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2 00:00:00 中国青年网
大年初二,无为县无城镇东营潘村村民在观看鱼灯表演。 本报通讯员 张勇 摄
2月1日,民间艺人在亳州市花戏楼广场进行民俗表演。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二,亳州市民间艺人在市区花戏楼广场表演跑旱船、跑驴、扭秧歌、迎亲等民俗节目,和游客一起开心过大年。 刘勤利 摄
网络春晚、微信拜年、举家出游……时代变迁,喜庆祥和“新民俗”走入寻常百姓家。年俗在变,“年味”却从未走远。
网络春晚好热闹,微信微博来拜年,举家出游贺新春……随着时代变迁,人们过年的方式在变化,一些喜庆祥和的“新民俗”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其实,千百年来,年俗一直在变,然而,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情感交流中的“年味”却从未走远。
年味就在阖家团圆的亲情中。春运大潮中的游子们历尽辛苦、千里跋涉,只为回家团圆;除夕之夜,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福”字窗花下,亲朋好友嗑着瓜子看春晚,畅谈着新年的打算……年味就在温馨祥和的氛围中。满大街张灯结彩,屋外绽放着绚烂烟花,红彤彤的春联贴出了喜庆……
年味就在亲切问候和美好祝福中。给远在他乡的好友拜个年;向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道声“辛苦了,过年好”;给爷爷奶奶送上精心挑选的新春礼物……
正如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所言:“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其精髓是两个字:爱和乐。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这种爱与乐,系于物质的丰富,更跃动着心灵的幸福。
李跃波
年货 文化礼品俏农家
■ 本报记者 桂运安
“正月里是新年,呀子伊子呀……”正月初二,上午9时余,记者来到六安市张店镇松林岗村采访。还没到张纯厚大爷家,远远就听见其院子里传来悠扬动听的黄梅曲调。
记者推门而入,只见张大爷与女儿、女婿、外孙,正在院子里围着一个书本大的小音箱,抢着报“曲目”。 “小音箱真神奇,说啥戏名,都能听得懂,马上就能唱出来! ”张大爷说,这个新鲜玩意是女儿、女婿刚送来的新年礼物。 “他们知道我爱听戏,特别挑了这个东西。 ”张大爷随口报了《天仙配》《女驸马》,小音箱果然一首首欢快地唱起来。
“除了黄梅戏,还会唱什么戏? ”记者问。 “皖西庐剧、凤阳花鼓戏、泗州戏和徽剧,它都能唱几首。”女婿何金贤答道。正忙着做饭的老太太听见了,擦了擦手,从厨房小跑出来,将小音箱抢到手里。 “我爱听皖西庐剧,我来试试! ”老太太报了个 《二呆瓜贺新年》,“大年正月喜洋洋,清早来到贵府上……”高亢又喜气的皖西庐剧,立马传了出来。 “皖西庐剧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六安最具特色的地方戏,你们应该多听听! ”老太太笑言。随即,她又报了个著名庐剧曲目《八月桂花遍地开》,两曲听罢,才恋恋不舍地重新忙起来。
“这个新鲜玩意,为何能听会唱? ”记者又问。 “这是个智能语音产品,用的是咱安徽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 ”何金贤解释说,科大讯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由于他们的语音技术实现了人机语音交互,所以人与音箱之间的沟通,就像人与人沟通一样简单。 “小音箱有16G容量,收集了一两千首戏曲、歌曲,内容非常丰富。 ”何金贤补充道。
“有没有流行歌曲? ”“当然有! ”记者拿起小音箱,随便报了个最近流行的歌曲《爸爸去哪儿》,小音箱随即响起:“爸爸,你会不会唱《小星星》啊? ”“哈哈,真有趣,太好玩了!”张大爷外孙何磊抱着小音箱,迟迟不肯松手。“能听会唱的小音箱,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咱们的见识,这比过年送烟、送酒好多了! ”张大爷感叹地说。
春联 贴出新春幸福景
■ 本报记者 李跃波
除夕傍晚,总算到了全椒老家。老家的屋子由堂叔照应着,正准备进门,父亲停住了脚步,嘴里念着大门上的对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家家顺心永安康”。“对子老套了点。”父亲对迎面而来的堂叔说。 “现在都是印刷的,随便挑一副。哪像以前啊,都是你亲自写。 ”堂叔答道。
父亲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以往一到年关,爷爷家就挤满了前来讨要对子的人。算好字数,裁好红纸,毛笔吃饱了墨,父亲就开工了。每写好一副对子,要对子的人一手提一头,把对子放在草垛上,用砖头压好,等墨汁干了带走。“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这是贴大门
的;“和谦为贵 勤俭是珍”,这是贴
里屋的;厨房、鸡笼、猪圈也都要贴,
譬如“猪肥牛壮 六畜兴旺”等等。此
外,堂屋正中间要挂中堂画,门
楣、窗户、碗橱上要贴“红果”、
梁上要贴“五福”。这一切忙完,年味就出来了。
初一一大早,父亲领着我到叔爷爷家拜年。一幢二层小楼前,两个大红灯笼高挂门前,大门上贴着两个卡通版年画——“马上有福”。走进堂屋,迎接客人的是一幅富贵牡丹图。 “您老不是最喜欢挂福禄寿喜的中堂吗?”父亲打趣道。“要让大伙看看,咱农村生活不比城里差。 ”一旁的堂哥李绍云接上话了,“这画是在南京一个展销会上买的,不贵,200多,摆在客厅,挺撑场面。 ”屋后的院子里停着一辆黑色的雪佛兰景程轿车,车窗上贴了个“福”字。 “你是土洋结合啊! ”我乐了。堂哥嘿嘿一笑:“现在不时兴贴 ‘红果’、‘五福’了,但大过年的,总得贴点什么,要不没味道。 ”
从飘着墨香的手写对子到时尚有趣的卡通版年画,从福禄寿喜中堂画到清新大气牡丹图,农家过年“贴”的是喜气、是门风、是心愿,无论形式怎么改变,不变的是对阖家幸福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饭 吃出喜庆和团圆
■ 本报记者 晋文婧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年夜饭是中国人最丰盛的一顿饭。芜湖市的姚奶奶掌勺了大半辈子,在她的记忆中,那做年夜饭的灶头,就是主妇们的擂台;那堂厅里的饭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不用问,这是一年里最复杂的一顿饭,平日里节俭的姚奶奶,会为了新鲜地道的鸡鸭鱼肉勤于奔波在各类集贸市场,会毫不吝惜花费一大笔,只是,这桌饭菜的味道依旧是家常的。
和所有的家庭一样,姚奶奶家的年夜饭早在除夕前几天就开始张罗了。蛋饺、油炸丸子都是姚家年夜饭的必备,是姚家子女记忆中的美味。一把大铁勺,一碗打溶的蛋液,一坨剁好的肉糜,就可以做蛋饺。炉火烫热铁勺,蛋液铺成蛋皮,最后夹上适量的肉馅。肉糜除了做馅,还可以下油锅,炸丸子。肉丸子香气四溢时,黄灿灿的蛋饺也该出锅了。类似于蛋饺和肉丸子等食物的好处是易存放,易保存,不浪费,可上年夜饭的主桌,也可作为正月里的美食。可见,看似“无肉不欢”的家宴里始终有朴素的心意和智慧。
为照顾上了岁数的奶奶,姚家孩子还在饭店团购了十多个菜,价廉物美。姚奶奶起初不太能接受这种吃法,但看到一家人热热闹闹、和和睦睦的样子丝毫没有改变,也就放宽心了。
年终的这场家宴吃什么、怎么吃,一直在改变,年夜饭的变化见证着国人生活境遇的变迁,但是亲人团聚、辞旧迎新、围炉守岁的仪式感始终没变。年夜饭吃的内容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饭桌上给家人说一声感谢,道一声祝福。
拜年 浓浓真情最感人
■ 本报记者 王慧慧
拜年,是春节的重头戏。年三十一早,在合肥过年的宁女士一家老少就忙活开了。
“每到大年三十,我哪儿都不去就呆在家里忙活,哈哈,得守着电话接听和送出新年祝福啊! ”年逾70的宁老先生老家在五河县,常年与已定居合肥多年的女儿一起生活,老家的那些亲朋好友是他逢年过节时的最大惦记,“没办法像以前那样登门拜年了,只有在电话里听听熟悉的声音,也唠唠家常、问问近况。年岁越来越大,互相送出的新年祝福里包含的感情也越来越重! ”
体味到老人的这种遗憾,孝顺的女儿前两年又教会了老人网络视频拜年。1月30日,刚吃过年夜饭,宁老便与久未相见、已在外省定居的兄长如约打开电脑。通过视频,两位老人互道安好,两个大家庭的老少成员们也抢着送上祝福,网络缩短了亲人的距离,浓浓的亲情迅速蔓延……
宁女士的爱人杨磊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短信拜年是他的偏爱。这不,从年三十下午贴完春联,他就开始拿着手机忙着编发短信了,“我的短信拜年绝对是原创,一对一的祝福。 ”不过,对于现今备受非议的“群发”祝福短信的话题,杨磊也有着自己的一番独特见解:“不管是不是群发,看到短信,就说明对方在逢年过节时还惦记着自己,光这一点,就值得让人心里乐滋滋了。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二,我已经收到上百条拜年短信了,我都会一一回复。 ”
“祝大家马年吉祥,马到成功! ”除夕夜,年夜饭刚一上桌,宁女士便拍下照片,随着新年祝福一起通过手机发到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很快,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圈子里”一片欢闹。 “微信群里拜年,互动、热闹又自由,不一会就能演变成‘团拜’,大家共享新年祝福、交流过年经历,流露出的浓浓真情最感人。 ”
“拜年方式的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不过,追求时尚的同时,更要注重亲情的表达。过度依赖网络或手机,而忽视了现实生活里的心灵陪伴,情感交流反而会退化。 ”宁女士说,对年轻的朋友,我们尽可以传递“指尖上”的祝福。但对于那些不善于使用网络、越来越渴望亲人陪伴的长辈们,我们还是应该登门拜年,多陪他们说说话。
鱼灯 舞出生活新向往
■ 本报记者 夏胜为本报通讯员 张 勇
相比威武大气的龙灯,鱼灯倒多些美丽多姿。
在鱼米之乡无为县,劳动人民为了庆贺渔业丰收、祈祷捕鱼平安,相传从北宋起就形成正月里玩鱼灯的民俗,一“玩”便是上千年,如今还玩到全国,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年初二傍晚,在该县无城镇黄雒社区东营潘村,一场欢腾热闹的鱼灯舞蹈开始上演。随着锣鼓声欢快奏起,8位身穿淡青色绸衫的村民,各举一盏2米长的鱼灯在村头广场上蜿蜒腾挪,让四面八方拥来的乡亲们大饱眼福。
只见鱼灯栩栩如生,有鲤鱼、鲢鱼、青鱼、黑鱼造型,红、青、黄、黑色彩纷呈。入夜,鱼灯随着腹内灯盏点亮,一下变得晶莹剔透起来,活灵活现。 39岁的头鱼“把子”潘正勇迈着轻盈的步伐,扭着欢快的舞姿,带领着后面7条鱼在平、侧、卧、翩、沉、浮等灵活自如的舞姿中,表演着“鲤鱼摆尾”“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造型,还摆出“天下太平、人口平安”等字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现场鼓乐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集中表演后,鱼灯队伍还在村里挨家挨户为大家送上祝福。
家住广场边的郭光连老人看着鱼灯表演,感慨万千:以往看鱼灯,碰到阴雨天,胶鞋陷到泥地里都拔不出来,演鱼灯的空地上还要用大糠垫上才行。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村里都有3个广场了,日子真是越过越好。
听说有鱼灯表演,四面八方的村民闻讯而来。 “玩鱼灯是传统,看着就喜庆,很有中国味,这就是过年。 ”家住邻村的张益民一吃过晚饭就开着车,带着全家来到东营潘村广场,一睹鱼灯风采。
“1956年,无为鱼灯曾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好评呢!”无为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徐志勇说,作为传统舞蹈类的国家级非遗,无为鱼灯从一种祝愿祈福的民间仪式演进成一项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饱含着浓浓的文化韵味,为村民增添了过年乐趣。
为了演出,在西安打工的潘正勇早早回到家乡排练,他说:“我从老人手里接过头鱼‘把子’,还将继续传承下去。 ”徐志勇告诉记者,此次演出也是县里今年非遗文艺展演的重要节目,系列活动的开展,将激活民间非遗能量,促进非遗更好传承。
庙会 红红火火味道足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1月31日14点,农历马年的第一个午后,合肥市徽园熙熙攘攘聚满了逛庙会的人群。从大年初一到初六,这里将一直举办第八届徽园新春民俗庙会。
看看锣鼓喧天的舞龙舞狮表演,听听满腔乡音乡情的黄梅戏、庐剧,再买架吱吱作响的七彩风车,品尝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很多家庭举家出动,就是为了带着孩子来这儿寻找传统的年俗。 “我们小时候过大年规矩很多,回想起来都是甜蜜的记忆。现在城市大了,亲戚少了,老风俗渐渐淡忘了。 ”正携一家三口游园的沈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记住春节的味道,他们夫妻俩特意中午吃完年饭,就早早带孩子来逛庙会了。
在徽园民俗庙会上,还有不少孩子们喜爱的卡通玩偶在园中,等着和孩子们“邂逅”合影并送上惊喜。园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庙会期间,每天上午都将举办舞龙舞狮表演,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集歌曲、舞蹈、黄梅戏、魔术和东北二人转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艺演出。徽园的名牌栏目——亳州馆的“庐剧大戏台”春节期间也将加演,每天上午10点半和下午2点半各一场。每天最先入园的前50名游客还可以获赠礼品,并参与九华园内举行的“新年敲佛钟”、“敬功德香”等礼佛活动。
逛庙会不仅饱眼福,还能饱口福。这不,园内正对着大门入口处的世纪桥东侧,临时建起了一条传统美食街。从南逛到北,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冰糖葫芦、麦芽糖画、油炸臭豆腐、馄饨、烧饼、烤肉等传统美食。
“我们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过大年不仅是在家吃吃喝喝、要压岁钱。 ”沈先生说,“春节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节庆,人与人之间融洽的交流、贺喜的礼节、美好的祝福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节日文化。 ”
编辑:李羿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