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迎首个“老年节” 非法定假日探望父母成难题

中国迎首个“老年节” 非法定假日探望父母成难题

  中新网10月13日电(上官云)综合报道 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恰恰也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以来的首个法定“老年节”,这也为今年的重阳节带来了超乎往年的关注。

  近日,全国假日办就放假安排向社会征集意见,不少网友趁势建议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让子女陪陪老人,方能更好的实现“重阳敬老”的意义。专家则表示,重阳放假仅是一个形式,关键在于提醒全社会形成敬老尊老的传统,弘扬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形成于战国 为传统祭祖节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全家团聚,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活动。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吕氏春秋》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至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当时宫廷、民间同贺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全家必倾室而出,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此后历朝历代沿袭下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的风气,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亦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老年节探望父母成难题 网友呼吁放假

  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及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然而,随着现代人工作的繁忙,亲情的淡薄,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与子女登高过重阳逐渐成为一种奢望。

  除了“常回家看看”已入法,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用人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有媒体调查,大部分年轻人愿意回家过节,但老年节并非法定假日,许多人忙于上班无法陪伴父母。

  近日,全国假日办正就“是否调整现有放假安排”征求意见,据媒体报道,近7成网友对现有放假安排不满意。众多网友呼吁,可将老年节(重阳节)升格为法定假日,多给年轻人一个探望父母的机会,让“重阳敬老”名副其实。在某外企工作的赵女士也表示,平时工作太忙,如果不放假很难陪伴老人过节。

  有专家表示赞同网友提议。专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很多过节的方式或许已太合时宜。但一些积极的、带有中华文化特质的过节方式日渐消失也是一种遗憾。虽然现在过节可通过网络或电话表达问候,但那种全解团聚的其乐融融的亲情感受,不是电话能够传递的。

  专家:关键在营造全民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或许是由于现代化的节奏加快,金钱与功利的影响逐渐加大,传统“大家庭”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变小,目前人们对孝道、“团聚”确实不如以前看重,过节逐渐变得有名无实。

  节日的形式固然重要,但节日中蕴藏着的中华文化的基因更不能忽略。早在重阳节被定为老年节之前,为突出“孝亲敬老”的主题,知名学者李汉秋曾提议将重阳节兼为中华父亲
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慈孝文化。他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教化的良好载体,但一般都是综合性的,现代社会分工很细,需要有表达单项人伦感情的节日。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专家高巍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也说,应让节日唤起敬老传统,因此,主题要跟更广大的人群结合才能体现出大家在节气变化中的基本诉求,让大家去参与,体会节日的魅力。

  有专家则认为,重阳节反映的是中国人对于阖家团圆、充满亲情的生活状态的崇尚与追求,未必一定“登高”或“买糕”,放假,也只是一种形式,将重阳节改为老年节,关键在于要让现代人知道这是一个敬老的节日,提醒子女履行孝道,懂得“孝”在中华文化中的分量,营造全民感恩、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10-13/5372757.shtml

TOP

高巍谈重阳节

重阳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敬老的习俗由何而来?重阳节期间有哪些风俗活动?节日、节气与养生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最近特意走访了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专家高巍,跟大家聊一聊重阳节。

  重阳节起源与道教有关

  北京晨报:在传统角度看,重阳节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高巍:九月初九重阳节,从数字上来讲,人们用“九”来体现,因为它是阳数当中最大的,过了这个最高点,它就要发生变化。《易经》说“以阳爻为九”,而两个“九”,无疑是在强调变化得迫切,也体现出民间对这个节日的特别关注,到了这个节日,就会发生变化。

  北京晨报:会有什么变化?

  高巍:古人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汉代桓景拜费长房为师修道,在学艺过程中,有一天费长房跟桓景说,九月初九是一个不好的日子,建议他在这一天带着家人、乡民离开家,到高的地方去,以免受到不好气息的侵袭。桓景非常听师父的话,到了这一天就带着大家去了高地儿,回来以后发现,家里的家畜、家禽全都死了。

  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中国传统节日是与节气相对应的,进入到这个时候,阴阳二气不和发生变化,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而且这个故事还能宣传道教自己,可以判断天时的变化,给人们提供切实的帮助。所以重阳节的起源,很多说法是与道教说法结合的。

  重阳节对应的节气是寒露

  北京晨报:您提到中国的节日都是和节气紧密结合的,重阳节对应的是哪个节气?

  高巍:中国的节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和节气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春节,一定是和立春这个节气结合在一起的。像今年没有“立春”,很多人就觉得特别不适应,因为没有一个开始。

  与节气相对应,传统节日才有它亘古不变的意义。具体到重阳节,跟哪个节气对应?寒露。在这之前,节气里就没有带“寒”字的,也就是说,从寒露这个节气开始,秋天萧瑟的气味就越来越浓,气温下降的速度就加快了。在夏天,我们吃凉的、喝凉水都没事,到这个时候,你如果还贪凉,胃立刻就感觉不行了。在这个季节,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老年病也会多发。

  寒露这个节气的特点,是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二气不和,造成一种萧条的局面,这跟春天阴降、阳气上升,二气调和不同,过去我们讲“阴阳和而万物生”,春天的万物皆生与秋天的万物萧条是截然相反的。到了这个节气,阴气和阳气两头跑,万物也进入到秋收冬藏的时节。

  重阳节唤醒敬老传统

  北京晨报:重阳敬老的传统,从何而来?

  高巍:作为传统节日来讲,它的主题一定要跟更广大的人群结合,才能体现出大家在节气变化中的基本诉求,让大家去参与,体会节日的魅力。今天我们谈重阳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贯彻敬老、爱老这种传统。

  关注老年是很现实的问题,从时间点上来说,经过了春天的生长、夏天的成熟,到了秋天,特别是深秋,就好像一个人从出生、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一样,所以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敬老。在重阳节,这种传统体现得非常淋漓尽致。

  再过几年,咱们北京每五个人中就有两位是老人。中国人过去讲究“居家养老”,过去说“养儿防老”就是这个缘故,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往往是两个孩子养四个老人,所以需要社会帮助。从根本上讲,重阳节是一个提醒人们适应节气变化的重要节日。

  重阳节的主题是“避邪”

  北京晨报: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呢?

  高巍:中国人特别讲究名目,名不正则言不顺。因为二气不调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这就使得今天我们的重阳节,从主题上说,就变成“避邪”的重要节日,很多民俗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一个是登高,登高的好处是,降低阴阳不调对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登高可以让我们在这个时候,脱离开地面上那种压抑的环境,呼吸到新鲜空气,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提高免疫力。登高给我们带来的心理作用更大,登山时每登一个高台阶,都会让我们产生往前走的信心。

  另外就是登高时我们老说“遍插茱萸”,这个茱萸当中药说的时候,有益气、驱邪的功效,同时它也是一种调味品。人们在它的功效上做了一些伸发,延伸它驱邪的功效,将茱萸装在红色的袋子里做成茱萸袋、茱萸佩,佩戴在胳膊上,也是我们希望健康的一种表达。王维说“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是希望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都能佩戴上茱萸的袋子,亲情的沟通和交流也让我们从精神上达到“驱邪”的目的。

  在北京之外,像是河北、山东,还有广东等一些地方,重阳节还会放风筝,放远了以后把线剪断,喻示“邪气”被放走了。

  重阳糕和菊花火锅

  北京晨报:传统节日一般都有它特定的节庆食品,重阳节都有哪些讲究呢?

  高巍:到了重阳节,首先要吃重阳糕。这个“糕”,谐音“步步高”。气温下降后,带来的环境变化,无形之中会给人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就是悲秋。悲秋不是抑郁或者意志薄弱,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情感。秋天吃重阳糕,是一种精神支撑。“糕”,往高了走,战胜悲的情绪。

  重阳糕里会放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像花生仁、核桃仁、枣、蜂蜜、果脯等干鲜果品,做出来还非常壮观。重阳糕一定要做九层,突出“九九”的含义,顶上还要用面捏两个小羊或者盖两个小羊的戳记,体现“重羊”的寓意。还有些人会在重阳糕顶上插上小旗或者香菜,当做茱萸,总之要通过细节的安排把重阳节气的特点表现出来。

  另外在民间还有吃菊花火锅的习俗,特别是文化人。菊花是在秋天唯一怒放的花朵,充满高贵之气,所以在重阳节,文人们会聚在一起吃菊花火锅、举行诗会,称为菊花会。(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来源:北京晨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10-12/5368353.shtml

[ 本帖最后由 狄道流珠 于 2013-10-13 13:28 编辑 ]

TOP

呵呵,老年节,可是就算放假了,有多少人会看老人呢?如果真心要去看老人,难道腾不出半天时间?

TOP

“可是就算放假了,有多少人会看老人呢?如果真心要去看老人,难道腾不出半天时间?”说得好。远的,忙的,不一定非得老人节看望老人;近的,有空闲的,啥时都可看望老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