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解读春节 祝福中国

解读春节 祝福中国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破解民族精神密码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年节是破解一个民族“精神世界密码”的“钥匙”。

  每年春节,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数亿人的迁徙移动已经成为一道世界罕见的独特景观。是什么力量促使数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执着地沉醉于春节,不懈地守护和弘扬春节?小而言之,春节,是家庭的团圆,是亲情的归宿,是无数游子历经千辛万苦也要返乡的动力;大而言之,春节,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是生发和集结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特有形式。同样的时刻、同样的仪式、同样的情感……在普天同庆的春节里,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更加深刻地体味到民族文化在自己心灵深处打下的印记。因此,这是我们的春节。

  这里编发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述了春节,有理论的阐发、有童年过往的回忆、有对文化变迁的反观,希望能带给读者不同的思考。

  再大的风雪也浇不灭中国人回家过春节的热情。在这里,让我们向那些还在回家路上艰难前行的人们衷心地道一声:一路平安!

                                                                    ——编者

专题链接:http://culture.people.com.cn/GB/106905/6866766.html

( 责任编辑:雷志龙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除夕情怀

冯骥才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时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们怎么珍惜它,它还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烟消云散。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多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的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享用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噼噼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楼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几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乎乎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焐得很温暖。

    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儿,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除夕是中国人用共同的生活理想创造出来――并以各自的努力实现的现实。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梦中情愫

叶廷芳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生长在农村,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农村所经历和熏染的民俗文化气氛陪伴我大半辈子,至今仍是我萦绕不去的梦中情怀,它经常让我咀嚼,令我回味。

    农村向来不兴过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农人们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叫过年。在我们浙江西部一带,差不多一个月前就开始忙乎起来了,到了大年三十那天达到高潮:大人们一早就开始为当天的年夜饭忙碌起来。按照习俗,年夜饭必须摆出十道丰美的菜肴,俗称“十大碗”,即使穷人,也得无奈地将一道菜分作两碗,以凑足整数。与此同时,还要虔诚地为堂上的祖先们和邻近的神灵们备一份美餐:在一只大木钵里摆上一整个猪头,两旁各摆一只鸡,再加酒壶、酒盅、筷子之类,在“年饭”前先在堂前和附近的神龛前一一供奉完毕,一年中最隆重、最神圣的时刻就开始了!一家人默默坐下来,轻轻拿起筷子,呷一口自酿的“三白酒”或“烧酒”,尽量少说话,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说了这样的话,长辈马上拿起桌上事先准备好的草纸,一边警告式地向孩子瞪一眼,一边惩罚式地给孩子嘴上重重地擦一把,仿佛祈求那看不见的神明:这孩子的嘴贱,您可千万别当一回事――童言无忌啊!但绝不敢呵斥孩子,以免引起他的哭闹,那样会招来“邪气”。“年饭”的仪式完毕之后,孩子们捉起长衫的下摆,接受家长赏赐的花生、桔子、糖汁之类的零食,大人们则磕一阵子瓜子,喝一杯茶,然后和孩子们陆续上床睡觉,留下年长者坐“长寿夜”。

    初一早晨,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第一件事是分别向长辈们――跪下拜年。长辈们则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即“压岁钱”递给孩子。孩子们完成这一“规定任务”以后,就欢天喜地地各取所好,放鞭炮的放鞭炮,踢毽子的踢毽子。大人们呢,在庄稼地里辛苦了一年,年底又忙于过年,今天终于如释重负,该好好清闲几天了!随着第四天早晨的几声鞭炮,“大年”宣告结束,“亚年”已经开始。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亲戚间穿梭拜年。正月十二至十五,是全村的集体娱乐项目――舞龙灯,加上喧天的锣鼓和鞭炮,吸引了全村人倾巢而出,把村中心的晒场搞得欢腾非凡。正月二十,是年节的尾声。这天晚上,还是那几条舞龙,在村子里热闹一番以后,便冲出村子,全村老少一齐涌向村口,目送着三条灯光闪烁的巨龙蜿蜒着穿过漆黑的原野,向一座山边的佛庙进发。当它们到达古柏参天的佛庙门前时,人们依次点燃三尊铁铸的“地炮”,在3声地动山摇的雷鸣之后,龙灯里的烛火也随之一一熄灭了去……至此,整整持续了3个星期的年节,在有张有弛地消耗完人们的兴奋能量、演完所有既定节目之后,终于落下帷幕。

    我上大学以前的所有年节都是在同一个村子度过的,若从5岁能记忆算起,它至少在我的最初生涯中一连重复了14次。它不但从未使我产生“审美疲劳”,相反,它不断点燃我新的兴奋点,将我对土地的感情融入我的生命记忆,形成我的乡村情结,并培养我的情操。正因为如此,50余年来,尽管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而且多文化互相渗透的大都市里,“过年”的意识已经很淡薄了,但儿时的年节始终是我难以割舍的梦中情怀。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货币里的变迁

陈宝山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过春节了,“姑娘爱花,小子爱炮,奶奶爱裹腿,爷爷爱毡帽。”出门见喜、抬头见喜、恭喜发财,贴对子,这都是一些老话儿。要说磕头拜年,给压岁钱,可是来真的,见之于行动。老人给小孩子钱是呵护疼爱,小辈给老人钱是尊敬孝道,扶老携幼是炎黄子孙的好传统,华夏文化之瑰宝。

    传统的东西还存在着,春节了老人给孩子压岁钱,100块、200块,肯定是给钞票,全是为着当面取个吉利。如果递到手上的是100或者200金额的支票恐怕不行,反映不出情感,依目前条件尚不成立。但是,大家的观念确实在改变,比如开始大量运用“农民工银行卡”,这是货币运行在广阔天地里的一场革命。至2007年底,全国包括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内的6万个以上的机构为此卡服务,现金运行量达数万亿元,农民工兄弟人均900块钱以上,他们身上轻轻的,不再“腰缠万贯”,非常安全。

    货币俗称钱,有宏观货币与微观货币之分,有大钱、有小钱。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广义货币余额40.3万亿元,是大钱;现金投放3262亿元,是小钱。现金、现钞、钞票、票子不论叫什么名字,它们都是有实体存在的钱,本质上是初始的最活跃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现金的最大活力在于自由化,大量行使现金存在很多弊端,其脱离金融体系在银行以外体外循环。

    说了这么多钱的话,其实是希望大家破旧俗、树新风、少用钱。针对社会现实,应提倡弱化现金的理念,尽量少用钞票,多用支票、本票、汇票、信用卡、电子货币等先进结算工具。中国的银行卡市场繁荣,截至2007年底已经发行了十几亿张。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货币发行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商品、货币是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不仅是商品流通之媒介,也是衡量宏观经济的一把尺,货币与市场经济直接相关,密切关联。有关部门未雨绸缪,对此有着充分认识和预期准备,包括紧密跟踪宏观经济金融发展的动态趋向,提高针对现金投放分析预测的精准率,密切注视针对突发情势变化的敏感度,创建稳定的金融环境。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文明的共相

刘梦溪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回溯我们历史演变的经验,有两条最重要:一是传统不能割断,二是世界不能脱离。清代的问题,就是它与世界相脱离,闭上了对外交往的大门。近30年以来作为基本国策的改革开放,目标之一就是让我们进入世界的大家庭,不脱离开世界大势来孤立地考虑自己的问题。

    历史的反思,传统的承继,归根结底是要整合自己的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所用。因此近年的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国学的提倡,诚然是理所必至的好事情。可是随着大家为重建传统所做的努力,也有一些意外之见和意外之行,值得我们检讨和反思。比如小学生设立国学班倒也罢了,却要小孩子们穿上古代的袍服,念《论语》还要摇头晃脑,此理实不可解。又比如有人提出恢复黄帝纪历,这个想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以公元来纪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一步,连纪历都要改变,近代以来未之闻也。虽然是个别的说法,也够让人感到意外的了。有人提出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入场服装要穿所谓“汉服”。什么是“汉服”?唐朝的,宋朝的,还是清朝的?还有的提出要改学位服,我的看法,这不一定是明智之举。

    文明是有它的共相的。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求同”比“立异”重要得多。虽然我们做学术研究不能不区分出“异”,但是区分“异”的目标结果是为了求其“同”。

    我历来认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研究,是通过“异”来追求那个“同”。钱钟书的《管锥编》、《谈艺录》中谈到对各国文学与文化的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和目的,是尚同,“心同理同”、“貌异心同”一类字眼,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出现。他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钟书不刻意“立异”,而是追求“同”,这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大学者,都不以“立异”为尚,“立异”不是有学问的表现。

    对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现在很多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代化的模式不应该是一个。从历史上来看,以前的两个模式,一个是欧洲的模式,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的模式;第二个就是北美的模式,也是对现代化影响最大的一个模式。但是,当东亚兴起之后,特别是中国兴盛之后,人们在探讨有没有第三种现代化的模式?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与欧洲、北美的模式一定是一样的吗?我看,不一定。

    尽管如此,在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价值层面,比如生存的渴望、爱的追求、趋利避害的心理、对灾难的应对等等,这些人性的基本追求方面,人类的共同之处是非常之多的,而不是简单以国家、民族作为分界的。照说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是最能见出民族国家之间的差异的,但已故的美国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史华慈先生,曾亲口对我说过,连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我们在重建文化传统的过程当中,一些传统节日恢复了原来的位置,我对此是完全赞同的。像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非常富有文化意味的中国传统节日,历来为我国民众所喜爱,放假、休闲、游乐,不仅是连接传统、恢复记忆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的狂欢。

    但我们亦不要忘记,我们是世界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人类文明当中一些共性的东西、共相的东西,我们不会也不可能例外。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童年春节

杜书瀛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的童年是在华北大平原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度过的,那时我最盼的是过春节。7岁那年,正值日本鬼子投降。八年浴血抗战,终于胜利,大人格外舒心,孩子也格外开心。岁末将近,大家绷着劲儿要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一进腊月,节日的兴奋就被逗起来了,我总是数着日子过每一天。香喷喷的腊八粥熬出来,要先敬两个空位――那是给姥爷和爸爸的。爸爸是抗日部队的政委,在日寇大扫荡中牺牲;姥爷也因是抗日干部家属,被日本鬼子抓去用军刀砍下了脑袋。然而,苦难终归是过去了!那天在饭桌前沉默了好一阵子。后来,姥姥对大舅、二舅说,日子来得不易,咱活着,就要好好过好这个春节,让死的没有白死。那次姥姥和舅舅没有流泪。

    我数日子好不容易数到腊月二十三,从小年这天就开始过年了。那一天,全家老老少少一起出动,把屋里屋外、天井过道、牛棚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堂屋犄角旮旯的陈年老灰,也清理得一尘不染。姥姥说:“把日本鬼子八年带来的秽气全都扫出去!”

    人们都说大年初一是过年的高潮,其实我感觉大年三十过年的气氛最浓。这日,白天姥姥和舅妈在堂屋的家谱下供桌上摆放各种供品;我和表弟则跟着舅舅在打麦场上“打囤子”――用草木灰画出大大小小盛粮食的囤子,祈求来年丰收,粮食满仓。黄昏,舅舅抱着许多芝麻秸撒在院子里,说,等子时你们兄弟俩去“踩岁”(踩碎)――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强。晚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守岁。孩子们嗑瓜子、吃花生,谁也不睡觉,实在困了,就去放个炮仗。

    吃了饺子,拜年就开始了。姥姥、舅舅、舅妈早已准备好压岁钱,忙不迭塞到我口袋里。家里拜完,拜本家;之后,全村邻里互拜。往年拜年,道声“恭喜发财”,这年大家却不约而同地拱手:“打败日本,共享太平!”从初一到十五,人称“年下”,即天天在年节之中,是我们这些孩子“疯玩儿”的日子。每天,整个村庄沉浸在欢乐之中,多少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过过那么热闹的春节。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春节新变化新活力

色音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除了汉族,部分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春节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年俗活动出现简化趋势。历史上的春节曾拥有诸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礼仪。从腊八开始,经过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拜年、逛庙会,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而如今的年俗活动被简略化,有些内容正在消失。在城市,日常时空和节日时空之间的过渡环节和准备过程开始脱节,很多家庭的年夜饭不在家吃了,原来一家人的团圆饭变成了几个家庭的拼桌团圆饭。年俗活动的简化,折射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些文化变迁。

    其次,神圣内涵的世俗化。专家认为,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具体的规矩和祭祀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发生了变化。作为宗教祭祀活动的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成为百姓狂欢的民俗盛会。目前,春节习俗中的神圣内涵越来越弱化,世俗意义却越来越得到了强化。

    第三,节日时空商业化。如今的春节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庙会上卖的东西跟商店里的都差不多,节日活动越来越被商业化。

    第四,节日功能的转化。春节的本意是除灾祈福、趋吉避凶,如今却神圣仪式逐渐被世俗化,春节的传统功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宗教民俗内涵和社会文化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一些节日民俗有所变化是很正常的,也是历史必然现象,人们的需求在变化,民俗也要在变化中保留传统内涵。节日习俗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以及文化环境发生变化,它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和调适。近年来,圣诞节等洋节日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例证,并非消极意义上的文化入侵, 是全球化时代正常的文化价值交流碰撞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有人喊出“保卫春节”的口号,但我觉得与其“保护”,不如注入新的活力给春节一个自由发展的生存空间。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民俗与公共文化

高丙中

2008年02月01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具有公共性,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
  现在,国家法定假日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把大年三十纳入了假日,这是在整体上把传统的节日民俗认定为公共文化的重要举措。文化政策的制订者认识到了,节日不仅是休假,而是文化的节日,既然大年三十有重要的文化活动,就应该让民众有举行活动的时间条件。这个逻辑所体现的就是公共文化的逻辑。

  一些先前被认为局限于特殊人群的民俗民艺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公共文化了,其中,全国性的传统节日最近几年在公众心中和社会处境上的变化就是有目共睹的例子。最近10多年对年味越来越淡的讨论,韩国以“端午祭”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在中国激起的具有全民性的“保护端午”运动,都清楚地显示传统节日被普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公共文化。随着国家在2006年把四大节日宣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全国多个地方把元宵节、七夕节、庙会性地方节日提出来申报国家级遗产,国务院发改委也已经把主要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体系的方案公布征求意见。

  中国的公共文化从单纯学校教育所培养的现代文化转向包容传统日常生活传承的多元文化,这是中国社会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的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的主流社会更具有包容性的突出标志。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春节话年饭

2008年02月01日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就要到了!

  除夕之夜,无论身处何方、工作多忙,谁都希望能尽快地赶回家中,同亲人们聚在一起吃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共叙天伦之乐。今年的春节更会是一个不同于往年的热闹、振奋的节日,因为正巧赶在了“奥运年”!我们的国家从百废待兴、勤俭建设到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啊,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就是铁的见证!世人将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体会中华民族的强盛!今年一定得好好地过。

  按照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三十除夕夜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一天,全家团聚在老人身边拜年、叙旧,老人给孩子们分发压岁红包,等到午夜12点新年钟声一响,饺子就下锅了。庆贺新春除夕午夜吃饺子的习俗,从古至今代代相传。有些南方地区还要吃馄饨、长寿面、元宵、年糕等等,各有寓意。但别的都可以随意吃,惟独吃饺子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从不改变的,直到今天。只是因为条件好了,人们已经不单单把吃饺子当年夜饭了,还要做上一大桌的美味佳肴伴着酒和饮料,尽足了兴为止。

  中国人年夜饭的品种花样繁多。然而千百年来年夜饭的就餐地点却一直是雷打不动,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乡村小民,大家都各聚其家,各掩其门,各自品味着弥漫于菜香酒香之中的幸福时光。富裕起来的城里人,如今时兴年夜饭不在家中做,到有档次的酒店去吃。其实,在家中做几道拿手菜,也是一种享受。今年除夕吃的饺子,我分别准备了胡萝卜、菠菜、西红柿汁儿和面,这是受了奥运五环标识的启发,只是黑和蓝还没想好用什么做,这些菜蔬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来增加营养,二来引人食欲,唤起家人对参与奥运的热情,挺好吧!至于饺子馅儿嘛,也要多做几种。我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除了饺子一定要吃外,还要做点儿凉菜、热菜和小食品。以下几道家常菜,希望您能跟我一起来学做。在“鼠”年到来之际,亲自下厨为家人做上一顿年饭,带上好心情、操起家伙什儿,大显身手吧!

  农历腊月末

  ■蒜烧黄鱼

  原料:黄鱼1条、大蒜瓣30粒、姜2片、葱3棵、油6杯、高汤2杯。

  调味料:酱油4大匙、白胡椒粉1/8小匙、粉一大匙、糖3大匙、水2大匙。

  做法:1.黄鱼清除内脏、洗净,用纸巾拭干水分。2.油烧热,放入黄鱼煎黄,沥干油分盛出。3.余油将大蒜瓣炸至金黄取出,留约3―4大匙油爆香葱、姜片,再放入黄鱼、酱油、白胡椒粉、酒、白糖及高汤,用中火炖至汤汁浓稠后清淀粉勾芡,芡粉裹匀出锅装盘,淋些热油即可。

  ■板栗烧仔鸡

  原料:仔母鸡1只(约重1000克),板栗200克,芝麻油250克(约耗75克),猪油、鸡汤、味精、白糖、湿淀粉、酱油、精盐、蒜瓣各适量。

  做法:1.将宰杀好的仔母鸡剁成3―4厘米见方的块儿,放入沸水锅中,旺火煮5分钟,取出后脱骨、剥去内皮。2.炒锅放旺火上,入芝麻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鸡块炸5分钟,用漏勺捞出,用锅中余油,加鸡汤、板栗、酱油、精盐、白糖、鸡肉,用旺火烧10分钟,至肉块松爽、板栗粉糯时,再加猪油、味精、蒜瓣,淀粉调稀勾芡,起锅盛盘即成。

  ■鱼香丸子

  原料:猪肉(肥瘦),菜油、大蒜、葱、生姜、精盐、酱油、鸡蛋、泡红辣椒、豌豆苗,水淀粉适量。

  做法:1.猪肉剁细,加鸡蛋清、精盐(适量)搅拌均匀;泡红辣椒、大蒜、生姜剁细末儿,切葱花,豌豆苗洗净;2.菜油烧四成熟,肉茸用手挤出圆球状,下沸油里炸至金黄捞出;3.菜油烧热,先下姜、蒜、泡红辣椒煸出香味,加高汤大火烧开,加炸好的肉丸子改小火,收干汤汁,起锅前加豌豆苗、味精、葱花、勾芡,菜成。

  ■素烧杂合菜

  原料:豆腐干200克、黄豆芽200克,胡萝卜、白萝卜各半条、金针菇50克、青椒50克、香菇100克、海带、剑笋各150克。

  调味料:盐1/2小匙、麻油1匙、糖1/4小匙。

  做法:1.金针菇泡软、洗净,入锅焯3分钟,取出挤干水分待用,其它材料均切成细丝。2.用适量油将香菇丝、豆腐干丝等炒熟,加适量盐、糖调味,盛出。3.另用适量油炒熟豆芽、海带丝、胡萝卜丝等,加盐及糖调味。4.将两次分别炒的混合(分两次炒是因所需火候不一样),淋些麻油拌匀即可。

  ■锅塌豆腐

  原料:豆腐2块,鲜蘑50克,青菜心10棵,香菇30克,素油50克,酱油20克,白糖3克,精盐1克,湿淀粉10克。

  做法:1.香菇用热水泡软,去蒂;青菜留菜心,修去叶根,沸水烫至碧绿,凉水冲凉。2.炒锅上火,烧热,用油少许滑锅,舀入素油烧热,每块豆腐用刀切5片,入锅煎至两面金黄,添酱油、白糖、精盐、清水一碗,放入香菇、鲜蘑、菜心,焖烧至汤汁浓稠,离火。3.取大圆菜盘一只,将菜心装入盘中铺底(根向外),豆腐放在菜心上,再将香菇摆在豆腐上,最后摆上鲜蘑,成绿、黄、黑、黄四层。

  炒锅继续上火,将汤汁用湿淀粉勾上芡,浇在豆腐上即成。

  ■淮杞炖牛肉

  原料:牛肉、淮山药、枸杞、桂圆肉、姜片,葱、盐、味精、绍酒、食用油适量。

  做法:将牛肉洗净,入开水中氽一下,切成厚约2厘米的片。山药、枸杞、桂圆肉洗净放入大盅内。炒锅置火上,下食用油,加入牛肉片爆炒,入绍酒炒匀后放入大盅内,姜片放在上面。炒锅置火上,加入开水、盐、绍酒,开后放大盅内加盖,入蒸笼内蒸至软烂,取出姜、葱上桌。

  特点:汤清味鲜,肉质软滑。

  功用:补脾胃,益精血。

  ■回锅肉

  原料:猪腿肉300克。青蒜苗段50克。

  调料:甜面酱、精盐少许、熟猪油(可用肥肉炼得)。豆瓣、酱油、甜面酱适量。

  做法:1.将肥瘦相连的猪腿肉刮洗干净,放入汤锅内煮至肉熟皮软为度(切勿煮过),捞出稍晾后,切成长约4厘米、宽约3厘米、厚0.3厘米的片儿。豆瓣剁碎。2.炒锅至中火上,放油烧至五成热,下肉片略炒,再加精盐炒至出油,下豆瓣,炒上色,加入甜面酱炒出香味,放入酱油炒匀,再放入青蒜苗段炒几下即成。

  特点:此菜红绿相衬,咸中带甜,微辣醇鲜,味浓而香。

  ■炒年糕

  原料:年糕片150克、猪肉片、水发香菇片、青椒片、红椒片各50克。

  调料:郫县豆瓣辣酱、姜末、料酒、味精、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油锅烧热,入豆瓣酱、姜末炒红,放入猪肉片炒至断生,再下香菇片和青、红椒片一起炒,最后放年糕片、料酒、味精炒至汤汁收干即可。

  ■墨斗鱼炒韭菜

  原料:小墨斗鱼300克、韭菜150克

  调料:盐、味精、香醋、水淀粉、料酒、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1.小墨鱼清洗干净,入沸水锅中焯后控水待用,韭菜洗净切段。2.炒锅内倒适量油,投入韭菜段爆香,放入小墨鱼,加入料酒、盐、味精,快速翻锅炒匀,水淀粉勾芡。淋入香醋,起锅入盘。

责编:李红立

TOP

“解读春节 祝福中国”系列之永远的春节

马承钧

人民网  2008年02月03日09:56  来源:《浙江日报》




  元旦一过,春节的气氛——“年味”就一天浓于一天了。于是想起鲁迅先生《祝福》里的开场白:“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自不必说,就是天空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于是,关于春节的种种情致和感慨便春水般汩汩淌满我的思绪。
  
  孩提时代对过年是异常向往的,所以王安石那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元旦》诗烂熟于心。每年未放寒假,就屈指盘算春节的倒计时来。越挨近年关,越是激动难耐,直如有几匹小鹿叩击心田,让人彻夜难眠。待到除夕夜兴冲冲地试穿新衣新鞋,初一清早焕然一新地跟随大人去拜年,看罢舞龙耍狮抛绣球等街头表演,全家人围着满桌珍馐佳肴举杯祝福,真是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奇怪的是,上了高中、长大成人后,这种“春节情结”竟渐渐淡漠下来。这种心境大约支配我十几年光景。不知怎的,人到中年以后,对春节的热情却如火般熊熊复燃起来,随着年岁不断递增,愈演愈烈了。

  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春节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大节,它已经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潜意识乃至血肉紧密相连浑然一体了!古往今来,不论黎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无论巨擘名流抑或潦倒穷汉,中国人个个都有一份沉甸甸热乎乎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的春节情结。合家团圆共度良辰乃国人一年中最大的心愿。北方人那顿年夜水饺,南方人那碗除夕汤圆,是断断不可少的。过年,岂止是一个节日?分明是普天下炎黄子孙对明天的一种深沉而热烈的祈望与祝福,是华夏儿女世代传承不可或缺的张扬民族精神的文化品牌,它早已水乳交融地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乃至生命中了!

  春节情结是任何人、任何力量扼杀不掉的。袁世凯当政时曾下令废除春节,一时民心浮动举国哗然。区区一纸文告岂能削得去数千年文化积淀铸成的民族图腾?结果号令变成笑柄,人民照样放鞭炮过大年,83天短命皇帝落个千古骂名。春节也不是任何“洋节”能够取代的,据闻有专家针对时下一些青年钟情“洋节”,忧心忡忡撰文要“保卫春节”,其情其志固然可嘉,我却以为很有点“杞人忧天”:你只需看看千百万乘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回家过年的人潮,汇成的这道地球上最特别最火爆的风景,就明白世上没有什么节气敢与春节较劲!

  夜读史书,自古圣贤廉臣大都有新春察看民情、与民同乐之举;翻看老照片,当年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与陕北军民载歌载舞共度新春,令人动容。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执政为民,新春“三下乡”如火如荼,各级领导纷纷下基层“送温暖”,今年更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使这个春节凝聚更多的欢声笑语和鱼水情、同胞谊。陕西一位灾民自编这样一副春联:“县长腊月踏冰来,新春佳节笑颜开”,横批“雪里送炭”,这楹联写得虽欠严谨,却真切表达群众对公仆的礼赞、对未来的憧憬,闻之令人心热。两岸春节包机的闪亮登场,海外唐人街宫灯高悬鼓乐齐鸣的“闹春”盛景,更令世人感受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和当代中国的卓然风采。

  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五千载东方文明发祥地,那么春节,堪称华夏儿女千古传承的同心结、绵延不绝的感情链。春节是永恒的,一如炎黄永不衰、江河万古流……

TOP

“解读春节 祝福中国”系列之年节二题

李建永


2008年02月02日08: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节必有俗
  王维有句:“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从今年开始,传统节日除春节外,又有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成为法定假日。为什么要放假过节呢?换言之,过节的意义何在?俗话说:“有节必有俗。”有“俗”,就有传统文化的“根”在。譬如春节,俗称过大年。那么,什么是年?年字古时写作“秊”。据《说文解字》讲:“秊,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秊。’”上古的每个朝代对年的叫法各有不同,据《尔雅·释天》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秊,唐虞曰载。”郭璞注:“秊,取禾一熟。”年的本义是指庄稼春种夏耘秋获冬藏的一个轮回,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一青一黄是一年,一白一黑是一天”。因而过大年最初的本义,就是农耕文明时代的先民们,在大年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日子里,庆祝过去一年“五谷丰登”,祈望未来一年“风调雨顺”。同理,过清明节,家家户户上坟祭祖去扫墓,体现的是“慎终追远”、“返始报本”的传统精神,强调的是“报恩”和“不忘本”。过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体现的自然是爱国主义这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还有,过中秋节,选在“天上月圆,人间月半”的美好时节,强调的是家族及家庭的和睦和团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团圆和睦了,整个社会也就团结和谐了。不仅传统节日可以寻找到传统文化的“根”;我们常说的“四大板块”――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也是一层比一层深入,就好像是一个地球,政治是地壳,经济是地幔,社会是地心,文化是地核,而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根”都深深地扎在传统文化厚实的泥土里!

  百节年为大

  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年”与“岁”,也不同。所谓年,如前所述,“谷熟也”――即庄稼成熟的一个周期。何谓岁?万物毕成,故为一岁也。《周礼·春官》:“正岁年,以序事。”郑玄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孔颖达对《礼记·月令》疏解时讲得更清楚:“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朔十二月之朔,一周,谓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所谓“中数之岁”指太阳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准确计为365日5时48分46秒),“朔数之年”指阴历年。我国的农历实为阴阳合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时44分2.8秒,农历一个朔望月为29天或30天),而另设闰年为13个朔望月,以19年七闰调节之,并以冬至为“岁首”,以正月朔为“年首”。因而俗谚至今还说,“肥冬瘦年”,“冬至大似年”。然而,冬至毕竟不同于大年,所以俗话又说,“百节年为大”。据《论语·卫灵公》记载,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的首要一条,就是采用夏代的历法(“行夏之时”)。《后汉书·律历志》也记载:“永元十四年,待诏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密。’”可见,我们先祖创造的、始于夏代的阴阳合历――夏历(即《夏小正》,俗称农历、阴历或旧历),是一部非常科学而精密的历法。我国现在采用的阳历纪年,是从“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的,到今天还不足百年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百姓至今还是翻着农历、数着节气来种田和过节的。春节,永远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真正的“大年”!

TOP

“解读春节 祝福中国”系列之思年杂屑

张风奇

2008年02月02日08: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耳边早有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不时地爆响,好似在提醒人们又一个新春佳节到了。我知道这些动静大多系盼年心切的孩童们所为,可大人们呢?似乎也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大街小巷视觉听觉里处处充盈着年的气象,电视画面里也多了车站、码头、机场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的情景。读着这些写在人们脸上企盼和渴望的神色,我的心头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新岁归心切啊!中国的年呵,再也找不出哪个节日能有如此融血彻骨般深远的影响力了。
  在过年的印象里,大概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堆砌着童年的记忆。而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不仅是民谣里说的“初一饺子初二菜,初三初四也不赖”和“穿新衣,戴新帽”之类的吃穿诱惑,还有过年时弥漫出的宽容甚至可以任意放纵的感觉,春节就好比中国的狂欢节。过年使每一个家庭充满了温馨,大人们喜气洋洋的样子,悠闲又忙碌。孩子们有了什么过失,一般不会再受到严厉的责打,即使再大的过错,大人们也只会说上一句:大过年的,先饶你一回。同样在家庭与家庭之间,一年中两户人家有了什么过节儿,要想化解只有等到过年的时机,届时两家大人们或互登门拜访或互派子女到对方家中串门儿拜年,相逢一拜便免了旧日的恩恩怨怨。用乡亲们的话说,过年就是一个节目。年的习俗也就是这个节目的全部内容了,或走亲戚或赶庙会或闹红火什么的,包括了物质的精神的。记不清是哪位西方先哲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不曾想这句话对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同样适用,我们今天的城市也都是由最初的乡村长高长大的,年的根须依旧深扎在乡村的土壤里。相比之下,我到城市后对过年的意识远没有乡村那样浓重了。为什么呢?大约在60年前,朱自清先生就有了同样的感叹。他的意思是说,这年头人们行乐的机会越来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过节;所以年情年景一回回地淡下来,像以前那样狂热地受用着的事情,怕只在老年人的回忆与小孩子的想象中存在着罢了。大都市里特别是这样……

  然而,年在每个人生命中都会赏赐些许特殊的境遇和感悟。当我到了长辈不再给压岁钱的年龄时,也有了我第一次离开家在异乡过年的经历。即便是除夕之夜想着法儿逗着乐呵,或是喝得酩酊大醉,也难为李白的诗中所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夜深人静处独望窗外一弯新月如钩,免不了思念家中的父母姐妹,继而翻看收到的家信,可谓:“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尤其撩拨人的心弦。

  只是近年,人至中年,感觉年与年的距离好像近了。关于过年所思所想,我连续写过几首抒发情怀的诗,分发在几家报刊上。诗里诗外我多少次自问自答,年是什么?我首先不喜欢将年称作一种怪兽的传说,把人们贴春联、燃爆竹、敲锣鼓、闹红火等喜庆活动,说成只是为了驱逐这种叫年的怪兽。这样,人们就失去了企盼过年的初衷,年就一下子变得面目狰狞起来,过年也就败了心情和味道。好在年的内涵外延紧随了人们的愿望,又添加许多增岁增喜、祝福吉祥的分量。那么年到底是什么?是纸窗花?是红灯笼?是枣花糕?我想年更应该是亲情的聚合,你看哪一条回家的道路无不有着清晰的脉络!我想年应该是心灵的诉说,你看哪一条归海的河流无不荡着欢乐的浪波!但我更喜欢把年说成是一个大大的中国结,那些丝丝缕缕相连盘绕而成的结,蕴涵了多少代多少人心绪交织的复杂情结啊!其实呀,年就是一枚饺子皮儿包着的春果儿,吃进肚里更是一颗年年发芽的种子。

TOP

“解读春节 祝福中国”之年是一种召唤

马国福

2008年02月04日08: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年,在岁月深处,汹涌成一股潮水,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悉的脸庞,熟稔的风景,熟透的方言,熟知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解读春节祝福中国”之门神与钱贴轶事

田秋平

2008年02月01日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门神”尉迟敬德画像



  每逢春节,民间百姓有粘贴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画像作为“门神”看家护院、祈保平安之风俗。此俗相延久远,至今不衰。在收藏界也就有了收藏历代“门神”造像进行研究者。其实,门神中的尉迟敬德并不是神,他原本就是唐朝著名的一员武将。鲜为人知的是,他不仅被后人一代代封为“门神”,且在他的身世里发生过同我国最早钱贴相关的轶事,读来有趣。
  尉迟敬德(公元585年-658年),山西朔州善阳人,隋末从刘武周为将,后归唐,立战功,唐高祖武德初年(公元618年),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助唐太宗李世民夺取帝位,累官泾州道行军总管、襄州都督,封鄂国公。《三教搜神大全》、《永乐大典》曾记:“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尉迟敬德同秦叔宝夜晚戎装守卫宫门,唐太宗寝宫邪恶、鬼祟全消。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

  在我国的货币流通中,使用“钱贴”形式进行支付,出现于何时何地?隋唐之前,没有发现专门的著述。最早见于记载的就是《唐逸史·尉迟敬德》中的这帧发生在“门神”身上的轶事。书中写道:隋朝末年有一位书生,居住太原,苦于家贫,以教授为业。他的居住地紧抵官库,一日,挖穴而入,见库内有钱数万贯,遂欲提钱而返。此时,库内有身穿金甲手持铁戈者说:“你需要钱,可索取尉迟公的钱贴来,这是尉迟敬德的钱。”之后,书生多方寻求不见有叫“尉迟敬德”姓名之人。这日,书生行至一铁冶处,有锻铁者叫尉迟敬德,袒露蓬首。书生趁铁匠歇息上前拜之。铁匠尉迟公说:“何事?”书生道:“我贫困,足下富贵,想乞讨五百贯钱,可否?”尉迟公听后愤怒曰:“我乃打铁人,哪有什么富贵?你分明是在戏谑我。”此时,书生请铁匠息怒,赐写一钱贴,他日便知分晓。尉迟公不得已,令书生执笔写上“钱付某某某五百贯、某月某日”。铁匠随后又亲书“尉迟敬德”于钱贴之上。书生拜谢而去。铁匠尉迟公与其徒弟拊掌大笑,以为书生是疯子。书生得到钱贴,来到钱库中,再次见到金甲人,呈上钱贴,金甲人笑曰:“是也”。便将钱贴系于库梁高处,给书生取钱五百贯。

  数年后,唐将尉迟敬德,立殊功,请求回归故里,皇帝又赐钱。尉迟敬德将皇室赐得的钱并入一直未开启的钱库时,翻阅账簿发现库中欠钱五百贯,忽然,在库中的梁上见到了钱贴,尉迟敬德取下视之,乃是打铁者尉迟敬德所书钱贴。

  《唐逸史·尉迟敬德》记录的轶事,发生在1000余年前的隋唐时期,今天读来某些情节如同“门神”的传奇一样,虽然觉得蹊跷,但目前作为惟一的有关我国唐朝时的“钱贴”史料,其珍贵之处和研究价值显而易见。我们从中获知不少:首先,它说明在千余年前的唐朝,山西等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已有“钱贴”产生;其二,故事的整个过程反映了“认贴不认人”、“凭贴付钱”这一货币流通支付现象;第三,记录了唐朝原始钱贴格式,其书写内容必须有“钱贴金额、出贴日期、出贴人堂号”这三大要素。唐朝的钱贴,今天已很难见到其实物了。但是,从我们收集到的明清时期的“钱贴”实物可看出,其内容格式,完全沿袭了故事里讲的唐朝钱贴蓝本,如出一辙。历史的传承性,是否又恰好印证了《唐逸史·尉迟敬德》书中对“钱贴”记载的准确性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春节符号之强度系数排行榜

2008年01月29日07: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夜饭



  除夕吃顿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节庆强度系数:1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集体记忆,而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恐怕是这个记忆里最耀眼的章节。有人回忆上世纪60年代1角钱的年夜饭时不会觉得寒碜反而甜美;有人感慨还是幼时清贫的年夜饭最有滋味。那是因为,我们虽然清贫,却拥有最大的财富――家人的关爱。
  年夜饭故事
  “很多年没有和家里人一起过年了,于是年夜饭就成了脑海里一道挥不去的纠缠。记忆中年夜饭经常是在姑妈家吃的,老少三代,从大年夜的下午就开始聚集在一起。晚上6时以后,便开始收拾桌子,摆放菜肴。冷菜通常有12道,荤菜不多。大人们边吃边谈,说着些陈年的发生在家里的笑话,大多是父辈们在孩童时代的趣事,孩子们虽然有时候听不懂,却也不插嘴,埋头猛吃。各家总是在午夜前赶回自己的家守夜,嘴边还留着年夜饭的余香。吃的并不是山珍海味,却让所有人感到用餐的愉悦。那一夜,我们只在乎身边一起吃饭的人。”
  ――佚名网友
  (吴月辉整理)


  鞭炮


  依据民间传说,年是蛮荒时代的猛兽,常滋扰人类圈养的六畜。为了将年逐走,人们用火烧竹子,这就是最早的“爆竹”,后来逐渐演化为“鞭炮”。
  
  节庆强度系数:9.5
  燃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老百姓一年难得聚在一起欢乐一回,带有喜庆元素的鞭炮自是不能缺席春节这一辞旧迎新的仪式。很多城市曾经禁放鞭炮,但后来又解禁。传统习俗的力量可见一斑。
  鞭炮故事
  在我国南方一座山上,生活着一种能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名叫“山”。每当新年快要来的时候,都要到山下偷东西吃。一次几个村民到山腰砍竹时用丢弃的竹节煮食。这时,正逢几个山下山。村民们吓得不敢动弹。这时,燃烧的竹节正发出噼噼啪啪的巨响。山始终不敢靠近村民。有一个机灵的村民又往火堆里添加了不少竹节,毕毕剥剥的声音就更大了。那几个山吓得拼命往山上跑。后来,村民们就把竹节放在火盆里,用它爆裂的声音驱赶山。
  从此,每当农历正月初一的凌晨,人们就要烧竹节,用以恐吓山,以求得新的一年的安宁。
  (郭万盛整理)


  春联


  春联也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起源于桃符,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节庆强度系数:9
  虽然在当代,人们有着种种理由不贴春联:空间狭小、与现代装饰不搭配、没有个性的词句……然而,春联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见春联承载着古老的年味儿,保持着强大的文化惯性。现代人更不妨来点创新,把春联这个传统好好保护传承下去。
  春联故事
  民间传说,有一年除夕皇帝朱元璋下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当到一户人家,他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为什么。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当朱元璋巡视完又路过这里,见到这户还没有贴上春联,问是怎么回事?主人恭敬地说,春联是皇上亲自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非常高兴,赏给这家30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朱元璋真是功不可没啊。
  (赵 珊整理)


  春晚


  1983年,电视机开始普及。于是如何在年三十晚上能给过年的中国观众带来快乐?春节晚会应运而生。
  
  节庆强度系数:8.5
  如果把春晚只当作娱乐事件,那就好办多了。姑且不说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总得找点乐子吧,就瞅瞅那93%的收视率,还有什么比它更能成为聊天的好话题?最近有所谓的学者呼吁抵制春晚,马上遭到异口同声的质疑,看来观众骂归骂,没有春晚的春节暂时还让人接受不了。
  春晚故事
  王景愚是喜剧、哑剧表演艺术家。1962年,王景愚在广东吃罐焖鸡时产生了灵感,创作了哑剧小品――《吃鸡》。1963年,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王景愚表演了这个哑剧小品,当时周恩来和陈毅也坐在观众席,看了笑得直流眼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让王景愚表演个节目,使得《吃鸡》再次轰动,他也被全国观众记住了。
  有一次,他在苏州向一个卖冰棍的老大爷问路,老大爷反问了半天王景愚有关春晚的事情,最后告诉王景愚,他不知道他要去的那个地方。
  ――节选自《中央电视台24届春节联欢晚会台前幕后》
  (郑 娜整理)


  拜年


  根据传说,“拜年”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人们相互道喜,庆贺未被“年”这种猛兽吃掉。
  
  节庆强度系数:8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且其革故鼎新的速度,一日千里。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家人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公元纪年数字的增加而减少、淡化。
  拜年故事
  古时,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赵晓霞整理)


  庙会



  庙会是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常在寺庙节日,或以农历规定的日期,于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
  
  节庆强度系数:7
  时代在变迁,往昔的庙会在时尚的今日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热闹依然是热闹,可是过后回味却总觉得缺点什么。记得张中行在《北平的庙会》中说,“市场是摩登,庙会是过日子,过日子与摩登大有分别”。然而,当前有多少办庙会、“吃”庙会、逛庙会的人能想到这其中的分别呢?
  庙会故事
  “儿时总盼着过大年,因为过大年可以扯着奶奶的衣角去赶庙会。那时最爱去的是隆福寺庙会。老远就看到游人信徒熙熙攘攘,天南海北百货云集。在隆福寺,我最爱看的要数那里上演的影戏人,每年都会上演‘猪八戒背媳妇’的影戏。影戏的摊子小得出奇,摊前围了一群像我一样淌着鼻涕,瞪着大眼,穿着开裆裤的孩子。记忆中的影戏人扁而薄,可以夹在纸册子里。耍影戏老人的大蓝包袱里,有十几本大纸册子,分门归类夹着‘身’、‘头’、‘车马’等等。每次表演结束时,我总是恋恋不舍地被奶奶拽着离开……”
  ――网友孙文剑(生于20世纪40年代)
  (吴月辉整理)



  春运




  上世纪70年代,春运以知青探亲流为主;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学生流开始加入;上世纪80年代,大量民工外出,春运开始形成“三流叠加”的现象。
  
  节庆强度系数:6.5
  春运,将每个中国人围得水泄不通,往前是回家的路,回首是买票的难。这些年,眼看这场“大运输”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也落下了缠身的痛。最好的法子是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城镇居民,让他们回家的路越来越近,脚步才不再匆忙。
  春运故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工作与家不在同一地点,对春运就有着难忘的回忆。90年代,终于结束了‘牛郎织女’的生活。然而,我与春运的缘分并未到此结束。一来,每隔三五年要回家看望双方父母;二来女儿16岁就出门求学,大学毕业后又在北京,每年春节往返都免不了在春运的大潮中翻滚。作为父母,我们也免不了操心,昨晚女儿打来电话说买到了回家的车票,可竟然是北京到石家庄的,离南阳还很遥远。不过,这就不错了,到了车上再补票,一定会在过节前赶回来的!”――摘自网友“卧龙潇潇生”《我与春运结下的不解之缘》
  (郑 娜整理)


  祭灶




  人们相信,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会在岁末的某夜上天揭发人间的罪状。为了祈福避凶,民间逐渐形成祭灶的习俗。
  
  节庆强度系数:5
  尽管祭灶的习俗起源甚早,但是人们对灶神的敬畏程度却一直在降低。由于不喜欢被揭短,人们对会打小报告的灶神越来越疏远。“祭灶糖”、“祭灶汤”等祭拜礼物越来越少见,现代社会,祭灶之风更是逐渐淡化。
  祭灶故事
  古时候,一对夫妇老年得子,因家中贫困,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某日,老汉去煤矿看儿子,路遇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闲谈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收回100名矿工。老汉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事,儿子幸存下来。3年后的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这事,被灶君听到。第二天晚上灶君上天,将此事悉数报告玉帝。玉帝大怒,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搬弄人间是非。
  (郭万盛整理)

















(责任编辑:雷志龙)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