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都市文明淹没不了的灵魂——电子媒介与民间文学浅悟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都市文明淹没不了的灵魂——电子媒介与民间文学浅悟

[原创首发] 都市文明淹没不了的灵魂——电子媒介与民间文学浅悟
都市文明淹没不了的灵魂

——电子媒介与民间文学的传播浅悟

来源:国学数典论坛
科技推动着现代化的步伐,经济浪潮日益席卷着整个社会,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已离不开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共同圈,这个曾经沉寂了五千年的祖国,也早已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桎梏,敞开大门,坦坦荡荡的迎接一次又一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于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黎明闻鸡犬,至死不往来的社会逐渐架起了一条又一条科技高速路,自闭的阴影正在天天缩小着,以至于有时候人们需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才得以见其冰山一角。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北京大学歌谣研究学会、民间文艺研究会、民族音乐研究所以及各地的民族民俗研究机构初步成立到现在卷轶浩繁的民俗学术理论著作,中国的民族民俗学研究实在让我们叹为观止,敬畏着人类缔造和改变世界的智慧力量。

中国五千年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固然有种种弊端,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认它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上不可磨灭的功劳,我们悠悠千年的华夏文明之所以常青不败,与一个统一政权的王朝很难分开。记得不久之前读过余秋雨先生一片文章中提过,有了这个庞大稳固的封建王朝,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官方化的机构能够统一的收集和管理那些起于民间,散佚于民间的各种浩如烟海文化,使这些民间文化能够有序的得到传承和保存。当然,一个民族的延续,一种文明的盛衰,还有更多纷繁复杂的原因,当今无数诸如秋雨先生那样的文化大师们用毕生精力探索、研究才能解开的谜,不是才疏学浅、初出茅庐的我所能说得明白的。在这就单说说最近学习中的一些粗浅体悟了。

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是一部永远也探索不完的百科全书,它来源于民间,民间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数不清多少代、多少个民族的智慧共同搭起的知识宝库。它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时期,生产生活中口耳相传下来的各种情感宣泄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加之以对大自然敬畏产生的原始崇拜,还没有文字的古人类依靠自己的想象力解释着一个一个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世界,代代相传,于是混沌初开大地上有了星光点点的创世神话和传说。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以耕、林、渔、牧为主,民间生活则围绕披星戴月、春种秋收的农事活动展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又由于儒、释、道等思想意识的渗透,自给自足的意识逐渐演化为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特色,“关关雎鸠,在河之舟”,“采采芣苡”,以及汉族神话中女娲泥土造人说,云南独龙族创世神话中嘎木泥土造人说等等,都是科学落后的原始社会,人们劳动之余以想像看世界,解释世界而创作的结果,这些经过代代相传,代代创作,成为文学的起源。口耳相传以语言为媒介,因各民族居处地域性的不同,造成文化差异,民间语言语音、语调、语汇、修辞手法等形态各异,往往形成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口头文学。生活经验的不尽相同也造就灵活多样文学内容和形式,其中包括许许多多神话传说、风物故事、田野农谚、儿歌童谣、歇后语等多种韵散文体,它们直接教化、规范、娱乐着一代一代的本地民众。

有些因为迁徙等各种人口流动的原因造成的横向传播中,因为语言口音差异而造成误解、谐音,但年长日久也内化成了自己文化的一部份,而一代一代传承。云南昆明东郊的“五里多”这个地名,本为赛典赤•詹思丁入云南时在那里建立蒙古王府和宫闱,原音为“鄂尔多”,蒙语意为“王府”,后因汉族的误传而成为“五里多”因此,至今仍有许多昆明人还认为这是一个地道的汉族地名,为“离昆明城五里以外之地”。蒙族的语言文学在昆明民间最终被内化了。这种口耳相传的传播媒介不仅纵向传递着民间文学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也在不知觉中将这些民间习俗横向的扩展传播开来。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学不断的融合,渗透,于是,成了今天我们整个中华的民族文学的灵魂。

经多次人口的迁徙、战争、社会变革,社会分工逐渐复杂化,人类发现兽骨、兽皮,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乃至后来科技使人类发明了纸和笔,许多民间的口头文学有了自己纸质和文字的载体。

《辞海》曰“媒”为谋和二姓者,“媒介”作介绍或绍介讲,旧唐书有“古今之用人,必因媒介”,从此看来,“媒介”一词从出现开始,便有“中间”或“搭桥”之意,发展到现代,“媒介”我们也许可以将它解释成沟通两种或多种社会经验、社会意识或价值观的某个人、某个群体、某个机构或某种手段。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媒介,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并保存、记载生活中的新发现,新现象,新感悟,从而为我们相互了解和沟通提供了一个平台。纸质的文学载体,可以说是传播和继承的一个媒介。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是个很好的范例。它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部,“风”意为声调,其中有《秦风》、《魏风》、《郑风》等也就是现在陕、晋、豫等地的民歌作品,它们都是来源于劳动民众中的口头文学,有说法说《诗经》是“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天子”,又有说法《诗经》本为孔子所编撰,关于《诗经》的作者,至今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考证,不论为谁所编撰,民间的口头文学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传播媒介。汉乐府和《乐府诗集》也是这么一个平台,广泛的搜集整理了祖国的民间音乐诗歌,以规范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了今天我们音乐文学创作研究不可不读的著作。不只是音乐文学上有类似的著作,陆羽的《茶经》,鲁班的《木经》以及历代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智慧,都能够通过毛笔和宣纸这两种古老的文化媒介得以留存至今。

从此,民间文学便有了两种传播途径,一是口耳相传,另一个是书面文献的记录。这些书面的记录到了今天,已经是我们后辈一份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宝库了,它们为后来的作家文学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坚如磐石的根基。

文字记载下来的民间口头文学,深深的影响着后来的作家文学。东晋陶渊明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气概,《红楼梦》巨著中渗透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以及《水浒传》中反映的农民起义的悲与喜等许多文学作品中,处处都可以找到民间的影子,而作家们又立足民间,思考着整个时代。这些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菁华,仍然能展现给今天的我们一幅百民图,激起我们和祖先一脉相传的情感共鸣,凝聚起世世代代祖国的同胞,让我们能籍古为鉴,以察今身,让我们后辈在古与今中反思世界,反思人生。

所以我们又可以说,通过纸质媒介我们能把来源于民间各行各业的闪光点汇集起来,以一个稳固的状态保留和传承,我想这也能说明为什么今天我们仍能享受千姿百态民间文学滋养。因此,文字和民间文学之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血肉关系,简言之,文字是肉体,民间文学是灵魂,心体合一,才能构成一个完完整整的生命。

因为灵活的口头传播媒介和稳定的纸质文字媒介,千年的中华文学有了承载、演化,还将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应该可以如是说。

转眼看21世纪的中国,早已不是曾经自闭的封建大国了。数字化的脚步推动着科技发展的大潮,文化的多元也让那个曾经安静悠闲的民族日趋忙碌,来自大洋彼岸的“欧美风暴”、“韩流”等文化的世界性融合正改变着中国传统意识,我们迈步走进了都市文明。较之古老的纸质媒介和口头传播媒介而言,如今新兴而起的互联网、手机等各种电子科技为民间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电子这种新媒体的出现,是的跨地域文化的交流日益简便,从而导致大量民间新生词语、交叉词语的使用,习惯用语的地域界限也渐渐模糊。现在许多方言也有跨地使用的现象,仅从云南来看,云南方言里也添加了不少北方方言的词汇,尤其在80年代以后的青少年中常见,比如,“解放”的“解”,在昆明本地读音中念作“改”,但今天谈话中,青年人大多喜欢说“解”,“发愣”在云南本地,较多人爱说“发呆”,可今天也有许多昆明人如是说,等等这些现象虽然不只归功于网络的出现,但是网络的普及,也对方言在地域上的扩散、交叉有一定的作用。

再来说书面表达方式,从手机短信文学迅猛发展的博客(blog,意为网络日志),正在掀起一个全民写作的原创时代。中外文化碰撞交流之间,许多词汇的意义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甚至许多一反常态的书面表达方式,一些新兴的网络用语开始进入人们生活。民间语言的改变必然牵动文学的变革,于是在新时代语言渐次出现的时候,传统的民间文学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一些经过千百年祖先流传下来的创世神话、传说故事、歌舞杂技、岁时节俗以及时间验证过的无数经典却能依托现代电子媒介存在,更方便的搜集、整理。很多民间歌谣也建立起自己的网站,通过不断的更新,不断加入搜集到的最新成果,利用了网站的跨地域性,将这个网站公诸于众,也是一个更方便的传播途径,民间的文学能通过网络跨地域的存在,更多的人吸收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文学,拾起这些快被遗忘的记忆,让它们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因为电子媒介的便捷,会产生更多优秀的民间文学的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21世纪90年代末期,短信平台造就了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民间短信写手。网络的背后,出自民众中的文学更是层出不穷,且看看“榕树下”、“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这几个原创文学网站就可窥见当今这个繁华都市里,每天会发布多少来自不同作者的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再想整个网络世界,那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了。文学的传播应算一种以媒介为主的交流,交流最终应该是两种思想的相互认可和相互渗透,从而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面对如此浩淼一个民间文学创作的海洋,我们高兴,但也会引发我们小小的思考。

经济大潮席卷着整个社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也会带来一些片面浮躁、追功逐利、急于求成的观念。古老的民间工艺品成为招揽外地游客的东西,历史文化胜迹和地方民间传说往往成为旅游的热卖点,许多民间的文艺带上了经济的目的,已不再只发挥单纯的娱乐审美教育功能。再结合短信和网络文学,许多原创作品是为了提高自己作品的点击率、转发率和知名度,以满足某些网络写手一夜成名的心理需求,更有许多商家借助短信文学来提高自己的下载率,以求经济效益的增加,致使文学海洋中不乏很多晦涩难懂的散文、情节雷同的小说、不和格律的诗歌、无病呻吟的音乐,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带有灰色内容的作品。

如此浩广的空间里,文化垃圾的产生是必然,但优秀的作品也不计其数。总的来说,网络的出现,是优秀的文学展示空间的平民化和大众化,真正好的民间文学作品,不论在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一定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反映的是民间的真善美,它会跨出眼花缭乱的世界,以贴近生活的语言,启发人们的心灵以产生情感共鸣,被大家喜欢并传承下去。

文学属于广义的艺术,它的创作应该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即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阶段。有了长期深入生活的丰富的积淀和思考,才能获得艺术的灵感,通过巧妙精湛的艺术构思和熟练的艺术技巧,反映真实的世界,表达内心深处的情境,以达到与人们情感的共鸣。民间文学更应该是民间生活智慧艺术反映,必然由时间来验证经典,不论任何媒介,承载的都应该是华夏文明的灵魂所在。

科技的躯体,承载着祖先传承的智慧灵魂,一步一步的带我们走向未来。

(作者:刘景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