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夏至节气】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夏至日期的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37,20世纪=22.20。
  举例说明:2088年夏至日期=[88×.0.2422+21.37]-[88/4]=42-22=20,6月20日夏至。
  例外:192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编辑本段]夏至习俗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招远吃水饺,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TOP

夏令饮食
  在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防暑主要注重两个方面:
  首先是多吃冷食、凉食、瓜果。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苏州立夏节喝“七家茶”,小孩要吃“猫狗饭”。同时多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说明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冬季贮冰,夏季食用。清代就有刨冰。清廷在立夏这一天,赏赐文武大臣冰块。此时又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是夏至季节的重要佳品。另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此外,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

TOP

[编辑本段]夏至诗词
  盛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有关“夏至”的节气联造语自然,精巧别致,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还有谜语,谜面是“夏至”?打一成语,谜底——地久天长。其实,“夏至”真与成语“杯弓蛇影”有缘。
  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夏至”也是诗人们的咏吟对象,唐朝权德舆《夏至日作》,“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宋朝张耒《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编辑本段]歌谣·谚语
  【歌谣】
  一九至二九,扇子勿离手;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夏九九歌
  【谚语】
  不过夏至不热
  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有雷三伏热

TOP

夏至有雷三伏热

来源:京华时报  
    今天是夏至,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虽然白昼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之时。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节气后,对流云团发展旺盛,雷阵雨较多。北京地区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2~33℃,日平均最低气温为19~20℃。 (冷中华)

TOP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饮食习俗

夏至节气一般在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为者,至有三义;一以阴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阳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为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夏至说: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周代夏至已有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饥饿。从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宋代《文昌杂录》: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礼志记载: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夏至祭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有的地方麦糊烧(一种用面粉调成糊在锅中摊成极薄的大饼)供司灶、祖宗。也有擀面为薄饼,烤熟后夹以青菜、豆荚、豆腐等祭祖。
夏至是一年“四时”之一,标志盛夏的来临。与冬至开始数九一样夏至起也数“夏九九”。《夏九九》有很多版本,最能反映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湖北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来临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而梅雨天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少,正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农作物上,作物就不会遭受病虫害。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谚语: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漠河县于1989年把“夏至”定为旅游节。
夏至时,麦收已完,新麦上市,早稻也插种完毕,所谓“夏至关秧门”。做夏至羹饭是全年“四季羹饭”之一,各地夏至吃面是固定的风俗,有:冬至饺子(馄饨、麻团等)夏至面的说法。湖南夏至吃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圆糊醮。有: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农户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于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处,并燃香祭祀,以祈丰收。这个日子是贪嘴的小孩子及讨饭叫化的节日,可以到田头饱餐一顿。《荆楚岁时记》有“夏至节日食棕”之载。苏州人夏至要吃“夏至粽”。常熟夏至吃夏至粥,要以糯米掺小麦、赤豆、蚕豆、玉米、红枣、糖等熬成。张家港夏至吃馄饨,说夏至馄饨免疰夏(“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预报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仪征岁时记》: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无锡夏至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山东龙口一带煮新麦粒吃,小孩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好吃又好玩。有些地区,外甥和外甥女夏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也有的地方食凉粉、凉皮。另外,绍兴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 、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
夏至时台湾渔民在高雄外海可以捕获到丰富的虱目鱼。同时也是台湾香蕉的采收、盛产期。
                                      
                               来源http://post-life.news.tom.com/s/56000A8F441.html

TOP

夏至,地坛祭地

中新网  2009年06月18日 16:25 来源:北京晚报


  夏至,地坛祭地

  ——大祀方泽与从祀山岳

  再过两天就是夏至,“星火纪苍龙,阳鸟尽午中。应时陈盛祀,先事惕微宫。林管调宫微,方坛配昊穹。夔夔群辟集,惴惴一诚通。永念阴阳嬗,端惟造化功。祇期长养遂,万物有熏风。” 清高宗的一首五言古诗仿佛把我们带回到260余年前的那个夏至……

  地坛祭地

  祭地制度起源于原始农业和自然崇拜,据文字记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在树林间空地的土丘上举行,后来发展成用土筑坛,并演变成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为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周礼》中就有“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的记载。汉武帝开始立庙祭祀,在汾河与黄河交汇处,古称汾阴(现山西省万荣县)的地方建后土祠。西汉末年按阴阳方位在长安城北郊建祭地之坛。此后虽历代礼制不同,有时天地分祀,有时天地合祀,但均在都城建有祭地之坛。金代建中都城时在通玄门外(今复兴门外会成门东北)建北郊方丘,是北京史上第一座祭地之坛。

  现在的地坛建成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坐落在京城北郊安定门外东侧,依“南乾北坤”之说与天坛遥相对应。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明清两代帝王每逢夏至这一天,到此进行皇家祭祀活动,企盼在帝王的统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公元1531年至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十五位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其中正祭皇帝亲祭174次,恭代207次。

  明清两朝的吉礼祀典分为大祀、中祀、群祀三等,祭祀皇地祇神为最高等级的大祀。祭地大典每年夏至举行。古人认为这一天 “阳气至极,阴气始至”,所以选在这一天祭祀属于阴性的皇地祇。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依次为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读祝、亚献、终献、受福胙、彻馔、送神、望瘗、礼成。进行中各奏乐章一章,初献至终献时分别舞武功之舞和文德之舞。但不同的是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整个祭祀过程十分隆重,不但祭品丰富,礼仪复杂,而且场面宏大,期间皇帝需跪拜70余次,耗时约两小时。

  从祀山岳

  方泽坛下层东西两侧各有两个石座,放置有“五岳”、“五镇”山形和“四海”、“四渎”水型,均为东南向。祭祀时以五岳五镇、皇帝陵寝所在的五陵山和四海四渎从祀,是安放从祀神位的四从坛。

  对于“五岳五镇”的祭祀来源于远古先民的山川神灵崇拜,相传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就化为五岳。在漫长的数千年封建时代,“岳”、“镇”是皇权和社稷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象征与标志,是国泰民安、和谐顺畅的寄托,丰厚文化底蕴,使之在中华文明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五岳风光”与“五镇奇观”一直被尊称为“华夏十大名山”,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历代封禅祭祀不断。据《明史》记载,“五岳五镇”的封号起于唐、宋时期,宋代封五岳为帝,五镇为王。至明洪武三年,诏定岳镇海渎神号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五镇称东镇沂山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北镇医无闾山之神。此后清代康熙曾多次造访南镇、西镇,并留有牌匾;乾隆也曾三登闾山,为北镇题词吟咏。而五岳名山更是历代驰名中外,令许多名人雅士在此流连忘返。

  《通典》卷四十五《礼五·沿革五·吉礼四》中有大量关于唐代前“五岳五镇”祭祀的记载,这种对于山岳的祭祀礼仪到了清代已十分完善,这一点我们从祭祀时的陈设中便可略窥一二,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在大祀方泽时“五岳”、“五镇”分别与“五陵山”从祀于方泽坛下层,其中五岳从位设于东一坛,设黄缎方幄次一座,幄内设石雕山形一座,上设神位(丹漆金字),爵桌一处,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爵垫一、黄瓷盏三十;笾豆桌一处,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豋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左右烛台各一;幄内外黄羊角座镫各二;幄前设三格俎,炉几一,镫几二,上设铜炉一,靠具,黄羊角鱿鲩镫二;幄外北旁设馔桌一,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馔盘一;尊桌一,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黄瓷尊一,疏布幂勺具,实酒六瓶,黄瓷爵三;接桌一,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帛篚一,内盛青、黄、赤、黑色礼神制帛各一端,白色礼神制帛四端;香盒一,内盛方柱降香一炷、细攒香二两。五镇从位设于西一坛,也设黄缎方幄次一座,幄内外陈设与五岳从位陈设基本相同,只是帛篚内所盛改为青、黄、赤、黑色礼神制帛各一端,白色礼神制帛三端,略低于五岳从位。在祭祀结束后,神位均请回皇祇室供奉,每月初一、十五由太常寺官员拂拭神幄,上香行礼。

  从这些繁琐复杂的陈设、繁文缛节的祭祀可以看出封建帝王对祭祀的重视,他们通过祭祀这一手段,将皇帝的绝对权威昭告世人,将“天父地母”、“皇权天授”的思想通过与天地对话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无论是大祀方泽还是从祀山岳,支撑其发展延续的动力都是古人对于人和宇宙关系的探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才是祭天礼地的灵魂所在。

  君王祭祀

  在漫长的地坛祭地历史中有几次偶发事件使祭祀与众不同,也更加增添了地坛祭地的神秘与庄重。清嘉庆十八年夏至,皇帝亲诣方泽,当时京城、直隶等地已久旱无雨,在祭后的第二天京城就普降甘露,并连降两日。嘉庆皇帝倍感欣喜,为表感激,他参照乾隆三十五年的旧例,派二阿哥绵宁(即后来的旻宁,清道光皇帝)恭诣皇祇室,向列神位依次拈香,行祀谢礼。清嘉庆二十四年五月,因要修缮皇祇室内的高宗纯皇帝神牌托底,嘉庆帝派遣哥哥成亲王永瑆恭诣行告祭礼,但在过程中出现了次序的错误,因此成亲王及太常寺官员均受到了较重的处罚,永瑆被罚在家闭门思过,并罚半俸十年,其子绵勤也被革去了内大臣职务,在家侍父。由此可看出古代君王对地坛祭祀的恭敬与重视。

  岳 欣/文王建国/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