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各地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

各地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

中国民族报 2012年8月21日

      

  8月11日,在昆明云南民族村的斗牛场上,两头来自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公牛正在激烈争斗。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火把节节期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节日期间,各地彝族同胞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如今,火把节已经不再是专属于彝族的节日了,而是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人们欢聚在一起的盛会。

  云南石林举办“2012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   8月11日,“2012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活动启幕,数万名当地群众和游客挥洒热情,尽享欢乐。此次火把节保留了火把狂欢、斗牛、摔跤、民族民间歌舞大赛、花灯歌舞展演等传统节目,又不断引进能够满足人们现代娱乐需求的新内容,在火把狂欢节期间,汇聚强大明星阵容的“放歌石林·舞动彝乡”大型火把节主题晚会、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头斗牛参与角逐的牛王争霸赛等项目夺人眼球。

  云南昆明呈贡区花灯滇戏山歌唱响火把节《江油关》、《女盗令》、《深山问苦》,一段段滇戏唱起来;《金纽丝》、《打枣杆》、《倒扳桨》,一曲曲花灯博得满堂彩。8月11日,昆明呈贡区举行了第七届“花灯·滇戏·山歌”文化节,吸引了近万人观看。

  呈贡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素有“花灯之乡”、“滇戏窝子”的美誉,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届“花灯·滇戏·山歌”文化节,成为融民族性、艺术性、综合性、现代性为一体的知名品牌。“农历火把节唱山歌”已成为呈贡传统节庆活动。

  云南楚雄30万群众参加祭火盛典  火把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群众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盛典。8月11日晚,“ 2012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在祭火盛典和万人左脚舞、撒火把等群众狂欢活动中拉开帷幕。

  夜幕降临,彝族毕摩用传统方式钻木取火点燃圣火,诵经祭火,把整个火把节推向高潮。在现场,一支支火把连成一条巨大的火龙,把整个广场照得通红。大人和小孩手拿火把,边走边拿松香撒向火把,祈求得到祝福和好运。广场此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海内外宾客与当地民众手拉手,随着三弦欢快的节奏围着篝火跳起左脚舞,歌声、欢笑声让整个广场沸腾了起来。

  云南民族村举办“最牛火把节”  8月3日至12日,昆明云南民族村举办了以“最牛火把节”为主题的2012年火把节。今年的火把节进一步将时尚元素与民族元素相融合,进行了精心打造和布置,云南民族村呈现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火把节期间,白天有拦门敬酒、民间摔跤、祭火仪式、红土乡情等节目;晚间有火把巡游、祭火大典、山水云霞、火把打跳等节目。

  四川西昌火把点燃狂欢不眠夜  随着两发红色信号弹冉冉升空,西昌市建昌路上,32堆巨型篝火同时点燃,伴随着近百万支燃烧的火把挥舞夜空,整个西昌城沸腾了。8月12日晚,是2012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狂欢夜,40余万国内外游客及当地群众打起火把涌向街头,西昌成了欢乐的海洋。

  火舞月城,欢乐无眠。夜幕降临,彝家村寨里涌动着生命的华光。美丽的索玛花正悄悄绽放,彝家女儿打着黄油伞,从村寨、田野、山间的小路走来。一张张甜美的笑脸,像一簇簇流光溢彩的索玛花;一团团翻飞的彩裙,荡漾着心中的彩霞。

  晚8时,在明朗夜空的映衬下,凉山火把广场内灯火绚烂、人声鼎沸。在极具神秘色彩、有彝族经文为背景的舞台上,一排彝家汉子吹响了号角。2012年彝族传统选美金索玛花获得者吉俄阿依捧出圣火,站在了舞台中央。在庄重而紧密的鼓声中,火把广场上48个火把被点燃,数万名观众掌声雷动、欢呼不断,天空中烟花绽放,流光溢彩。

  火把节期间,西昌民族风情园举行了融娱乐性、竞技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彝族射箭比赛暨游客体验活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精彩比赛引来观众阵阵掌声和叫好声,游客们按捺不住,争相上前过一把“射手”瘾。在安哈镇竞技场和洛古坡乡的广场上,斗牛、斗羊、斗鸡等彝族火把节传统比赛紧张激烈。

  (本报综合)

TOP

“走进火红大凉山”:探访“阿都彝族原生态火把节”

http://www.newssc.org】 【 2012-09-01 18:04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凉山9月1日讯(记者 李京枝)火把节俗称“都此”,是布拖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狂欢节”,是“眼睛的节日”,是一个消除灾祸,祈祷丰收,祝贺吉祥,宴请宾朋,畅叙爱情,健身强休,寻欢作乐融为一体的盛大节日。
  
        据悉,布拖彝族火把节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择吉日而定。火把节的活动过程由准备阶段和节日阶段两部分组成。
  
        据介绍,在节前数月人们便开始进行欢快而精心的准备。牧人或孩子们便开始在野外折来干蒿枝,用细绳索扎成火把,并将扎好的火把放于人畜不经过的“干净”地方,以图吉利。争强好胜的富贵人家选好了瞟肥体壮,具有参赛实力的马、牛、羊、鸡,并精心驯养。妇女们忙着准备漂亮的衣服、裙子、头帕、鞋袜、黄伞、银饰等。意在火把场上展现自我。姑娘们利用每晚的入夜时间排练火把节的“都洛舞”,激情诉唱《妈妈的女儿》。那别具一格的奇特音乐传播在夜间的田野上,令人如痴如醉。小伙子们为了能为家族得荣誉或获得姑娘的喜欢,常聚在草坝上练习摔跤。每家每户都准备好一只祭祀祖先的鸡,然后根据其经济状况或独自或合伙准备牛、羊、猪。另外还准备荞麦粉、烟酒及零花钱。
  
       节日历经3天。第一天清早,家家户户开始忙着打扫房屋,清洗炊具,特别洗好祭祀用的餐具,同时整理房屋,磨好刀具。合伙准备过节的人家便聚在一起开始宰杀大家买来的牛、羊、猪。下午,每家每户都先杀一只鸡,用鸡肉和荞粑祭祀祖灵。以图消灾、避祸、保平安。祭祀辞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句式整齐,大意如下:今夜天上晴空万里,无云遮月,繁星闪烁,星光灿烂,月光明亮,空气新鲜,愿我家的节日能吉利,求祖先保佑儿孙们,从今开始,五谷要丰登,六畜要兴旺,合家要安康,儿孙要满堂。入夜,举行点火把仪式。家家户户点燃熊熊火把,围绕着锅庄和火塘边念边转,(有的大人教小孩念),以消灾避祸、祈祷丰收为主题的火把除邪辞大意为:烧掉害虫,烧掉瘟疫,烧掉畜疾,烧掉饥荒,烧掉寒冷、烧掉贫困,烧掉死神,烧掉不详,赶走藏在里的妖魔,赶走附在身上的邪气,除恶运和祸患……。然后举着火依次照亮全屋每个角落,再经过锅庄、羊圈、牛圈、猪圈走出家门,经院坝时连续将火把甩转360度,使它更旺。走出大门,汇入全村寨的火把行列,聚成火把队伍走向另一村寨,举行打火把仗。打火把仗用燃着火把打火把,火把被打断或打熄为输家,为此,狡猾的人在扎火把时在火把里面藏有小木棒,当然被对方发是不好意思的。火把仗一拉开,顿时火花四溅,吼声霹厉,打得十分精彩,其乐也无穷。晚上很多家庭杀猪羊举行求灵活附身。
  
         第二天,举行“都格”(狂欢)“都哈”(拜节)。每按照宰啥背啥原则,每家都背上牛、羊、猪肉及酒,高高兴兴地到岳父家去拜节。
  
        这一天就是娱乐狂欢的日子。所有的人都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前往火把场。赶往火把场的路上,行人穿红着绿,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火把场上开展各种文娱和体育竞技活动。活动项目有: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爬杆、唱歌、跳舞、选美等。各种活动别具一格,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展现出热情奔放具有火的性格的彝族特色。火把场上又随处可见那些自带午饭请亲戚朋友共食午餐或围成一圈喝转转酒畅叙友情的场面。晚上又重复第一天晚上的火把活动。
  
          第三天,叫做“都木”或“都沙”。白天继续着前一天的各种活动继续狂欢。晚饭后同前两天一样的方式,家家户户点燃火把,不同的是这天持火把巡视庄稼,驱逐害虫,然来到村口寨边,举行“锅聋扎杂格”仪式。找三块石头做成锅庄状,上面压一块较为平整的石板,石板上放9颗石子和九根青草,再压一小块平整石板,上面放一颗小石子作锅盖。像家里烧火做饭时一样,将烧剩的火把放在石板下面烧,待石板下层烧黑,石子烧热,青草烧黄后,熄灭火把,将剩余火把带回家保存,整个火把节活动和仪式即告结束。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布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火把文化”的开发,提出了把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的目标,一火把节为载体,叫响天天过火把节,精心培育旅游产业,把全县旅游工作总体定位为“民族风情和生态旅游”,提出了力争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布拖打造成“火把文化”旅游名县的旅游兴县发展战略。
  
          记者同时获悉,布拖县政府按照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通过建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命名民族民间文化之乡,对本县原生态的火把文化这一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郁特色的文化进行保存和挖掘;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宣传、弘扬和振兴.在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4年7月,布拖县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火把特色文化之乡”。
  
         ——2007年2月,荣获省级“彝族阿都高腔之乡”、“彝族民间银饰手工技艺之乡”、“彝族朵乐荷之乡”;同年4月向国家文化部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月布拖“朵乐荷”表演队代表凉山州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并获最高奖“太阳神鸟”金奖;7月布拖县火把节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申请。



[ 本帖最后由 狄道流珠 于 2012-9-5 13:20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