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群】王松 与傣族长诗相伴
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获得者王松专访——
他甘于默默无闻,大半生投入在收集整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中;
他提出傣族有500多首长诗的论点引起学界的震惊;
他不懂傣文,却首先发现、整理了傣族英雄史诗《召树屯》。先后被译为俄文、日文、英文。
纵然屠刀要夺取我的生命/ 我也会变成花瓣上的一滴露珠
如果我的灵魂回到天上/ 它将在天上为你祝福
请你每天在我的坟上洒下一滴清水/ 让我们的爱情永不干枯
——傣族史诗
已是88岁的王松斜坐在藤椅上,向记者叙述他过去的岁月时,依然能感受到他对傣族文化和傣族诗歌特殊的感情。毕竟他的大半生岁月已经融进了傣族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中。
2007年11月30日,在苏州相城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晚会上,云南省社科院88岁高龄的学者王松获得了“山花奖·成就奖”。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杨利先刚刚从苏州回到昆明,他告诉记者,“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的国家级文艺大奖,是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我省获得两项奖,其中的“成就奖”更是不易,这是对王松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最高嘉奖。
王松没有去参加在苏州举行的颁奖晚会,年纪大是主要原因,另外,他的眼睛患了眼底黄斑病变,甚至看不清眼前人影的轮廓。
这是一个甘于平淡的老人,半个世纪中只专注于两件事,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在交谈的过程中,仍能感受到老人的博学和敏捷的思维。88岁的高龄,尽管视物不清,但他现在还每天坚持以口述的方式创作。
王松除了研究民族民间文学外,还是一位作家。他写过五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共计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早在1956年,王松奉命组建和主持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开始,他就有意于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准备工作了。在当时昆明作协分会,他组织了傣、哈尼、彝三个小组,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这些艰苦的调查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傣族史诗《召树屯》和《阿诗玛》的一些资料便在那时发现的。上世纪50年代以后,王松与同事一起整理了《相勐》等六部傣族叙事长诗,《相勐》荣获了全国民间文学叙事长诗一等奖,这不仅在全国引起了反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王松的专著《傣族诗歌发展初探》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优秀著作奖,《论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中应有的地位》获云南一等奖,还有其他一些民间文学获云南民间文学奖。
这个荣誉属于大家
记者:这次您获得了“山花奖”的“成就奖”,在全国来说也是较高的荣誉,对此有何感言?
王松:我很感谢评委会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但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它应该属于云南广大的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有贡献的人,是我们云南的所有民间文学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的努力才获得的。
记者:我了解到您长期从事傣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了不少作品,是什么机缘让您从事这项工作?
王松:其实我是一个作家,说起来,我还是你的同行,我曾经是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后来来到云南文联,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着手云南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工作。1956年由我带头开始了第一次民间文学调查,西双版纳傣族《召树屯》就是在那时发掘整理的,当时的影响很大,还被翻译到前苏联、日本、英国等国家。
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要在云南设分所,请我去,这样让我有机会为中国各民族民间文艺事业作贡献。此外,我要感谢云南省委宣传部为此让我组成了“三驾马车”: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云南民间文艺研究会,把云南各族的民间文学工作者都组织在一起,集中力量为云南的民间文艺工作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