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两节相逢催生新节日文化

两节相逢催生新节日文化

两节相逢催生新节日文化

李明

网易 2009-10-04 11:14:00 来源: 天津网-每日新报(天津)




  今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不仅让人们享受了最长的一个黄金周,而且带来分外热烈的节日气氛。中秋节前,专门研究节日文化的民俗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说,在未来几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的情况将多次出现。如2012年,中秋节是公历的9月30日,与国庆节前后相连;2017年,中秋节是10月4日,几乎和今年一样;而2020年,中秋节与国庆将在同一天!两节同庆将使节日文化更加丰富。

  长期以来,除了春节的地位无法撼动外,其他节日一直处于摆不平的状态。以国庆节为代表的新节日担负着培养群众爱国主义精神等使命,同时这些节日大多处于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又担负着让人们充分休息调节身心的任务。而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历史形成的合家团聚、走亲访友的日子,很多特定的民俗对彰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如果把放假作为衡量节日重要性的指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节日受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进行了很多努力和调整,比如从今年开始,中秋节、端午节也成为法定节假日。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最长的黄金周。

  从节日文化上讲,新节日和传统节日虽在不断交融,但核心部分还是泾渭分明的。不同节日承载不同文化,但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两种节日文化都有被简单化的趋势。中秋在大多数人心中就是月饼节,而国庆节就是购物旅游的日子。

  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的端午节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通过申报,我们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文化内容独特丰富的中国节日。其实,传统中中秋节的内容一样丰富多彩。比如焚香拜月,男人希望蟾宫折桂,女性祈祷貌似嫦娥。比如给孩子买兔儿爷,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百病全消。

  珍惜民族文化精华,将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对传统节日给予保护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要想把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并不容易。让拥有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一大堆玩具的孩子把兔儿爷当宝贝,不太可能。让时尚男女们焚香拜月,更是想都不要想。为节日文化填充新的内容势在必行。

  今年中秋连接国庆,许多家庭扶老携幼参加国庆活动,或团聚家中观看阅兵典礼和文艺晚会。本市很多市民全家出动也在中秋夜来到整修一新、灯火璀璨的海河边赏月留影。这些自发的庆祝节日的活动,拓展了中秋节的内涵,也为培养爱国精神的国庆节注入了新鲜的意义,节假日强大的文化功能和民族凝聚力再次体现了出来。

  “两节相逢”促成的新节日文化,不适用于所有节日。但在坚持新节日使命,继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打造新的节日文化,不让节假日充斥着“无聊、没劲”的声音,是个要继续研究的新课题。从这个角度说,今年的“两节相逢”开了个好头。

(本文来源:每日新报 )

TOP

    60年“中秋节”变迁:“吃月饼”已非惟一选择

2009年10月02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中江

  中新网10月2日电  今年的中秋节,与新中国建立60年华诞相逢。回首这一甲子的“中秋”,人们表达节日祝福的方式愈加多样,但其中的“团圆”之意却亘古不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幸福过中秋
  1949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也就是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回旋的鼓声、鸣响的礼炮声、庆祝人群排山倒海似的呐喊声……都牢牢地留在了亲历者的记忆深处,直到60年后的今天,那种激动仍然无法释怀。
  但是在尚未解放的地区,“中秋”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人民解放军迅速南下,逼近广州。9月初,广州的各大酒楼、饼商开始打起月饼推销战,店门摆盆景,报纸登广告,但中秋临近,购饼送礼者仍寥寥无几。节后,各式月饼堆积如山。

  1951年:“抗美援朝”月饼模受欢迎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那年的市场上出现了“抗美援朝”月饼模。整个模子是用一块褐色方形硬杂木手工雕刻制作而成,凹槽直径在12厘米左右,比现在市面上的月饼要大。深度在2厘米左右,凹槽中手工雕刻的花纹线条流畅,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最具吸引力之处就是月饼模中间宋体雕刻的“抗美援朝”字样和一颗大大的五星。
  1954年:中秋节食品比以往丰富了
  在1954年发黄的《人民日报》上,有这样一则通知:中国食品公司北京市公司和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已经为首都人民准备好大批中秋节食品。在八月初,中国食品公司北京市公司的采购员就出发到西北区的甘肃和内蒙古草原采购牛羊。现在东北的苹果、广东的香蕉等已经源源运来北京。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已经采购和组织加工了一批肉、鱼、水果、月饼等食品;有些商品的数量,比去年增加一倍左右。为了便利市民购买节日食品,城区消费合作社将设立一部分临时水果摊和肉摊。
  1959-1965年:食物凭证供应少得可怜
  1959年,粮油副食和日用工业品已经按户口凭证限量供应了,过节的月饼生果等也不例外。
  自1959年下半年开始用粮票了,到1960年,拿着粮票也不容易买到月饼了。中秋凭证供应少得可怜的食物。月饼供应同上年看齐,价钱都贵了。中糖公司门市部的月饼卖10元一个。10元,在当时就是天价!一个青年工人月工资可能才20元,那一个月饼相当于半个月工资,按现在的收入计,相当于1000元一个月饼。
  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要想吃到作为节令点心的月饼,必须得有中秋节特供的月饼购买券。那一时期的月饼券与各类普通生活票证式样相仿,票幅较小,图案简单,用纸普通。月饼券的面额单位分两种:一种以重量计,如天津市第三商业局发行的“1958年中秋节月饼购买券(市区、汉民用)”月饼半斤券;另一种以份额计,如苏州市商业局发行的“1963年中秋月饼票”1份券。
  1966-1976年:很难买到月饼
  那一时期,月饼很“金贵”,是不少人难以看到的“稀罕物”。“赏月、吃月饼”还曾一度被禁止。
  1978年-20世纪末:中秋节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自1978年以来,中秋节的风俗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每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均举办专题晚会,共庆中华民族大团结。
  曾中断16年的上海冠生园在1979年重新生产自制中秋月饼,恢复供应,有“西施醉月”、“嫦娥奔月”、“平湖秋月”等若干种类。与此同时,为减轻中秋时集中购买的压力,月饼预约券也开始出现,而且供不应求。月饼券的印制愈加精美,用纸愈加高档,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这首深情婉转的《十五的月亮》在1984年的中秋晚会唱响,从此风靡全中国,成为那个年代的人心中永远难忘的记忆。
  1988年9 月12日,也是在中秋节前夕,台湾昌瑞轮号满载着70多名台湾同胞重回大陆,停靠在上海外虹桥码头。这是台湾第一艘载回内地探亲旅客的客轮,启动了两岸开放旅游的破冰之旅。
  步入90年代,中秋节不只是海峡两岸联络感情的重要日子,还是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手拉手的重要日子。90年代初,广州一饼家就在中秋前夕开始为顾客代办月饼邮寄业务,为各地的华人华侨传递浓浓的乡情。
  21世纪:“明月是一直有的”
  新世纪以来,中秋节邮票有了,各种中秋节祝福短信、漂亮壁纸层出不穷,“中秋节文化周”也沸沸扬扬,中秋节也成了法定节假日。2009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又上新台阶——要全球直播了,“古典中国风”将吹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人口流动加剧、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的现在中国社会,中秋节的传统意味“团聚”更让人向往和珍惜。
  传统仍然在悄无声息地继续,吃月饼,赏月,家人聚餐,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各地各族的中秋习俗也保留至今。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月饼也早已不是表达相思之情或者互相馈赠的惟一选择。另外,科技发展带来的通讯便捷,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中秋记忆。发送一条甜蜜的祝福短信,在QQ或者MSN上和家人视频连线,在网络论坛里求助“中秋怎么过”,在异乡和同学或者同事们一起开个中秋晚会。
  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高柏园说:“从台湾的中秋烤肉文化中不难看出,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消亡,只是它在不断转化之中。”在物质丰富的当下,月饼已经不是惟一的渴望和寄托,人们更渴望通过食物来分享彼此的心情、彼此的关怀以及彼此的想念跟思念。”
  “明月是一直有的,”葛剑雄教授说:“如果既注重传统节日的精神层面,又注重实际需求,传统节日一定可以世世代代延续,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蒲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