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屋檐下,漂出最纯的年俗香火
光明网 2014-02-08 来源:城市晚报
撰稿/ 摄影 于建青
为了让灶官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祈望来年更多赐福于民,百姓想了许多招数。比如送灶时,人们在灶君像前的供案上放置糖瓜、清水、料豆、袜草。
农历腊月廿三,俗称“小年儿”。长白山下一个偏远僻静的村落——临江市转阳山村,70岁的范庆山早早起床,院子里刚刚落下一层小雪,他拿过扫帚把雪扫到篱笆墙根,几只觅食的鸡从窝里钻出,小心地在走到院子中间,踩在雪上的脚像在舞蹈,大概还不太适应这过于冰冷的地面。
头天晚上,孙子专门从临江市买回几块糖瓜(灶糖),老伴孙宪兰将其放在外面冻着,说要留作祭灶时用。
前几天就把年货置办齐了,这一天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辞灶”。
在一个角落里,范庆山找出去年祭灶时用过的一只香炉碗,上面积满时间的尘垢。他仔细擦试一番,又从米缸里舀出大半碗小米,然后将其置于灶台后面靠近墙面的地方。
他说,如今祭灶的程序已经简单多了,要在早年,黏糕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地方还要用高粱秆给灶君扎个车马恭送灶君上天庭。
即是过年,晚上这顿饭就显得隆重些。这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包饺子,另外还有几道带鸡鱼的菜肴。
就在饺子即将下锅之际,范庆山来到院子里,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挂爆竹挑在杆上,一阵噼噼叭叭的脆响,震得屋里的地面微微颤动,空气里立刻弥漫出一股浓重的火药味。
此时,老伴孙宪兰正将热气腾腾的饺子捞进碗里,他毕恭毕敬将一炷点燃的香插进香炉里,并郑重其事地念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祭灶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爷,传说为玉皇大帝派往民间主司民情的灶官,被百姓奉为“一家之主”。腊月廿三或廿四为祭灶日。
小年这天,灶神要上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类同于下级向上级主管领导述职。临行前,所辖一方百姓自然要搞个仪式为其送行,俗称辞灶。各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顶礼焚烧。
为了让灶官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祈望来年更多赐福于民,百姓想了许多招数。比如送灶时,人们在灶君像前的供案上放置糖瓜、清水、料豆、袜草。前者为封上灶神的嘴,而后三样则是为灶神升天预备的坐骑草料。
黏糕又称年糕,用黏米和红枣做成,金黄镶红,黏甜可口。取“年高”谐音,预示生活年年有余、步步登高。另外也与“黏膏”谐音,供灶王爷享用,可使其受此美味满意余心,又可粘住嘴巴,避免在玉帝面前失口降灾。
范庆山说,灶王爷掌握每家每户一年来发生的大小事情,邻里相处得好不好、孝敬老人没有,妯娌是否和睦,都被他看在眼里,也都怕他在玉皇那里说出去,所以要想办法封灶王爷的嘴。吃了糖瓜,就会甜言蜜语,只说吉祥话,不吐是非语。
这时,他拿过三张专用的烧纸在灶前焚烧,待纸彻底燃尽,便俯下身去,脆于灶前向灶君行三叩首之礼。礼毕,又端过专供于灶君像前的那碗饺子,用筷子夹出几块投在那团化为灰烬的烧纸上,是为“奠奠”。当然,奉祀的菜肴还有其它,酒更是必备。
那么灶君究竟何人?
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均为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子郭,还有个叫作“卿忌”的夫人,即民间常说的“灶王奶奶”。又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几位兵将随从。有的人家的灶王像只有灶神与随从,有的则是灶王爷与灶王奶奶端坐在一起。
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在《东北过大年》中将其故事化,称民间有个张姓男子娶丁香为妻,后张郎发达显贵便休了丁香,又娶妓女海棠。结果不久一场天火,将张郎烧得身无分文,并落得残疾。这天乞讨来到一富户家里,主人正是被他休掉的丁香,张郎羞愧得无地自容,一头钻进滚热的灶膛里憋死了。此时正赶上玉皇大帝下界视察,念在同宗同姓的份上(俗传玉皇大帝也姓张),封他做了一名灶王官。并把张郎钻进灶膛这天定为灶王节。至今民间尚有歌谣:老大张天师,老二张玉皇,剩下老三没事干,派到下界当灶王。
69岁的孙宪兰还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讲过“坏才刘克学”的故事。说有个叫刘克学的小孩上学要过一条小河,其他孩子的鞋子都是湿的,唯独他的鞋子干干爽爽。母亲问起,他便说起有个白胡子老头
每天都会背他过河,还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将来定会高中状元。其实这个老头就是土地神。
正在灶堂前做饭的刘克学的母亲一听自己的儿子将来要光耀门楣,便拿起烧火棍在锅门脸上一通敲打,边打边口吐狠话,意思是等我儿有了权势,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她不知道,那锅门脸正是灶王爷的脸呢,可是戳打不得。鼻青脸肿的灶王随即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了刘克学母亲一状,玉皇也很气愤,便降旨让刘克学脱胎换骨。土地神自知走漏风声害了刘克学,便来嘱咐刘克学,晚上睡觉时,无论发生什么千万咬紧牙关。
可怜这刘克学被换成一副凡骨,惟一口牙齿没被换掉,一辈子赚得好口福,且能说会道,只是心术不正,被冠以“坏才”之名。
忙年
年货的种类依时代和地域而有所差别。东北的年货如按大类,可分饮食、衣着、日月、迷信、玩耍、点缀六类。饮食中大路货如猪、羊肉,鸡鸭是最普通的。
早年,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就是饺子和新衣的盼头。一套可心的新衣能让一颗童心飞到天上,也许这套新衣是一年当中添置的惟一一套。
民间素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谚。一进腊月,买年货与卖年货的都多了起来,但各种货物的价格也涨了不少,这是商人赚钱的大好时机,各家集市都显得一片红火。
年货中多为日常用品,旧时祭祀用品为年货的大宗,如线香、锡箔、木版印的门神、灶王爷,供佛的花、蜜供等等,其中折“元宝”、“锭子”的锡箔则来自南方。嬉戏玩耍之物也不少,《春明采风志》云:“琉璃、铁丝、油彩、转沙、碰丝、走马、风筝、鞬毛、口琴、纸牌、拈圆棋、升官图、江米人、太平鼓、响葫芦、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买办一切,谓之忙年。”
爆竹更是必不可少。百响(小鞭)、麻雷子、二踢脚(双响)、礼花等等,几乎家家都要采购一堆,说到底,过年的气氛全靠这些裹着红衣的炮仗烘托出来,莫问收成几何,买挂鞭炮的钱还是会预备出来的。
燃放爆竹
据说春秋时期就已发明了爆竹,最初的名称叫“庭燎”。传说楚国西方山中有种称为“山魈“的怪物,独腿身长一尺有余,人们十分惧怕它,因为谁一旦冒犯,就会染上寒热病。但是山魈也有弱点,就是怕火光和响声。后来人们就将青竹放入火中,发出叭叭爆裂的声音,这样山魈就会被吓跑。
庭燎,即在庭前堆火,其上燃放青竹。三国时马钧将火药装入竹简,制作出火药爆竹,算是现代爆竹的雏形。
真正的爆竹是在南宋时才制造出来的。那时人们用纸筒代替竹子,将火药装入卷好的纸筒里,安一根引线,点燃后不仅能发出脆裂的声响,还有一道耀眼的火光,映照出节庆的气氛。
明清之后出现的烟花是一次爆竹史上的革命,它让节日的喜庆变得色彩斑斓。
烟花的种类复杂多样,常见的平地燃放的普通小型烟花有“钻天猴”、“地老鼠”、“炮打双灯”等,还有需要搭架燃放的大型烟火盒子,是将多个小烟花组装到一个盒子里,由于各层的花色品种不同,会呈现出多种异彩的景象,有的更为奇特,能营造出亭台楼阁、竹梅花鸟等形态,还有的演绎出惟妙惟肖的戏剧人物,引人惊诧。
更为壮观的应属用礼炮打到高空的礼花弹。不仅制造难度大价格昂贵,还须于空旷场地由专人燃放,多用于机构单位大型庆典活动。
以上内容来自:城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