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立秋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立秋

第四节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秋季的开始,同时也是重要的节日,节期在阴历七月。立秋之日的活动,有插戴楸叶、占候、禁忌等,尤其在饮食方面有着诸多讲究。

       一、插戴楸叶
       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都有立秋满街叫卖楸叶,妇女小儿将之剪成各种花样插戴的记载。直到近代,各地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在山东地区,据说立秋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在这天采集楸叶或桐叶,剪作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以应节序。在河南郑县,立秋日男女都戴楸叶,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角。
与楸叶相关的节日活动,在山东有人于立秋日刚刚天亮时采集楸叶熬膏,称“楸叶膏”,据说用来敷痔疮有特别的疗效。

       二、饮食习俗


       作为秋季开始的标志,立秋日被赋予特殊意义,因此这天的饮食也有诸多讲究和禁忌。
       (一)饭食。辽宁地区有立秋日“吃秋饱”的习俗,海城、锦县等地是吃肉面义县的城乡居民多吃饼、饺子等面食,朝阳人则是吃黄米面饽饽。
       在胶东地区,中午一般吃水饺或面条,招远、龙口称“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长岛、莱阳、海阳等地则说是“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1] 在山东诸城和莱西地区,吃一种豆末和菜煮成的小豆腐,俗称“渣”,当地民谚云:“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吐也不拉”[2],说是有防止肠胃病的功效。在江苏苏州,立秋这天用茄子调和面粉作茄饼。
立秋标志秋季到来,为了适应即将转凉的天气,有在立秋日食补的习惯。黑龙江双城人在立秋日食用美馔,俗称“抓秋膘”。在黑龙江安达,是日食面条,称为“抢秋膘”,意在祝健康。北京人家在立秋日要吃肉喝酒,称“贴秋膘”。在河北遵化,要啖瓜果肥甘,称“填秋膘”。
       (二)瓜果。华北、华东地区有在立秋日食瓜果以“咬秋”的习俗,尤其普遍食用西瓜(俗称“立秋西瓜”)。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时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免腹泻,称“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各地老少也在立秋时刻吃西瓜以“咬秋”,认为可不生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乌青,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认为可免疟痢。北京人有“春吃萝卜秋吃瓜”的习惯,家长必要在立秋之日给孩子买个瓜吃,并对孩子说:“吃个瓜吧,秋后好肥得滚瓜溜圆的。”[3]当地有“早甜瓜,晚西瓜”的谚语,因为立秋之瓜须早吃,所以多吃甜瓜(也称香瓜,起于初夏,终于晚秋,味道清香甘美,食之可以解腻)。在浙江杭州,有的妇女在立秋日吃一个秋桃;浙江双林人喜食菱藕、瓜果等。
黑龙江双城的习俗,立秋日忌食瓜果,认为食之会令人消瘦。安徽和州则是此日禁食用井水浸泡的西瓜,以防疟痢。山东一些地方在立秋后不再吃甜瓜,俗话说:“打了春的萝卜立了秋的瓜,死了老婆还走丈人家——是那个事不是那个味了。”[4]
       (三)赤小豆。全国各地普遍在立秋日用水吞服七粒红豆,认为可预防疟疾。河南郑县称之为“避疟丹”。浙江地区多用井水帮助吞食。在云南镇雄,“先以布袋盛红豆入井底,及时取出,男女老幼各吞数粒,饮生水一盏,以为不患痢疾。后来,用五色或七色布,剪成大、小不同方块,错角重叠,粘连缝就,载于小儿衣后,叫做‘补秋屁股’。”[5]
       (四)饮水,清暑。在江浙一带,俗信立秋时刻饮新汲水,既可免生痱子,又可止痢疾。在四川雅安,则是将秋水晒后家人共饮,以防疟痢。在四川三合,“俗谓立秋正刻饮水一杯,则积暑消除,秋无肠泄之病。歧黄家又云:服清暑方一剂更妙。”[6]在四川渠县,立秋日特制清解药并煎服,称为“秋药”。
       (五)其他。在浙江定海,立秋日,儿童食蓼曲(俗名“白药”)、莱菔子,称为“祓秋”,以为可去积滞。在浙江舟山,则是给小孩吃萝卜子、炒米粉等拌和的食物,以防积滞。在浙江镇海、奉化,给儿童吃绿豆粥,服酒曲,叫做“拔秋”,认为孩子吃了长得快,长得壮。在浙江汤溪,立秋日“以木莲子绞汁凝如冰,养以井水,随意划取,加糖醋食之,谓之“凉粉”,云已痱。”[7]


三、信仰禁忌

       (一)祭祀
       立秋日,各地多祭土地神。在浙江于潜,农家携酒肉至田边祭祀田祖。在上海,农人在竹竿上悬贴纸幡,插于田中,名为“标秋”;各家还在此日祀灶神。在浙江杭州,若立秋时在夜间,叫做“梦秋”,农家于当夜望空举声,各具酒肉至田边祭祀田祖。在浙江安吉,里社屠牲祀土地,叫做“烧秋福”。江苏常州的乡村在旧时做“秋会”,祭猛将刘承忠,祈求驱蝗虫保丰收;农人在田间插三角形小旗,叫做“猛将令箭”,用以驱虫;窑工在是日祭火神,聚餐并演戏酬神。


       在贵州仁怀,各家于立秋前后十日择期尝新,以新米煮饭,供献天地神祗及五谷之神,祭毕,先把新米饭奉献给家中最高长辈,然后卑幼者依次食用。

       (二)占候禁忌
       1、忌雷。全国各地普遍以为立秋日忌雷鸣,若雷则有害庄稼。陕西孝义有谚语云:“雷鼓立秋,五谷天收”
[8]湖北孝感则称“立秋雷电,天收一半”[9]。所谓天收,为作物被老天爷收去之意,意味着粮食要减产。在江苏武进、阳湖、太仓,“秋孛鹿,损万斛”或“秋礴碌,损万斛”的说法,认为立秋日雷鸣损晚稻。浙江石门也有农谚云:“秋霹雳,损晚稻。秋后雷多,晚稻少收。”[10]在河南淮阳,俗信立秋日如闻雷声,必将发生水灾。
       2、忌虹。立秋日忌虹,也是较为普遍的俗信。在山东牟平、江西南昌、江苏常熟等地,如果立秋后见到彩虹,也谓之“天收”,粮食要减产。四川西昌以彩虹现于西方尤为不宜,有“为西十万”的说法,即减收至十万。
       3、以立秋日之雨晴占此后天气雨晴。浙江杭州有农谚云:“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11]在湖南兴宁,立秋有雨为“漏秋”,有“交秋有雨连秋雨”的说法。天津的说法,立秋日雨为秋涝之兆,俗称“秋洒”;不雨为秋晴之兆,俗称“秋吊”
       忌雨。在浙江安吉,立秋日雨则主旱,有“雨打秋头,晒杀鳝头”之说,而农家最怕秋旱。在浙江遂昌,俗信立秋日若下雨,此后非旱即涝,农谚云:“立秋雨打头,无草可饲牛。”[12]在河北新河,立秋日雨则主此后阴雨连绵,有碍收割,故称“秋傻子雨”。在福建浦城,人们认为立秋下雨会妨碍豆类作物生长。
喜雨。在浙江乌青,以立秋小雨为吉,晴则万物少成熟。贵州平坝有谚云:“立秋得微雨,银子捡得起。”[13]江西南昌有“立秋无雨甚勘忧,万物从来只半收”[14]的说法,都以立秋下小雨主丰收。
       4、以立秋日期之早晚占秋收早晚、丰歉。在浙江杭州,以立秋之日早晚占稻收的迟速,谚云:“七月秋,秋后收;六月秋,秋前收”[15],意为立秋在七月,则立秋后收获;在六月则立秋前收获。湖南兴宁则有“六月秋,要到秋;七月秋,不到秋”[16]的说法。在贵州平坝,立秋在七月主丰收,当地农谚说:“六月秋,减半收;七月秋,得全收。”[17]立秋本应在七月,所以七月立秋,是节气与月令相应,则雨晴恒常;若是立秋太早或太迟,节气与月令相差过于悬殊,雨晴多延期,收成必减。
       5、以立秋时辰之早晚占秋收丰歉。俗信立秋宜昼,即立秋的时刻宜在白天。四川安县、湖北汉口等地有农谚云:“睁眼秋,收又收;闭眼秋,丢又丢。”[18]黑龙江双城则说:“早秋收,晚秋丢。”[19]
       6、以立秋时辰之早晚占此后天气凉热。一般来说,立秋后尚在末伏,天气仍然十分炎热,俗称“秋老虎”。民间以为立秋的时刻在早晨,预示着此后天气凉爽;若在中午或夜晚,则主秋季炎热。浙江杭州、乌青有谚云:“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当头(热吼吼)。”[20]江苏也有“早起秋,凉飕飕;午时秋(或夜立秋),热到头”[21]的谚语。河北新河则有“早晨立秋凉飕飕,上午立秋热死牛,晚上立秋,急晚全收”[22]之说。
       7、在江苏太仓,民间以立秋、白露奇日为雄,偶日为雌,雌雄相配主丰收。



       四、其他


       山东民间忌在立秋日到河里或湾里洗澡。在莱西一带,认为立秋当天洗澡,身上长“秋狗子”(即痱子)。龙口一带认为立秋这天洗澡,秋后要拉肚子;而妇女则认为立秋后的水不下灰,洗不干净衣服,所以多争取在立秋前拆洗棉衣。
       在河北遵化,立秋日在门上悬挂纨扇,称为“送暑”。
       在山东诸城,农人要在立秋这天到地里挖一墩地瓜,看看长势,估计丰歉,叫做“开沟”,当地民谣唱道:“开沟,开沟,看看地瓜收不收。”[23]
       鲁西北地区,往往在立秋这天举行举重比赛,一般用石担、石锁等,简单易行。



[1]叶涛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山东民俗》,18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叶涛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山东民俗》,18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常人春 陈燕京:《老北京的年节》,245页,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4]叶涛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山东民俗》,18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5]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751-752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6]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110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7]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87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8]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7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9]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333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10]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67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11]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60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1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932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13]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58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14]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105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15]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60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16]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523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17]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58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18]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12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19]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421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20]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604、717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21]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民俗志》,34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512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23]叶涛主编:《中国民俗大系·山东民俗》,18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附件:
第四节 立秋.doc
[时间:2009-8-7 11:05 - 下载次数: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