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群贤聚西峡 煮酒话重阳

群贤聚西峡 煮酒话重阳

群贤聚西峡 煮酒话重阳



大河网  2008-10-14   大河报 B05 专版 2008年10月14日

首席记者 郭启朝 通讯员冯浩然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举国欢度九九重阳佳节之际,西峡县隆重举办首届重阳文化节,并邀请全国、全省的知名专家、全市、全县的学者和作家,齐聚龙乡西峡,举行重阳文化高峰论坛。他们围绕如何探究、挖掘重阳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重阳文化,打造中国重阳文化品牌,培育旅游文化产业等等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不断碰撞出智慧的思想火花……
  省委书记徐光春曾对南阳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南阳要为全省趟出路子!”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则提出:“南阳市在文化产业建设上要抓特色,突出南阳文化资源优势;抓项目,上一大批文化产业新项目;抓动力,激活文化产业……”
  各路文化大腕共同烹制的这场“智慧盛宴”,无疑是西峡县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重阳是重阳节的发源地
  夏挽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峡是重阳文化发源地,这是大家最关注的一个话题。重阳文化属于民族文化,我们在评判的时候要用民俗学的标准,而不用历史学的标准,历史学是强调唯一的,但民俗不强调这些。一种文化试想在多个地域同时并存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所以我们一直提倡采取资源并享的原则,这是我来之前的观点。
  但是我来了以后,这几天我查阅资料,听了大家的介绍,我觉得重阳文化发源于西峡的说法不是偶然的。这里边有很多历史、人物、民俗的实际记载的,甚至包括物种、民间信仰等方面有很多的印证,所以我们说重阳节发源在西峡也能言之成立,是可信的。
  孙广举(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西峡重阳文化研究会编写的《重阳节探源》,对重阳节起源于西峡县重阳乡进行了考证和辨析。
  说心里话,阅读之前我有点顾虑:是否为了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结论而东拉西扯,穿凿附会,无端判断?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大开眼界,大开思路,也打消了我的顾虑,转而对西峡朋友们的辛勤工作所得的收获深表首肯和敬意。
  1989年,国务院将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但是,在西峡县有人想到一个问题:西峡县的重阳乡与国家的重阳节有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如若二者能有实质性的一点关系,那对西峡县意义就大了。
  于是,西峡县的文化人和领导者结合起来,按照文化建设的方式进行了颇为麻烦的工作:对重阳节的探源。他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文化,走进了自然,走进了民间,请教大贤,爬梳文献,整理资料,分析推理,综合考量,得出了结论。我从文字资料上认同,西峡县重阳乡是我国历史悠久一直赓续不断的重阳节的一个重要证据,说它是重阳节的起源地,确有别的地方难以比拟的重要条件。
  王武堂(民俗专家,《重阳节探源》主编):我们通过研究认为: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的西峡,普及于西汉。据考证,西峡重阳店是由尧的儿子丹朱所建。但由于丹朱被舜战败逃之南方。后来由舜继承王位,名扬天下。丹朱于是销声匿迹,重阳店也就风光不再。
  到了汉代,西峡的重阳店再次扬名。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身怀六甲的爱妃李娘娘被闫氏所害,逃到了西峡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这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谁料有一年秋天,天地间发生了一场瘟疫,村里百姓与李娘娘都未能幸免。临终前,李娘娘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已经长大的重阳女。重阳女之后拜师学艺,最终用红茱萸、菊花酒斩除瘟魔,为母报仇。重阳女后来回到宫中,将重阳节习俗传入宫中,自此传遍全国各地,重阳店也因此再度名扬中华。
  重阳店此后毁于战乱,在此基础上建起的重阳寺一直延续至抗日战争期间才被日寇所炸毁。现存一片“恭李氏瓦”、“龙头瓦”、“凤尾瓦”、和一块“天子万年”石碑,都印证了这一传说。
  重阳现在仍然是西峡的一个乡镇。据《西峡县志》记载,重阳乡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就是西峡境内的一个保。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有时叫保,有时叫乡,但重阳这个名称始终沿用未变。除此之外,西峡还有重阳河、重阳村、重阳街、重阳水库等地名,这些地名也对重阳是重阳节的发源地提供了佐证。
  重阳登高由来已久,西峡的菊花山又是世界菊花的发源地,西峡又是山茱萸之乡,是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山茱萸原产地。
  据考证,西峡丹水镇的菊花山,早在唐朝时就成了全国著名的登高胜地,引来了李白、孟浩然等历史名人前来登高,并写下了“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主人登高去,鸡犬空留家”的千古绝句。
  因此我们可以说,重阳节到菊花山登高,大家一起喝菊花酒,插红茱萸,逛重阳寺,唱重阳歌,一起健身、祈寿、吟诗,唯独在西峡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观。


  保护重阳文化传承天下孝道
  夏挽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保护包括重阳文化在内的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为我们现在整个现实社会强烈的感到一种文化上的、精神上的、道德建设上的需求。保护优秀文化之行为不是偶然的,它是我们在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中的一种文化反思,也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进步、开放和提升,也是一种盛世的景象,是一个必然的表现,是一种文化的复归,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
  冯冀才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代人留下了什么,我们的子孙就拥有了什么,我们这代人不留下什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就丧失了什么”。
  我觉得这是很有警示意义的一句话,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保护不了它,传承不了它,五千年的地震、战争、朝代更跌、异族入侵、都不能毁灭掉的东西,就有可能毁在我们些没有足够认识能力,保护能力、传承能力、转型能力的不孝子孙的手里。
  包括重阳节在内的这种传统文化具有匡正风气、较化人心的功能,有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它还具有一个通过转型开发、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功能,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关注的一个主题。所以我们首要任务是保护好与重阳文化相协调的古村落、古街乡、古街道,保护好孝道文化原地、孝文化胜地,给天下孝子留一块下跪的地方。
  白振国(西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西峡县旅游领导小组组长):文化之于景,如同文化之于人,如同文化之于民族和国家。有了文化的景就有了灵气,有了文化的人就有了底气,有了文化的民族和国家就有了魂魄。
  重阳文化是个孝文化,是个寿文化,是个雅文化,重阳节也该念重(zhong)吧,她提醒人们重阳光,重阳气,重阳寿,重阳刚,重阳明。这个节日古老并年轻着,中国并世界着,现实并梦幻着。我们应该保护重阳文化,挖掘打造重阳文化,也算是为天下老人,现在的老人,今后的老人尽点孝,出点力吧!
  李燕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重阳文化要从娃娃抓起。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奶奶就给我讲重阳节,奶奶总爱在我面前说:“儿孙好,儿孙亲,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奶奶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一生当中,我走的那么多地方,走正路,不走邪路,不走死路。因此我建议,让重阳文化尽最大的可能,进入三四岁的孩子心中,打一个深的烙印,这样的话,人们就可以受益无穷了。
  我们还要告诉全中国、告诉全世界的华人,重阳节是孝亲节,敬老节,感恩节,是造福人类的和谐节、和平节、和美节。重阳节,还是智者的节日,是美的节日、是爱的节日、是和的节日。我们应该把前人的文化火炬接到自己手中,让它传下去。


  精心打造重阳文化品牌
  戴松成(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我认为,一个地方要想发展旅游产业一定要建立“六头说”,即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有说头,有买头,有想头。由此看来,西峡重阳文化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不仅要搭建一个平台,还要打造文化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条也可能是一尺长,也可能直径是两厘米,现在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要把这个链条无限延长,把这个产业链想办法加速,有短变长、由细变粗。在这个问题上余地非常大,西峡完全能够搞胜。
  因此根据这个情况,我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认真研究考证重阳节发源地的理论依据。有的专家说现在只谈发展,不搞争论。这样说也有他的道理,但我认为现在西峡可以一边搞重阳文化产业开发,一边搞重阳节发源地的论证工作。二是要想把重阳文化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的文化品牌,就应该先搞一个策划,按照国际惯例,应该先策划再规划。
  汪振军(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重阳文化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西峡的旅游产业已颇具规模和影响,如果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将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要对本地的重阳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召开高规格的研讨会,出版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第二,要做好西峡重阳文化的创意、策划与宣传。组织作家、摄影家、书法家、媒体到西峡采风,举办展览,拍摄专题片、电影、电视剧,提高西峡的知名度。
  第三,要做好重阳文化产品的开发。要让菊花酒、菊花茶、茱萸香囊、重阳糕等成为当地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第四,要将重阳文化与山水旅游结合起来。举办全国性的重阳登高节,让游人在快乐中体验和认知重阳文化。第五,要将重阳文化与当地的其他文化结合起来构造大文化产业格局。整合重阳文化、生态文化、恐龙文化、老子养生文化、仲景文化、地质文化、哪吒文化、宗教文化,形成新的旅游线路,发挥文化旅游的整体效应。
  王雁(北京骞诺威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2006中国财富高峰论坛十大财富领袖之一):首先我在重阳节问大家好!今天有幸再次来到重阳,昨晚看了看有关重阳的资料,我感觉责任重大。今天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作为投资开发重阳文化的一个投资者,我很高兴,也很想借此机会恳请各位专家多多赐教。
  我是一个什么人呢?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学者,你们是专家学者,我是一个杂家学者,是一个学习者,我一直在学习。前几天我的腰闪住了,但一听说西峡要举行重阳文化节,我就千里迢迢赶来了,我来是要学习,要论证,还要登高,还要与西峡搞战略合作。我觉得我们有幸,重阳有幸,相互有幸结合在一起。
  我想创建新的重阳文化,要建西峡重阳健康文化产业的基地,同时我也想邀请大家都来做我的顾问,加盟我们共同的重阳文化基地建设,因为大家都是学识渊博、才高八斗。有了各位的金点子,重阳文化何愁不会叫响,何愁不会发扬光大?!


  把重阳节变成举国狂欢日
  二月河(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南阳市作协主席):中国的年节,大致上说的是三件事:祀神、祭祖、放松吃喝。但重阳节俎豆香烟不盛、珍馐美食也似乎做的不认真。九月九日,两个“阳极”之数重叠在一起,就成了个游兴节--旅游。
  我们现在一年要过很多节,我看有两个节挺好的。一是儿童节,另一个是重阳老人节。我有一个傻想头:儿童节变成全民的节,大人陪着儿童过。老人节呢?要过成儿童节,变成举国狂欢日,因为儿童和老人欢乐,青壮年们有什么理由不跟着快乐,“抓两头带中间”--整个国和家都会和谐起来。让我们把心中的爱薪火相传,连吃带玩,重阳的意义就大了。
  杨炳旭(中共西峡县委书记):重阳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峡县委、县政先后对它进行了系列挖掘,举办了首届重阳文化论坛,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通用和无线两大网址共同注册了“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向文化部申报西峡为“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同时与北京骞诺威国际投资集团签订了合作开发重阳文化的框架协议。
  以重阳文化为代表的旅游文化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西峡县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29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重阳文化发源于西峡县重阳乡,这不仅是西峡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国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我们将以此次西峡首届重阳文化节为契机,将认真吸纳各位专家的锦囊妙计,并通过几年的努力,让西峡重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 南阳日报-南阳新闻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重阳乡,我为你歌唱

重阳乡,我为你歌唱  

--------------------------------------------------------------------------------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B10 旅游休闲 2008年10月14日  






人山人海庆重阳时书堂供图





  □戴松成(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西峡县有个重阳乡,重阳乡古代名叫重阳店,乡政府所在地在重阳村。村西北有个重阳湖,上游有条重阳河,村西南有座佛爷山,山半腰有个重阳寺,多年以前还有一条重阳街……以重阳为名的地方这里竟然有10多个。我从事旅游文化工作多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很少碰到这样的情况。
  更有说头的事情还在后面。据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考证,早在公元前312年,屈原被放逐到汉北即今天西峡一带,这里就有了过重阳节、饮菊花酒、食菊花糕、登山插茱萸的风俗。
  今年的九九重阳节,有关部门在重阳乡举办重阳文化艺术节,我赶到重阳乡时,乡里大街小巷都是红色横幅,写着吃糕糕、插茱萸、保平安、庆长寿的内容,还挂着重阳乡9位老寿星的巨幅照片。重阳寺前,大堆的香火还未燃尽,成群的香客从山上正走下来。傍晚时分,重阳湖在群山的映衬下犹如微醺的重阳公主,漫山遍野摇曳着菊花和茱萸草,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菊花香。
  在重阳乡养老院,我们品尝了他们自己酿造的菊花酒。乡干部时书堂告诉我,重阳乡是古今有名的长寿之乡,一方养生净地。彩云山上的碑石记载,仅此一处110岁以上的道士就有26位。现在重阳乡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699位,其中重阳村一个村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52位。自国务院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后,乡政府每年都要评选长寿老人,当地领导亲自给老人披戴红花、发纪念品,敬老爱老成了这里的习俗。
  重阳乡短短两个小时的所见所闻,让我激动不已,回味无穷。重阳节在我国存在几千年而不衰,就因为这是“人心节”,活在人们心灵中的节日永远消失不了。我认为重阳节今后应办大、办好,把它办成孝心节、感恩节、敬老节、和谐节、健康节、旅游节。人心不健康,什么事也办不好。
  现在发展旅游产业,应该记住“资源为本,文化为魂”八个字,像重阳乡这样既有山水风光又有重阳文化两大资源的地方,就要把重阳旅游文化打造成一个产业链,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文化品牌。




来源:大河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