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郎樱】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郎樱】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在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上的贡献



——2014年3月8日在 “刘锡诚从事民间文艺研究6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郎  樱





   刘锡诚在主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任上时,做了许多工作。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三件事:一是1984年5月在峨眉山主持召开的“民间文学理论著作选题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就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工作的规划进行了研讨。他要求每位与会者提出自己的研究规划。就是从那次会议后,许多学者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各自取得了成就。例如,吉林的傅育光,现已成为萨满文化与满族文化大师级的学者。二是他在担任《民间文学论坛》的主编期间,坚持刊物的学术性,提出选题,组织交流,发表了许多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文章。三是领导并积极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组织规划、全国普查和编纂工作。

1990年春,他调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此后二十多年来,他潜心于民间文学的学术研究,文章陆续刊出,著作一本本问世。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2006年3月5日结项,同年12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90多万字的巨著,梳理和论述了滥觞于20世纪初年、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各种流派及其思想观点,分析评析了他们的学术成果,史料丰富而翔实,观点新颖而独创。除了学术史的梳理与剖析外,该著还广泛涉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歌谣、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文类的形成、发展与转型。这部巨著倾注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充分显示出作者知识积累的丰厚,学术功底等的扎实,史识和学识的广博。这部著作被学界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近年来已成为民间文学学科本科生、硕士、博士生的必读书目,业已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经典之作。

刘锡诚发表的有关民间文学的著述很多。他的著述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民间文学理论探讨。从他重新回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政之始,就提出加强理论研究,以此带动全面的民间文学工作的新方针。他认为民间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流动和嬗变的,一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情状和社会关系的样相,因而他主张重视口头的活态的民间文学;他提出并阐述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学科的学术理念。例如,他在1984年发表的《民间文学理论建设刍议》一文中,就明确地提出“我们的民间文学理论,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也就是说,要从中国的多民族的民族文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我们的民族特点,要符合中国的国情。”[1] 这种观点贯穿于他的许多文章之中。2012年11月,他在接受中国社科在线采访时,再次强调“我国的民间文学应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土壤和学科的发展实际。传统的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代代传承的。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广大劳动者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民间文学不是僵死的,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着变化。”这种观点在2013年的《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2]一文以及在《新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播客)中均有体现。刘锡诚关于民间文学的理论,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发表评介文章;也被广泛引用。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有理论的支撑。刘锡诚的民间文学学理性探讨,对于我国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

刘锡诚的勤奋是学界公认的。他眼勤(读书多)、手勤(积累资料多)、笔勤(每年都有许多文章发表)。他对民间文学的执著探讨的精神以及他的刻苦勤奋精神,是我的学习楷模。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