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改小长假 休假制度改革催生休闲格局三变
2008年10月06日 10:01:03 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新华社记者王骏勇 蔡玉高
从今年开始,我国首次对实行了近10年的“黄金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了“五一”长假,休假模式由以前的3个“黄金周”变为2个“黄金周”+5个“小长假”。
制度改革利弊如何,释放了什么,又束缚了什么,社会评价不一。然而,有专家认为,休假制度的这一改革,看似是数字上的一“加”一“减”,但至少对我们的休闲格局带来了三大变化。
一变:休闲心态由“病态”到“常态”
十年前开始实行的“黄金周”制度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刚开始,除了对国内旅游、交通、第三产业等带来巨大的好处外,更重要的是让国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人们日渐以出行休闲为时尚。
然而,数年下来,黄金周越来越显现出弊端,百姓崇尚休闲的心态又导致盲目休闲,甚至“病态”休闲。由于假期过于集中,百姓逐渐形成一到黄金周便举家出游的集中出行理念,人流过多,交通压力大,旅游景点不堪重负等等随之而来,“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旅游模式也为大家所诟病,百姓休闲的效果越来越差。
集中出行的病态休闲心理带来的弊端,必然要求改革:减少了一个“黄金周”,增加了5个“小长假”。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徐翔说:“如果说十年前的三个‘黄金周’制度标志着我国进入休闲时代,那么今年的休假制度改革则标志着我国百姓休闲心态向健康转变。”
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四天的道路客运量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近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部门认为,客运量增幅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节假日制度调整,多个“小长假”有效分散了客流,避免了旅客在“黄金周”期间集中出行。
此外,国庆期间,很多人选择在家看书、看碟、打游戏,或在周边短途出游,以另一种方式休闲放松。
“休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集中体现的是休闲心态的变化,”徐翔说,“把大规模集中出行的休闲方式‘常态化’,说明百姓休闲的理念正逐渐成熟理性。”
二变:传统文化由“淡化”到“强化”
丁延秋是南京金陵中学初三学生,她在今年中秋期间南京举办的“中秋文化论坛”上得知了中秋节的来历。
“以往只知道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没想到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丁延秋说。有她这种感受的还有很多市民,这都得益于“小长假”期间,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东南大学民俗学教授陶思炎说,休假格局之变,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大的变化就在于使淡化的民俗节日文化得到强化。
陶思炎说,增加清明、中秋等民俗节日“小长假”,实际上是实现了三个“连接”:把生活和休闲连接起来,如清明除了扫墓外,还可以出去踏青;把青少年和中老年连接起来,即通过节日让全家共享天伦之乐,消除代沟;把家庭观念和民俗传统连接起来,彰显国人认祖归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遗产意识。
据介绍,今年以来,各地文化部门、商业机构在庆祝传统节日方面都有新举措。比如清明节前后,山西举办了大规模的寒食节和研讨会;端午节,湖南等地有大型赛龙舟活动;而中秋节,以南京为主,举办了中秋民俗节、民间工艺表演以及美食节。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
一系列活动让百姓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气氛,改变了以往民俗节日没有活动、有活动没人参加、想参加没有时间的状况。从今年的实践和群众反映来看,市民普遍对增加民俗节日“小长假”表示认可。
三变:社会关注点从“经济账”到“和谐账”
实行了近十年的“黄金周”,对拉动内需、繁荣经济,以及启蒙国人的休闲意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它也在某些层面上造成了一些“斜视”效应:单纯看经济账单,而对社会和谐、培育健康的休闲理念缺乏足够重视。
徐翔认为,此次休假制度改革,恰恰是在扭转“斜视”行为,在彰显人性、提升社会价值理念、弘扬国家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这个黄金周,为确保旅游市场的秩序,南京市旅游、物价、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组建了“黄金周旅游市场联合执法体系”,为的是能保障消费者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出行的乐趣;
今年以来,各地免费开放成百上千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为市民能就近出游、享受文化假日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同时,国家从制度安排上专门出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保障休假权利,并大力开发红色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品种,也在为培养和引导百姓积极、合理的理性休闲观念作出努力。
陶思炎认为,所有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由原来只算“经济账”,变为算一笔人、家庭、社会的“和谐账”。
“政府正在有意识地发掘节假、周假的内生作用,引导理性的休闲观,提升民族认同感,增加家庭和谐度、社会和谐度。”陶思炎说,“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发掘假日文化资源,重视其对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粘合作用,让节假、周假面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文化资本,发挥其对经济、政治、民族发展的多重功能,为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人的和谐出一份力。”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0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