占有率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还有人认为,原生态民歌是乡曲野调,发展不成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没有科学规范的教学和评价体系,与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艺术家们在同一评价体系内相提并论有失公平。还有很多专家认为,原生态民歌没有可比性,一是没有经典作品和同一发声方法的支撑,再就是不同民族传统声乐艺术之间不可比。
“原生态”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拷问我们的文化认知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对原生态概念背后文化诉求的忽视、冷漠甚至是排斥。当然口头上都会承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和珍贵,但在实际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在各个层面逐渐被拒之门外,虽然这主要是由于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其中的人为因素令人深思。当西方学术界都在对“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优劣论”、“单线进化论”和“文化霸权主义”等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当人们开始用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来理解和审视一种文化事项,尊重并身体力行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时候,每当我们面对一种我们并不了解、即将消失或我们早已抛弃了的田野之声时,我们的文化工作者是否可以从文化多样性、文化自觉意识、代际公平的理念出发,真正怀着理解与尊重之心去审视和关注这种文化表现,在我们的艺术实践中是否贯穿了这种文化认识与文化责任?答案并不乐观。我们的文化艺术界应该自问,我们是否缺乏一种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自爱、自尊的观念。或许也正因为这种缺乏,在声乐界和理论界,我们可能没有多少人会追问民族唱法代表哪个民族?中国民族唱法这一指义含混模糊的说词,在概念上应该如何规范?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中应如何去实践?没有人会追问像郭颂、郭兰英、才旦卓玛这些老一辈歌唱家在这样一个评价体系里该属于哪一组?会得多少分?也没有人追问美声唱法在中国应该比什么?更没有人会追问作为一个中国的声乐艺术家到底应该了解和掌握多少中华民族传统的声乐艺术?作为一位中国的歌者是否应该掌握一两首家乡的原生态民歌?实质上,原生态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拷问我们的文化认知,督促我们善待中华民族多样性的文化传统,警示我们面对文化上的全球化倾向,多一份自尊和自信。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技术含量问题、可不可比的问题、科学不科学等等都可以不用争论或不应该成为焦点,相反,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这些生活层面的艺术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现出来,思考如何更加合理地设计原生态歌手的文化素质题目,讨论如何传递出更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理念。总之,我们会比现在做得更好,会积极地去寻找每一种文化的科学体系,会去建立更加适合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将其排除在体系之外。因此,从概念背后的文化诉求来看,中央电视台此次将“原生态民歌”单列一组进行比赛,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观念上传递出在国家社会文化的评价体系中,应更加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是一种文化责任,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央视作为展示、传播、倡导中华文化的国家媒体,有意识地承担起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对全国有带动和促进作用。其次,它提高了全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引发了人们关于文化遗产的思考,增强了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尊,这是在进行文化生态的建设,表现了文化的前瞻性思考。再次,生活传承上,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绚丽风采,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加强了各个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在生活中传承文化的动力。
总之,在全球化和社会巨变的过程中,“原生态”不断被边缘化,甚至即将消失,急需保护。从这个基本的文化价值和现实状况的判断出发,它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文艺界、媒体、教育界的关心与关爱,同时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传播、舞台实践以及艺术评价体系中予以张扬,这是一项关系未来的文化基础性建设,为此,应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尊重与关爱,提一些建设性意见,避免在基本的文化观念上陷入狭隘、短视、片面的误区。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