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说腊八:民俗随笔汇集帖

说腊八:民俗随笔汇集帖

明天是腊八节!

辛灵美

来源: 辛灵美的个人空间 2010-01-21 07:57:36




  明天就是农历的腊月初八了,所谓的“腊八节”。民间有谚语“腊七腊八冻死叫花(乞丐)”。也就是说这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期,今年北方地区这几天正好遇到寒流和降温,体现的更为明显。尤其是昨天山东地区的雨雪天气,使得气温一下降低很多。

  腊八的主要习俗就是喝腊八粥,民间用八种粮食熬制的粥,在这个季节喝起来很暖和,味道也非常的好。其实这个节的来历跟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有关,传说佛祖在经历了苦行以后还没有得到拯救众生的方法,当他饥饿难当的时候,接受了一个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得以恢复体力。因此佛教界普遍都在每年的腊八举行“施粥”活动,以纪念这一事件。

  腊八的另一个习俗就是腌制“腊八蒜”。腊八早上把大蒜剥皮成为蒜米以后放到容器里,然后倒入没过蒜米的醋,密封容器。等到年三十晚上吃饺子的时候,拿出来,蒜米都成了绿色的,吃起来辣中带着酸,此时的醋是酸中带着辣,蒜米和醋就着饺子一起吃,是很好的美味。这个蒜必须在腊八这一天腌制,提前和延后味道都不是最好的。我特别喜欢吃,每年都会自己腌制一些,可以吃很长时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很美味。就是有一点今年的大蒜价格有点高。jiib

TOP

过腊八

张志春

来源:秦岭醴泉──张志春个人空间 2010-01-21 08:24:29




  倘要追本溯源,腊八节首先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从神农时代就开始了。那可是文献没有描述、想象难以追踪的岁月。等我们看到文献,则已是理性时代以后的规矩与方圆了。蔡邕《独断》所谓:
  
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又汉应劭《风俗通》:
  
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或曰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


  可见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远古的傩戏,在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程度的遗存,而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今湖南新化、陕西汉中、贵州安顺等地仍有留存。

  夏代命名的嘉平腊祭。但那时的腊祭日期并不固定,有时十二月初,有时十二月底,直到司马迁制订太初历,才把腊祭固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第一年的第三个戊日正好是腊月初八,遂称为“腊八节”。另一说是,腊祭的神祗有八位,即先啬神神农氏,因其创意农耕发明医药;司啬神后稷,因其教民种植五谷农作物;农神古代田官,因其管理田土;邮表畦神,因其始创田间庐舍,开道路,划疆界;猫虎神,因其吃野鼠野兽保护禾苗;坊神即堤防神,因其守护千里,防止江河洪水泛滥;水庸神即水沟神,因其灌溉农田助益丰收;昆虫神,因其免除田野的虫害。八神亲切勤奋,呵护民众,排列成行而自成谱系。细细想来,这仍是民众从自身生活生产出发,塑造出能真切地帮助自己实现理想栖居的种种文化意象。

  晋人裴秀《大腊》诗出以正面的宏大叙事模式,写得庄严肃穆,光彩夺目: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仍是古代腊祭庄严的盛大场面:果腹酒肉成为抒情达意的文化意象;美味佳肴成为重要的祭祀仪式;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仪式使感受得以提升,仪式使思想抽象为感性的显现,成为可操作可传承沿袭的语言行为模式。作为一种大型的民众祭祀仪式,其中包蕴着大量的艺术元素与娱乐性。

  《礼记·杂记下》记载说,子贡观看蜡祭,孔子问,你感到快乐吗?子贡比较理性严谨,一脸的不屑,说举国之人都像疯狂了一般,我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可欢乐的。孔子不这样看,他说民众终岁劳苦而能得此蜡祭欢饮,那是得国君一日的恩泽啊,这里的意味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只知紧张工作而不知放松,文王武王也不能做到;一味放松而不紧张,文王武王也不那样做;文武之道,就是一张一弛啊。真的,孔子说得有道理,生活的节奏感在这里凸出而强化,人神借此而沟通而互惠而和谐,平凡借此而神圣而崇高而审美。

  佛成道节也是腊八节重要的源脉之一。在中国,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据《因果经》记载,公元前525年的一天,瘦骨嶙峋的乔达摩·悉达多从迦都山下来,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他因劳累饥饿而晕倒在地。恰在此时,村中一牧羊姑娘苏耶妲(意为善生)发现了他。为急切救人,牧女便了喂之以随身所带乳糜状粥饭。乔达摩·悉达多终于在这一天,在菩提树下觉悟而成佛。史传此日正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族人,人们便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于是一粥之助所带来的辉煌与神圣,引发了普遍的信仰和追忆。佛教徒们感念释迦牟尼担当人类苦难而六年修炼的历程,并为纪念牧羊女施粥的恩德,便在佛陀成道日这一天,即腊月初八,仿效牧羊女做杂食粥而食。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
 
 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佛教兴盛以后,这个日子就成为斋僧、佛成道日以及为救济贫穷而施舍饮食的日子。随着佛教融入中华大地并不断渗透到民俗层面,腊八节也就自然而然地与之融二而一了,而在腊祭的原生意蕴之中,也就增益了异域传播而来的新内涵。

  而腊八粥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五豆节的饮食。五豆节原在腊月初五,是纪念周始祖农神后稷的仪式。原是很隆重的节日,特别是在后稷教民稼穑的关中故地。笔者家居陕西关中农村,与后稷当年播植五谷的周原距离百余里而遥遥在望,幼年常享用五豆美餐,即用豇豆、绿豆、黄豆、扁豆和小豆等五种豆颗煮成的甜食,听母亲吟诵五豆歌谣,亦听邻村远舍的小朋友唱诵过。后读山西《乡宁县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相关资料,有着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大喜过望之感,因为自己曾经的节俗在历史文献中得以印证。其中说,十二月“初五日,晨起煮五种豆食之。掷少许于路,禳小儿痘稀”。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今天过五豆节的人很少了,虽然这一历史的记忆在北方不少地方仍有遗存,但五豆进入腊八节,正是节日融入与叠加的一种体现。

  以关中为代表的北方一些地方,华夏腊祭传统仍有遗存。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前一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条。周秦故地的关中大多数地区腊八节这天不吃粥却吃面条,且面条切成一头宽一头窄的样子。神圣的美食,不只推已及人,与祖先与邻里乡亲共享,而且还要端着这腊八面条喂家禽家畜甚至惠及家中的树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根脉处枝干上旋放几条腊八面,相信来年树大根深,枝荣叶茂,花朵灼灼,果实累累。仿佛腊八饮食如同远古传说中的礼物,触及到任何事物都会赋予祥瑞的力量和超凡的能力,如记得家母当年一边用腊八面喂鸡,一边乐呵呵地说:“鸡吃腊八,下得疙里疙瘩。”这看似一种喂养,但却是一种将神圣施及万物的仪式。不只是饮食,就是气候,也仿佛有着预兆未来的神奇光环。笔者幼年听家母说,也听乡亲们说着这样的歌谣:“腊八晴,万物成;腊八下,棉花搭架。”

  腊八节的饮食,仿佛神仙的手指,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触到每个时刻都成为黄金。想想看,面对这样的腊八粥,谁能忍心一下子就吃完吃净呢?吃剩的腊八粥等,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含义。如果把粥等送给穷苦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于是,要熬得饱满丰盛,吃得天天有余,仿佛源远流长的河流一样,让幸福吉祥能够可持续发展。不是有民谣么,“腊八粥,腊八面,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这一歌谣还有另一重含义,不要小看了腊八节,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节日饮食,似乎成为驶向年节的直通车。在这趟直通车上,人们仿佛有了情感与心理的发酵机与加速度,怀着美好的期待,越来越热乎地开始了忙年与迎年的具体事务。走东串西,准备购置年货,清整院落,拆洗被褥,舂好精米,磨就面粉,打酒割肉磨豆腐,……一节琐细的整体在这里都有着喜悦而特别的价值与意义,让人眼睛发亮精神抖擞心情滋润。不几天,就在眼前,一个祥瑞而美好的开端即将来临。

  是的,腊八已经到了,春节还会远吗?换言之,以冬祭为序曲,以腊八为标志,辛劳一年的人们即将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神圣、最安逸、最舒适的时段,年节就要开始啦!

  选自拙著《春节旧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TOP

腊八•甜醅•冰块

李建宗

来源: 陇中人家:李建宗的土屋 2010-01-21 14:59:54




  好多年来,腊八从自己身边悄然走过。公历纪元是一切行事的主要逻辑,节假日的通用标准只能使很多人围着国庆、五一等兜圈子,自从节假日中列入了中国传统节日,最起码能够在传统节日中歇息一阵了。不然,除非回老家时,听到父母的今天是“初几”的发问,在学校的日子里从来不知道是农历的几月几日。

  今天女儿翻开日历,计算回老家的日子,一看已经是农历的腊月初七了,腊八快要到了。童年和往事从记忆中溢出:腊八,甜醅和冰块,节日中的民俗事项浮现于脑海。但是,即使回到老家,腊八还在,甜醅少见,即使有也不在腊八这一天了,小河已经干涸了,到哪儿去打冰块呢?在电话中问父母:“快到腊八了,你们煮甜醅了?”他们的回答是“早已不做了”。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二十年没有在老家过腊八了,但这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算一滴水了。虽然无法考据家乡吃甜醅和打冰块的年代,用家乡话来说:“接辈传辈”地传下来的风俗尽然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或许,已经消失的或者面临消失的还很多,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谁也挡不住“现代化”强劲的势头。民俗学家没有时间走进一个“寂寞”的世界,地方志工作者也没有来得及做出记载,一个小镇上与腊八相关的习俗已经被淹埋了。

  小时候总觉得家乡人很笨,白面那么好吃,为什么不种植小麦,成山片屲的是莜麦呢?他们的回答是莜麦比小麦高产。由此,当地盛行各种各样的莜麦面食品,甜醅就是其中之一。甜醅是把莜麦煮熟后放入酒粬发酵而成,味道香甜可口,可算作节日期间的“美味佳肴”,不过腊八的甜醅很特殊,要在其中加上冰块。不知道是气候变化还是观念“超前”,当地的莜麦种植面积大量减少,有好多人家里的粮食柜中没有一粒莜麦了,甜醅也就成了“稀有食品”。

  在黄土高原上水资源非常稀缺,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外地人总是怀疑当地人是怎样生活下去的。不过,昔日生活过的村落的水还是可以自给自足,有一条小河绕村流过,夏天捞鱼,冬天溜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记得每年腊八,一大早起来,人们手提“插笼”(当地一种用竹篾编成的提贵重物品的篮子)或拧着“椻子”(当地一种用竹篾和树枝编成的运送东西的箩筐,上面有提梁),拿着斧头或锤子,在干净的冰滩上敲打起来,不一会儿,每个人的篮子和箩筐里装满了冰块,把这些冰块叫“腊疙瘩”。回去后把“腊疙瘩”倒入盛有甜醅的瓦盆或者搪瓷脸盆中,过一段时间等冰块融化后喝里面的汁,有些家庭甚至在正月十五还有“甜醅水”喝。

  现在回到老家,看到早已干涸的小河,过去可观的冰滩不见了,我曾经问母亲:“腊疙瘩从什么地方采集?”母亲说:“当初在院落里放上一些盛了水的容器,等第二天冻成冰以后再倒进甜醅,后来由于采不到“腊疙瘩”干脆不煮甜醅了,这个习俗也就没有了。”

  "采冰块"作为一种节日习俗,现在却成了一种记忆。一种习俗的消失有着复杂的因素,要是寻找原因,确实一时难以理清。

TOP

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3 |



  农历十二月初八名为腊八节。腊八节是年节的前奏曲。华北歌谣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过了就意味着进入年节阶段。腊八这天人们要吃应节令的腊八粥,腊八粥因此又有“报信儿的腊八粥”之说。报的啥信儿,报年到了的信。为什么选择腊八作为年节的起点,腊八粥怎么又成了腊八的节令食品,细究起来,这里面可是大有文章。容我细细道来:

  腊日祭祀

  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腊日在上古时代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神灵信仰浓郁的上古社会,人们认为人类的生存来源于自然神灵的恩赐,因此在年度周期更替之际,要举行盛大的神灵祭祀仪式。以前在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季节神灵祭祀活动,而在年终要举行总结性的祭祀,总结性的大型祭祀就确定在腊日,也就是岁末的几天举行。人们在腊日这天陈上祭品,祭祀上天与自然万物之神,同时也要祭祀祖先。腊日在上古相当于后来中国人的大年。

  腊日,在汉代是与正旦齐名的盛大节日,汉人常“正腊”并称。古代腊节的声势甚至超过新正。腊节起源于上古的岁终大祭,它是蜡、腊两种祭祀古仪的融合。蜡祭是上古年终的诸神的总祭,《礼记·郊特牲》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祭祝词为:“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丰年若土,岁取千百”(蔡邕《独断》卷之上),人们在岁末期待着来年自然万物的秩序与农事的丰收。据《风俗通义》记载,这岁终祭礼在三代有不同的名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夏商的情形因为材料缺乏,难以知晓。周代因为有先秦礼书的记载,我们得以感受到蜡祭的盛况,伴随着盛大的蜡祭仪式的是民众的娱乐狂欢。《周礼·春官》:“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子贡观蜡,说:“一国之人皆若狂。”(《礼记·杂记下》)腊是周朝后期开始的年终祭祀宗族祖先、门户居室的专祭,以猎获的禽兽为祭品。腊祭之礼是一年中隆重的神灵献祭仪式之一,它与春社一道构成年度祭祀周期。腊祭是祭祀周期的终点,也是重点,因为它有着催生新的时间的特殊意义。在上古三代,腊祭有着原始的宗教典礼的意味,《月令》中有“(孟冬)是月也,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休息之”。蜡、腊在古代略有不同,应该说,先有蜡,后有腊。战国时期以“腊”统称蜡、腊二祭。

  《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十二年(前326年),初腊”。秦国也承继着中原的腊祭。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十二月,始皇为求仙术,“更名腊曰‘嘉平’”,用恢复夏代腊祭的名号,来求取长生之术。汉代仍以腊名,“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先祖也”。(《风俗通义·祀典》)周朝重视的“腊先祖五祀”的腊祭内容,在汉代礼教政治的背景下,重新受到社会上下的重视,并且将其融入逐渐形成的岁时节日体系。腊日在汉代民众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岁时伏腊”、“月娄腊社伏”、“正腊”等说明腊日是汉代重要的民俗节日。

  无论是严肃的祭祀,还是纵情狂欢,其根本的意图在于对旧岁神佑的报偿与对来年丰收的祈求。后世的腊日正传承着这新故交接的人文意义。

  腊祭在汉代同样是“岁终大祭”,但其宗教性的时祭意义大为削弱,已不像上古三代那样作为朝廷大礼,它主要是作为一个民俗节日进行祭祀庆祝,因此腊日不再是一个盛大的时间仪礼过程,它有相对固定的时间点。汉代以冬至作为确定腊日的时间基点,并根据其行运的衰日,选定冬至后的一个戌日为腊日。《魏台访议》:“王者各以其行盛日为祖,衰日为腊,汉火德,火衰于戌,故以戌日为腊。”在西汉前期,腊日在冬至后第几个戌日,尚不确定。汉武帝《太初历》颁行之后,确定在冬至后的三戌为腊日(闰岁为第四戌),所以《说文》曰:“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出土的几件汉简历谱也证明了《说文》的记载的准确。地节元年(前69年)历谱记载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四个戌日,当时的冬至日在十一月九日癸酉,腊日在十二月十七日庚戌,这年是闰岁;永光五年(前39年)历谱所记腊日正好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十一月辛丑朔小,十日庚戌冬至。十二月庚午朔大,十七日丙戌腊。”晋朝时腊节虽承魏以丑日为腊,腊节时间也以十二月二十日为腊日。可见腊日约在冬至后第三十七天,在大寒与立春两个节气之间。腊祭、腊日的原始意义在于驱除寒气,扶助生民,“大寒至,常恐阴胜,故以戌日腊。戌者温气也。”(《风俗通义》卷八)汉朝人仍然持有对腊节的原始宗教意义的理解。

  汉代腊日相当于后世的大年三十,虽然它与正月元旦之间没有年三十与初一那样在时间上前后相接,腊正之间在送旧迎新性质上紧密相连。《史记·天官书》记述了西汉时腊节的情形,“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东汉时腊日依旧是庆祝日,“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蔡邕《独断》卷下)。人们在腊日期间休息、团聚。郑玄十二岁,随母回家,“正腊宴会,同列十数人”,场面热闹;(《艺文类聚》卷五)严延年任官洛阳,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过完腊日正日,才回东海。第五伦就没有严延年那样的天伦之乐,其母老不能到官署,第五伦“至腊日常悲恋垂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萧放的博客 2009-01-03 16:50:34

TOP

  

江淮传统腊八与祭灶习俗

  王焰安

来源: 王焰安的个人空间 2009-01-19 17:28:40



  一

  腊八、腊日,亦称腊八节,是我国汉族人民一个比较古老的祭祀祖先的节日。最初日期不定,随时举行。周代夏历十二月,人们常用猎获的禽兽祭祀祖先,因“猎”与“腊”通,猎祭就是腊祭,十二月也就被称作“腊月”。至汉,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南北朝,始改为十二月初八,即“腊八”。此时,佛教已在中国内地扎根,原被佛教徒尊崇的“成道节”(相传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乔答摩·悉达多于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便与汉民族的原始腊八节合而为一而统称腊八节了。

  腊八节的主要活动是吃“腊八粥”。江淮一些地方还有其他活动内容。例如黟县、休宁、宿松家家户户举行清洁大扫除,屯溪称之“打埃尘”,有所谓“家要发,腊八刷”之说。六安、金寨人认为此日是黄道吉日,是举行婚礼的好日子。寿县人认为此日可驱邪,他们击鼓扮“金刚力士”,舞流星以逐疫。濉溪人认为此日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的节日。怀远、固镇人常在此日用胡萝卜腌制咸菜,说味道鲜美,久吃不坏。休宁北乡人在此日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

  1.吃腊八粥

  腊八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源于佛祖吃粥成道。传说释迦牟尼游历印度名山大川来到摩揭陀国,因又饥又饿,加之酷热难熬,昏倒在地,被一位牧女看见,她便把身边带着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粥,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后每逢此日,佛寺僧众都要诵经演法,取香谷及果实等熬粥供奉斋僧,以示纪念,后渐流行于民间。一说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俗传朱元璋年轻时曾给某地主放牛,饥饿难忍,掘鼠洞得五谷杂粮,熬粥充饥。登基后,于腊月初八忽想起此事,遂命御厨以五谷杂粮熬粥进食,吃后大悦,因是日为腊八,遂赐是名。一说起源于食粥驱鬼。据考查,腊八粥应起源于古代的食豆驱鬼仪式。

  最初的腊八粥仅用红小豆煮制,后又发展到五味粥、七宝粥,到宋代已经流行。到明代,腊八粥已是皇帝赏给朝中大臣的节令佳食。到了清朝,腊八粥的制作渐趋复杂。

  江淮各地都吃腊八粥。各地腊八粥的材料很不一致,各有特色,但一般都要用8样食品熬制。徽州的腊八粥,通常是用大米,配以干羊角(豇豆)、干白菜、干南瓜片、豆类、鲜青菜、红薯块、芋头、腌猪板油等混合煮成的咸味粥。一般要多煮,有的要吃10天半月。天长的腊八粥为糯米、红黑枣、白果、莲子、芡实米、菱角、胡萝卜、蜜枣等煮成。来安一般为糯米、花生、枣子、绿豆(或黄豆)、白果、莲子、糖等,可不拘一格。宿松为蔬菜、红豆、绿豆、红枣、薯丁、芋块、糯米及佛家散发的乌米等。怀远为米、豆米、花生仁、青菜、粉丝、豆腐、面筋、海带等拌上面粉熬制。固镇为米、豆腐、粉丝、胡萝卜等。濉溪为米、豆腐皮、蔬菜、馓子、粉丝等。毫州为毛栗、花生、红枣、百合、莲子、江米、红白糖、芝麻、精肉块、豆腐、粉条等,但一锅粥里不得超过8样。蒙城为小米、黄豆、花生仁、豆芽、豆腐皮、粉丝、菠菜等,一般都要多做,吃不完,意在年年有余。涡阳为面条、大米、花生米、麻花、粉丝、猪肉或羊肉等。全椒为米、红豆、黄豆、绿豆或芋干、萝卜、南瓜等。

  吃腊八粥的目的各地也不一致。固镇、宿松人认为吃腊八粥可以消灾延寿,全椒人认为吃腊八粥为表示丰收不忘灾歉,肥东人认为吃腊八粥是为庆祝本年的丰收和祈祷来年五谷丰登。黟县人谓吃腊八粥是为了托灶神爷在上天向玉帝奏本时,要说地上人家的清贫、节俭,祈求苍天明年赐予一个丰收年。

  吃腊八粥时,蒙城人将腊八粥涂在果树上,意为来年果树丰收。萧县人则在门前宅后的枣树身上涂些腊八粥,说是来年可以多结枣子。

  2.腌制腊肉

  我国民间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俗语。农家自此就要开始腌制腊味。

  腊味,一般指腌制猪肉、腊肠、鱼、鸡、鸭、鹅等,而腌腊肉是最主要的。腌制时,将洗净的猪肉、鸡、鱼等(猪肉、大鱼均要划些口子,便于盐份浸透),放在陶盆或缸里,逐层撒上盐,用手搓擦后盖好,每隔二、三天上下翻动一次,然后再经反复晾晒,腊肉就腌制好了。腊味可以贮存到第二年春耕时吃。淮河以南的地区几乎都腌腊肉,有的地区还有风味独特的腌制品,如寿县的腊鹅、六安的捆蹄,均别有一番风味。徽州各地还喜欢在腌制腊味时腌制火腿。每至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看到村镇人家的屋檐下,用竹竿穿晒着出缸的火腿及其他腌制品。

  二

  祭灶,又称祀灶,俗称祭灶王爷、祭灶君菩萨。

  灶神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为黄帝,死为灶神。二说为颛顼氏之子祝融,祀为灶神。三说为天上的星宿之一,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人间当了灶神,号“东厨司命”。四说为长栖于灶上的虫,俗称“灶马”或“灶鸡”。此外,还有老妇说、浪子说等。但上述种种说法,均不可信.根据研究,灶最初是过着穴居生活的以蛙为图腾的氏族首先发明的,而最初主持灶的是妇女,因此,灶神应是蛙图腾的女氏族长。

  祭灶,早在周朝即已被列为五祀之一。《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春秋时期,祭灶已经成俗,但此时祭灶的时间是孟夏之月,祭品为猪肺或血,祭祀者多为老年妇女。到了汉代,祭灶时间改为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品必为黄羊,祭祀者改为男性。到了唐宋,祭品中增加了胶牙糖、酒糟等。清末和民国年间,祭品减少,仅为灶糖和年糕之类,但增加了供灶神坐骑的饲料——清水和稻草。

  1.祭灶的日期

  江淮各地祭灶,时间大体为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三日祭灶的有太和、五河、固镇、来安、休宁、怀远、肥东、六安(当地土著居民)、长丰(少数在二十四)、全椒、旌德(也有在二十七日)、宿松、屯溪等。二十四日祭灶的有黟县、休宁、祁门、青阳、六安(从旌德、桐城、怀宁来的移民)、濉溪等。也有“官祭二十三、民祭二十四”的,如天长、蒙城、萧县、涡阳等,泗县则“商人二十三,民二十四”。还有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3天的,如铜陵是“君三民四下五”,即皇亲国戚为二十三,普通百姓为二十四,娼妓为二十五或二十六日(当地道教、佛门亦为二十五日);巢湖是“君三民四穷光蛋二十五”。

  2.祭灶的内容与形式

  祭灶有两种类型:一为祭灶神。这是多数,各地形式大同小异。潜山人在妇女收拾好锅台后,男人便洗脸、洗手,用楷书填写灶疏,将灶糖及一杯清茶、清水摆上锅台,点燃香烛,跪在灶前,默默祝祷,焚烧灶疏,焚毕,将灯笼点燃挂在大门口外,用双手捧着清水,泼在大门之外,泼水时,口念祷词:“一碗清水一阵烟,送您老人家上西天。好事请多奏,恶事切莫言。三十晚接您回来,初一给您拜早年!”祈祷毕,再叩头,取下门口的灯笼。当涂人祭灶时,先把灶糖粘在灶门上,然后把碗中的清水洒几滴在地上最后放炮为灶君送行,送行时需供上一块正方形的豆腐,意为“刀切豆腐两面光”,希望灶神上天多言“好事”。休宁人在灶前供糯米粽、米饣果、饴糖,燃烛焚香,恭送“九天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故祭灶又称“送灶”。天长人在灶君前供一碗糯米饭,上插蜜枣、红枣、桂圆、白果、花生、莲子等果品,名为“灶饭”,还供有灶糖,敬神后,将纸印的灶神焚化。来安人在灶王爷的供桌两旁贴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并点燃香烛。长丰人在灶前焚香、点烛、供饴糖,同时放爆竹、叩头,烧填写了全家人名的“灶疏”。濉溪人摆设供品后,将厨房墙上旧的灶神揭下焚化,谓之“送灶神上天”,然后贴上新的灶神。蒙城人在灶君像前供两碟麦牙糖,点烛焚香、放鞭炮、烧黄表纸,行跪拜礼为灶君送行,并祈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涡阳人焚香点烛,以糖饼(饴糖泡炒米花制作)奉灶君,并率家小拜奏:“辛甘臭辣,灶君莫言。”太和人白天清扫厨房,泥灶粉墙,晚上供以浑酒(民间以黍、谷自酿的一种低度酒,味甜)、饴糖,求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另一种为祭灶的同时也祭灶神马。巢湖人用碟子盛饴糖及灶神马所吃的饲料(黄豆、草料),点燃香烛、鸣放鞭炮致祭。固镇人晚上把准备过年的鱼、肉果品之类摆在香案上敬灶君,先烧香叩头,把纸糊的元宝和灶马、草料以及小弓、小箭一起烧掉,同时燃放爆竹。怀远人为更新灶马子(即灶神像),剪稻草,撒麦麸,为灶神备马料,燃烛焚香,供糖饼、灶糖、拜送灶王爷上西天。淮北人剪草禾做马料,(主妇)祭灶时,一边叩头,一边祈祷:“剪草禾,做马料,好把灶马喂得饱,灶马上天昂昂叫,快送灶君归府早。”金寨人于前一日打扫室内外,粉刷锅台,翌日由主妇主祭,贴“东厨司马九灵黄帝灶君”神位,供豆腐、糖稀、剪稻草、拌黄豆作灶王“马料”,祭时祷告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霍邱人晚饭前,家主将填有祈祷文字的“灶疏”在灶门焚化,并用黄豆、碎草拌成马料,从灶后撒到门外,边撒边念“剪马草,备马料,大马喂得嘎嘎叫,小马喂得满岗跑。” “铜陵人灶台上都砌有灶神龛,两旁贴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上贴“司命厨”横披,送灶时备酒菜供品,烧香纸,燃红烛,放鞭炮,向屋顶上撒些茶叶、米作灶神马料,供品以米糖最好,说是让灶神嘴甜。较为特殊者,是长丰县北部居民还杀一只公鸡供在灶前,谓此为“灶王爷”的马。祭灶在全椒还有另一种说法,谓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前家家要“掸尘”,怕打扫时得罪灶老爷而过不安年,故要先“送灶”。

  祭灶前有些地方还要祭祖、接祖。青阳各地于堂上设供桌、列祭品,燃炮焚香,拜祖先遗像或牌位,晚餐后送“灶神”上天。黟县、东至、祁门、旌德也有类似做法。

  祭灶日,黟县人还讲禁忌。灶前要打扫干净,灶台不能放东西,要洗涤春节应用器皿,出嫁姑娘必须回到婆家,不能在娘家留宿。

TOP