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2014年02月07日 14:35 来源:新文化报
古代春节 (资料图)
先秦
拜年嗑写在桃木上
过年引语:万寿无疆;丰年多黍多稌。
过年特点: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农耕社会,人们渴望丰衣足食。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春节的雏形。当时兴起的“桃梗”就是最初的春联。《淮南子》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这也是当年的拜年嗑。
春节最初的雏形,主要源于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春秋《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大意是,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藏进冰窖冷飕飕。二月里取出冰块行祭礼,献上韭菜和羔羊。九月霜降天气爽,十月清扫打谷场。满斟美酒敬客人,宰杀羔羊共品尝。登上公堂同聚会,牛角大杯擎过头,高声齐祝寿无疆!
还有一首《诗经·周颂·丰年》,吟咏年终庆祝丰收的礼仪活动:“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丰年》是遇上好年成举行庆祝祭祀的颂歌。因丰收而致谢,以丰收的果实祭祀最为恰当。“降福孔皆”既是对神灵已赐恩泽的赞颂,也是对神灵进一步普遍赐福的祈求。
《史记》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元旦为十二月初一,周代元旦为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规定每年十月初一为元旦。秦朝过年的日期正在秋末,恰适合庆祝丰收,与西俗万圣节的时间接近。一般人们都把西方圣诞节比为中国的春节,其实按着庆丰收和驱鬼的双重意义演变,中国的春节更像西方的万圣节。
《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庆贺丰收,孝敬老人。”是说人们收获之后酿制美酒,庆贺丰收,孝敬老人。欢庆活动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秦汉
过年时间正式固定
过年引语: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过年特点:祭祖是汉朝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
大多数学者对过年节日的形成时期,倾向于汉代。
百姓们经过春秋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苦不堪言。秦虽统一中国,但徭役赋税苛酷,民不聊生。直到汉代,才出现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的局面,百姓们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为岁终的庆祝和新岁的祈福创造了条件。
在汉蔡邕撰写的《独断》一书中,有关于神荼和郁垒二神的故事,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故事说明了过年挂门神习俗,以证明春节在汉代的兴盛。
西汉初期,汉武帝太初元年时,经司马迁提议,汉朝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初一为元旦岁首改为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岁首,从此后世沿袭不改。
祭祖是汉朝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春节”这个名称和季节并不匹配,因为古代本有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记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说的就是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季。
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越来越丰富,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节日。
晋朝
最早出现“除夕”称谓
过年引语:嘉庆肇自兹
过年特点:“除夕”守岁之风俗盛行
据《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等史料记载,“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而把“农历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称为“除夕”的中国最早文献资料,就是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
《风土记》中特别记述了除夕大年夜当时守岁的习俗,《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此习俗,经唐宋相袭,并沿袭至今。
同时《风土记》中还有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即“年”这种猛兽)的记载。
诗人辛兰在《元正》里写道:“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唐朝
李世民给大臣送贺卡
过年引语: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过年特点:拜年发明“拜年帖”
唐朝时期,年才有了节日的味道。唐朝诗人卢照邻在《元日述怀》中写道:“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写出了当时百姓图的就是岁岁有余,家庭和睦,欢乐和吉祥。
那时人们拜年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有点儿像现代的“贺年片”。
“拜年帖”由古代名片演变而成。据考证,西汉时没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在“刺”上写上贺词,成为专门的“书面”拜年形式,发明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这种“拜年帖”从唐朝发起,到宋朝逐渐流行,到了明清开始泛滥,其形式也大于内容。清褚人获在《坚瓠首集》中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
大年初一过后,唐朝人开始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唐朝诗人李郢写道:“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写的就是在春节时走亲访友的热闹景象。
宋朝
过年开始吃饺子放爆竹
过年引语:敬贺正旦
过年特点:过年吃饺子、放爆竹,“拜年帖”盛行
中国人的春节习俗很多始于宋朝。
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宋代的除夕夜,爆竹之声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据记载,宋朝的爆竹品种不下百余种。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拜年帖”在宋朝才逐渐形成风俗,当时被称为“飞帖”,那时家家户户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就是放“飞帖”之用。
北宋著名文人秦观有一份拜帖,上款为:“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下款是:“高邮秦观手状。”敬贺正旦,即“恭贺新年”的意思。贺卡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言简意赅、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
明朝
十五赏灯会十分盛行
过年引语:举酒相祝,又遇新年
过年特点:接灶神、贴门神、赏灯会
到了明朝,过年习俗十分隆重,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
明代《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而沈明德有一首元旦《蝶恋花》小词,道尽明代杭州民间元旦风俗,“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喧喧,催要开门早。新褙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炉烧苍术香缭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烧得纸灰都不扫,斜日半街人醉倒。”
明朝过年时,不得不提赏灯会。曾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的沈榜,所著的地方史志书籍《宛署杂记》记载:过年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赏灯的日子,各地制灯工匠和商人云集京城,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灯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专程前来观赏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热闹非常。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
明代京城拜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见面跪拜,即使是人们在路上见到亲友也会下车,在路中叩头拜年。另一种拜年是客套的礼仪形式,明朝中期京师有所谓“望门投帖”之俗,一些朝官之间为以送贺帖的方式,作为年节应酬的礼仪形式。
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今海内士庶咸重岁首,而庆拜往还,举酒相祝,惟吾杭最盛。”当时有谚曰:“老子回头,不觉重添一岁;孩童拍手,喜得又遇新年。”可见民间年节老少欢娱情景。
清朝
皇帝写福字赐给群臣
过年引语: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
过年特点:过年很奢侈,皇帝写“福”字赐大臣
清朝非常重视过大年,清朝宫廷管过年叫春节,从腊月开始就忙碌起来。
过年时,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追溯起来,是从康熙开始的。清代昭梿所著的《啸亭杂录》记载:“其内廷翰林及乾清门侍卫,皆赐双钩福字,盖御笔勒石者也。其余御笔皆封贮乾清宫,于次岁冬间,特赐军机大臣数人,谓之赐余福。”
清代过年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完,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据《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
清代的大户人家过年相当奢侈。《红楼梦》中就有描写。贾府过年比较讲究,到了腊月二十九,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接着是朝贺,“贾母等人按品上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贾府的田地很大,收租收物是贾府每年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当时的黑山村乌庄头送来了“年货”,附带着一张“拜年帖”,书中写道:“那红禀上写着:‘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贾珍笑道:‘庄家人有些意思。’贾蓉也忙笑道:‘别看文法,只取个吉利儿罢。’”
每年除夕都要祭祖,贾家是大家族,宗祠建得极有气派,书中描写“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
贾府自家真正的过年时间,最主要的方式是亲戚之间宴请“年酒”。贾府过年取乐更多是在“元宵开夜宴”上,贾母在花厅上摆了酒,还叫人去请族中男女来一起喝酒、听戏,还要大把给戏子们赏钱,以显示贾府表面的富足。
清朝拜年形式也比较复杂。各个阶层人士的社会地位不同,习俗也不一样。当时拜年也称“辞岁”。有特殊关系的人,新年辞岁必须遵例而行。如京师大臣必须给皇帝辞岁;王公府第中的“包衣人”、“府哈喇”必须给本府主人辞岁;本族的晚辈必须到设有“杆子”、“板子”、“影堂”的族长家辞岁;无论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必须到岳父家辞岁等。
上世纪初至40年
代过年不放假
过年引语:恭贺年禧、恭贺新禧
过年特点:门缝儿塞名片
据《国家人文历史》登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改用阳历纪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同时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新历下还附有旧历。此后,公历新年称元旦,农历新年则称之为春节。此种称谓沿用至今。
政府大力提倡新历法,必然率先垂范,只要在政府部门工作,春节就别想休了,本属于新年的节日就都给了元旦。老舍当年在一所小学当校长,春节时期,照常上课,大过年的,他只能抽出两个小时回家探望一下,然后泪别老母亲。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从礼仪上,以前跪拜与作揖礼节被废除,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当年的拜年也很有讲究的,传统的拜年方式是作揖和磕头,平辈之间作揖,晚辈给长辈拜年得磕头,当然长辈也得给晚辈压岁钱。新式的拜年方式是发名片:把自己的名片塞到人家门缝里,或者交到人家的仆人手里,连招呼都不用打,就等于拜过年了。
拜年的名片有讲究———必须要“挂红”,要么红纸黑字,要么白纸红字,总之得有红色,表示喜庆。名片上还最好再带上“口彩”,例如“恭贺年禧”、“恭贺新禧”、“恭祝年丰”这样的祝福语。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国民政府不仅重申春节不准放假,而且欲彻底废除旧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放假方面,则严令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传统历法就此成了禁止使用的“废历”。1929年春节若有人在街上喊“春节快乐”、“恭喜发财”,会被当成反动派。
50年代
在家过年三天然后上班
过年引语:过年大喜,好日子终于到了!
过年特点:老传统的串门拜年,年味最浓。
那时的春节,人们是在“当家做主”的巨大喜悦中度过的,“过年大喜,好日子终于到了!”“大喜大喜,今年又比去年强!”等话语挂在嘴边。
人们常编一些鼓词、快板书、歌、诗词自娱自乐。1958年流行的一首歌名叫《欢度佳节迎新春》,其中写道:“歌声震云霄,万家灯火明,欢度佳节美景迎新春,抬头看,这里是狮子在跳跃,那里是长龙在翻腾,彩灯万盏庆丰收,万人同声唱和平,唱和平。”
抗美援朝时期,每逢过春节,祖国各地人民都要写信慰问志愿军,而志愿军战士也要写信给祖国人民祝贺新春。1953年,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在他的信中写道:“正当春节就要到来的时候,请接受我———一个战斗在朝鲜天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士,向你们———我们伟大祖国人民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人们一般只是初一到初三在家过年,然后便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劳动者们在工厂里载歌载舞,说得最多的就是“劳动最美”。
60年代
单位开起了团拜会
过年引语: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
过年特点:发电报给亲人送祝福
60年代的春节令人难忘。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春节里糊个纸灯笼,买个风车,哪怕是逛趟庙会什么也不买,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集体性是60年代春节的特征。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
那时,只有一些国家机关或高干家中有电话,还是那种古老的转盘式电话。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写信、发电报是最常用的拜年方式,电话拜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稀罕事。
当时,鞠躬拱手的老礼不时兴了,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五六十年代,“团拜”兴起,大家在单位开个会,领导在会上和大家互相拜年,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领导们倡议“四要四不要”,即使是跟自己的长辈也要说:“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70年代
百姓拜年多了家长里短
过年引语: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
过年特点:春节前捎封家书
上世纪70年代,既感受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又迎接改革开放的第一缕阳光。当时过年的口号是:“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春联大致相同:“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
70年代人情味浓了,有了“喜气洋洋过春节,身强力壮迎长征”的春联。70年代的开篇话语是“满怀革命豪情迎接伟大的70年代”,以及一直持续到1977年的“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的口号,70年代早期春节提出的口号是:“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对普通百姓而言,过年互相拜年时,说得最多的是“过年好”这样的传统话语。时代话语变得轻松,春联由最初的豪言壮语变得具有人情味和生活色彩,老百姓拜年也多了家长里短的寒暄。
80年代
送贺年片流行起来
过年引语:您过年好啊
过年特点:贺年片都要攒起来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的明星同喜同乐。
80年代是激情飞扬、万象更新的年代,流行语已经大大不同了,光说贴春联,词句都洋溢着时代气息,“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当时,兴起来倒贴在单元门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表露无遗。
80年代,最流行的可能就是“脱贫致富”了。“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只生一个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些口号流行语满街都是。听人们拜年聊天,听不到为衣食犯愁,听不到忌讳与掩饰,豪言壮语少了,一句普普通通的“您过年好啊”,含意是那样丰富。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恭喜发财”重新成为时髦拜年话。
对学生们来说,过年互送贺年片这一方式开始流行起来。
90年代
选择自己中意的过年方式
过年引语:身体健康、恭喜发财
过年特点:BB机成为拜年工具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起来,年夜饭上不但有了鸡鸭鱼肉,海鲜品种也多了起来。电话拜年、打传呼拜年、贺年卡拜年……这些都成为当时流行的拜年方式。从1996年开始,我国有了7天春节长假。春节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假期。90年代初开始,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中国主要城市陆续立法禁放鞭炮。随着爆竹声越来越远,很多人认为,年味在90年代越来越淡了。春节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开始选择自己中意的过年方式,喜欢个性过年。
1998年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身体健康”是人们排名第一的愿望,当时人们的祝福大多是“恭喜发财”。
本世纪初
一条短信大家发
过年引语:健康、幸福、富裕
过年特点:发短信拜年成为一种时尚
2002年5月1日,中国移动和联通实现了手机短信互通。自此,手机短信开始在人群中流行。从这一年开始,发短信拜年开始流行起来。
短信拜年的拜年嗑相当多,健康、幸福、富裕是主旋律。短信内容都是些当年的流行语,而且每年都不一样。比如近年的电影《让子弹飞》改编的:“让新春的子弹飞一会儿,注入快乐,装进真情,酿造甜蜜,溢满温馨。唱着幸福的呼哨,朝着你的方向飞去,希望第一个射中你:新春快乐!”
每年的生肖年也常被编排进短信中,像“小兔跳一跳,健康追着跑”;“虎年最富,龙年最隆”;“金牛来到,祝你:逢牛年,办牛事,做牛人,走牛运,壮牛体,发牛财,牛气冲天哞哞叫,生活幸福哈哈笑!”
由于都用网上的短信,所以会出现一条短信大家都发的现象。
现今
网络热词进入拜年话
过年引语: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
过年特点:网络拜年最潮流,QQ、视频、微博、微信都用上
网络发达的现在,好多的网络热词纷纷进入年话。例如:“21世纪什么最贵啊?你的红包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严肃点、严肃点,不许笑,俺拜年呢!你想想,你坐着火车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收到我的祝福短信,那是多幸福啊!”“新年天气预报:你将会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霞、幸福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它们将伴你整一年!”
今年的网络热词也是相当多,像“甄嬛体”、“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点赞”、“妈妈再打我一次”、“喜大普奔”,这些网络热词也会成为2014年的最流行的拜年嗑。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拜年越来越时尚了,好多人选择用QQ、微博、视频拜年。
拜年讲述
上世纪50年代
83岁的王树仁回忆,小时候,拜年都是登门的。记得每年大年三十吃完饺子,就要跟着父亲去爷爷、奶奶家拜年,给爷爷、奶奶拜年是要磕头的,还要说上吉祥话,爷爷、奶奶会高兴地给上5毛钱压岁钱。到了初一,就要轮到大爷、叔叔、姑姑家去拜年,初一一大早就要出门,挨家走一趟,每到一家都要喊长辈称呼,说上几句“新年好!”每到一家,都会吃到长辈们给的糖果,不过那时候因为要挨家去,年里各家都忙,所以谁都不会逗留很长时间。
70年代
68岁的赵先生回忆,1977年,他在外地工作,每到过年前,都要先给家人写一封家书,问候新年好。写信的时候,前面的称呼了一大堆:“爸爸、妈妈、小弟、小妹,全家好!”信的内容,除了报告自己在外地情况外,基本都是些问候的话。最后落款还写了一句:“祝全家新春快乐。致革命敬礼!”当时信件邮出去,路上走了好几天,一直到出了正月,才收到家人的回信。
80年代
33岁的李冰说,学生时代,新年一到互送贺年片、明信片,特别流行。贺年片上写上祝福的话语。贺卡都是邮寄过来的,每次一收到贺年片都特别高兴,贺年片也特别精美,有带音乐的,还有能闪的,后来又有了立体的。因为贺年片特别多,小孩子们都攒着,一张张地放在箱子里,平常还翻出来看看。
90年代
刘先生介绍,24岁那年,上班的时候,为了工作需要,配了第一部BB机,当时是挺牛的。那时候过春节,单位里好多同事都有BB机了,所以大家都是用呼机拜年,传呼台十分火爆,服务人员会把你说的祝福话一字一句地敲上去,当时就觉得这种方式特别好,有些平时不好意思说的话,都能说出去。那时候,新年的钟声一敲过,家里的电话铃声、呼机声就响个不停,呼机上会收到好多祝福的话,非常幸福。
本世纪初
“我每年过年年三十晚上,都在发短信,一直发,手机也一直响,甚至连春晚都没时间看。”今年28岁的彭程说,一直以来,他和朋友之间的拜年方式都是发短信,一天发很多,一般从年三十的早上起来,手机就不停地响。短信内容基本差不多,好多都是网上的帖子转载的,因为收到的多,还要一一回复,所以经常是一条短信大家互相转发,转来转去的,有时能收到好几条一样的短信。不过,对于短信的内容基本也不计较,都知道是拜年的嗑,除非有一些逗乐的还能多看几眼,看后笑半天。
当今
31岁的王聪说,每到过年,她多数都不出门泡在网上,一开QQ,小企鹅不停地闪,都是好朋友的留言,都是拜年的,有发吉祥话的,也有发图片的,还有一些动画的网络视频,有时候群里面的好友在线的都上来打个招呼,有些平常不联系的,这时候联系一下,特别亲切。
43岁的姜雨松有个妹妹在国外,经常通过网络视频联系。一到过年,他就把老爸、老妈叫到电脑前,视频连线,和国外的妹妹网上“见面”,一家人在电脑前聊天拜年。而且,他平常喜欢发微博,每年新年他都会发一条微博,把祝福送出去,还有好多朋友看回帖。
微信最近这一年来火得不行,微信的使用量远远超过微博、短信。22岁的杜微说,微信拜年,不但可以发文字,还能发声音,她今年想用微信录制一段视频,发送到朋友圈里拜年,多有创意啊,比传统的短信好玩多了。
春节大讲堂
年,是所有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温暖的字眼之一。因为这个字,和团聚、和亲情、和家、和亲人,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在外地劳碌的子女,盼着过年,尝一尝家乡的饭菜,向父母问一声安;在家中的老人,盼着过年,儿孙满堂,欢愉热闹,让亲情萦绕在老房子的每个空间。
年是团圆的酒,醉了归乡的游子;年是枝头的花,装点着人们的笑颜;年是火热的炕,抚慰你一整年的疲惫和辛劳;年是锅里的饺子,热腾腾、香喷喷,只要吃下它,来年一整年都会那么香甜。
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年,是最重要的时刻。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年,还浓缩着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是文明的成长与演变。
今天,我们过年。在我们畅叙亲情、阖家团圆的时刻,不妨把目光投向远古和从前,看一看悠悠五千年历史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看一看上世纪初以来,拜年方式的演进和改变。
相信您也会感受到,在诸多有形的改变中,有些无形的东西一直没有变,还将伴随我们到永远、永远。
本版稿件 本报记者 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