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旅游与传说 刘锡诚

旅游与传说 刘锡诚

旅游与传说
   刘锡诚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如果把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称为旅游资源的话,那么,流传在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无疑是自然旅游资源之外的人文旅游资源之一。游客从甲地到乙地旅游,除了乙地的自然资源与甲地的自然资源有所差异,因而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外,还由于乙地的人文资源与甲地的人文资源之间长期形成的某种差异。而民间传说则是构成这种地区人文资源最具特色的因素。地名城名的来历有传说,优美的景物有传说,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有传说,宗教信仰有传说,独特的风俗也有传说。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名胜古迹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消闲度假旅游、观光购物旅游,还是游学察访旅游,都与流传在当地的民间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名城名地与传说



  传说是最有特色的地域乡土材料。旅游者来到一个对于他来说人文背景十分陌生的地方,他首先希望了解的是这里的历史人文。从心理学来判断,游客来到一地会向导游者提问或向周围的人员打听: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继而他也许会问及这里的简单历史。而要满足他们的这个要求,除了借助于导游者的介绍外,就是靠一定的简明材料,如导游牌、书刊、手册、音像等。在这种时候,地方传说往往能起到别的东西起不到的作用。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他所著的《传说论》中说:“现代的人都处于繁忙之中。即使在当地流传着著名的珍贵传说,车站的导游牌上也不过是简单地记着一行文字,以应门面。姑且不说旅游者听过以后再向别人转作介绍时又将略去多少内容;就连当地的男女乡亲,也总是先把故事的始末叙述完毕,而后应着提问,做些补充。”⑴ 事实正是这样。要回答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传说。



  的确,在中国,一个地名往往都隐含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都联系着一段或是悲剧或是喜剧的历史。只有当你了解了这个故事或这段历史的时候,你才算是走进了这个地方的门坎。



  比如说北京吧。当游客一踏进国门时,他也许已经笼统地知道了北京是一座有着辉煌历史和现在的城市,是50-70万年前“北京人”的原住地,是中国自辽、宋、金、元、明、清六朝的古都。而只有当他了解了北京城的修建以及建筑特色的传说后,他才真正感到自己走进了历史的深处,走进了人类文化的宫殿,从而对这座城市的建筑之别出心裁叹为观止。如今北京城的整体布局、结构和南北中轴线的确立,大体还保持着元大都城的格局。“元建大都,几经筹措,忽必烈才决定放弃已焚毁的金中都城,于公元1627年(至元四年)初动土另建新城。次年十月,宫城完工。公元1276年(至元二十二年)二月,将旧城居民陆续迁入新城。大都新城位于中都旧城东北郊,以太液池琼华岛大宁宫为中心兴建。引白浮泉水,凿通惠河,解决了水源和漕运问题。大都城的整体设计思想,恪守《周礼·考工记》所规定的原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⑵ 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理想的蓝图。大都坐北朝南,呈现一个规矩的长方形,南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南侧,北墙在德胜门外八里的小关一线,今尚存土垣遗址一段。东、西城墙的南段,大体上与后来的城墙相合。城中街道也按照《周礼》的原则,由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干道组成方整的棋盘形,经纬分明,整齐划一。至今北京城内有些古老街道和胡同,其遗迹宛然可寻。”⑶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把北面城墙拆掉,缩进5里,重建了北面城墙。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把南面原来的城墙拆掉,往南推展了1里多,重建了南面城墙,就成了现在北京内城的样子。至于北京的外城是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修建的。了解了北京城的建筑格局和文化内涵,游客们也许会游兴大发,执意要按图索骥地寻踪一番呢。



  关于北京城的建立,我们手头有两篇于本世纪60年代记录的同样题材的传说,都说成是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的功劳,而且有一篇甚至把刘伯温其人提前了一千多年,说成是燕王(自然是西周时期的封国燕国首领了!)的军师,与史实大相迳庭。这两篇传说的记录,一篇出自老北京文人金受申的手笔,一篇出自民俗学家路工等人之手笔,记录和整理成文的时间相差无几。



  金受申的异文题作《八臂哪吒城》。大意是说皇帝要修北京城,可是北京这地方是“苦海幽州”,那里有一条孽龙,只有八臂勇哪吒才能镇伏孽龙。大军师刘伯温和二军师姚广孝答应了这项大工程。他二人分开设计方案。有一天,二人却同时听到一个穿红袄短裤子的小孩的声音:“照着我画,不就成了吗!”这个小孩就是哪吒。十天后,他们二人背靠背画出自己的方案,原来都是画的“八臂哪吒城”。正中间一座门是正阳门,是哪吒的脑袋;瓮城东西开门,是哪吒的耳朵;正阳门里的两眼井,是哪吒的眼睛;崇文门和东便门、朝阳门和东直门是哪吒这边身子的四臂;宣武门和西便门、阜成门和西直门是哪吒另一边身子的四臂;安定门和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北京城就是按照八臂哪吒的形状修建的。



  路工等的异文题作《北京城的来历》。燕王要北征,刘伯温对他说:“到了人吃血米、泥锅造饭、草作锅盖的地方,你就该罢兵了。”并给他一张图、一封信。燕王打到民众吃高粮米(血米)、沙(泥)锅作饭、藁杆当锅盖的幽州时,展开图看,原来是一张修建北京城的图。刘伯温在信里向他推荐了一位修建北京城的军师--姚广孝;并嘱他去找沈万三(南方老百姓心目中的财神)要钱。燕王在潭柘寺的庙里找到了姚广孝,又在东华门那些“下肩儿的”(苦力)中找到了沈万三。那时的沈万三是个穷光蛋。为了要沈万三出钱修北京城,燕王下令考打沈万三,押着他游街示众。在地安门,他被打倒在地上,结果在那里掘出了四十八万两银子。再走几步,又掘出了十窖银子总计四百八十万两。那十个坑就叫“十窖海”,后来叫崐成了“什刹海”。沈万三又昏倒在虹桥西边金鱼池,在那里掘出来四十八万两银子、九缸金条。这地方因而就叫“金银池”,后来传成了“金鱼池”。燕王用这些钱修建了北京城。



  在这两个传说异文中,其共同的情节是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画了修建北京城的设计图,并修建了北京城。第一个异文中,加进了一个重要的情节,即以镇“苦海幽州”孽龙的八臂哪吒为原型修建北京城。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北京地区筑城的历史,始于商末或者更早一些,至迟不会晚于商末周初。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殷灭商,在北京地区建立燕、蓟两个封国,这当中免不了与诸多的异族部落进行过激烈而残酷的原始战争,那个时代之后才有了关于幽州的记载。把西来之哪吒闹海传说融进开辟幽州的故事中,其移花接木之功,显然是后来的事情,与商周时开辟燕国的时间相去甚远。哪吒闹海,降服龙宫,捉拿蛟龙的本事见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如果把八臂哪吒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来看,把古幽州一带想象为“苦海”,而把战胜了孽龙的哪吒想象为北京城都,则就变成可以索解的了。哪吒降服孽龙,这个孽龙究竟是否有某些原始部落的影子,不敢断言,但不可完全排除这种想法。再进一步说,这里面不仅有人民群众的艺术想象和口口相传的讹变,而且更深的是隐含着中国人思维中习惯了的哪吒的象征。第二个异文与第一个异文的不同,在于完全没有提到八臂哪吒的情节,而突出了按照刘伯温的信去找寻能够照着他的意思修建北京城的二军师姚广孝和能够提供钱财的财神沈万三这一情节。这显然是个复合传说,把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的传说与沈万三出资修建北京城的传说连接在一起了。沈万三是江南巨富,关于他,江南广大地区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有一则传说:朱元璋还没有成事之前,与沈万三是酒肉朋友。有一天,沈万三请朱元璋喝酒吃饭,结帐时,差了一文钱,沈就向朱借了一文钱,戏言将来还钱时利上滚利。多年后,朱元璋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年号洪武,要修北京城,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想起当年的朋友富豪沈万三来。就召沈上朝,提出向沈借钱,不料被沈婉拒。皇帝老儿一时脑羞成怒,喝令叫沈万三连本带利偿还多年前向他借的那一文钱,并将其打入大牢。⑷朱元璋当年是否真地向沈万三借钱修北京城,笔者没有考证,但朱元璋向沈万三借钱修建北京城的传说,却从南到北传遍了大半个中国,尽管传说内容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关于北京的历史、建筑、古迹、胡同、会馆的传说非常丰富,近年已经收集编印了一部分,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果好好利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传说不等于历史,传说却有历史的影子。旅游者从上述这则传说中,仍然不仅可以得知现在看到的北京城修建于明代的洪武皇帝,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而且形象地了解了北京城的整体格局(像八臂哪吒的样子)和中国人建城的种种独特的文化象征含义(哪吒镇海,长治久安)。有心人或专门家如要更加深入地研究,那就另当别论了。



  由此及于全国各历史名城(如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名地(如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湖北随州的炎帝纪念地、福建湄州岛上的妈祖庙等),各种自然景观(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长白山顶的天池、镜泊湖胜景等)和人文景观(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北京故宫紫禁城上的角楼、承德避暑山庄的各景观等),无不有其独具特色而引人入胜的传说。中国的地名传说,无疑也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是各地开展旅游的重要资源,值得开发。



二 宗教圣地与传说



  旅游事业,在中国是从名胜古迹、宫观寺庙开始的。道教、佛教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名山大川和丛林胜地,到处都留下了宗教的足迹。高耸的山巅矗立着一座座大雄宝殿,密林悬崖间散落着一间间洞天福地。宗教的建筑、雕塑、绘画、传说,成为宗教教义和宗教人物的外化形式,向所有来此参观或禅拜的人们诉说着拯救灵魂的动人故事。



  1994年7月笔者曾参加中国旅游文化学会民俗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组织的西部民俗文化考察,青海省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民俗考察是重点之一,在那里亲身感到宗教人物和宗教历史传说对塔尔寺旅游发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塔尔寺地处西宁市以南26公里,藏语名叫“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像弥勒洲”,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鲁派僧人和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一个中心场所。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它的每一座宫殿以及每一个造型怪异、面貌狰狞的护法神,都联系着优美的劝善故事。



  传说告诉我们,宗喀巴降生时,他的母亲将胎衣埋在所住的地方,后来在这里长出了一棵白旃檀树。树旁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白石。他的母亲砍柴回来,总是靠在这块石头上休息。这就是为什么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崇拜白石的缘故。后来,信徒们便围着这棵白旃檀树建造了一座莲花聚宝塔,这就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⑸ 现在,围绕着这棵树和这块白石建造的宫殿叫作小花寺或称长佛殿,实际是为七世达赖喇嘛念长经而建的。院内的树(寺院主持者介绍说是菩提树)虽然不高,却枝叶繁茂。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等佛像三十多座。但这个美丽的传说,却把宗喀巴大师当年勤奋攻读教理、创立黄教的实践反映了出来,给游客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殿内的雕塑群像,大都是一个传说的具像化。例如宗喀巴殿内右侧的一尊怙主,藏语称“公保”的,围绕着他组成的一组群像即是一个宗教传说。怙主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该塑像有六手,蓝身披虎皮,表示愤怒;佩带50颗人头骨串成的念珠,代表梵文的50个字母;两肩挂黑蛇,项部围白蛇,六手腕围小黄蛇,两脚腕围白蛇,腰间也以白蛇为带,均表示镇压各种龙王之意;六手腕、六肘及两腿腕都佩带人骨镯钗,称为六净;头有三晴,是“空”的符号,表示神力广大,无所不见。塑像第一对手相拥,右持月刀,左持头骨碗,内盛血,表示快乐;第二对手右手持人骨念珠,记数谁善谁恶,左手持象皮和三股叉,象皮表示无明已除,三股叉断天上、地上、地下三界有情;第三对手右手执鼓,召女明王来降服;左手持黑绳,一端勾,一端金刚,表示要刺尽一切障物;右腿屈,踏在象头天王路禾真的胸上,左腿伸,踏其双腿。象头天王是北方的财神,原来极为凶暴,后被怙主收服。象头天王仰卧,面向右倾,表示降服。天王右手持头盖碗,左手拿葡萄和点心。怙主塑像座下是红日,表示怙主心如太阳当空,遍知一切,太阳下是莲花,表示已出轮回,取意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背景是火焰,表示德行如火之盛,天龙药叉等不得近前。⑹



  关于观音菩萨的传说,全国各地都有流传,有些属于宗教传说,有些则不是宗教传说,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关于观音的民间传说,其总的倾向是把观音这个佛教的神灵世俗化了,强调了他(她)为民解危济难的一面。⑺ 旅游者每到一地总要遇到观音塑像,这些民间传说会对游客们了解观音的宗教本质及其世俗化有所助益。本来,佛本生的传说,就是来自民间,逐渐宗教化了的,它们一旦来到中国广大老百姓中间,经过中国民间宗教的融铸和改造,又成为杂揉着某些宗教内容的民间传说了。这种世俗化、传说化的倾向,即使在最早传入西藏的藏传佛教信徒中,也十分明显。全民信奉佛教的“藏族民间把有作为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与观音联系在一起。”⑻ 吐蕃第32代赞普在公元七世纪统一了西藏高原诸部,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朝,创立了文字,成为推动西藏历史前进的风云人物。在《王统世系明鉴》中就把松赞干布的诞生与观音联系起来,观世音菩萨心间射出的一道光,聚入没庐萨脱噶玛的胎中,就生下了“头上有阿弥陀佛相,手上和脚上都有法轮相,头发为青蓝色”的松赞干布。而松赞干布的两个王妃,即汉唐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也按照这种模式,都成了观音身上放射出来的光明照在其母体上降生的。



  宗教占领的著名山林毫无例外都是旅游胜地,那里分别都有自己的传说。泰山有泰山的传说,五台山有五台山的传说,普陀山有普陀山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着各自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例如泰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岳之首,是一座神灵所居之山。泰山之神东岳大帝,是我国疆域内以及历史上最大的一位山神。他不仅主管着人间的福禄生死,甚至影响到过去封建政权的更迭兴衰。他作为传说中的天帝之孙,有“召人魂魄”(《博物志》引《援神契》)的大权。所以,泰山又被认为是“治鬼之山”。由于封建王朝的封禅活动之频繁和庄严,东岳大帝逐渐从泰山扩散到全国各地,1949年全国解放之前,许多地方都建有东岳庙,逢时按节地举行祭祀活动。但是,由于东岳帝君的功能与普通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关系不大,所以,老百姓宁愿信奉能够给他们以帮助、至少是心理上的安慰的碧霞元君(老百姓亲切地叫她泰山娘娘或泰山老母)。泰山娘娘与其它神 (如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抢占泰山地盘的传说,把这种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泰山娘娘的机智聪慧极尽了歌颂之能事,把神界的事情完全人间化、世俗化了。



  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是不能放过碧霞祠不看的。那里供奉的神祇,是碧霞元君。民间传说《碧霞元君的来历》说,碧霞元君是泰山石敢当的三女儿,而在这个传说中的泰山石敢当又是个普通老百姓。三姑娘在山里打柴时迷了路,误入山洞中,与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太太结识,帮她打柴、担水。老太太说姑娘是仙女,教她某月某日到泰山去做当家人。于是,三姑娘按照老太太的教导把绣花鞋埋在一棵松树旁早埋下的木鱼子底下。到了老太太说的那一天,玉皇大帝召集各路神仙到泰山开会,说谁先到泰山来的早,谁就是泰山神。柴王(有意思的是柴也有神,充分的世俗化了!)说他来的最早,在松树底下埋着一个木鱼子。众神去挖,果然有一个木鱼子。这时走出来三姑娘,说她来得最早。玉皇问她有何证据?她说在松树底下埋着一只绣花鞋。众神仙去挖,果然在木鱼子下面挖出来一只绣花鞋。于是三姑娘就当了泰山的当家人,玉皇大帝把泰山封给了她,封她为碧霞元君。山洞中的那个老太太是谁呢?就是观音菩萨。⑼ 这个故事,不仅表现了碧霞元君传说的世俗化特色,而且描写碧霞元君的手法,完全是一般幻想故事的手法,写她自己的机智克服了难题而在众神之中取胜。



  泰山娘娘初始是作为生育神的身分出现于普通人心中的,因此也被称为“送子娘娘”。当地及周边地区关于碧霞元君的传说,有相当一部分是叙述她作为送子娘娘的事迹的。旅游者可以看到众多的妇女不远千里来此朝拜,为的是向他们崇拜的泰山娘娘献上一片诚心,希望她能赐给他们子嗣,使他们子孙兴旺。这种文化心态和文化现象也许只有在泰山才能看到,你会从这画面中了解到什么才是虽然步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却依然背负着沉重历史负担的中国农民。泰山娘娘逐渐变成有求必应的万能之神,时刻伴随着弱者,成为弱者生命中的“烛光”。她常常在孤立无助的弱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突然地以某种形象(化身)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为他们排忧解难,指出生路。⑽ 无知的百姓们便把这类显圣的事迹编成传说,传得神乎其神,好似真有那么回事似的,一传十,十传百,添枝加叶,不断丰富,终于使救助百姓的传说成为碧霞元君传说中独特的一类。这些传说无意中为那些外来的旅游者提供了了解泰山、了解人民的可贵的资料,或者可以这样说,只有当他们了解了老百姓关于泰山的这些兴味盎然的传说时,才算对泰山两千多年来作为神山的深厚文化背景有了真正的了解。



三 地方风物与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是异常丰富的。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在观光某一地方时,导游人员会向你饶有兴味地讲述这里的风物传说。在中国全部传说系统中,地方风物传说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几乎所有的地方上有特点的风物,自然的或人工的,包括山、河、湖、池、泉、石、洞、冢、树、亭、塔以及民族民俗节日、土特产(如人参、灵芝、蓍草)等等,当地的居民都赋予他一种或几种传说,告诉人们它的来历。这类传说给旅游者的所见所闻增添了如许的知识和情趣,从而在接受者心底里产生某种遐想和美的享受。

  根据传说形成的原由,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因其形貌而附会上一则神话或将一则神话附会到某一景物上。



  因三峡的神女峰而形成的巫山神女传说即是一例。战国时代宋玉写《高唐赋》与《神女赋》,讲的就是巫山神女自荐枕席,夜就楚襄王的故事。《文选·别赋》李善注“惜瑶草之徒芳”引《高唐赋》曰:“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现代还在流传着的巫山神女传说,则与古代那个传说有了显著的不同。传说远古时,西王母生了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她整天把瑶姬关在瑶池里,不让她到外面去。当母亲西王母知道瑶姬背着父母到神仙们到的仙境去玩耍,就和父亲东王公商定,送瑶姬去紫青阙向三元仙君学习仙术。瑶姬与侍女侍臣们一起来到东海龙王哪儿玩,龙王向她求婚,被她拒绝了。后来到巫山上空,看见十二条蛟龙在此为非作歹,为害人民,便施出仙术把蛟龙打下去了。但那些蛟龙把三峡的河道堵住了,汇成了海洋。治水英雄大禹从涂山来此治水,在夔门的赤山顶上变成一只黄熊,但黄熊拱不动那些山石。神女见状派黄魔等六侍臣去帮助大禹治水。禹得知是神女派员帮助他,便去拜访。神女时而作晶莹的青石,立在夏禹面前;时而化作一道青烟,凝成一团青云,罩在夏禹头上;时而变作细雨,落在夏禹周围;时而化作一条游龙,旋舞在巫山顶峰;时而化作一只白鹤,绕着峡谷飞翔。夏禹哪里都没有找到她。经童律指点,才得与神女相见。神女赐给夏禹一部黄绫宝卷、派出侍臣,指点夏禹治水,才终于把九河疏通了。神女乐而忘返,站在巫山顶上一块巨大如盘的石头上面眺望,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纤丽俊俏的神女峰。⑾ 这则经田海燕整理过的传说,那个历史上的媚人的神女瑶姬的形象,再也看不见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神女形象。类似这种形态的传说,很多地方都有,如阿诗玛(云南路南有阿诗玛的传说)、望夫石(湖北武昌北山,《幽明录》:“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饯送此山,立望夫而为石,因名焉。”)、望娘滩(湖南)、大睡佛(四川乐山)、睡美人(昆明西山传说)、金鸡岭(武夷山有《金鸡报晓》传说)、凤凰山(九华山传说)、莫愁女(南京传说)、启母石(嵩山传说)、支机石(成都传说)、蝴蝶泉(大理传说)等,而且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传说。



  属于这类的传说,还有一种特别的形态,就是由动物故事演化而来。如南京的九华山和鸡鸣寺的传说。据说九华山原来是只成精的蜈蚣,鸡鸣寺是只专门吃蜈蚣、为世人啼鸣的大公鸡。蜈蚣常常吐出浓浓的毒焰,烧毁房屋,毒死百姓。南天门报晓的金鸡知道了,下界来为民除害。蜈蚣吐出毒焰,公鸡啼叫,浓浓的毒焰立时烟消雾收。蜈蚣再次吐出毒焰,金鸡站在高处,迎着火焰,引颈长鸣,惊天动地。金鸡与蜈蚣展开一场恶战,终于叫蜈蚣气绝而死。金鸡也累死了。蜈蚣精化成了一座长长的山,这山就是九华山;金鸡变成了一块巨石,屹立在北极阁东头。人们为了纪念金鸡,在北极阁东侧盖了鸡鸣寺。⑿ 蜈蚣与金鸡的传说,各地多得不胜枚举,原本是原始时代的动物传说,由于先民们看到金鸡是蜈蚣的天敌,而金鸡又是以其啼鸣而赶走黑夜、迎来光明的使者,所以常常把这两种动物与某处两个互相对立的山峦联系起来。了解了这种与地方风物相关联的传说,不是对所看到的景物又有别一番理解吗?



  第二类: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构成传说。



  苏州虎丘的“试剑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游客们到虎丘去观光时,导游者会指着两块分别壁立而又相隔不远的石头讲述它的故事:春秋时期的阖闾做了吴王,一心争霸。要铸造一把举世无双的剑。派人寻访到能造这种剑的干将。吴王选好三百童男童女作为开炉祭剑之人牲。干将心地善良不忍这些童男童女无辜被杀,请求赦免他们,一定如期献上宝剑。干将知道,剑铸好后,自己会死于吴王的刀下,便另铸了一把雄剑,交给妻子莫耶带回家门,以便自己死后儿子复仇之用;一把雄剑,亲手向吴王献上。吴王正在阅兵,手起剑落,把面前的一块大石头劈作两爿。后来,吴王怕他再造别的利剑,果然要杀干将。雌剑化为青龙,干将跨上青龙逃走他方。莫耶则将雄剑急送楚王。但雄剑经常在夜间发出呜呜的叫声,闹得楚王坐卧不宁。楚王知道了雌剑的故事后,还要得到雌剑,到处寻找莫耶,而莫耶早已闻讯而逃。雌雄剑的下落已经无人知晓了,但那块试剑石却还在虎丘山上。⒀



  传说形成的初期,只是一个小小的内核,在流传过程中,像滚雪球那样不断滚大,粘联上种种有关的东西。地方上出现的名人,或是一个爱国志士,或是一个杰出的文化人,都有可能把这些人的某些事迹附会上去,成为传说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传说的主干。三峡中据传是诗人屈原故乡的秭归的许多景物,都与屈原的身世或事迹联系起来,成为优美动人的传说。秭归香炉坪对面的三星岩有《照面井》的传说,归州城和郢都城的城墙垛子很像乌纱帽,传说《纱帽垛子》中说那是屈原的切云冠,秭归的屈原衣冠冢,《神鱼》里传说是神鱼从湖南汨罗江里驮回来的,⒁ 《游罗城》里说,古罗子国灭亡了,古罗城毁灭了,但故城西北还留下一段城墙,崐据说那是当年屈原西望郢都的地方⒂ 。与此相类,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与“三国”崐人物有联系的风物传说,有与能工巧匠鲁般相联系的鲁般传说,绍兴有王羲之的传崐说,扬州和潍坊有郑板桥的传说,潮州有韩昌黎的传说,……传说就是这样,一旦有了一个知名的人物,这个人物的行迹就会像一个内核一样,在流传中,不断加上新的枝叶,不断得到丰富。



  第三类:因暗示某一道德而创编的传说。



  苏州双塔的传说,属于这一类。苏州城里的这两座肩并肩立在一起的宝塔,俗称“双塔”,原来叫“姑嫂塔”。据说有一户张姓人家,当家的男主人要进京赶考,留下姑嫂二人在家。姑娘也已待字闺中,只等未婚夫李相公从京城回来娶她为妻。为了守节如玉,姑嫂二人分别种了两棵桂树,一棵银桂,一棵金桂。哥哥走后,妹妹把临街的窗户推开,招惹得几个小后生与她搭讪,外面弄得风言风语。嫂嫂始则对小妹加以规劝,继而把那后皮小后生骂了一顿。小后生脑羞成怒,烧了一镬子滚汤的咸菜卤,偷浇在嫂子种的金桂树根上,使一树的枝叶枯萎了。嫂嫂见她种的金桂枯掉,深感冤枉而委屈万分,便悬梁自尽了。手中留下一张字条,写明自己是委屈而死。妹妹见嫂子为了她而寻了短见,拿过字条,也在嫂子旁边悬梁自尽。后来张李两位相公作了官,想到姑嫂两人的遗愿,在当年种树的地方,建了两座宝塔。崐不过一座塔挺直,显得十分端庄,另一座塔顶稍有点儿斜,好象心里内疚,只好把头偏向一边。⒃ 双塔永远是双塔,冰冷地并肩矗立在那里,但一旦与姑嫂的悲怆传说联系起来,它便具有了一种象征的含义,即变成了道德的象征。



  第四类:因对某物的崇拜和信仰而形成的传说。



  灵物崇拜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多神信仰的遗迹。一块在山岩上直立的或奇形怪状的巨石,一棵硕大无朋的百年古树,往往都会引发人们的幻想和崇拜心理,成为传说的内容。石狮子的传说就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各地旅行,到处可以看到石狮子的雕像。石狮子的传说在中国沿海一带广泛流传,近年来收集到的最西部的一个传说,是西藏的,收入《西藏民间故事》第一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石狮子是城门、宫门、墓门、宅门前面的守卫者,一般都是左右各一只,成双成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石狮子又成为各大公司、银行、酒楼门前的门卫,对石狮子的信仰有扩大的趋势。石狮子的摆设规矩,雄狮居左,雌狮居右,侧首蹲坐,其视线共同注视着当中的通道。明代以来定型的模式是:雄狮子右爪下踩着一个绣球,雌狮子左爪下面戏弄着一只活泼的幼狮。狮子原系西域产物,前汉时西域安息国于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将这种动物作为贡品带到中土,从而在中土安家落户。这种动物逐渐进入中国人的人文生活之中,被人们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才使它得以在新的土壤中经久不衰。当它被摆在城门、宫门、墓门和宅门之前作为守卫者时,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类似中国的石敢当、吞口一样镇邪辟凶的人文意义。民间关于石狮子嘴里出血,预示着将要陆陷为湖的传说,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充分说明石狮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洪水的预言家的角色。⒄ 石狮子还与尝百草、发现医药、教民稼穑的神农有关,狮子(獐狮)是玻璃肚子,他采来的草药,叫獐狮先吃,看是否有毒,所以獐狮是有功之臣,过去中国的中药店的柜台上常常摆着一只石狮子。



  在全国各地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地方卷本和其他专集中所能读到的石狮崐传说,唯有五台山风景区流传的一则石狮子传说,是极为特殊的,不妨略加叙述崐故事说:古时候,五台山的广宗寺和圆照寺都还没有修建起来,菩萨顶牌楼前是显通寺的斋堂和伙房。有一年夏天,进香求斋的外地人很多,天还没有亮,显通寺做饭的便添水做饭了。没过片刻,锅盖上热气腾腾,斋饭快熟了。伙房里不见有人来过,做好的满满一锅粥,到吃斋时却只有少半锅了。做饭的只好要捉那偷粥的。天刚朦朦亮时,忽一阵风声,门外扑进一个东西来,原来是两只狮子。狮子就要吞食锅里的粥时,做饭的举起铁铲向狮子捅去。这一捅,正好捅在狮子的口中,舌头被铲了下来。两只狮子夺门而走,地上留下了点点血迹。这是哪里来的狮子呢?大家寻迹到牌楼旁边的一个石狮座上。仔细一看,两个石座上的石狮子都张着口,眉目之间露出惊恐的神色。其中一只嘴里的舌头没有了。原来是它俩在作怪啊。后来,在菩萨顶一百零八级石阶下修了一座大影壁,切断了两个石狮子同显通寺之间的视线,两个石狮子看不到僧人们做饭和吃斋,也就没有再来偷东西吃。这样,菩萨顶上便有了没有舌头的石狮子。⒅石狮子偷寺里的斋饭,被僧人铲断了舌头,其象征含义何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也许是石雕的狮子没有雕出舌头来的一种解释性的故事,但把石狮子当做灵物看待,却是没有疑问的。



四 旅游与传说的相互作用



  (一)传说作为旅游资源对旅游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旅游资源,传说在旅游中的作用,在于使旅游景点的文化蕴含更加丰富,使游客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更加清晰。上文说到,任何旅游景点都与一定的传说相联系着,那么,任何景点都会有程度不同的传说讲述活动(因导游员的情况不同而不同),或文字资料供游客阅读,这不仅增加了游客对景点的浓厚兴趣,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景点有关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的欲望。而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聆听传说的讲述,始终处于接受者的地位,有时也参与到讲述活动中去,不时地向讲述者(导游员)询问,与讲述者共同完成讲述,其知识的增广又往往伴随着审美的活动,不知不觉中使情感和情操得以提高和净化。



  (二)旅游作为生活方式对传说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对传说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一些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年代久远,而变得支离破碎、失掉枝叶的传说,或已经长时期失传的传说,由于旅游活动的兴起,而被再度恢复起来,重新在人们口头上讲述着,变成了活态的传说。这些重新恢复起来的活态传说,又经过导游者和游客们这些媒介,而回到了民间,回到了群众中去,成为他们认可的民间作品,从而在更大的范围中流传开来。这类作品,与过去在民间自发流传的民间作品相比,则有显著的定型化的特点(况且著名旅游景区,或多或少多半都有这类传说的专集编定和出版,加速了这种定型化倾向)。所谓定型化,指的是基本情节,而不是指的讲述中的细节和讲述语言。这在今天中国的许多景点上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其次,随着中国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发展,流动人口日渐其众,甲地的游客来到乙地,把乙地流传的传说,带到了甲地,乙地的游客来到甲地,又把甲地的传说带到乙地,无形中使这些传说在对方地域有所传播。特别是那些基本情节相类的传说、或同一类型的传说,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现象。如果这些游客是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更多地靠口头表达思想的农民兄弟,这种倾向就更为明显。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几千万农民进城作工,大量农民到各种旅游景区景点观光旅游,听了许多说明解释性的景点景物传说,有些也许与他们家乡流传的某传说有关系或近似,有些则在他们心灵中产生共鸣,于是他们中有的人可能把这类传说带到了遥远的家乡,这些传说也许会因此而在他乡传播开来。北京故宫金銮殿的种种传说,关于各种历史人物的传说,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与景点风物、人物、风俗有关的传说的挖掘整理。事实上,在中国最近十年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搜集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得成绩,大量的地方风物传说、历史人物传说、旅游景点传说,都被搜集起来了,有些长期失传的作品也因而得以恢复。旅游的发展也推动了各地各景点传说的编辑出版和书面形式的传播。这是过去所没有的现象。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广泛和深入的开展,还会促进民间传说的传播和搜集。



                   1994年10月25日北京



    

──────────────

(1)柳田国男《传说论》第9-10页,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

(2)《十三经注疏》上册第927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3)曹子西《北京历史演变的轨迹和特征》,见《燕都春秋》第11-12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4)这则传说的一个30年代记录稿,已收入拙编《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1937-1949)一书中,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正在印刷中。

(5)参阅李文华等《高原古城西宁》第132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参阅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塔尔寺概况》第54-55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长生编《观音的传说》(中国民间信仰传说丛书),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

(8)邢莉《观音信仰》(中华民俗文丛之五)第48页,学苑出版社1994年。

(9)见陶阳等编《泰山故事大观》第10-1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

(10)见李凌燕编《泰山诸神的传说》(中国民间信仰传说丛书),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

(11)《神女峰》,载《中国地方风物传说》(一)第266-272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

(12)《金鸡和蜈蚣》,载《南京的传说》(中国地方风物传说之十)第17-1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13)《试剑石》,载《苏州的传说》(中国地方风物传说之二)第41-4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钟敬文先生在《中国的地方传说》一文中把“试剑型”作为地方传说的一个独立的类型来看待。他引用明人华亭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上卷中的资料:“试剑石,不独虎丘有之,武夷山六曲边,有控鹤山人试剑石。又武昌郡郭外西山,苏子瞻九曲亭,其亭旁有孙权宫,亦有试剑石。山西,亦有杨六郎试剑石。”可参照。见《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册第89-9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14)王一奇编《中国文人传说故事》第2-15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

(15)《屈原的传说》第30-35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双塔的传说》,载《苏州的传说》第19-24页。

(17)参阅钟敬文《洪水后兄妹による人类再繁荣の神话》,《日中文化研究》1991年创刊号;马昌仪、刘锡诚《石与石神·石狮子》(中华民俗文丛之四)第94-124页,学苑出版社1994年。

(18)方庆奇等编著《嘴馋的石狮子》,见《五台山风物传说》第29-3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TOP

学习收藏。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