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两会:超八成人主张春节燃放爆竹
2014年01月24日 08:16 来源:西海都市报
快过年了,“年味”与“烟味”到底该如何抉择?1月23日,在参与本报调查的100位市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81人认为不可一刀切,可少放鞭炮,更要创新理念。
关于春节是否燃放烟花爆竹这件事,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备受关注。因为,近来人们格外关注的PM2.5,由于频繁“超标”而让人“闹心”。2012年末到2013年,“PM2.5”从一个专业术语迅速成为一个普通名词,而雾霾天的出现,让人们对如何把PM2.5降下去产生了极高的关注度。面对空气污染且临近春节,是否该继续燃放烟花爆竹?今年两会,本报开展的“春节,烟花爆竹是禁还是放”的调查中,60名市民参与调查,有85%的人表示支持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23日,在省城中心广场、西门周边,记者将调查问卷发给过往行人。他们的年龄平均在30岁,对于春节是否燃放鞭炮这件事,他们表示过年就要放鞭炮,否则没有了年味儿。“我的孩子今年7岁,每年除夕,我们一家十几口人都会在小区广场放一点鞭炮、烟花,孩子们手舞足蹈,大人们也有说有笑,全家人其乐融融,感觉特别好。因过年放鞭炮已经成为习惯,如突然禁放,会让我们不适应,但我们可以少放一点。”市民袁先生说。
在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采访中,他们绝大多数认为“过年了,放鞭炮是习俗,不过应该少放,少放也是一种节约”。68岁的赵大妈今年只买了两挂1000响的鞭炮,她说:“就是除夕和正月初五放,这也是老传统了,图个吉利。”在过去,孩子们是一个爱放鞭炮的群体,记者采访了一些10至16岁的孩子。如今,这些孩子觉得,每年一到腊月底,如果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表示春节要来了。在他们的印象中,放鞭炮和贴春联一样,是过年的标志之一。
同时,有不少市民认为,市民春节适量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但政府不应该专门组织大规模的焰火晚会,因为这种行为一是污染更大,二是公款开支增高。(作者:吴亚春)
尊重市民情感 需要慢慢引导 三位民俗专家全部支持“放”
在我国,过年放鞭炮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有的地方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西宁,过年到底放不放鞭炮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对此,几位民俗专家这样说。
省社科院院长、民俗专家赵宗福:尊重群众情感给群众表达情感的时空
曾提出在节点设立祭祀焚烧点,改变满大街纸钱横飞现象的赵宗福,对于过年禁止燃放鞭炮一事,他认为应该尊重群众情感,给群众表达情感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如设定鞭炮集中燃放点、限定燃放时间。
“过年放鞭炮一是表达喜庆,二是求吉祥,这是一种传统和信仰。”赵宗福说,除放鞭炮外,过年我们还有贴春联、祭祀祖先、吃团圆饭、守岁、拜年、表演社火、逛灯会等习俗,这不仅仅是过节,实际上还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人们辛苦工作一年需要这种宣泄。
“当然,放鞭炮确实也存在污染,但它能引起雾霾吗?”赵宗福认为,雾霾是经济高速发展中对环保不重视造成的,放鞭炮会引起一定阶段的雾霾,但不是永久的。因此,是否禁止燃放鞭炮,政府不需要强制出台什么制度,而应该进行情感调适,站在市民的角度想问题,营造社会氛围,有选择地禁与放,让传统慢慢改良。这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省民俗学会秘书长鄂崇荣:形式可以改良年味不能没有
“形式可以改良,本真的东西不能丢掉,改良风俗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引导。”一提到过年是否该禁止燃放鞭炮这个问题,省民俗学会秘书长鄂崇荣这样说。
鄂崇荣认为,禁与不禁的确存在两难。过年放鞭炮蕴含着祛灾、祈福之意,如果不放鞭炮,就少了过年的味道;如果放,尤其是在住宅楼聚集区,对空气、人体、安全等有一定影响。而这个矛盾应该辩证地看待,如郊区人员分散,空气污染较小,可以燃放鞭炮;城区人员集中,可以划定专门区域燃放鞭炮,让市民感受过年的气氛。鄂崇荣强调,放鞭炮是一种形式,形式可以改良,但本真的东西不能丢掉。我们可以让鞭炮更加环保化,让它跟上时代步伐,比如用电子鞭炮取代传统鞭炮,用电子烟花取代传统烟花,既留住年味又环保。并且,改良风俗不能一蹴而就,要尊重传统,尊重市民情感,需要慢慢引导。
省民俗专家谢佐:鞭炮可以放但要适可而止
“过年放鞭炮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省民俗专家谢佐说,放鞭炮是我们的民间习俗,象征着除旧迎新,鞭炮可以放,但要适可而止,政府不应该去禁止,而应该是从数量和音量上控制。另外,过去放鞭炮是汉族的习俗,随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不少少数民族也开始在节日、婚嫁丧娶时燃放鞭炮,一味地禁止,恐怕难以迎合人们的情感和意愿。
此外,谢佐认为,优秀的传统需要发扬光大,非优秀的传统自然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逝,移风易俗需要时间,政府不应该是禁止,而应当用比较缓和的方式,加以宣传和引导。在农村,人员较少、场地宽敞,大家完全可以放鞭炮;在城市,就需要控制好燃放鞭炮的时间和数量,同时,还需要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对鞭炮运输、储存及销售渠道的监管,避免事故的发生。(作者:彭娜)
75%的代表委员支持放鞭炮
过年到底该不该放鞭炮?1月23日,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40名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其中有30人认为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放鞭炮,占总人数的75%,有10人认为应该重点考虑当前的环境问题。
支持方:省政协委员康殿祥认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应该被保留下去,而不是一味地舍弃。再加上西宁城市不大,适当地放鞭炮不会给环境带来太大的影响,只要避开人员集中区、易燃易爆区,控制好时间和音量就可以了。
反对方:省政协委员何冰认为,西宁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曾经我们引以为傲的蓝天也在不断受到污染,作为一个西宁人,难道不应该为环境付出一点吗?过年放鞭炮不过是种形式,只要有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在,通过其他形式依然可以过好年。(作者:彭娜)
观察员:四位赞同放 两位赞同禁
●观察员海忆水:春节想做到完全禁放,让放鞭炮这一传统“戛然而止”,既不可行也不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节制地燃放,要引导人们低碳绿色过年、划定并压缩燃放场地、控制烟花爆竹生产总量品种等。本人支持禁放。
●观察员马国栋:我支持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春节燃放爆竹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正能量文化传承,虽然会污染空气,但空气和环境污染不能完全“归功”于烟花爆竹。
●观察员范凯茹:我赞成春节放鞭炮,因为这样有过年的气氛,不能因为有污染就不放,我们可以用无污染的烟花爆竹,北京今年就已经开始了。
●观察员韩海宁:我觉得春节不应该禁放烟花,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真正的污染源自大量的化工污染、汽车尾气等。
●观察员王健:在被保留下来不多的传统习俗中,也许放炮是每个中国家庭过年的标志,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年增强,自觉不买不放的群体逐年扩大。我个人认为:放或禁,绝不可一刀切。
●观察员孔绚丽:我赞同春节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本来燃放爆竹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营造节日气氛。现在生活富裕后,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多,几乎家家都放。烟花爆竹四处炸响,不但造成空气的重度污染,同时还造成人员的伤亡和重大火灾事故,倡议节制性燃放烟花爆竹。 (作者: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