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你知道七月七是“晒书节 ”吗?

你知道七月七是“晒书节 ”吗?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01日   08 版)

    成年人谁都知道,农历的七月七日是乞巧节,现代又称为国人的情人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围绕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可是古代的七月七还是晒书节,你知道吗?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有读书节、读书日,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自然也少不得,4月23日为读书日。但世界上有没有晒书节?在下才疏学浅确实不知道,反正咱中国早在汉朝就有了,那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虽然晒书节已成了历史的陈迹,就是读书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但仍然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靓丽耀斑。

    过了雨季,把衣物、书画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本是正常事。据民俗学家研究,我国从汉朝开始民间就有晒晾衣物的习惯,晒书是由晒衣物演变而来的。农历的七月初,已经过了潮湿的三伏天气,大家把衣物被褥,书籍字画拿出来晾晒,无可非议。《清嘉录》是一本专记苏州一带风俗习俗的书,其中就有晒书的记载:“人家晒书籍图画于庭,云蠹鱼不生……”但到了魏、晋这习惯就有些变味,不再是晾晒为目的,而是比财富,比阔气,张扬衣物华丽,张扬财富雄厚,张扬诗书、名人字画,其目的无非是炫耀自己是“诗书传家”,收藏深厚。针对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也有“反潮流”唱对台戏的。那个号称“竹林七贤”的大诗人阮籍和他的侄儿阮咸,每当邻居晒出锦绣绫罗华贵衣物、夸耀财富时他就挑几片破布晒出来,以挑战不良习俗。魏、晋南北朝时战乱不断,贫富悬殊分化出现极端,也出现了许多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说的那样“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暴发户”,这些人为了附庸风雅买来许多图书字画,逢到七月七日也像藏书人家一样搬运出来晒书。与其说他们是晒书,不如说他们是张扬风雅。

    魏国的大将司马懿是个战功赫赫的名人,功高盖主,这在封建专制时代是最为忌讳的。魏武帝很是猜疑他有篡位的野心,为了免遭不测,于是他就学刘备韬光养晦,魏武帝派人去侦查他的举动,那天正好是七月初七,见他正在晒书。刘备韬晦是去种菜,司马懿韬晦就晒书,可见那时候晒书十分普遍。什么时候都有些不随俗的人,也可以说是反潮流的,面对买书不读争着晒书的怪事,有个叫赫隆(也有写成郝隆的)的人,他就看不惯那些仅仅为了标榜风雅的晒书人,每当这种人晒书的时候,他就撩起衣服,露出肚皮,躺在太阳底下晒肚皮。人家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晒书,言下之意,他的肚子里全是书。其实赫隆这人是个领兵打仗的武将,他之所以这样做是蔑视那些为张扬书多,以附风雅,藏书而不读书的人。

    自古至今,书这东西是特种财富,它的存在价值因人而异,长于应用,在于传播知识,在于文化传承,而不是为了炫耀,张扬、显摆。藏书家徐彻先生说:书籍不是装饰品,书籍也不是摆设,而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和精神财富。我为使用而购书,为研究而藏书,不是为了藏书而藏书,让书变成一泓活水,使之充分发挥书籍的潜在价值,为人类社会服务。其实,现在也有一些人把书当成摆设、装饰品,对此应该本着人各有志的宽容态度,但不管怎么样,有书总比没有好,藏书的人多也比少了强。

    事实上,现在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书籍进入了更多的百姓家庭,暑期过后,把藏书拿出来晒一晒总归是好事,虽然没有必要搞个什么晒书节,多读书,藏书,爱护书,保养书让书为社会服务总不是坏事。总会有一天,中国人也会有自己的晒书节。透过历史的烟尘,寻找早已淡出的记忆,祖辈留下的东西里总归有他的合理性,多多少少。

    河北省高邑县  王济宪

TOP

追根溯源 七夕节传说其实与“情人”没关系

浙江在线08月23日讯今天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今年这个七夕情人节,别再问我怎么过。我很想跳过、略过、得过且过。可是我还是懦弱地承认,我只有难过……”这是最近几天微博上转发率挺高的帖子,道出单身男女在七夕节来临时,内心的无奈和酸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与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相对,七夕成了中国情人节。然而,民俗专家表示,在关于七夕的传说中,它与情人无关。

  各种崇拜,唯独与“情人”无关

  七夕最早起源于人们对星象的崇拜。早在三四千年前,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历史文献中就有了对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而在浩瀚的星河中,这两颗星星再普通不过,而且相距甚远。就算到了七月七,彼此间的距离也不会缩短。或许是因为它们属于夏季星座,在这个时节比较亮,易被肉眼观察到,人们便发挥无穷想象,就有了后来“鹊桥会”的浪漫传说。

  七夕还来源于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给人以时间感。“七”数在民间还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例如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

  七夕从某种程度上还代表了人们对数字的崇拜,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

  追根溯源,七夕缘于过去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诸多崇拜,却和“情人”扯不上半点关系。

  七夕的“情”,是夫妻间的不离不弃

  “我也不明白七夕为何会被当做中国的情人节。”宁波民俗专家沈志远说,即便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浪漫传说,也和“情人”无关,“牛郎织女也是在结为夫妻之后才被迫分开。就算要和爱情扯上关系,宣扬的也应该是夫妻之间不离不弃,互相支持,承担家庭责任的传统精神。”

  沈志远还特别强调“牛郎织女鹊桥会”传说中的一个小细节:牛郎披上牛皮去找织女时,挑着的担子里,坐的可是他和织女生下的一双可爱的儿女,“一儿一女是农业社会中普通家庭的理想模式,是对养儿防老传统家庭道德伦理的反映。传说中加入的一些元素往往能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民俗观念。”

  在沈志远看来,若真要在传统节日中寻找“中国情人节”,有两个日子比七夕更加合适:正月十五和三月三,“这两个节日都是允许大家,包括少男少女在内,外出狂欢的日子,自然少不了谈情说爱的内容,在宁海、余姚等地也都有年轻男女在这两个节日对歌,对上眼就手牵手的民间习俗。”相比正月十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含蓄,沈志远说,三月三对年轻男女公开谈情说爱的“尺度”来得更大。

  没有与“情人”相应的习俗

  尽管被冠以“中国情人节”的名号,但在沿传至今的和七夕有关的主要习俗中,却极少有和“情人”有关的。

  七夕过节的传统在汉代逐渐形成,形成之初最主要的习俗是“乞巧”。《西京杂记》中“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据传是古代文献中所见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换句话说,七夕乞巧,寄托的是女子希望能和织女一样善于纺织,可以织出云锦天衣的美好心愿。这也难怪,自秦汉以来,我国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纺织成为广大妇女的必修课。

  不过,沈志远也表示,另一方面,“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中,还有一个细节不少少女到了这一天会偷偷躲到葡萄架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但这只是寄托了少女对千年不渝的爱情的向往。”

  另外,沈志远介绍说,江浙一带的妇女有七夕“沐发”的习俗,用的是当季的槿树叶,采一小竹篮的槿树叶,洗净后浸在清水里轻揉,揉出的汁液呈碧绿色,直接可以用来洗头。据介绍,用槿树叶洗过的头发,又黑又亮,而且特别顺滑,还带有自然的草香,这种洗头方式是最环保和健康的。

  东南商报 记者 石承承来源中国宁波网)

TOP

七月七,夜晚看《木府风云》,大家在干什么?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