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2013-01-21 14:02:00 来源:海南日报
[提要] 1987年《临高县民间文学选》编入了78篇故事、28首民谣和341条谚语。全德亮介绍,从农村到城镇,从农业到渔业,收集到的临高谚语有事理类、修养类、社交类、生活类、自然类、生产类等300多条。
1987年《临高县民间文学选》编入了78篇故事、28首民谣和341条谚语。 况昌勋 摄
临高是海洋大县。每年八月伏季休渔结束,一艘艘渔船驶出港湾开始深海捕捞作业。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清新秀丽的临高渔姑。 李幸璜 摄
探源海南方言系列之二
临高语族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大量的民间谚语,这些一代代先人凝聚了生活智慧的语言精髓,浅显易懂,字字珠玑。
早在26年前,临高县文化部门就开始收集和整理临高语民谚。然而,有些民谚限于语言之间的转化困难,让收集者不得不忍痛割舍,而这些难以翻译的谚语,恰恰正是临高语族群文化的独特之处和精华所在。
临高谚语说:葫老做瓢,话老做药。在临高,大凡上了岁数的人,说话时常用比兴的语词,引用世代相传下来的格言,阐述人生哲理,律己诲人。这些“老话”,其文化属性是临高方言的成语典故,“饮”之品之,受益良多,临高人也称其为“药话”。
临高人是较早移民到海南的族群,在千百年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这都通过谚语、俗语、歌谣等民间文学形式广为流传。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歌谣谚语开始慢慢失传,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文化人对此都感到惋惜。20多年来,收集临高歌谣谚语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就如临高文化部门退休干部全德亮所说,要把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串起来着实不容易。
26年前的文化抢救
“九十岁要问一百岁。”全德亮时常会说起这句临高谚语。意思是,做人处事要谦虚,多向老人请教。
“临高文化非常独特,也非常丰富,但是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一些身口相传的文化在慢慢消失。”今年71岁的全德亮说,他在临高从事文化工作50多年,都是请教老人,从他们的口中收集到许多文化珍宝。
临高民间文学,包括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只是通过口头代代相传,从未有笔耕。1986年,为了更好保护与传承,临高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临高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领导小组,收集临高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时任临高文体局副局长的全德亮任组长。
“1987年1月,临高召集了各乡镇文化站站长以及民间文学爱好者前来,举办培训班,教授收集民间文学的方法。”全德亮回忆,当时大家很积极,没有补助,全是义务的,那次培训班一共有100多人参加。短短几个月,领导小组就收到了民间传说故事300则,歌谣100首,谚语400多条。
当年8月,临高县又成立了“临高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着手编选《临高县民间文学选》,全德亮任编委会主任。在编选过程中,全德亮开始带着工作队,到各乡镇进行核实,目的是“挤掉水分”,努力保持作品原貌和保留民间文学朴素清新的风格。
“例如,《王那会的传说》、《九牛不如一狗》等,就删掉了收集者在里面加的辞藻和细节描写。”全德亮说,临高许多民谣只有平仄没有押韵,在处理民谣时,工作组曾尝试将搜集稿进行润饰,使之有文采有韵脚,但是“拔高”的作品,民歌手无法演唱,因此入选的民歌多数没有押韵,念起来不顺口,但是用临高话演唱却非常有味道。
最后,入选《临高县民间文学选》的有78篇故事、28首民谣、341条谚语。
这些俗语没法翻译
临高谚语,是使用临高方言创造和流传的,言简意明,富有韵律。借物寓理,是临高谚语常用的创作手法,如“椰子老减水,人老要减气”、“三月雨水多,无米谷饲鸡”等。
全德亮介绍,从农村到城镇,从农业到渔业,收集到的临高谚语有事理类、修养类、社交类、生活类、自然类、生产类等300多条。
不过,这次临高民间文学的收集并不齐全。全德亮坦言,由于临高民间文学都是通过临高话口口相传,而临高语没有文字,收集记录需要翻译成为汉字,“很多都是收集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有些临高语,汉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只能进行一些加工。”
特别是,有些临高谚语根本没法用汉语进行翻译,更是让收集者犯难。全德亮说,对于无法翻译的谚语俗语,在收集过程中就只能回避。让人遗憾的是,恰恰是这些谚语俗语,才体现临高话的韵味和临高文化的独特之处。
例如,临高话谚语音译为“那捏(noa nian),丢对(diu dui)”。“‘那捏’直译成汉语是‘少年’的意思,‘丢对’直译是‘少岁数’的意思,最后翻译成汉语就是‘少年,少年’。”全德亮说,但是在临高话中,这个词意义却非常丰富,表示,“勉励少年要谦虚,好好学习”。又例如直译为,“白鸡入洞”,译成汉语都没法解释通,但是在临高话中却独特的含义:快要得到的利益却无法得到而惋惜,劝诫人意外之物不可信而贪婪。
“有些翻译成汉语后,再翻译成临高话,却让很多年轻人犯难。”全德亮说,普通话对应的临高话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要翻译成为原汁原味的临高话歌谣谚语,不是很容易。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没有录像录音,而有些收集者去世或卧病在床,有些记录在册的歌谣成了一个“谜”。
歌谣谚语正在消失
“叫叔婶,叫伯妣,叫爸爸,叫妈妈。欲出门,要查查。欲行路,看前方。脚踩地,头顶天。入深山,要耳听。遇虫蚁,勿要踩。做园田,扛犁耙。……欲收谷,先播秧。吃芋头,自己种。种石榴,种柑橘,种黄皮,种菠萝。”这是过去在临高流传的一首童谣,教导小孩要懂礼貌,为人处世要实在,勿要好吃懒做。
63岁的南宝镇乐全村村民王其光在记者的要求下,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有什么儿歌。“有肯定有,但是现在都忘记了。”王其光说,“年轻人更是听都没有听过。”
除了童谣、民歌,谚语也有消失的迹象。加来镇退休教师王国祥说,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临高土生的“药话”,年轻人已经很少讲了,恐怕要失传了。
近年,王国祥陆陆续续采集了一些谚语俗语,写成了《老话做“药”》、《临高方言语汇选辑》等小文,“字斟自饮”之遐,也希望那些涉世不深、未吃过苦的年轻人,读一读,对饱经世故的过来人,也重温回味。
王国祥认为,这些“老话”是“临高人”一代又一代人饱经世事的历练所凝成的语言精髓,如“睡圆床,盖响被”(圆床是簸箕,响被是蓑衣)、“脚湿嘴才湿”等,这是一份厚重的文化积淀,对人的启发、教育、劝告,有触类旁通的作用,似一剂剂苦口的良药,饮之品之,可以得到语言的教化和性情的陶冶。如果失传,实为可惜!
临高县委、县政府收集歌谣谚语的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2007年普查时,针对歌谣还进行了录像或录音。如今,全德亮也是退而不休,退休十多年来,还一直参与到临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中,他说,要把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串起来。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