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大义与精解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大义与精解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上一回故事描写从事入理的过程,这一回讲讲解入理之后的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性的境界不可思议,首先是一片光明,平等性德里的种种理义。对应于我们凡夫的世界来看,差别太大了。因此故事在描写中,如何来展现性德的光明和无极?光明可以用灯来描写,无极则用遍界还表达,遍界又只能用众多来取趣。除了这二条世人难以体会之外,还有一个自由自在更难体会,故事用看灯游戏来表达。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境界,世人已经感觉不可思议了,怎么还有问题要解决?对于一个只追求名利的人来讲,的确非常难理解。人生哪有那么多的追求啊?有名有利还不知足吗?想吃吃,想喝喝,想玩玩,想乐乐。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吗?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完美的人?正是因为世界上的人都没有抓住万法的核心,没有看到人的本质。因此人们总结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人是可以完美的,一切成法也是完美的。关键是人们没有找到完美的评价标准,不懂得平等与差别的统一。因为,人们总是在色受想行识的境界里,以此建立的差别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平等的平台。简言之,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感受没有办法统一,别人的见解和自己的见解也没有办法统一。大家只好在境界里各取所需,各求所欲。当彼此发生冲突时,强调和谐共赢。没有发现人的本觉是没有冲突的,本觉是和谐的,而且和谐是没有条件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人类最鲜明的写照,何以至此?因果循环规律的展现。不懂本觉,不懂孝道。如果世界没有佛文化,人类的悲剧总是如此。唯有佛家文化告诉人们,一切众生本来平等。要获得平等的利益,应当回头,在自己的本觉里寻找。总在境界里攀缘,越是信念坚定,结果就越是悲惨。世界现在处于减劫,即人类整体的寿命每百年减一岁。为什么会减?就是整体上人类的心境越来越不平等,世界上充满了杀戮,弱肉强食的演化越来越甚。只是这些人从来没有冷静下来思考,在这样的环境里,物质资源占有多的人,生活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富人常常要请很多的保镖来确保自己的安全,足见其生活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在差别中求满足是最根本的错误,一切变化的事情,都不真实,像梦幻泡影一样,极其短暂的事相。并且这个事相,是建立在自己的业力之上的。了解人生的本质,看这回故事,才会有收获。如何享受人生?通过这一回的描写会得到很多的启发。还能得到避免失去理智的重要开示。
这一回故事的发展线路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读懂几件事就能明白本回故事的写作要义了。
第一、从玉华城到金平府,为什么要经过慈云寺?
第二、为什么金平府有杆无旗?
第三、为什么在金平府看经念佛的人都指望到中华地托生?
第四、为什么从金平府到天竺国都城还有二千里?
第五、为什么众僧要留唐僧观赏元宵灯会?
第六、三盏金灯代表什么理义?
第七、金平府乃极乐之乡,为什么会有妖怪?
第八、青龙山玄英洞的避寒大王、避暑大王和辟尘大王分别代表什么理义?
首先,玉华城是从体生用,金平府是指性德平等。既然产生作用,作用还要平等,为什么会平等?不离体性。无缘大慈,一众生皆从我心中显露,比喻成慈云寺。众生与我本来一体,虽然各有用心,虽然屏幕不同,主体同是一个。慈心现众生,与己本不二。佛法讲不二法门,一入门就修不二法门,然而修行上并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众生地时对不同事物作用的情感不同,种下的业习不同。遇到缘分深的事物,不由自己不动心。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似乎对自己的作用更强烈,这就是缘分深的表现。严格讲,见什么人都是缘分问题。见了会格外动心,更是缘分差别的问题。所谓债务问题,恩怨问题,总之都是过去用心的残留信息。起生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到这个境界就完全明白过来了。现在是凡夫不理解,以为自己整天想着做好事,为什么还被说成是罪业?因为没有能力发现,这些心理行为给将来的明心见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当然,一旦转变过来,与一切众生的缘分,又都成了众生的福田。不转变过来,众生不得利益,自己也一样。因此,解决众生的一切问题,都要从自己觉悟开始。自己觉悟又要从明理开始,明理之后,先执持理念而得事一心。入了事一心,功夫达到了位不退。佛家讲三种不退,行和念还有进退,皆是因习而有差别。这些道理从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土九品看,就非常方便明了。凡夫一心系念阿弥陀佛,生到凡圣同居土。见思惑都没有断,竟然往生了。凭什么?就是凭把六道十法界的因心都伏住了。从这里也可以发现,修净土法门的难处。真信难!信不即,不可能往生。信得即,伏不住凡圣的念头还是不行。一句佛号老实念,老实真是不容易。但是,由于位不退,行和念必定会证得不退。一旦生到西方净土,常去十方供养诸佛。为什么会去十方?因为往生西方修得是清净心,清净心的作用就是平等的,因此说极乐世界在法性土。一去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能力回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道理就明显了。因为,在生活中一句阿弥陀佛不间断,就相当于住在慈云寺里讲经说法。一句阿弥陀佛的用心,就是在不同境界里修平等性。
《西游记》为了把事情交待得更清楚,把一切细节问题,分开来描写,构成了百回故事。其实,很多事情不能分得如此分明的,更是因人而异的。不过,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必然性的东西,比如这里的慈云,代表慈悲心如云,真正对众生生起了无限的真情。什么是真情?完全不当外人了。很多人接触佛法,觉得不能接受。好像佛家不讲亲情爱情,其实不是不讲,而是讲了很多人不懂,尤其是在入门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懂。如果佛菩萨没有情义,也就不来度众生了。凡夫的亲情和友情,甚至爱情都是虚假的,换言之,都是有条件的。佛菩萨对众生的爱是无条件的,是没有办法割舍的。众生与自己完全是一体的,或者说本来没有可能分离的。佛家讲舍己为人,这句话内涵非常深的。因为凡夫层面的自我是虚假的,并不是说自己是不存在的。佛家讲真实,不是一种教条和观念。真正有能力看到了自己与众生没有差别,才可能有智慧。既然是一体的,众生的一切感受和想法,都了了见。只有了了见,才能更好地帮助他。如果没有慈悲心,还把众生当成是他人,那肯定是没有证果。众生不在心外,但也有其自主的作用,因此世界才会如此奇妙。
第二、为什么金平府有杆无旗?《西游记》不愧是神话,的确是字句深藏道理,传达妙趣。先说说旗的道理,众生为什么会打旗?前一回刁钻和古怪打着二面红旗。佛家有幢幡,用意与旗帜完全不同。旗是有名相的,幢幡象征功德。一个是有为的,一个是无为的。另外,金平府是性德平等的,更是没有旗帜的必要了。旗帜强调差别,若无差别,则没有打旗的必要。既然没有旗,为什么还要立杆呢?这个就有趣味了。比如,佛家说“万法皆空”,很多人会想,既然和尚整天追求空,为什么还要度众生?为什么还要修行?为什么还讲戒律?甚至认为连吃饭睡眠都是多余了。有误解的人往往是不问自己是不是理解力有限,反而是胡乱地批评他人的所作所为。有杆无旗给我们的启示是禅宗讲的“说似一物即不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然而又能孤明历历,了了见,如实见。说之不有,修之不无。修行与世俗的追求截然相反,一个是要与众生完全融为一体而达无我,一个是要与众生有很大的差别,差别越大,越感觉自己成就卓著,而自命不凡。
第三、为什么在金平府看经念佛的人都指望到中华地托生?这一段读不懂,会以为修行到最后,还是像凡夫一样的生活。就像很多人误解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样。修行则完全不是轮回,修来修去,还会出现无明?当然不是的。这个道理有点深奥了,读了《无量寿经》的人可能会明白。众生为什么要成佛?不是为了享受。恰恰是为了普度众生,令一切众生都得解脱。往生要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去享福的,而是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然后才能更完美地帮助娑婆众生。当然,乘愿再来与凡夫投胎是完全不同的。从西方来的人,一般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活得清楚明白。因此,在故事里,唐僧西去和众僧成就东来,都是正常的修行过程。最后,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后,也是回到东土了。表达的是一个道理,修行从发心到结果都是以利益众生为目标的。
第四、为什么从金平府到天竺国都城还有二千里?修行是十万八千里,这里不是指到灵山的距离,而是指到天竺国都城。灵山代表如来果地,天竺代表明心见性的心地正法。这二千里是指破无明,证法身必备的条件,还有路要走说明条件还不足。这一回故事除掉三个犀牛,才算把执着放得干净。我们凡夫为什么有觉性,却对很多事情全然无知?甚至连自己的心跳都感觉不到,更何况自己念头的起落呢?佛家一句执着,够凡夫一辈子去修行,足见佛法甚深。执着到细微处,比如我们一眼看到杯子,就着了杯子的相了。这里是唐僧看金灯,被性德的妙相牵动了。看佛相,有不被牵动的吗?密宗念咒,比如六字大明咒不是佛号,正是避免众生对名相起执着。
第五、为什么众僧要留唐僧观赏元宵灯会?这是修行必备的过程,修得性光圆明,才能认清本来面目。元宵是月圆之趣,月不圆,西行不如法。然而,这次赏月观灯与过去不同,这不再是慧力的层次了,而是要观金灯,是性力的层次。容不得丝毫分别和执着,观灯被怪捉走,正是说明习气还在起作用。
第六、三盏金灯代表什么理义?金,代表真性;灯,代表明德。三盏,代表法报化都圆满的三身佛。 这三盏灯放在桥上,说明是修行的必由之路,从凡夫通往圣佛的桥梁就是见到自性的明灯。灯油从哪里来的?旻天县的二百四十个义工大户提供的。旻天乃性大之喻,二百四十乃三八圆满之数,指三德本来圆满成就之义。明德是本具的,不是修成的,天成的是酥合的喷香的。五百斤之多,与佛的白毫相光一致,婉转五须弥,比喻无所不照。该银四万八千两,六八之数,指佛之本愿,即随众生心,方便教化。缸里有四十九个大灯马,比喻众生性。七七之数,指因缘和合之趣。
第七、金平府乃极乐之乡,为什么会有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都是自身的业力和迷惑。性德明灯长明的,为什么只亮三天?是众生迷惑所致。如故事中说,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才会有风调雨顺。众生以己之心度佛之腹的事是非常多的,就是《西游记》有人因为故事里有罗汉向师徒要人事的事,而怀疑佛家文化。误会从哪里来的?从传言而来的,传言又从何而来?从不解和不悟中来的。不解不悟是什么?正是《西游记》里描写得大大小小的妖怪。因此说妖怪偷了明灯里的油太微妙了,谁让他们偷?是道听途说造成的。人类从降生到死亡,哪个不是如此?既是造谣者,也是传谣者。当修行一旦成了笑话,人类的悲剧即铸就了。不论如何努力一生,终点不会有任何改变了。
第八、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大王、辟暑大王和辟尘大王分别代表什么理义?青龙山,比喻从东方生起的作用;青,有无明之趣;玄英,指纯黑色的无明;从青龙作玄英的作用。凡夫用阿赖耶就是这个情况,青龙对应于阿赖耶识,玄英对应于识用。三大王对应于差别心,寒暑二义是体用二边,尘是境界。关键是一个辟字,与犀字同趣,尸也。阿赖耶与菩提根本的差别在这里,菩提是活泼的,阿赖耶是僵尸的。菩提的活泼而不间断的,与道法是不异的;而阿赖耶间断的与万法是有异的。因为阿赖耶刹那生灭,念念有别。辟其本质,取其相分。因此,与体不同,称为辟寒,比喻辟清净体;与用有别,称为辟暑,比喻辟等正觉;与相有别,称为辟尘,总之比喻辟平等性。为什么有三尸?一念无明生三细,三细就是三尸。修行的发心很重要,总是会有矫枉过正的问题。不着一切法,还要即一切法。三大王以辟字为名,就是离而不即,不入中道。要明心见性,必须将不即之阿赖耶降伏住。这些内容在下回故事中表演的很明确,必须是摩昂与木星携手擒之。众生放纵三尸,以为有功,以此造福人类社会,不知自己性德光明的醍醐香油被识业偷盗。
金平府元夜观灯,金平府,比喻平等性德;元夜,清净心对应的清净光明境界;观灯,以清净心看一切万法,法法光明。这一句描写常态,众生应当享受的生活。
玄英洞唐僧供状,玄英洞,比喻无明识业;唐僧,众生心对应的垢障三细境界;供状,诉说修行缘由,虽然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但是以相代义,拜有相佛,不知一切诸相是由阿赖耶显现出来虚妄,而自愿沦落于三细之中。这一句描写无常态,众生冤枉受苦的真相。可见,因为众生错认理体,逃避境界,而脱离作用,所以受制于三尸玄英。现在人追求在境界里的物质改良思想,这是错认理体和境界的状态。如此解决人生问题,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的。


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
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


这一段诗句是对上一回故事的总结,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提醒读者,《西游记》是一部演义释厄的作品。
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修禅怎么修?要在起心动念处用功。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一念不生,性德自显。一念执着,恶道现前。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正邪差别在一念之间,正念若失,性德不显;邪念若生,万善难用。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情见必须彻底放下,放得下就是无上微妙禅。
上一回故事放下知见,光明遍界。破无明证法身,还需要于无住中生心,生心时无住。这一回讲如何生心,应当生无住心。这几回故事如果用别教的三贤位来看,就比较容易。三贤位指的是住位、行位和回向位,虽然断了见思惑,但未断无明惑。一,十住会理之心安住不动,名之为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二,十行行即进趣之义,谓行此行,则能进向于果,名之为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违逆行、四无屈挠行、五无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难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三,十回向回因向果,名为回向。一救诸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话表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去有五六日程途,又见一座城池,唐僧问行者道:“此又是甚么处所?”行者道:“是座城池,但城上有杆无旗,不知地方,俟近前再问。”及至关东厢,见那两边茶坊酒肆喧哗,米市油房热闹。街衢中有几个无事闲游的浪子,见猪八戒嘴长,沙和尚脸黑,孙行者眼红,都拥拥簇簇的争看,只是不敢近前而问。唐僧捏着一把汗,惟恐他们惹祸。又走过几条巷口,还不到城,忽见有一座山门,门上有“慈云寺”三字,唐僧道:“此处略进去歇歇马,打一个斋如何?”行者道:“好!好!”四众遂一齐而入。但见那里边:
珍楼壮丽,宝座峥嵘。佛阁高云外,僧房静月中。丹霞缥缈浮屠挺,碧树阴森轮藏清。真净土,假龙宫,大雄殿上紫云笼。两廊不绝闲人戏,一塔常开有客登。炉中香火时时爇,台上灯花夜夜荧。忽闻方丈金钟韵,应佛僧人朗诵经。


话表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修行达到这个境界,已经是生极乐世界的境界,但是在方便有余土。但是无明未破,不能生实报庄严土。当然,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九品是同一个平台,法身平台。虽然没有破无明,但德法身佛的加持,可以受用法身的功德,这是八万四千门之外的特殊之处。修净土门的难点是发心纯正,一点丝毫的偏差都没有。虽然没有证果,发心即生,足见净土的特殊性。佛法有无量无边法门,门门平等,因为门门都能成佛。但是,从发心圆满看,净土法门是至圆至顿的究竟门。去有五六日程途,又见一座城池,修行到这个境界功夫增长快,俗话讲:“万事开头难。”佛家文化证初果难,对大乘来讲,证初信难。根本上看,就是断见思惑难。众生的见思烦恼太重,末法时期更是如此。见那两边茶坊酒肆喧哗,米市油房热闹。茶,代表禅;,代表法喜;,代表道;,氵由,比喻道之原。街衢中有几个无事闲游的浪子,见猪八戒嘴长,沙和尚脸黑,孙行者眼红,都拥拥簇簇的争看,嘴长,喻攀缘心重;脸黑,喻无明惑重;红眼,喻有为习气重。因为没有见性,与理体本性没有成为一家,因此只能感得浪子观看。忽见有一座山门,门上有“慈云寺”三字,要与性德不二,需从慈心入手。
珍楼壮丽,宝座峥嵘。修行的富贵可以从这里略见一斑。境界真是美好,世人讲江山如此多娇,那是他没有去天下看看。到了极乐世界,才知道天上还是地下,法界藏身阿弥陀佛愿力显现的极乐世界真无与伦比。宝座,指佛的莲花台。珍楼,指自性的功德。佛阁高云外,僧房静月中。佛功德在诸法名相之外,清净心在性光之中。丹霞缥缈浮屠挺,碧树阴森轮藏清。法因觉显,法善逝而性常在;体幽难察,体示经而教常存。真净土,假龙宫,大雄殿上紫云笼。性地真净,相用方便,教化众生清净随缘。两廊不绝闲人戏,一塔常开有客登。二边方便归戏论,一心求觉有果证。炉中香火时时爇,台上灯花夜夜荧。心中有佛不间断,功德利益放光明。忽闻方丈金钟韵,应佛僧人朗诵经。契入顿教悟实义,流露性德诵真经。


四众正看时,又见廊下走出一个和尚,对唐僧作礼道:“老师何来?”唐僧道:“弟子中华唐朝来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搀起道:“院主何为行此大礼?”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唐僧笑道:“惶恐!惶恐!我弟子乃行脚僧,有何受用!若院主在此闲养自在,才是享福哩。”那和尚领唐僧入正殿,拜了佛像。唐僧方才招呼:“徒弟来耶。”原来行者三人,自见那和尚与师父讲话,他都背着脸,牵着马,守着担,立在一处,和尚不曾在心。忽的闻唐僧叫徒弟,他三人方才转面,那和尚见了,慌得叫:“爷爷呀!你高徒如何恁般丑样?”唐僧道:“丑则虽丑,倒颇有些法力,我一路甚亏他们保护。”


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这一句内涵甚深。佛法修什么?修本来面目,不是搞新造奇,而是要发露古德。修行人有慧眼,因此能一眼认出唐僧是前生修到的唐僧笑道:“惶恐!惶恐!我弟子乃行脚僧,有何受用!若院主在此闲养自在,才是享福哩。”笑道,表示唐僧会心一笑。这里是自在,是享福。闲养方得自在,“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世人说有福,其实哪里是真有福?你高徒如何恁般丑样?未入圣流必定是丑态。丑则虽丑,倒颇有些法力,我一路甚亏他们保护。虽然没有开悟,还是靠他们护法呢。


正说处,里面又走出几个和尚作礼。先见的那和尚对后的说道:“这老师是中华大唐来的人物,那三位是他高徒。”众僧且喜且惧道:“老师中华大国,到此何为?”唐僧言:“我奉唐王圣旨,向灵山拜佛求经。适过宝方,特奔上刹,一则求问地方,二则打顿斋食就行。”那僧人个个欢喜,又邀入方丈,方丈里又有几个与人家做斋的和尚。这先进去的又叫道:“你们都来看看中华人物。原来中华有俊的,有丑的,俊的真个难描难画,丑的却十分古怪。”那许多僧同斋主都来相见。见毕,各坐下。茶罢,唐僧问道:“贵处是何地名?”众僧道:“我这里乃天竺国外郡,金平府是也。”唐僧道:“贵府至灵山还有许多远近?”众僧道:“此间到都下有二千里,这是我等走过的。西去到灵山,我们未走,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对。”唐僧谢了。


那僧人个个欢喜,又邀入方丈,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这里乃天竺国外郡,金平府是也。平等心是开悟的必须。西去到灵山,我们未走,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对。这一句关键!发了清净心和平等心,正觉心必然会来,但是没有定法可说。佛家说无有定法可说,就是指这一层没有定说,因人而异。《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少时,摆上斋来。斋罢,唐僧要行,却被众僧并斋主款留道:“老师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唐僧惊问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众僧笑道:“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我这里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爷爱民,各地方俱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还有个金灯桥,乃上古传留,至今丰盛。老爷们宽住数日,我荒山颇管待得起。”唐僧无奈,遂俱住下。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等,送灯来献佛,唐僧等都出方丈来看了灯,各自归寝。


老师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古德讲“理未圆通,莫论修真。”元宵,正是理圆的标志。前面讲有杆无旗,正是此义。唐僧惊问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山,表定;,表慧。怕的是逢怪,逢魔,境界里怕生妄想心。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如何才是性光圆明?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禅心,是如如不动之心,不为境界所动。我这里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爷爱民,各地方俱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西方极乐世界乃上善所居之地,乐于给众生点灯指路。还有个金灯桥,乃上古传留,至今丰盛。只此明心见性一条路可以成佛,从古至今无二路。至今丰盛,千辛万苦修行到此,此灯即可见。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等,送灯来献佛,愿见此灯,缘分将熟,感动十方,皆大欢喜。唐僧等都出方丈来看了灯,各自归寝。看了十方灯,方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便可安心归性。


次日,寺僧又献斋。吃罢,同步后园闲要。果然好个去处,正是:
时维正月,岁届新春。园林幽雅,景物妍森。四时花木争奇,一派峰峦迭翠。芳草阶前萌动,老梅枝上生馨。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金谷园富丽休夸,《辋川图》流风慢说。水流一道,野凫出没无常;竹种千竿,墨客推敲未定。芍药花、牡丹花、紫薇花、含笑花,天机方醒;山茶花、红梅花、迎春花、瑞香花,艳质先开。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又见那鹿向池边照影,鹤来松下听琴。东几厦,西几亭,客来留宿;南几堂,北几塔,僧静安禅。花卉中,有一两座养性楼,重檐高拱;山水内,有三四处炼魔室,静几明窗。真个是天然堪隐逸,又何须他处觅蓬瀛。


同步后园闲要。指发心,发什么样的心,现什么样的境,因此要先说发心。
时维正月,岁届新春。前回故事是深秋,五六日的路程,就到了正月?传统文化,佛家经典是不能用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研究的。吕澂造《楞严百伪》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因为读不懂佛经,又强作文章,肯定要犯错误了。《西游记》也一样,如果从概念和逻辑上去研究,肯定会发现似乎有很多的问题。其实,这一段故事,要说明性德正大圆满,因而取正月十五最恰当。园林幽雅,景物妍森。心至幽,性至雅,万法源于一心,境界随心。四时花木争奇,一派峰峦迭翠。境随随显,重重无尽。芳草阶前萌动,老梅枝上生馨。一念一国土,万象自如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生亦未生,因缘和合。金谷园富丽休夸,《辋川图》流风慢说。心性里的富贵不需夸,自家本地风光慢慢说。辋川图,王维的名画,其上绘二十别业胜景。水流一道,野凫出没无常;竹种千竿,墨客推敲未定。圣道中流,然妄想纷飞扰乱;心念千般,难料下一念如何。芍药花、牡丹花、紫薇花、含笑花,天机方醒;山茶花、红梅花、迎春花、瑞香花,艳质先开。契理、无上、清净、解脱,是心机要义;性禅、本愿、随缘、自在,是心德发露。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纵然宿业未得消,毕竟顿悟即将至。又见那鹿向池边照影,鹤来松下听琴。已经完成了照见之功,五蕴缘影渐逝去,真心的佳音已初闻。东几厦,西几亭,客来留宿;南几堂,北几塔,僧静安禅。心念之起落,客尘过往不动心;智识之差别,都能安然照住。花卉中,有一两座养性楼,重檐高拱;山水内,有三四处炼魔室,静几明窗。心愿中,不离寂照二德,无上妙义;定慧内,空假中转识成智,了了分明。真个是天然堪隐逸,又何须他处觅蓬瀛。心是天真好道场,无须他处寻菩提。


师徒们玩赏一日,殿上看了灯,又都去看灯游戏。但见那:
玛瑙花城,琉璃仙洞,水晶云母诸宫:似重重锦绣,迭迭玲珑。星桥影幌乾坤动,看数株火树摇红。六街箫鼓,千门璧月,万户香风。几处鳌峰高耸,有鱼龙出海,鸾凤腾空。羡灯光月色,和气融融。绮罗队里,人人喜听笙歌,车马轰轰。看不尽花容玉貌,风流豪侠,佳景无穷。
众等既在本寺里看了灯,又到东门厢各街上游戏。到二更时,方才回转安置。


师徒们玩赏一日,殿上看了灯,又都去看灯游戏。观赏了心性的光明,还要明白光明能生妙法。因为是从光中生的法,法与光本来不二,所以才会有神通游戏的德能。可见,证果以化光为基础,以完成无量光为究竟。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明显就是直取无上觉,是最上妙道。往生要极乐世界的神通不可思议,从这里也就好理解了,从源头把握了光源,显现万法,照察万法,都是本分事。当然,念阿弥陀佛的要义就十分明确了,令百法明,令心光现。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玛瑙花城,琉璃仙洞,水晶云母诸宫: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诸佛世界净土是什么样子的呢?琉璃光城,通透无极。全是透明的,没有隐私,正大光明。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隐私是不可能的事。似重重锦绣,迭迭玲珑。大小如一,小中现大,大中容小,重重无尽,玲珑剔透。星桥影幌乾坤动,看数株火树摇红。从一处看全景,随处现乾坤;随外有影转,相映则成辉。六街箫鼓,千门璧月,万户香风。境境安乐,法法归性,事事祥和。几处鳌峰高耸,有鱼龙出海,鸾凤腾空。鳌,机缘;所现之影皆是机缘所化,相性一如,随机成用,生而不有,灭而不无。腾空,中道义。羡灯光月色,和气融融。万法之光是因缘光;月色,是性之色;光色互融。绮罗队里,人人喜听笙歌,车马轰轰。置身于华丽的光色之中,生生不息的法喜,道义隆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学习过程,学而时习之,快乐无极限。看不尽花容玉貌,风流豪侠,佳景无穷。这一句重要。我们今天的世界看到的境界是死的,游山玩水都是这个情况。就算是周游世界,遨游太空也不过如此,只是一种新奇,谈不上花容玉貌。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看透一切事物,所以观赏风景,止于表面。幸好科学发现让我们相信佛法的真实,基本粒子越小,世界就越是通透。中微子可以穿透地球,对它而言地球就是透明的。在显微镜下,只要有足够的放大,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透明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透明的,世界是光明的。从这里去看宗教的经典,可能会有所醒悟,宗教的经典并不迷信,是传播宗教的人搞迷信。世界都是透明的,自己也就是赤裸的了,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光明正大的人。没有正大,没有慈悲,怎么可能有豪侠之德?世界上什么样的景色最佳?唯有无我的人能体会。彻底没有私心,身心才会透明。身心透明了,看任何一法,都是佳景无穷的。


次日,唐僧对众僧道:“弟子原有扫塔之愿,趁今日上元佳节,请院主开了塔门,让弟子了此愿心。”众僧随开了门。沙僧取了袈裟,随从唐僧,到了一层,就披了袈裟,拜佛祷祝毕,即将笤帚扫了一层,卸了袈裟,付与沙僧,又扫二层,一层层直扫上绝顶。那塔上,层层有佛,处处开窗,扫一层,赏玩赞美一层。扫毕下来,已此天晚,又都点上灯火。


弟子原有扫塔之愿,趁今日上元佳节,扫塔是维护功德,上元时节,更是最佳时节。那塔上,层层有佛,处处开窗,扫一层,赏玩赞美一层。功德不可思议,重重无尽。层层有佛,佛佛功德都是不可思议。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功德也不可思议。在这个世界上闻释迦牟尼佛圣号的人,也必定得度成佛。


此夜正是十五元宵,众僧道:“老师父,我们前晚只在荒山与关厢看灯。今晚正节,进城里看看金灯如何?”唐僧欣然从之,同行者三人及本寺多僧进城看灯。正是:
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那壁厢,索琅琅玉韂飞来;这壁厢,毂辘辘香车辇过。看那红妆楼上,倚着栏,隔着帘,并着肩,携着手,双双美女贪欢;绿水桥边,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对对游人戏彩。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


今晚正节,进城里看看金灯如何?性德是圆满的,因此只能与圆满中体会性德。
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十五是圆满三个五,这与后面三盏金灯各五百斤香油同趣。春色,比喻所生一切法的色。在法性处看色,无有不和。人类社会有种种冲突,不和谐。如何让人类和谐?让人类往根本上看,问题就解决了。教育人类社会是个解决的总纲,了解人性,认识法性,觉悟佛性。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把世界还原为光,天下太平。没有冲突,不仅众生的利益没有冲突,连生死都不冲突。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境界里体相用都看清亮了,明心见性的过程就开始了。我们凡夫最大的问题是二眼一闭,一片漆黒。明堂不在,整日里搞得是什么明堂?成家立业,成得是什么家?立得是什么业?还要搞竞争,还要损人,损人不利己,岂不悲哀?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圆月不是一片死水,而是活泼泼不拘一格,锦秀境界多神奇。天工之美,妙不可言。比喻性即是相,相是即性。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相映成辉,实在是趣味无穷。就像钻石映着太阳的光芒一样,美不胜收。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性德无尽,庄严无穷。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众生界与佛界都是放光的,本来没有差别,是由众生心变现的。,住相;,种子相;春冰剪碎,觉悟过来,一切都会转变。绣屏,束缚相;画屏,妄想相;五彩攒成,性德一合相。如同液晶屏一样,由种种色彩显现的。屏幕的刀枪本来不伤体的,但是看错的人以为是实有。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正信光、清净光,因心之光;智慧光、功德光,果德之光。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蝦,动之假;,机之缘;都是业业相感而得相续不断。,木朋。,着,得也;兔,逸,失也。得失都是戏论。这些都是光明,暗示教化众生的方便趣味。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真心见实义,虚情会假意。这一句意味深。虚假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娑婆世界都是真有还是假有?真有!但都是光明的。如释迦牟尼佛足趾点地一样,圣者能转境,凡夫不能转。“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比如,闪光灯,常明灯,都是发光的灯。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长生久视是性德;性有相,相随缘,万变不离其宗,这是明因果义。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契机之定,神通自在;随意之心,念念相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性德光明,倘若存迷惑,则变现成十方娑婆。那壁厢,索琅琅玉韂飞来;这壁厢,毂辘辘香车辇过。事事无碍,万法同彰。看那红妆楼上,倚着栏,隔着帘,并着肩,携着手,双双美女贪欢;绿水桥边,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对对游人戏彩。用阴识的人,做红楼梦,依着世间道,隔着一层识帘,阴阳并立,阴阳相抱,贪图平衡之欢。度生桥边,度生忙,立方便,宣妙趣,示法喜,轻松愉快,梦中大作佛事,游戏于世间。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箫鼓、笙歌都是空气振动而有声响,不叩不鸣。法性清净,功德犹如箫鼓一般,不吹不打,不流法音。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空音缭绕,尘说刹说,不间断说。诚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诗为证,诗曰:
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
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
此时正是金吾不禁,乱烘烘的无数人烟,有那跳舞的,躧跷的,装鬼的,骑象的,东一攒,西一簇,看之不尽。


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庄严不碍清净,清净能生万法。
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修行若能见得本性圆月,明心见性证诸有。对初修之人说空,放的是诸多执着;对当证之人道有,证的是无尽慈悲。
此时正是金吾不禁,圆月之时,性德昭彰。金吾,这里指本性。性德能生万法,因此不禁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很多人对佛法有迷信,认为佛是宇宙中最高权力掌握者,礼拜他,就能给自己带来平安。其实,佛性是不禁的,不善善,亦非恶恶。恒随众生,从不像世人有取舍之心。乱烘烘的无数人烟,性平等故,一切法尽显。就像电视机把所有的频道都打开了一样。但是人间的电视二维的没有办法在一个平面屏幕上显现所有的频道,心性是无穷维的,可以同时显现,能和谐共存。有那跳舞的,躧跷的,装鬼的,骑象的,东一攒,西一簇,看之不尽。一段非常深奥!将无数人烟分成了四类。第一类跳舞的,指凡夫众生念念不停,妄念纷飞。第二类躧跷的,指小乘果众生,出离了六道,借助于第九定,而脱离苦海。第三类装鬼的,指菩萨乘众生,又称大道心凡夫,看着像凡夫,但是他们不执着这个身体,所谓借假修真。第四类骑象的,指有真实功德的,明心见性的十方诸佛,成就了普贤之德,显庄严功德的。东一攒,从初修之地;西一簇,达证果彼岸。从性德的角度看,一切众生都处在修行成佛的大路上的。学佛成佛只是迟早的事,而且时间又是一个假相,一切众生只在觉迷之间而已。


却才到金灯桥上,唐僧与众僧近前看处,原来是三盏金灯。那灯有缸来大,上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细金丝儿编成;内托着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喷香。唐僧回问众僧道:“此灯是甚油?怎么这等异香扑鼻?”众僧道:“老师不知,我这府后有一县,名唤旻天县,县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审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府县的各项差徭犹可,惟有此大户甚是吃累,每家当一年,要使二百多两银子。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将有五万余两,只点得三夜。”行者道:“这许多油,三夜何以就点得尽?”众僧道:“这缸内每缸有四十九个大灯马,都是灯草扎的把,裹了丝绵,有鸡子粗细,只点过今夜,见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八戒在旁笑道:“想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众僧道:“正是此说,满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这等传说。但油干了,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人家都要这供献。”


却才到金灯桥上,唐僧与众僧近前看处,原来是三盏金灯。性德原来是体相用三德,金灯,比喻永恒放光明。那灯有缸来大,缸,是过去生活中最大的容器,比喻道器。杯,碗,瓢,盆,都是小器。上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细金丝儿编成;玲珑剔透代表通透,两层楼阁代表理事一如,细金丝儿编成,强调微妙义。内托着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喷香。琉璃光胜过世俗日月之光,而且香洁。这些都是描写极乐世界的香光庄严。见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凡夫证果的问题正在于此,没有境界就是好境界。有了境界就失去了性德的平等光明。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当今世界正是如此这般,一切的聪明智慧都用境界改造上。对修行人来讲,都去追求神通变化。以为有差别的境界,比性德光明更加重要。这是什么东西在作怪?是三只犀牛精在作怪。


正说处,只听得半空中呼呼风响,唬得些看灯的人尽皆四散。那些和尚也立不住脚道:“老师父,回去罢,风来了。是佛爷降祥,到此看灯也。”唐僧道:“怎见得是佛来看灯?”众僧道:“年年如此,不上三更就有风来,知道是诸佛降祥,所以人皆回避。”唐僧道:“我弟子原是思佛念佛拜佛的人,今逢佳景,果有诸佛降临,就此拜拜,多少是好。”众僧连请不回。少时,风中果现出三位佛身,近灯来了。慌得那唐僧跑上桥顶,倒身下拜。行者急忙扯起道:“师父,不是好人,必定是妖邪也。”说不了,见灯光昏暗,呼的一声,把唐僧抱起,驾风而去。噫!不知是那山那洞真妖怪,积年假佛看金灯。唬得那八戒两边寻找,沙僧左右招呼。行者叫道:“兄弟!不须在此叫唤,师父乐极生悲,已被妖精摄去了!”那几个和尚害怕道:“爷爷,怎见得是妖精摄去?”行者笑道:“原来你这伙凡人,累年不识,故被妖邪惑了,只说是真佛降祥,受此灯供。刚才风到处现佛身者,就是三个妖精。我师父亦不能识,上桥顶就拜,却被他侮暗灯光,将器皿盛了油,连我师父都摄去。我略走迟了些儿,所以他三个化风而遁。”沙僧道:“师兄,这般却如之何?”行者道:“不必迟疑。你两个同众回寺,看守马匹行李,等老孙趁此风追赶去也。”


正说处,只听得半空中呼呼风响,唬得些看灯的人尽皆四散。《西游记》一贯的手法,代表心境不二。动什么样的心,就现什么样的境。俗话常说的:“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应当出自修炼界。唬得那八戒两边寻找,沙僧左右招呼。边见里怎么寻得性德?先是唐僧着了相,起了分别心,如此怎能与平等性相应?师父乐极生悲,已被妖精摄去了!乐极生悲,这句话被世人用俗了。这里才是正意,很多修行人诚心要见佛,可是不见则已,一见着魔。这是乐极生悲的原意。


好大圣,急纵筋斗云,起在半空,闻着那腥风之气,往东北上径赶。赶至天晓,倐尔风息,见有一座大山,十分险峻,着实嵯峨。好山:
重重丘壑,曲曲源泉。藤萝悬削壁,松柏挺虚岩。鹤鸣晨雾里,雁唳晓云间。峨峨矗矗峰排戟,突突磷磷石砌磐。顶巅高万仞,峻岭迭千湾。野花佳木知春发,杜宇黄莺应景妍。能巍奕,实巉岩,古怪崎岖险又艰。停玩多时人不语,只听虎豹有声鼾。香獐白鹿随来往,玉兔青狼去复还。深涧水流千万里,回湍激石响潺潺。


闻着那腥风之气,往东北上径赶。腥风,是执着之气。东北,属艮,着相义。赶至天晓,倐尔风息,明了时不会有迷惑。着实嵯峨,与不平等相应的境界。
重重丘壑,曲曲源泉。不平坦,不正直。藤萝悬削壁,松柏挺虚岩。攀缘性,虚假性。松柏,所谓的常识。今天人们也是生活在常识里,如果真正细细品味这些常识,没有一个是常。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有条件存在就是虚假的。鹤鸣晨雾里,雁唳晓云间。正见没有落实,修行还是知见。峨峨矗矗峰排戟,突突磷磷石砌磐。知见是建立在思维和逻辑之上的。顶巅高万仞,峻岭迭千湾。理想无限高,道路千回转。这个是假相,真理存在于一切处,直下承当即可。需千回百转的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的表现。野花佳木知春发,杜宇黄莺应景妍。真理应当能随应万物,不需要千回百转来造作。能巍奕,实巉岩,古怪崎岖险又艰。理巍然则事突兀,理事不相应,如何不艰险?停玩多时人不语,只听虎豹有声鼾。在这种境界里定得再久,也不会有觉悟现前,只不过是沉睡于虚妄之相而已。香獐白鹿随来往,玉兔青狼去复还。喜悦修炼的样子,熟悉境界的情况,但是不能得明心见性,纵然得见性光,也是见而不得,原地打转。深涧水流千万里,回湍激石响潺潺。这样的修行无有尽头,体会不少,觉悟全无。


大圣在山崖上,正自找寻路径,只见四个人,赶着三只羊,从西坡下,齐吆喝“开泰”。大圣闪火眼金睛,仔细观看,认得是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使者,隐像化形而来。大圣即掣出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有丈二长短,跳下崖来,喝道:“你都藏头缩颈的那里走!”四值功曹见他说出风息,慌得喝散三羊,现了本相,闪下路旁施礼道:“大圣,恕罪!恕罪!”行者道:“这一向也不曾用着你们,你们见老孙宽慢,都一个个弄懈怠了,见也不来见我一见!是怎么说!你们不在暗中保祐吾师,都往那里去?”功曹道:“你师父宽了禅性,在于金平府慈云寺贪欢,所以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他身边有护法伽蓝保着哩,吾等知大圣连夜追寻,恐大圣不识山林,特来传报。”行者道:“你既传报,怎么隐姓埋名,赶着三个羊儿,吆吆喝喝作甚?”功曹道:“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三阳开泰,破解你师之否塞也。”行者恨恨的要打,见有此意,却就免之,收了棒,回嗔作喜道:“这座山,可是妖精之处?”功曹道:“正是,正是。此山名青龙山,内有洞名玄英洞,洞中有三个妖精:大的个名辟寒大王,第二个号辟暑大王,第三个号辟尘大王,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他自幼儿爱食酥合香油。当年成精,到此假装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设立金灯,灯油用酥合香油。他年年到正月半,变佛像收油;今年见你师父,他认得是圣僧之身,连你师父都摄在洞内,不日要割剐你师之肉,使酥合香油煎吃哩。你快用工夫,救援去也。”


功曹道:“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三阳开泰,破解你师之否塞也。”前面一句描写,表明察明了事理,因此可以在境界里认出功德。三德在一切境界里,不可在一相上贪欢。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久远劫来的习气,实是一念无明伴随的心量。他自幼儿爱食酥合香油。无明习气,专食功德。不日要割剐你师之肉,使酥合香油煎吃哩。无明如此破坏我们自性功德,世人深受其害。


行者闻言,喝退四功曹,转过山崖,找寻洞府。行未数里,只见那涧边有一石崖,崖下是座石屋,屋有两扇石门,半开半掩。门旁立有石碣,上有六字,却是青龙山玄英洞。行者不敢擅入,立定步,叫声:“妖怪!快送我师父出来!”那里唿喇一声,大开了门,跑出一阵牛头精,邓邓呆呆的问道:“你是谁,敢在这里呼唤!”行者道:“我本是东土大唐取经的圣僧唐三藏之大徒弟,路过金平府观灯,我师被你家魔头摄来,快早送还,免汝等性命!如或不然,掀翻你窝巢,教你群精都化为脓血!”


屋有两扇石门,半开半掩。修行到此,竖冰已经打破,身在道中,阿赖耶与菩提本是一体。那里唿喇一声,大开了门,跑出一阵牛头精,邓邓呆呆的问道:“你是谁,敢在这里呼唤!”这一段有趣味!前面的妖怪都有前因,刁钻、古怪、小钻风之类,这里没有名号,而且一出一阵,都邓邓呆呆的问道。这些描写是告诉读者无明没有原因,没有智慧就是无明。佛经多有这样的开示,弟子问佛,无明从哪里来的?修行成佛之后,还会不会有无明回来呢?佛家把无明比作梦,醒来之后是无法找一个梦的。因为并非实有,也就没有前因后果了。一阵牛头精出来,表示不是以数量计的事物。明心见性为什么这么难?原因可以发现了,凡夫习惯的用心都用不上了。念佛法门为什么难以理解也可以从这里看出味道来。很多人以为念了佛名字就一定能成佛,这个不是因果关系。什么是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是纲要。也不存在念多少称就必定往生的事,关键是放下万缘功夫如何。


那些小妖听言,急入里边报道:“大王!祸事了!祸事了!”三个老妖正把唐僧拿在那洞中深远处,那里问甚么青红皂白,教小的选剥了衣裳,汲湍中清水洗净,算计要细切细锉,着酥合香油煎吃,忽闻得报声“祸事”,老大着惊,问是何故。小妖道:“大门前有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嚷道:大王摄了他师父来,教快送出去,免吾等性命;不然,就要掀翻窝巢,教我们都化为脓血哩!”那老妖听说,个个心惊道:“才拿了这厮,还不曾问他个姓名来历。小的们,且把衣服与他穿了,带过来审他一审,端是何人,何自而来也。”


那里问甚么青红皂白,教小的选剥了衣裳,汲湍中清水洗净,这一句非常有趣味。什么叫愚痴?就是不问青红皂白。不懂如理如法的寻求真理,只要打个名义就可以了。在湍流中取水,即便是清水,也不能品尝到真理的味道。舟行岸移,如何能见性?算计要细切细锉,着酥合香油煎吃,以为把相切细了,锉成末,再合乎规律来享受,就算得道了。现代科学观念正是如此,一如既往地寻找基本粒子,然后找到每种粒子的运动规律,就算是掌握真理。如同,有人追求养生,琢磨着把众生肉如何吃才最有营养?物质的真实性是自在法性。法性无极,如何能规范和定义?又如何能用肠胃来消化和吸收?得一点利益是小,失去德性才是大。


众妖一拥上前,把唐僧解了索,穿了衣服,推至座前,唬得唐僧战兢兢的跪在下面,只叫:“大王饶命,饶命!”三个妖精异口同声道:“你是那方来的和尚?怎么见佛像不躲,却冲撞我的云路?”唐僧磕头道:“贫僧是东土大唐驾下差来的,前往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祖取经的。因到金平府慈云寺打斋,蒙那寺僧留过元宵看灯。正在金灯桥上,见大王显现佛像,贫僧乃肉眼凡胎,见佛就拜,故此冲撞大王云路。”那妖精道:“你那东土到此,路程甚远,一行共有几众,都叫甚名字,快实实供来,我饶你性命。”唐僧道:“贫僧俗名陈玄奘,自幼在金山寺为僧。后蒙唐皇敕赐在长安洪福寺为僧官。又因魏徵丞相梦斩泾河老龙,唐王游地府,回生阳世,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魂,蒙唐王又选赐贫僧为坛主,大阐都纲。幸观世音菩萨出现,指化贫僧,说西天大雷音寺有三藏真经,可以超度亡者升天,差贫僧来取,因赐号三藏,即倚唐为姓,所以人都呼我为唐三藏。我有三个徒弟,大的个姓孙,名悟空行者,乃齐天大圣归正。”群妖闻得此名,着了一惊道:“这个齐天大圣,可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唐僧道:“正是,正是。第二个姓猪,名悟能八戒,乃天蓬大元帅转世。第三个姓沙,名悟净和尚,乃卷帘大将临凡。”


三个妖精异口同声道,这些都是《西游记》微妙之处,不细读是品味不到的。体相用是一念无明,说有三事,实为一体。一迷俱迷,一悟全悟。你是那方来的和尚?怎么见佛像不躲,却冲撞我的云路?这里的情况与前面不同。前面的妖怪都是为了长生不老而要吃唐僧,这里是唐僧自投罗网,冲撞到云相之上。正在金灯桥上,见大王显现佛像,贫僧乃肉眼凡胎,见佛就拜,故此冲撞大王云路。虽然在性德之上,但是不觉悟,又依肉眼凡胎,着在依识而起的相上,把云路破坏了。正常的修行是化相为云,唐僧恰恰相反,合云为相。那妖精道:“你那东土到此,路程甚远,一行共有几众,都叫甚名字,快实实供来,我饶你性命。”这一段有趣味,只问几众和名字。强调了无明的根本问题,在乎数量和名相,差别心由此而流露。群妖闻得此名,着了一惊道:“这个齐天大圣,可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闻名又能怎么样呢?唐僧谈了很多事,只是齐天大圣的名有所耳闻。对观音菩萨和佛祖没有兴趣,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地方都是讲道理的。妖魔在大段的道理只听到个别名字而已,名字有什么作用吗?其实也没有。世人亦是如此,追求成名,名字里的理性完全没有体会。愿意花重金求签占卜,更名改姓,只为求个心安。真的心安?


三个妖王听说,个个心惊道:“早是不曾吃他。小的们,且把唐僧将铁链锁在后面,待拿他三个徒弟来凑吃。”遂点了一群山牛精、水牛精、黄牛精,各持兵器,走出门,掌了号头,摇旗擂鼓。三个妖披挂整齐,都到门外喝道:“是谁人敢在我这里吆喝!”行者闪在石崖上,仔细观看,那妖精生得:
彩面环睛,二角峥嵘。尖尖四只耳,灵窍闪光明。一体花纹如彩画,满身锦绣若蜚英。第一个,头顶狐裘花帽暖,一脸昂毛热气腾;第二个,身挂轻纱飞烈焰,四蹄花莹玉玲玲;第三个,威雄声吼如雷振,獠牙尖利赛银针。个个勇而猛,手持三样兵:一个使钺斧,一个大刀能;但看第三个,肩上横担扢挞藤。
又见那七长八短、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都是些牛头鬼怪,各执枪棒。有三面大旗,旗上明明书着“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


三个妖王听说,个个心惊道:“早是不曾吃他。小的们,且把唐僧将铁链锁在后面,待拿他三个徒弟来凑吃。”这一段非常幽默!听到名字,个个心惊。然而这个惊心并没有启发丝毫的畏惧之心,反而要孤注一掷。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众生真难度!遂点了一群山牛精、水牛精、黄牛精,各持兵器,山水乃定慧二趣,体用二德,黄乃土色,属于相分。
彩面环睛,二角峥嵘。彩面,强调识业;环睛,强调凶残,没有慈悲;二角,比喻二边都执着。尖尖四只耳,灵窍闪光明。四只耳的犀牛谁见过?这里是强调无明将四智变成了不平等的四耳,虽然闪光明,但是常光明的智慧了。一体花纹如彩画,满身锦绣若蜚英。花纹彩画都是显差别义的,虽然锦秀,但是不能见性。第一个,头顶狐裘花帽暖,一脸昂毛热气腾;这一个理想是要外衣的果,华丽温暖,理想就是这么肤浅,以表相为体。一脸昂毛,与下一回摩昂交道就明了了。属于昂之毛用,而用是缘生,以相为体的本质如此。热气腾,辟寒的标志,有为为体,如何证得清净无为之境?无明不破,不能见性。第二个,身挂轻纱飞烈焰,四蹄花莹玉玲玲;体是挂纱的,见地上隔了一层,本质上躁动如飞烈焰一般,如何能辟暑?四蹄在相上执着,相是念念相续的,因此称花莹。玉玲玲,指像玲声一样,真相断续的。第三个,威雄声吼如雷振,獠牙尖利赛银针。这个是辟尘大王,不平等故如雷振,然而这个邪见的危害远比境界要重。众生要修行,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空义,则宁可信有如恒河沙,不可信空如芥子许。个个勇而猛,手持三样兵:体相用各有作用。一个使钺斧,一个大刀能;但看第三个,肩上横担扢挞藤。第一个论体,足以令人生信,斧正见解;第二个说用,有斧正的基石,行大刀之能,与不平等处,伤害无辜众生。比如,现在对物质的认识,认为氢氧没有化合成水的时候,完全具有不同的意义。没有差别体,不谈差别用。虽然能够是解剖物质成种种基本粒子,但是粒子组合后,会理解成不同的物质。科学的体指的是个体,不是道体。由此更引入到第三个名相,分离而论,犹如把一个整体的理性分解成一串扢挞。从一个扢挞牵出另一个扢挞,这就是概念和逻辑的本质。概念和逻辑的扢挞不要紧,重要的是在心里真要是结了扢挞,那每个扢挞定是沉重的苦果。另外,扢挞二字,皆选扌旁,乞达,表达自作自受之趣。
又见那七长八短、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妖精,都是些牛头鬼怪,各执枪棒。这些小妖都服从前面讲的尖字,不平等,以执着为总特征,作用都是种子识因果。有三面大旗,旗上明明书着“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总之,都是背道而驰。


孙行者看了一会,忍耐不得,上前高叫道:“泼贼怪!认得老孙么?”那妖喝道:“你是那闹天宫的孙悟空?真个是闻名不曾见面,见面羞杀天神!你原来是这等个猢狲儿,敢说大话!”行者大怒,骂道:“我把你这个偷灯油的贼!油嘴妖怪,不要胡谈!快还我师父来!”赶近前,轮铁棒就打。那三个老妖,举三般兵器,急架相迎。这一场在山凹中好杀:
钺斧钢刀扢挞藤,猴王一棒敢来迎。辟寒辟暑辟尘怪,认得齐天大圣名。棒起致令神鬼怕,斧来刀砍乱飞腾。好一个混元有法真空像!抵住三妖假佛形。那三个偷油润鼻今年犯,务捉钦差驾下僧。这个因师不惧山程远,那个为嘴常年设献灯。乒乓只听刀斧响,劈朴惟闻棒有声。冲冲撞撞三攒一,架架遮遮各显能。一朝斗至天将晚,不知那个亏输那个赢。


真个是闻名不曾见面,见面羞杀天神!强调以貌取人的肤浅义。
钺斧钢刀扢挞藤,猴王一棒敢来迎。一切识业用一心应对即可。辟寒辟暑辟尘怪,认得齐天大圣名。妖怪只认得名。棒起致令神鬼怕,斧来刀砍乱飞腾。这一句意味深长!棒起,只实现中的作用,本来是给众生说法的,令众生在境界里明白事理不二的。然而,众生完全凭无明来妄生体相用,产生种种文化,淹没十方众生。就我们这个地球而言,文化可谓浩瀚,淹没了多少心灵?有几个闻到佛法?好一个混元有法真空像!抵住三妖假佛形。悟空的味道出来了,不把现象概念化,足以在境界里得解脱。那三个偷油润鼻今年犯,务捉钦差驾下僧。无明在迷时起作用,令觉性不现。这个因师不惧山程远,那个为嘴常年设献灯。真修行人要不畏定功深,哪个会自家享受而发菩提心?乒乓只听刀斧响,劈朴惟闻棒有声。世上能听到戏论吵吵闹,返朴归真只闻心有声。冲冲撞撞三攒一,架架遮遮各显能。世法出世法各有作用。一朝斗至天将晚,不知那个亏输那个赢。都是作用问题,不好论输赢。


孙行者一条棒与那三个妖魔斗经百五十合,天色将晚,胜负未分。只见那辟尘大王把扢挞藤闪一闪,跳过阵前,将旗摇了一摇,那伙牛头怪簇拥上前,把行者围在垓心,各轮兵器,乱打将来。行者见事不谐,唿喇的纵起筋斗云,败阵而走。那妖更不来赶,招回群妖,安排些晚食,众各吃了。也叫小妖送一碗与唐僧,只待拿住孙行者等才要整治。那师父一则长斋,二则愁苦,哭啼啼的未敢沾唇不题。


孙行者一条棒与那三个妖魔斗经百五十合,与五十之呼应,皆是遍界之趣。只见那辟尘大王把扢挞藤闪一闪,跳过阵前,辟尘,代表识法不即法的作用,因此成为一个扢挞。闪一闪,对悟空起了作用,因此跳过阵前将旗摇了一摇,那伙牛头怪簇拥上前,把行者围在垓心,不能即法,则魔难当头。行者见事不谐,唿喇的纵起筋斗云,败阵而走。功夫不得力,不能强求。也叫小妖送一碗与唐僧,身在无明,但不能以无明为食。食而不知其味,要能做到熟视无睹。


却说行者驾云回至慈云寺内,叫声“师弟!”那八戒沙僧正自盼望商量,听得叫时,一齐出接道:“哥哥,如何去这一日方回?端的师父下落何如?”行者笑道:“昨夜闻风而赶,至天晓到一山,不见。幸四值功曹传信道:那山叫做青龙山,山中有一玄英洞。洞中有三个妖精,唤做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原来积年在此偷油,假变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今年遇见我们,他不知好歹,反连师父都摄去。老孙审得此情,吩咐功曹等众暗中保护师父,我寻近门前叫骂。那三怪齐出,都象牛头鬼形。大的个使钺斧,第二个使大刀,第三个使藤棍,后引一窝子牛头鬼怪,摇旗擂鼓,与老孙斗了一日,杀个手平。那妖王摇动旗,小妖都来,我见天晚,恐不能取胜,所以驾筋斗回来也。”八戒道:“那里想是酆都城鬼王弄喧。”沙僧道:“你怎么就猜道是酆都城鬼王弄喧?”八戒笑道:“哥哥说是牛头鬼怪,故知之耳。”行者道:“不是!不是!若论老孙看那怪,是三只犀牛成的精。”八戒道:“若是犀牛,且拿住他,锯下角来,倒值好几两银子哩!”


原来积年在此偷油,假变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我们意识变作精魂,让众生以为是灵魂,其它并不灵,是偷灵油的贼。若论老孙看那怪,是三只犀牛成的精。这里强调牛头怪与鬼城不同,不是六道之粗怪,而无明之精怪。


正说处,众僧道:“孙老爷可吃晚斋?”行者道:“方便吃些儿,不吃也罢。”众僧道:“老爷征战这一日,岂不饥了?”行者笑道:“这日把儿那里便得饥!老孙曾五百年不吃饮食哩!”众僧不知是实,只以为说笑。须臾拿来,行者也吃了,道:“且收拾睡觉,待明日我等都去相持,拿住妖王,庶可救师父也。”沙僧在旁道:“哥哥说那里话!常言道:‘停留长智。’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师父害了,却如之何?不若如今就去,嚷得他措手不及,方才好救师父。少迟,恐有失也。”八戒闻言,抖擞神威道:“沙兄弟说得是!我们都趁此月光去降魔耶!”行者依言,即吩咐寺僧:“看守行李马匹,待我等把妖精捉来,对本府刺史证其假佛,免却灯油,以苏概县小民之困,却不是好?”众僧领诺,称谢不已。他三个遂纵起祥云,出城而去。正是那:
懒散无拘禅性乱,灾危有分道心蒙。


这日把儿那里便得饥!老孙曾五百年不吃饮食哩!心是万法之源,世间发现的能量守衡和物质守衡,本质上还是相平衡,并不准确,所以不能理解神通变化的本质,世界上看到物质和能量都只是一种业相。常言道:“停留长智。”本质上是“积重难返。”我们都趁此月光去降魔耶!性光圆明当精进。
懒散无拘禅性乱,灾危有分道心蒙。懒散无拘,性光本有现万法的功德,若是蒙昧性光之相现前,拜之为着相。着昧相则灾危有分,性光失去则禅性必乱,道心必然被蒙蔽。现在很多人学禅有此问题,心不清凉,不见性光。未证性光,哪有禅性?自命不凡,正是业障。当年六祖见五祖要做佛,那不是自命不凡,他真有超乎寻常的根器。


毕竟不知此去胜败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TOP

很好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