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趣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自古撩拨着文人雅士的情愫,留下了不少与重阳有关的轶闻趣事。
东晋时,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恒温,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率幕僚到荆州龙山登高饮酒,酒至半酣,一阵山风乱起,吹落了参军孟嘉的帽子,他却浑然不知,还不时地举箸饮酒。恒温觉得好笑,
暗地里嘱咐左右,且不要告诉孟嘉,并命文学家孙盛趁孟嘉上厕所的时候,把帽子拿到孟嘉的座位上,并写一篇文赋来调侃他。孟嘉看后,以优美的文章回敬。从此,孟嘉的落帽处,被称为“落帽台”,成为历代重阳登高的胜地。
晋代陶渊明喜欢在重阳节赏菊饮酒。据《续晋阳秋》载,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在庭园中弹琴赏菊,酒瘾大发,但苦于家中没有酒过重阳节,正当惆怅之时,只见一身着白色衣服的人,送来一壶酒,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陶渊明见酒大喜,不禁打开酒壶在菊花丛中尽情畅饮,酒后诗兴大发,脱口而出:“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从此,重阳佳节“白衣送酒”、“陶公咏菊”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常谈的典故。
重阳节人们喜欢登高之时吃糕,“糕”与“高”谐音,象征步步登高,正合“百事皆高”之说。有趣的是,一年重阳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偕友人登高赏景品糕,不禁诗兴大发,想作一首重九诗,在诗中欲用一个“糕”字,但又想“糕”字太俗气,六经中没有糕字的典故,只好弃而不用。后来,有人为此作诗取笑之:“刘郎不敢题糕字,虚无诗中一代豪。”从此,大诗人不敢题糕字,被传为重阳节之雅谈。
北宋时,江西文人谢逸重阳节前去信给友人潘大临,询问有无佳作。潘在回信中答道:“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昨日清清卧,闻扰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谢逸接信后,即用潘大临的诗句作为首句,一气续成《九日赤壁怀故人》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诗人先写景衬托意境,再倾吐重阳节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别具情趣。
□缪士毅
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9-10-24 15:33:31 ) 来源: 浙江日报 编辑: 顾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